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给他们一片天空——近距离看湖南大学生自主创业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经大学生享受了高校扩招带来的欢欣.但同时也注定了他们要面临扩招带来的就业困境。据湖南省教育厅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3年9月1日.全省9.7万大中专毕业生有68272人就业.就业率70.52%,而另据统计,今年湖南将有12万毕业生,其中2.8万大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工作,无奈面对“毕业即失业”的困境。就全国范  相似文献   

2.
顾烨 《成才之路》2009,(9):92-92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没有工作经验、自身期待又高的大学生们就业难题愈加凸现。在中国高校在校大学生人数居全国前列的江苏省,2009年,全省高校毕业生总数达45.9万人。其中,约九成应届毕业生留在江苏找工作,加上外省江苏籍毕业生、外省生源到江苏就业及往年积存尚未就业的毕业生。预计实际须就业人数超过60万人。  相似文献   

3.
据了解,2005年北京地区高校毕业生将达15.5万人,比2004年增加3万人,增幅25%。而从全国范围来看,200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将达到340万人,比2004年增长60万人,再加上2004届高校毕业生中还有一部分大学生目前仍在待业,使得2005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依旧吃紧。  相似文献   

4.
在当代,大学生的就业形势非常严峻,全国多个城市就帮助大学生就业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本文以大学生严峻的就业形式为前提,对高校积极展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帮助学生解决相应的就业问题,促进高校大学生素质的提升,为大学生离校之后的就业之路做充足的准备进行细致的探究。  相似文献   

5.
一、大学生就业危机之表现 自从2000年我国实行引导高校毕业生进入人才市场政策以来,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日趋激烈。大学生供需矛盾加剧,就业形势严峻,已成为社会面临的一大难题。据调查显示,2004年普通高校毕业生总数280万,其中不能及时就业的大学毕业生达80万。2005年全国将有338万普通高校学生毕业,比去年增加58万,增幅达20.71%。2005年春季2月25、26日在北京国际展览中心举行的一次大型招聘会上,9万多应聘者需在1万多个职位前展开激烈竞争。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更多的人选择了考研、继续深造,以避开这一就业高峰,或提高自己的就业能力。2005年研究生报考人数达117万余人,比去年增加12.7万,创考研人数历史新高。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高校扩招,大学生的就业形势逐渐变得严峻起来。2002年,全国高校的平均初次签约率为65%。另据来自教育部的数据,200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共212.2万人,比2002年增加了46.2%,而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量并没有明显增加。有关专家预测,2003的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将在70%左右,也就是说将有64万大学生落实不了工作岗位。  相似文献   

7.
中美大学生就业指导模式比较研究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关系到学校的生存和发展,是高校搞好大学生就业工作的“发动机”。美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起步早,成效较为明显,无论在就业指导的理念、内容、方法上,还是在人员构成、组织结构上,对我国高校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都有较大的指导和借鉴意义。本通过对比分析提出对策,对这一跨世纪课题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8.
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缓解大学生的就业难题,应构建一个以高校为主体、结合大学生个体以及雇主等三方资源的平台,通过创建真实的工作情境,设置反映社会需求的基础或专业课程,对学生进行全程化的、有针对性的职业指导,以此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做好就业前的准备。  相似文献   

9.
《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10):F0002-F0002
《中国大学生就业》杂志由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主办,是全国唯一的一份为大学生就业和高校就业指导老师服务的专业性刊物。杂志的读者对象为高校在校大学生、就业指导老师、用人单位招聘人员以及各省市各级就业主管部门。目前杂志发行已覆盖全国1000多所普通高校,是一本深受广大毕业生和高校老师欢迎的实用性刊物。她既是高校毕业生求职的导师,  相似文献   

10.
由于高校扩招等各种原因,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难问题日益突出.从快速发展的高等教育形势要求,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要求.高校生存与发展的要求等方面分析了要重视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必要性,包括职业规划和职业道德两方面.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注重实践环节与就业指导相结合.适时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推进毕业就业.  相似文献   

11.
胡卸红 《文教资料》2011,(6):224-226
大学生就业已成为当前政府需要重点关切的民生问题。大学生就业是大学生个人、家庭、高校、社会四位一体的工程。高校如何有效提升大学生就业率,做好科学就业的准备教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本文就大学生职前教育工作进行了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12.
当前高校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的新探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丽萍 《文教资料》2009,(36):223-225
大学生就业问题关系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是高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本文分析探讨了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就高校在做好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方面应采取的举措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3.
高校共青团组织服务大学生就业的工作着力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面对当前大学生就业的压力和形势,高校共青团组织要勇于担负起时代责任,积极探寻服务大学生就业的工作着力点:认真指导大学生做好职业规划设计,帮助大学生作好就业思想准备;推进素质拓展计划,为大学生就业储备足够的知识和技能;加强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培养大学生健康向上的就业心态。  相似文献   

14.
谢勇 《职教论坛》2007,(11S):38-39
二战后.虽然日本大学生的就业率一直处于波动之中,但一般都能维持在80%左右,甚至更高.大学生就业问题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并不为整个社会所关注。日本社会各界都非常重视并积极参与大学生就业的促进工作。在具体实践中.日本采取的是全国统一步骤,政府、高校和用人单位等密切配合、协调一致的统一就业制度.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与欧美国家不同.日本大学生的就业工作是在政府统一管理下开展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教育与职业》2005,(19):4-5
今年的大学毕业生预计将达到338万人,比2004年增加58万人,增幅达20.71%,如果算上往届尚未就业的大学毕业生,今年需要就业的大学毕业生可能要接近400万人。这样一支庞大的大学生就业大军,即将涌入就业市场,这在我国大学生就业史上也是空前的。大学生就业不仅是一个教育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透视大学生就业,就是我们这期杂志关注的内容。  相似文献   

16.
就业工作是一项民生工程,是全社会关注的一件大事。促进高校大学生充分就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高校健康、协调、稳步发展的一个必备条件。然而,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并不乐观,就业难的问题十分突出?如何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促进大学生充分就业?  相似文献   

17.
现在的大学生就业越来越难了,女大学生就业就更加困难。今年春节刚过,2004届各高校毕业生又开始忙着找工作了。据统计,2003年高校毕业生达到212万人.而2004年这个数字将达到280万人,毕业生多了,就业市场却不见扩张,即使女大学生的整体条件比男大学生好.用人单位依然愿意选择男大学生。甚至有的用人单位还声称,“宁要武大郎,不要穆桂英”。  相似文献   

18.
随着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加大,大学生自主创业随之成为新型课题。我们对全国24所高校进行“高校大学生网站商业化渗透对大学生创业意义”的调研活动,期盼能窥探出当代大学生创业的有效孵化器,以促进大学生就业多元化。一、当前中国高校大学生创业的现状1、大学生的创业观念。调查显示:(1)、“您对大学生创业的了解程度”,对此问题的回答是,“非常了解”者仅有5.6%,了解”者有23.1%,“了解一点”者有60.8%,不了解”者10.3%,“非常不了解者”仅仅有0.2%。大学生几乎都听过大学生创业的概念,但真正了解其意义的并不多。(2)、对于开放式问题“创业…  相似文献   

19.
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解决就业难的根本性问题就是提高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创业能力。本文通过分析地方大学生就业现状,从就业准备、培养模式、就业渠道等方面,对地方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职业教育应纳入高校人才培养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大学生职业教育处于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边缘地带。并与课程教学相脱离.大学生的职业技巧和职业素质都比较匮乏。面临日益激烈的就业竞争.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当务之急。本文从分析高校人才培养体系和大学生职业发展需求的矛盾关系出发.提出将大学生的职业教育纳入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