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加强学生素质的综合评价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评价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建立一整套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科学评价体系,要以发展为本,确立新的学生评价观念;以能力为本,更新学生评价内容;以创新为本,改进学生评价方法;以育人为本,发挥学生评价功能,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
职业生涯规划与学生的全面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职业生涯规划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在分析了职业生涯规划对学生全面发展的作用的基础上,创新性地提出了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加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3.
“长”是个体的特质及其对社会起独立作用有效性,体现个体的优势和差别。学生的长具有差异性、潜在性、复杂性和多样性。促进大学生扬长发展的教育基本观点是以学生差异为起点,培养各具特色的人才;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自主发展;以优势发展为主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学生扬长发展的教育策略是采用多种途径,引导学生认识优势;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完善学生扬长发展的基础;建立发展性教学评价机制,促进学生扬长发展。  相似文献   

4.
"微时代"背景下,高校大学生的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德性人格培养及社会关系的自由全面发展均受到了冲击与挑战。高校要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必须加强对学生的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确保主导权和话语权;加强对学生的德性人格教育,塑造完善的德性人格;加强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教育,为其成长成才提供方向引导。  相似文献   

5.
“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和幸福奠定基础”,努力实施“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思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为目的,这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所倡导的课程理念与总目标。在新课标下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应当领会以下几点:①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②强调培养学生对自然、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③加强实践活动和探究活动,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④联系生活、联系社会,突出“科学、技术、社会”(STS)的观点。本文通过教学实践与反思,就初中物理教学,谈几点粗浅认识,以共商榷。  相似文献   

6.
<正>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音乐教育作为美育的主要组成部分,有着“以美塑人,以乐化人”的积极作用。中学音乐教师要充分利用中学音乐课堂教学,引导学生体验美、感受美、表现美以及创造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者在中学音乐教学中积极探索让美商教育走进音乐课堂,提高学生美商水平,希望能够引起广大音乐教师对美育教育的重视,同时也为同行教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高校辅导员学刊》2014,(3):F0002-F0002
正上海师范大学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以生为本,引领发展"理念,始终把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以目标引领、思想引领、党建引领、实践引领、典型引领为导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围绕"卓越教师、都市新人"的学生培养目标,加强目标引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加强思想引领:以建设发挥学生党组织、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长效机制为根本,加强党建引领;以促进实践育人规范化、常规化、有效化为主线,加强实践引领;通过形成"崇尚典型、学习典型、争当典型"的浓厚氛围,加强典型引领。  相似文献   

8.
加强课堂改革应以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要通过方法上不断的创新实现知识教育和学生主体性发展的和谐统一,以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9.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国家教育部《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等文件的下发,对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促进青少年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对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为了更好地贯彻文件精神,我校坚持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实施素质教育为中心,以全面推进课改为契机,以学校体育工作为突破口,  相似文献   

10.
杨定中 《学子》2012,(8):40-41
阳光体育是在"健康第一"思想指导下,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强学校体育工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的重要举措,是加强对学生课余体育活动、竞赛活动指导的主要手段,是培养学生自觉参与体育锻炼意识的有效途径。传统的体育以运动技能的形成为中心,以运动技能学习指导为主要内容,以教师为主导,重视教法的单向传递,教...  相似文献   

11.
于帅 《成才之路》2020,(1):14-15
要坚持校企融合,注重“双元”育人;坚持准军事化管理模式,培养具有军事化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加强中职学生体能训练,培养艰苦奋斗精神;以文化为引领,弘扬工匠精神;合理构建学生会体制,培养独特创新意识;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提升职业道德修养;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做好学生的领路人。  相似文献   

12.
上海二期课改提出了具有明显的新时代特征的期望目标 ,一是要突出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尤其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二是构建以面向新世纪、体现教育基本规律、突出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课程体系和新教材体系 ,使学校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和主要活动做到课程化。三是要加强对学生发展性学习、创造性学习的科学培养 ;加强对学生人格的健全塑造 ;加强对学生发展的全面评价。如何在数学教学中贯彻二期课改的精神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作了初步尝试。一、运用多种教学手段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是发挥学生的主…  相似文献   

13.
初期建立的教学评价体系是以知识为重点,以教材为根本,以教师为中心,以考试为主要手段,不利于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本文从小学数学成绩评价中的主要问题着手,即评价标准单一,过于看重分数;评价内容片面,重复测验较多;评价方法单一,注重纸笔测验;评价主体单一,学生处于被动;评价注重结果,缺少策略指导。立足于此,提出了一些改进的方法,包括加强命题研究,注重学生发展;参考期末成绩,注重平时成绩;定性评价为主,定量评价为辅;丰富评价形式,注重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依靠科学的发展观,充分发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作用,对学生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功能与价值,是以学生个人的发展为根本的,从学生本身出发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工作,同时也要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进行不断的探索。  相似文献   

15.
在非主流文化的影响下,校园文化呈现出一些异化现象,极大地影响着大学生心理与思想的健康发展.学校应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关注学生的长远发展;转变教育观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加强心理教育,增强大学生的道德自律意识;营造丰富的校园文化,引领学生的健康心态,以有效地扬弃异化文化,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6.
李亮 《考试周刊》2010,(8):91-92
21世纪是一个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新世纪,高校要跟上时代的潮流.努力培养适应21世纪经济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新世纪高校素质教育应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以学生素质发展为中心,以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为双翼,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学生全面成才为目标.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的,加强培养适应21世纪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四有”新人。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标准提倡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形成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塑造学生良好的内在素养,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基础。以新课改理念为依据,对高中化学创新教学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18.
科学发展现是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指导思想,也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方针。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提高工作水平、开创新的局面,就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学生为本,为大学生的成长成材和全面发展服务;以德育为先,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各项工作的协调发展;以制度为规矩,建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9.
科学发展现是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指导思想,也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方针.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提高工作水平、开创新的局面,就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学生为本,为大学生的成长成材和全面发展服务;以德育为先,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各项工作的协调发展;以制度为规矩,建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培养学生计算思维的小学机器人课程数字化建设的深入探析,论述如何在新时代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用构建思维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分析了小学教师如何在小学机器人的校本课程中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科学成长以及全面发展。同时,笔者还就利用信息技术开展项目式教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利用信息技术构建数字模型,增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利用信息技术加强师生互动,使教师更了解学情;利用信息技术收集学情反馈,以学生为中心制订教学计划;利用信息技术搭建展示平台,提高学生参与课程的积极性五个方面进行具体阐述,希望能为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