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学生》2007,(7):88-91
【技巧来源】 我们在描写人物时,只有抓住了人物的典型性动作,进行细描精写,才能使人物,像放电影一样,出现在读者的面前,而且读者能从他的一举一动中体会出人物做事时的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2.
<正>在对学生的写人作文进行分析中发现,很多学生不能抓住人物的动作刻画人物的形象,首先不知道如何描写人物的动作,其次是不知道哪些动作能反映出人物特点。针对此现状,我们以高年级语文教材中多处出现的人物动作描写片断为切入点,进行教材重组,利用阅读教学让学生进行人物动作描写方面的积累,从中发现一些动作描写的写作规律进行仿写运用,从而提高学生写人作文的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3.
同学们,以写人为主的文章主要是通过对人物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的描写和典型事例的叙述来反映人物的思想、性格、品质、作风等特点的。要写好写人为主的作文,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4.
一、描写叠加法 在写人记事的文章中,一般离不开描写.就写人而言通常有肖像、神态、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方法.作文时应有意识地综合运用多种描写方法,力求全方位刻画人物的音容笑貌,把人物写真,写活,让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展现在读者的面前.例如:  相似文献   

5.
细节描写是指文学作品中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外貌等细小环节进行细致地刻画,目的是刻画人物性格,丰满人物形象。在一篇写人叙事的文章中,只有抓住人物的显著特征,以突出其鲜明的个性。这样,我们的作文才会生动形象,具有可读性。  相似文献   

6.
李马文 《新作文》2021,(5):48-51
一、课前叙事 课前,我给所代课的两个班学生布置了一篇以“写自己熟悉的人物”为话题的作文,要求:抓住人物主要特征,写出人物形象.从交上来的作业情况看,大多数学生进行了外貌和动作描写.在这些描写中出现了一些共性问题,如:外貌描写没有抓住人物的主要特征,思维较为混乱,表达方式单一,语言贫乏,动作描写不连贯、不具体等,没有很好...  相似文献   

7.
在长期的《基础写作》教学实践中,发现不少学生凡写以“人”为主的作文,大都没能把人物写好、写活,所写人物多显苍白无力,缺少鲜活之感。一般情况下,学生凡是写到人物时,只对人物抽象概括地写,具体描写少,这样写出的人物十有八九没有立体感,不鲜活。如何让塑造或写的人物鲜活?大道理很多,但操作却不易。简而言之,只要作者对人物的肖像、语言、行动、神态、心理进行准确、贴切的描写,就能让所写的人物“立”起来,“活”起来,从而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8.
细节描写是指文学作品中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外貌等细小环节进行细致地刻画,目的是刻画人物性格,丰满人物形象。在一篇写人叙事的文章中,只有抓住人物的显著特征,以突出其鲜明的个性。这样,我们的作文才会生动形象,具有可读性。  相似文献   

9.
邱成立 《教育艺术》2002,(10):53-55
语言描写是对人物的独白、对话及其说话时的神态、动作、语气等的描写 ,其主要作用是刻画人物性格。叙述、抒情和描写是记叙类文章的三大表现手法 ,叙述和描写又是最主要的表现方法。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 ,老师们比较偏重于叙述方法的指导 ,对描写 ,尤其是对人物语言的描写关注不够 ,导致学生的作文看起来语句很流畅 ,条理很清晰 ,可总是给人一种干巴、乏味的感觉。那么 ,怎样指导学生写好人物语言 ,使小作者笔下的人物“活”起来呢?除了指导学生写出人物说话时的神态、动作外 ,还应注意以下问题。一、指导学生写出有个性的人物语言。我经常…  相似文献   

10.
李艳丽 《考试周刊》2012,(39):44-44
小学作文以记叙文为主,其注重以事件凸显人物的性格品质,重点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眼神)、神态等,开头结尾前后呼应,开篇引人人胜,等等。那么如何写好记叙文呢?  相似文献   

11.
高尔基认为:"写人物要多行动少说话。"作文中,我们接触最多的就是记叙文,离不开写人。中国著名作家老舍曾说:"只有描写行动,人物才能站起来。"成功的动作描写主要可以体现人物内心世界或者突出人物性格特点,为中心服务。那么进行动作描写有什么好方法呢?  相似文献   

12.
作文中让人物“动”起来的方法有很多,笔者认为,动作描写是让人物“动”起来的最重要的方法。黑格尔说:“能把个人的性格、思想和目的最清楚地表现出来的是动作,人的最深刻方面只有通过动作才能见诸现实。”老舍说:“只有描写行动,人物才能站起来。”可见,写好人物的动作,能够更好地刻画人物,表现中心。那么,如何写好人物的动作描写呢?笔者认为,应注意以下四点:  相似文献   

13.
<正>写作目标:1.学会认真观察,抓住人物特征。2.学会运用人物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方法,刻画人物形象特点。3.善于选取典型事例,以事写人展现人物个性,表达自己的情感。审题指导:七上第三单元的写作要求是“写人要抓住特点”,这一单元的写作目的是要指导同学们抓住人物的特点来写人,从而突出人物的性格特点。除了要对人物进行外貌描写,还要写出人物富有个性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同时以事写人,从而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  相似文献   

14.
题目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写人,就要抓住人物的特点来写。通常,我们可以从外貌、动作、语言等方面来抓住人物的特点,并通过外貌描写、动作描写、对话描写等写出人物的特点。写一篇作文,试着通过记一两件事把你熟悉的一个人写出来。题目自拟,字数不限。(语文社版)提示:写人的文章关键在于“形象丰满”。要刻画出人物的个性特点,展现人物深刻的思想感情、丰富的精神世界,使人物从纸上站起来,有血有肉,栩栩如生。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以形传神,形神兼备。可以通过人物的外貌描写来表现人物的内在精神,做到外貌与内心统一。必须注意…  相似文献   

15.
谭仕梅 《考试周刊》2014,(37):58-58
小学生初学作文,往往对人物语言描写感到困难,不够生动形象,表现不出人物的性格特点。本文结合课例,阐述怎样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抓住活动时的动作、神态、语气等描写,写出鲜活的人物言,展示人物的个性特点和精神风貌。  相似文献   

16.
动作描写在叙事写人的文章当中是最常见的写作手法之一,它同语言及外貌描写一样,看似简单易用,但要将其人物写"活",则需要一定的技巧与功力。成功的动作描写要符合人物的性格特征、精神面貌,不要强加附和、随意夸大;要将描写对象融合到一定环境当中加以刻画,避免生硬呆板、脱离实际,用典型环境烘托典型性格;对人物动作的刻画与打磨切忌信手拈来,应推动情节、服务主题;要善  相似文献   

17.
精彩的人物语言描写,能使人物形象跃然纸上,能使读者深入人物的内心世界,探寻人物的真实情感。在小学阶段的作文教学中,作文题材多以写人记事为主,写人记事离不开人物语言描写,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和积累语言素材的良好习惯,运用合理的方法训练学生刻画人物语言的能力,为学生作文注入能量,用精彩的语言激活作文。  相似文献   

18.
动作是人物的思想感情、性格特征最直接、最具体的表现.在日常的习作教学中我们经常发现动作不具体,动词运用不准确,动作不典型等问题,究其原因一是学生没有分解动作,二是学生词语积累比较少,或者对词语理解的偏颇甚至误解.三是学生没抓住体现人物特征的动作.针对以上问题采用以下改进策略:分解动作,展现过程;准确用词,刻画人物;添加修饰语;加入适当的肖像、神态描写.  相似文献   

19.
一篇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能否吸引读者,往往取决于人物能否写得活灵活现。那么如何写活人物呢?笔者邀请了湖北大学高江同学做客聊天室,谈谈大家共同关心的这个话题。高江同学,感谢你做客聊天室,今天想请你谈谈如何写活人物。写活人物的手法有很多,比如肖像描写、动作描写、环境描写、神态描写等,这些技法的运用有助于刻画人物、写活人物。殊不知,巧用细节描写也能充当写活人物的“轻骑兵”,同样应该引起大家的重视。的确不错,优秀的文学作品,甚至一篇不太成功的作文,常常会因其某一独特而极具个性的细节描写而令我们过目难忘。那么如何去写人…  相似文献   

20.
作文中少不了人物动作描写。准确使用动词,细致地描绘人物动作,会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一位同学在与同学们一起玩了"猜词"的游戏后写道:我快步走上讲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