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奇妙的童话,点燃缤纷的焰火,照亮我们五彩的梦。”童话,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以符合儿童想象力的情节,采取夸张、拟人、象征等方法编制而成的一种富于幻想色彩的故事,是一种比较适合儿童阅读的文学体裁。三年级安排了“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试着自己编童话,写童话。”的阅读要求,四年级在三年级的基础上提出“感受童话的奇妙,体会人物真善美的形象。按自己的想法新编故事。”的童话阅读和写作要求,遵循了循序渐进的规律,符合儿童的认知过程。  相似文献   

2.
小学低年级教材中有很多童话。童话是儿童文学作品最重要的体裁。而《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在“阶段目标”第一学段“阅读”中提出:“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能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由此,我们想到:让学生爱读童话,是低年级阅读教学的一个突破口。  相似文献   

3.
谢学娟 《海南教育》2014,(18):27-28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学段目标与内容”第一学段“阅读”中提出:“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能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如何让低年级的学生在识字量还不多的情况下,燃起课外阅读的热情呢?开展班级读书会就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正>教学设计一设计意图在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学习中,学生通过阅读童话故事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还在单元习作中尝试编童话,在《语文园地》中学习用改正、增补、删除符号修改有明显错误的语句。在第四单元的学习中,学生通过边读童话边预测,进一步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尝试顺着情节猜想。课外,学生阅读了“快乐读书吧”推荐的《稻草人》《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等童话书籍,交流分享了自己的阅读感受。因此,对于续编童话故事,学生有浓厚的兴趣和一定的认知基础。但三年级第一学期是习作起步阶段,学生要顺着情节展开想象续编童话故事,仍有较大难度。  相似文献   

5.
童话是儿童文学作品最重要的体裁。它用想像、夸张、拟人、象征等手法,把心中最美好的东西聚积起来,汇聚成另一个奇幻世界。它具有奇妙的幻想,曲折的情节,优美的语言,有趣的内容,深受儿童乃至成人的喜爱。《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阶段目标”第一学段“阅读”中也提出:“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能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  相似文献   

6.
1.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语文《小鹰学飞》第六自然段。
  2.探究问题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提出:“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根据这一阶段目标,确立了微课的研究点:怎样引导学生品味文本?怎样引导学生表达感受和想法?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低年级学生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还要求学生阅读浅显的童话、故事、寓言等,让学生感受阅读的乐趣,使他们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为了帮助低年级学生完成阅读目标,培养阅读兴趣和习惯,我在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尝试:  相似文献   

8.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实验稿)对1~2年级段语文阅读目标作了明确的规定。要求“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  相似文献   

9.
童话在小学生阅读视域中占有重要位置,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可以引入童话进行教学,增强课堂教学趣味性以及开拓学生思维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一、将学生作为童话教学的主体 童话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要以学生为教学主体,通过学生角度了解童话故事。例如:在进行苏教版《下雪了》这篇童话教学时,老师应以学生作为教学主体达成教学目的,以小学生视角阅读《下雪了》。例如,文中的“小鸭画枫叶、小马画月牙、小鹿画梅花”,讲解此句时应让学生自行阅读感受动物在雪中画画的场景,让后让学生说明阅读文章后的感受,互相分享自己阅读文章后的体验。分享期间,开拓学生思维,引发学习兴趣,但不能直接把学习内容强塞给学生。童话故事是激发小学生学习的动力,因此在进行教学过程中要把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让学生去探索、思考,探讨童话中的奥秘。  相似文献   

10.
低年级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可以借助于童话绘本这样的载体,养成坚持阅读的良好习惯,在绘本阅读中积累知识、掌握技巧,并形成自己的表达能力,感受阅读活动带来的快乐,较好地体现童话绘本对语文教学的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11.
本次口语交际是根据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童话”为主题的单元阅读学习之后,以“读童话、编童话、讲童话、演童话”为主要内容的综合学习活动,此时学生对童话的内容、特点有了基本的了解,对童话故事有了一定的兴趣。通过本次——讲童话故事比赛这一口语交际训练,让学生进一步认识童话的特点,培养学生读童话、讲童话故事的兴趣;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让学生乐于表达,易于表达;感受童话的魅力及讲童话故事带来的乐趣。  相似文献   

12.
<正>【真实情境与学习任务】本单元以“中外经典童话”为主题设置了“感受童话的奇妙,体会人物真善美的形象”“按自己的想法新编故事”两个语文要素。学习本单元内容正逢学校举办“庆祝六一儿童节”系列活动。其中,“童话故事伴我成长”板块为本单元学习创设了真实的任务情境,有利于设计相互关联的语文实践活动,统整课内阅读、  相似文献   

13.
范敏 《云南教育》2008,(7):64-64
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 设计理念:根据课程标准第一学段的目标:“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阅读浅近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本课教学将借助多媒体手段引导学生通过理解重点词语,把握全文内容;采用个人读,齐读、引读、赛读等多种方式的朗读,感悟人与树之间关系亲密、和谐,懂得人类爱护树木,树木回报人类的道理。结合一年级学生的实际,  相似文献   

14.
童话之美,美在境界之奇妙。我在本次教学观摩研讨活动中执教《巨人的花园》的基本意图是:引导学生通过快乐阅读,走进童话世界,感受童话境界之美、表达之美,并尝试去表达自己想象中的童话世界;让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的教师通过观课研讨,思考童话体裁的课文怎么教。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语文教学在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应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寓言这种篇幅短小的文学作品,在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语言水平、思维素质、写作能力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低年级是学生学习阅读的起步阶段,“新课标”对低年级阅读教学提出了如下要求:(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喜爱图书,爱护图书。(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3)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4)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5)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6)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7)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由此可以看出小学低年级的阅读教学,应聚焦于“喜欢”和“能读”上。因此在指导低年级阅读时,我们应把“让学生能朗读课文并享受阅读的乐趣”作为起步阶段阅读教学的第一要求,创设情境采取多种手段让每名学生都喜欢读书,主动地要读书,进而视读书为一种乐趣、一种享受,让学生通过读书实践“向往美好的情境”,“感受语言的优美”和“阅读的乐趣”。  相似文献   

17.
<正>【教学目的】1.通过学习,进一步了解科学童话,感受科学童话的文体特征。2.感受文本如何运用童话的方式让平淡的科学知识变得有趣起来。3.领悟阅读科学童话的角度,学习阅读科学童话。【教学过程】一、导言1.亲爱的同学们,在童话故事的丛林中,有这样一类故事,它让科学知识配上童话故事,便变身成了集科学性和趣味性于一体的"科学童话"!2.它和我们平时读的一般童话相比,具有自己的特点:首先是拥有知识性,知识是故事的目的,读了能获得  相似文献   

18.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的“阅读与鉴赏”栏目中要求学生“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他人交流。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这一阅读要求以“体验”“感受”为关键词,非常符合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思维发展特点——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抽象逻辑思维为辅。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低年级教师要尽可能地为学生创设具体、合适的学习情境,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学生阅读量的积累,在低年级学段就要求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还要求学生喜欢阅读,阅读浅显的童话、寓言、故事,让学生感受阅读的乐趣,使他们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相似文献   

20.
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指导学生阅读浅显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己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低年级学生年龄小,对事物充满了好奇,对生活充满了幻想。童话故事情节生动、感人,充满了奇思妙想,贴近儿童生活,读起来通俗易懂。因此,课外阅读活动中,我引导学生阅读《安徒生童话》,注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在阅读童话中体验课外阅读的无穷乐趣。学习目标1.通过交流,让学生知道安徒生写了许多生动有趣的童话,激发他们阅读童话的兴趣。2.通过读一读、演一演、看一看等形式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