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同学少年》2009,(2):42-43
丘吉尔的人生境界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不久,在全民大选中,丘吉尔落选了。当时他正自家的游泳池里游泳,一位秘书气喘吁吁地跑来告诉他:“不好!丘吉尔先生,你落选了!”不料丘吉尔却爽然一笑,说:“好极了!这说明我们胜利了!我们追求的就是民主,民主胜利了,难道不值得祝贺?朋友劳驾,把毛巾递给我,我该上来了!”  相似文献   

2.
《同学少年》2009,(4):42-43
丘吉尔的人生境界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不久,在全民大选中,丘吉尔落选了。当时他正在自家的游泳池里游泳,一位秘书气喘吁吁地跑来告诉他:"不好!丘吉尔先生,你落选了!"不料丘吉尔却爽然一笑,说:"好极了!这说明我们胜利了!我们追求的就是民主,民主胜利了,难道不值得祝贺?朋友劳驾,把毛巾递给我,我该上来了!".  相似文献   

3.
无所隐瞒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到美国访问,谋求说服美国领导人向英国提供更多的支援。美国总统罗斯福让丘吉尔住进白宫,以示友好和敬意。一天,正当丘吉尔刚从浴缸站出来时,有人在敲浴室的门。进来吧,进来。丘吉尔大声喊道。门一推开,罗斯福出现在眼前,看到丘吉尔赤裸的身子便想转身退出。进来吧,总统先生!丘吉尔大声喊道,您看,我这个大不列颠的首相,可是什  相似文献   

4.
从不好开始     
有一段时间,在政治上遭受打击的丘吉尔整日神情抑郁,全家人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丘吉尔的一个邻居刚好是一个画家,他家里堆满了各种各样的颜料、画笔、画布以及作品,丘吉尔一家常常有机会欣赏那位邻居的杰作。  相似文献   

5.
《现代语文》2005,(6):31-31
有一段时间,在政治上受到打击的丘吉尔整日神情抑郁,全家人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而丘吉尔的一个邻居的妻子刚好是一个画家,家里常常堆满了各种各样的颜料、画笔、画布以及画好的作品。丘吉尔一家常常有机会欣赏那位邻居的杰作。后来在家人的劝慰下,丘吉尔开始跟他的邻居学习油画。  相似文献   

6.
新闻     
《丘吉尔赢了!》1940年5月9日下午晚些时候,英国三位最有实力的政治家——首相内维尔张伯伦、外交大臣罗德哈利法克斯以及海军大臣温斯顿丘吉尔聚集在了白金汉宫一间屋子里。屋里没有速记员,但是根据张伯伦的日记、哈利法克斯的自传以及丘吉尔自己以后的叙述,人们知道了这次谈话的大致内容。这次会谈之后不久,丘吉尔成为英国的下一任首相,并在以后的数年内领导英国走过了本国历史上最危险的时期。  相似文献   

7.
郭龙 《良师》2010,(6):47-47
丘吉尔在62岁的时候被选为英国首相,随后丘吉尔带领英国人民取得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由此为世界所铭记。但是,你不知道的是在62岁前的丘吉尔没有多大名气,甚至连他的家乡人民都不会有人想到会出一位这样伟大的首相。在他任首相之前,丘吉尔曾经被南非布尔人所俘虏,两个月后才逃出战俘营,在一次执行任务中,摔下亍马背,摔成了重伤,肾脏破裂,险些丧命,而且在之后的仕途中,也遇到了一系列挫折……丘吉尔在当选首相之前最大的头衔就是他被称为“年长公民”。  相似文献   

8.
有一段时间,丘吉尔在政治上受到打击,无事可做,终日抑郁。丘吉尔的一个女邻居是画家,丘吉尔一家常常去欣赏那位邻居的杰作。后来在家人的劝说  相似文献   

9.
1945年 5月 8日 ,德国宣布无条件投降 ,临危受命的丘吉尔领导英国人民经过长达五年(1940年 5月丘吉尔受命组织战时内阁 )的浴血奋战 ,终于取得了欧洲战场的胜利。丘吉尔个人的威信也在英国达到了登峰 ,当时有一些报刊称他为“胜利的化身”。到德国投降时 ,英国 193 5年选出的议会已经持续了十年 ,议会在战时度过了两届任期。由于丘吉尔在 1944年10月曾发表声明 :战胜德国之后立即举行全国大选。所以英国在 1945年 7月 ,即大战尚未完全结束时就举行了大选。踌躇满志的丘吉尔领导保守党人志在必得地投入了竞选 ,没想到保守党竟败在了工党手下 …  相似文献   

10.
急中生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首相丘吉尔访问美国。罗斯福总统盛情款待,把他安排在白宫住下。一天,罗斯福去看望丘吉尔,恰逢丘吉尔在洗澡。丘吉尔避之不及,急中生智,说:“总统先生,我大英帝国对您可是毫无保留啊。”  相似文献   

11.
Churchill by his Contemporaries. Edited by Charles Eade. New York: Simon and Schuster, 1954. $6.00.

Winged Words: Sir Winston Churchill as Writer and Speaker. By H. L. Stewart. New York: Bouregy and Curl, Inc., 1954; pp. vi+114.

Winston Churchill: The Biography of a Great Man. By Robert Lewis Taylor. New York: Pocket Books, Inc., 1954; pp. 405. $.25.

Triumph and Tragedy: The Second World War. By Winston S. Churchill.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1953; pp. vii+800. $6.00.  相似文献   

12.
涉及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的回忆录,是进行历史研究的重要史料。丘吉尔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是研究相关历史的重要史料,从该回忆录的第一卷来看,其具有回忆录在史料方面通常具备的特点、价值和缺陷。为了在历史研究中更好地利用回忆录提供的史料,我们必须全面了解回忆录在史料方面的特点、价值和缺陷。  相似文献   

13.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后,罗斯福总统对美国情报机构进行改组,成立了战略情报局,负责对外情报工作。战略情报局为美国赢得战争的胜利起了重要作用。战争结束后,杜鲁门总统下令解散了战略情报局,代之以中央情报局。  相似文献   

14.
朱镜我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到1941年牺牲前,发表了若干有关对二次大战及相关问题认识的文章。他对二次大战的认识甚为精辟,而且很有预见性,显示了其职业革命家的远见和卓识。  相似文献   

15.
"垮掉的一代"文学属于20世纪50年代流行于美国的后现代主义文学思潮.作为二战后美国文学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流派之一,其作者以一种惊世骇俗的生活方式和文学试验来反对资产阶级的道德规范和市侩文化,追求极端的个性自由,在生活中放浪行骸,在文学中蔑视传统."垮掉的一代"在20世纪60年代的西方形成了巨大的影响,代表人物杰克·凯鲁亚克和其代表作<在路上>,在西方文学史上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6.
“先欧后亚”战略的结果是中国要在日本的长期围困、缺乏盟国直接有效的物资及军事配合支持的情况下 ,经受住日本最大的军事压力。因长期的超负荷承担战争压力 ,使中国正面战场的抵抗能力日趋下降 ,这是先欧后亚这一战略选择的必然代价 ,但也恰恰是中国为赢得这场战争 ,不惜付出巨大民族牺牲所作出的特殊而又带悲壮色彩的贡献形式。可以说在二战中是以中国的长期虚弱为代价支撑着盟军各条战线的辉煌 ,豫湘桂作战是这一全球战略与中国战场关系的缩影 ,是以牺牲中国为代价换取盟军全球战略实施的典型表现  相似文献   

17.
《纳粹德国的兴亡》是德国托尔斯腾·克尔讷写的一部关于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社会状况的历史著作。该书从普通平民的视角出发,一改传统著作从战争和政治角度描写二战德国的历史,深刻揭示了纳粹德国兴起的社会原因和民众的生活状况,保留了大量的生活细节,为研究德国历史提供了详实的研究资料。该书通俗简练,真实生动,写法新颖,影响深远。因此,能在记录二战德国的众多历史著作中脱颖而出,为教育警示后人、反思德国二战原因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二战期间,美、苏两国因为"德国问题"已经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二战结束后,美、苏两国不同的对德政策理念进一步加深了双方矛盾。最终,德国成为美、苏对抗的前沿阵地,"德国问题"成为冷战爆发的催化剂。探讨冷战起源的德国因素可以揭示出冷战从地区性对抗到全球扩展的过程,从而进一步认清冷战的起源、性质与特征。  相似文献   

19.
英裔美籍作家、汉学家罗伯特·白英,二战时来到中国.他一生编撰著述一百多部,其中三分之二与中国有关.这些著作成为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西方世界通往东方的重要窗口.然而,由于种种原因,白英的作品在海内外很少被提及,国内也是近两年才有文章专论他对中国现代新诗的翻译.本文结合白英在中国的经历,探讨白英的创作、翻译和学术研究,展现这一跨文化交流案例,从而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二战前后西方人眼中的中国形象及其对中外文化互释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空前的一次战争,无论是轴心国德日,还是同盟国美英,各自为了争夺世界霸权,在不同程度上展开了情报工作。情报工作贯穿于战争的始终,并对每次军事行动都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