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产业集群系统的和谐发展析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高产业集群的和谐性是提高集群稳定性、发挥产业集群优势、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本文以系统和谐理论为依据,在对产业集群进行和谐性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产业集群和谐性的测度模型,并以一个实例对产业集群的现实和谐状态进行分析和评价,通过演化过程模型实现较理想的和谐状态,以指导产业集群成员采取相应的战略措施以及我国产业集群布局的实践。  相似文献   

2.
以价值流运动方向为切入点,围绕大足五金刀剪产业发展中产业支点、触点、堵点、断点和盲点等问题展开分析,厘清企业主体设计创新能力成长的利益驱动、在地文脉挖掘、产业链组织共生机制,构建大足五金刀剪产业创新能力成长机制模型,同时以创新驱动为主要目标,分析影响该产业价值流畅通的关联主体或资源要素,建立大足五金刀剪产业集群创新能力提升决策模型,进而提出大足五金刀剪产业集群工业设计创新能力提升路径方法,促进优化五金刀剪产品的设计方法,为整个产业创新能力提升提供理论和案例上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产业集群是提升欠发达地区区域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作为欠发达地区的大兴安岭地区应顺应产业发展,进行有效的产业集群战略。影响大兴安岭地区产业集群形成的主要因素有产业链条短,关联度低;企业规模小,布局散;科技投入不足,产品创新不强等。由此提出要建立资源优势为支撑、以龙头企业带动的的产业集群。  相似文献   

4.
结合基于专汽产业集群企业间业务协同技术和资源服务技术的研究,开发支持专汽产业集群业务协同的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平台,提升集群的整体素质和水平。所构建的平台功能涵盖专汽企业主要业务范围,为企业提供产品创新设计、协同供应链管理、科技资源共享、生产管理、订单及客户管理、商务平台及成果展示平台等共性业务资源服务,在集群内构建新型分工协作体系,支撑企业产品研发、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  相似文献   

5.
协同定位对高科技产业集群内合作创新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已有的理论研究表明,协同定位有利于高科技产业集群合作创新平台的建设,但实证分析却不多见.本文基于系统协同理论对集群内企业协同定位的机理、合作创新行为主体、合作模式以及地域范围进行了明确的界定,以上海浦东张江生物医药产业集群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数据,依据已界定的指标范畴分析数据,总结出目前高科技产业集群合作创新活动的现状以及协同定位对其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6.
主要应用复杂网络理论,通过重新审视企业集群现有的研究成果,以产品为核心,提出一种构建复杂网络视角下企业集群产品网络模型的方法。并用实证数据构建宁波市注塑机企业集群的产品网络,分析该产品网络的拓扑结构,研究宁波市注塑机产品的分布特性。研究发现宁波市注塑机企业集群产品网络具有较为明显的无标度特性和小世界特性,注塑机产品品种较多,但大多是中小型普通注塑机,高端机较少。  相似文献   

7.
绳立成  刘峰  张浩 《情报科学》2012,(2):178-182
以产业集群理论为基础,分析信息产业集群内部企业的微观行为与产业集群宏观现象之间的联系,提出信息产业集群形成模型的设计策略。以Multi-agent为主要的建模和技术手段,在Simphony repast的环境下,建立政府主导环境下信息产业集群形成模型并仿真,通过实证数据检验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河南承接企业服务业国际化扩张的产业集聚手段主要是企业(项目)集中布局、产业集群发展、资源集约利用、功能集合构建。为此,分析了河南产业集聚布局现状、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加强产业集聚的措施,即做大做强优势产业、集约化集群化经营、企业服务业与城市发展相互融合。  相似文献   

9.
知识型服务业是最具活力和创新动力的现代服务业部门,笔者通过对围绕同济大学集聚的现代设计产业进行实地调研和整体数据分析,深入剖析该集群培育的现状和不足,最后以该集群为例从地区政府、大学以及集群内企业三类主体的角度提出构建知识型服务业创新集群培育体系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我国电影业虽取得突飞猛进的进展,但电影产业尚未形成品牌影响力和规模化发展。鉴于电影产品形成的复杂性、商业运作的风险性等特点,中国电影要想实现突破式跨越,必须创新电影产业发展路径,走集群化发展的道路。以重要的集群竞争力理论"钻石模型"为基础,通过电影产业集群要素的分析来构建可行的电影产业集群模式,并提出相应的竞争力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1.
于斌斌  余雷 《科研管理》2015,36(4):30-38
集群企业是集群创新的微观基础,而合理选择技术创新模式是提升集群创新能力的关键。本文通过构建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了集群企业技术创新模式选择的内在动态决策机理,并以绍兴市5个全国百强产业集群的201份调查问卷为基础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1)集群企业技术创新模式的选择需要在企业规模、资金实力和技术积累的基础上正确考量自主性创新和合作性创新的成本和收益作出选择决策;(2)新产品更新率、与供应商或销售商的合作程度与集群企业创新能力显著正相关;(3)企业竞争程度、企业自主品牌和企业规模可以显著促进选择自主性创新的集群企业创新能力;(4)与高校及科研院所的技术合作、本地物流效率与选择合作性创新的集群企业创新能力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2.
通过建立演化博弈模型分析集群内企业展示或隐藏创新行为演化的过程特征和均衡状态。当产业集群内的知识溢出效应增大时,系统收敛于(展示创新,展示创新)状态的概率增大,即产业集群的企业均坚持展示创新行为,产业集群朝着良性的状态发展。当产业集群内的模仿行为给创新企业带来的损失增大时,系统收敛于(隐藏创新,隐藏创新)状态的概率增大,不利于产业集群内的知识溢出,最终使产业集群走向衰退。针对促进产业集群内企业选择展示创新行为的路径,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集群企业提升创新绩效的策略重点应转向"结合内部资源更充分利用集群网络资源"。传统产业特征及单个企业创新能力不足使得传统中小企业产业集群网络式创新成为必然。本文将集群网络划分为网络结构和网络关系2个维度,利用浙江绍兴轻纺产业集群这一典型传统产业集群的调查数据,通过因子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实证检验了产业集群网络结构、网络关系与集群企业创新绩效路径关系,结果显示集群网络结构、网络关系与企业创新绩效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且产业集群网络关系对企业创新绩效影响明显强于网络结构的影响。此结论对于优化产业集群网络、提升集群企业创新绩效的政策制定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刘霞  夏曾玉  张亚男 《科研管理》2019,40(6):184-194
不确定环境下本地和跨区域双重学习网络的动态平衡对集群企业创新具有积极影响。通过对浙江省温州市184家集群企业的问卷调查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本地和跨区域学习网络显著正向影响集群企业创新,两种网络存在显著的替代效应,且两者动态平衡能够增强双重网络的创新贡献,实现创新效应最大化;行业环境负向调节本地网络和集群企业创新,而政策环境呈现正向调节,且调节的边际效应趋于减弱。研究建议,集群企业创新需要动态平衡构建本地和跨区域学习网络,政府政策支持需适度,且需重视行业要素建设以降低行业环境不确定性,从而促进集群企业创新。  相似文献   

15.
谭维佳 《科研管理》2021,42(12):29-35
    产业集群在加剧企业间竞争的同时,也会促进企业间的合作。合作可以带来生产、交易、营销、创新等综合成本的降低,进而提升企业甚至产业集群整体的竞争力。产业集群内部的竞合关系是产业集群的核心价值,也是产业集群间竞争优于企业间竞争的根本所在。但是信息不对称、产业发展阶段、外部竞争环境等因素,都影响着企业合作与否的战略选择。特别是在创新领域的合作方面,由于知识的客观溢出以及“学习竞赛”带来的机会主义风险存在,市场自发的合作信任往往是不足或者缺失的,这就需要依靠市场和政府以外,第三方机构——产业集群促进机构的中介作用。是产业集群促进机构的理想选择。本文以深圳新一代信息通信产业集群促进机构的角色为例,结合理论和案例分析方法对产业集群中的企业间竞合战略选择做研究。研究发现:科研机构/大学作为产业集群的促进机构,在产业集群向创新集群的培育过程中可以在提高异质化程度、建立信任机制、支持创新活动方面挥发直接作用或者中介功能。进而,本文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6.
构建了核(核心企业)链(全球价值链)网(集群网络)互动影响产业集群升级的概念模型。基于浙江典型产业集群的调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表明:(1)集群外网络较集群内网络对核心企业的知识获得影响更大;(2)集群内网络较集群外网络对核心企业的知识输出影响更大;(3)核心企业的知识获得和知识输出均对产业集群升级产生正向影响,在产业集群的创新与升级中发挥着主导作用。研究结论进一步深化了产业集群升级理论,对产业集群升级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优化创新学习网络对装备制造业的集群式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在剖析集群学习机制形成机理的基础上,以徐州工程机械产业集群为例,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实证研究装备制造业集群式创新的学习网络及优化路径。研究表明:知识技术的外部学习引进和内部学习再创新是装备制造业集群式创新学习机制形成的主要途径,创新的关键在于显性知识技术的高效转移与隐性知识技术的学习转化;徐工集团是徐州工程机械产业集群式创新学习网络的主要引领者,但其自主创新及引领带动能力亟待提升;网络中间层次的企业发展较快,但企业规模实力偏弱制约了其在网络中的创新骨干和传导带动作用。据此提出发挥龙头企业的创新引领和骨干企业的中坚传导作用,加强同集群外部先进科技企业的学习合作,借助互联网放大集群式创新核心优势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为促进半导体产业的发展,实现关键技术自主可控,2014年以重视产业发展的顶层设计和创新性加大市场化政策工具力度为主要特征的《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出台,我国半导体产业发展迈入了技术上“强长板、补短板”的发力冲锋阶段。为明确产业政策对半导体企业创新行为的影响,研究从新结构经济学视角出发,以《纲要》的出台为天然准自然实验,基于2012-2020年微观企业级面板数据,构建双重差分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产业政策的实施对半导体企业创新绩效,尤其是探索式创新,存在明显促进作用;对高资本密集度企业、非国有企业和成长期企业的积极作用更为显著;从更长时间窗口看,政策效果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研究结论为产业政策制定过程中充分考虑市场与政府结合的方式和时机、遵循异质性规律精准施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从生态学的角度研究产业集群的创新问题,具有开创性的意义。论文将生态学理论应用于高技术产业集群创新影响问题当中,提出了一个生物学模型,用以解释高技术产业集群创新模式。对于高技术集群企业,只要企业之间的合作与共生效应大于竞争效应,选择合作更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20.
智能装备产业作为推动未来制造业水平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战略性产业,成为广州市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本文结合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方法,针对广州市智能装备产业领域,以现状调研与企业工商登记数据为基础,运用空间和地域的地理学手段,对产业集群发展现状进行研究。目前广州市智能装备产业集群发展存在各区发展不均衡、分工协作水平低、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弱等问题,基于此,提出产业发展与空间布局等建议与对策,为广州市政府部门推动智能装备产业集群发展,制定相应的扶持政策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