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企业集群微观层面数据,采用核密度估计、最邻近点指数、空间缓冲区等方法,定量分析宁波市注塑机制造企业空间集聚特征,及其不同产品类在空间分布的差异性;分别探测集群内企业和产品的空间分布现状与布局特征,探讨了与企业创新资源空间分布特征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宁波注塑机制造企业在空间分布上趋向于区域集聚,空间分布类型具有明显的集聚特征;其空间分布态势表现为对交通基础设施具有极强的依赖性,尤其对港口运输依赖性最明显,临港产业集聚效应显著。不同产品类的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分异特征,具有多种不同的分布形态和密度;产品类的空间分布与集群创新资源空间分布呈现出一定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2.
为揭示产业集群的网络本质和复杂特性,采用供应链视角考虑区域中船舶制造产业集群的网络结构。根据船舶制造产业的特殊生产过程,论述区域中船舶制造产业集群的3个方面特征:需求拉动、复杂网络和核心企业。基于单一供应链构建区域船舶制造产业集群的基本网络模型,解释供应关系下基本网络中的企业链接;基于交叉供应链构建区域船舶制造产业集群的多重网络模型,论证模块化导致的网络结构变化。在此基础上,结合复杂网络理论说明区域船舶制造产业集群网络结构的有向加权网络特征、无标度网络特征和层次网络模块特征。  相似文献   

3.
为了有效避免产业集群企业之间盲目、无序的竞争以及产品同质化,完善产品布局设计格局,促进产业集群转型升级势在必行。为此,本文从产品结构性能、创新能力、价格以及空间创新密度四大维度构建一种数据驱动的产品布局设计方法。以产业集群数据资源为基础,运用聚类算法和文本挖掘技术构建产品设计决策模型,为产业集群产品的布局设计提供相应的辅助决策。以宁波注塑机产业集群为例,验证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我国注塑机产业技术创新现状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注塑机产业目前存在产品附加值低、产业缺乏重要核心技术等问题,同时该产业技术创新具有对隐性知识高度依赖、需要价值链上参与者共同合作、受下游塑料制品市场需求结构影响以及产品开发周期长等特性。最后提出保持与顾客实际接触、构建产学研合作机制、发挥集群优势等促进我国注塑机产业创新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从生态学和复杂网络角度分析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的不稳定性、开放性以及随机涨落等自组织特性。根据产业集群生态特性,以Logistic模型对产业集群演化进行描述,通过自组织的动力机制方程描述产业集群创新网络自组织演化过程,找出集群创新网络自组织演化关键影响因素,构建集群创新网络自组织的演化机制,为改善集群创新网络的演化机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企业集群通过技术创新可以推动自身的转型和发展,专利作为技术创新的产物,被广泛应用于技术创新的研究中。本文基于企业合作专利数据构建创新网络,在传染病传播SIR模型的基础上,研究创新活动在复杂网络中的扩散机制和规律,以及不同参数对创新扩散过程的影响。研究发现:基于合作专利的创新网络具有小世界网络和无标度网络的特性;创新扩散的速度和规模与网络结构、网络规模、节点属性以及感染强度有关。  相似文献   

7.
综合考虑创新集群内各主体的异质性及其联系的有向性,构建创新集群复杂网络演化模型,分析政府干预与否、政府干预程度差异对创新集群演化过程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创新集群网络具有无标度网络特性和小世界特征,政府干预能够推动创新集群更快进入稳定发展阶段;在创新集群发展的不同阶段,政府干预力度的差异时创新集群的集聚系数、平均最短路径产生不同影响。  相似文献   

8.
运用博弈论的方法,构建了集群中企业合作创新的网络模型,分析了企业合作的动机,合作网络的形成及其结构和特性。研究表明,由于连接成本和溢出效应的存在,均衡的创新网络不一定是有效的创新网络。  相似文献   

9.
全球价值链视角下我国注塑机产业升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注塑机年产量世界第一,在全球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但通过对注塑机产业全球价值链的解构发现,我国注塑机企业主要生产低端通用型注塑机、产品附加值低;产业缺乏关键零部件的设计生产能力,难以升级到高端和正在增长的差别化注塑机市场。注塑机产品对缄默知识高度依赖的创新特性、我国低端的下游塑料制品企业的需求特点以及产业内非网络式的创新组织方式是我国注塑机产业处于价值链低端的深层原因。最后提出了我国注塑机产业应通过整机企业的带动,形成“点带动线、线推动点”的集群式整体升级方式。  相似文献   

10.
复杂装备制造业集群创新网络研究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我国复杂装备制造业及其集群化发展的现状和特点,从集群系统开放性、集群主体异质性和创新过程动态化的综合视角,研究构建以核心企业为主导,以核心企业、科研机构和专家型公司、政府及科技创新服务机构等为关键成员,以知识为关键要素,具有核心层、支撑层和外围层三个层次的立体化创新网络系统。并对该创新网络中各关键成员的重要作用、成员间相互关系、创新网络的结构特征及其运行机制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我国复杂装备制造业集群创新发展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