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从经济稳定增长、经济结构优化、绿色生态以及社会福利四个维度出发,构建经济增长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以全国30个省(区、市)2007—2016年面板数据为基础,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基础指标及各维度赋权,计算得出经济增长质量综合指数后进行排序,并以各省份GDP表征地区经济增长数量,进而探讨经济增长“质”和“量”之间协同发展的趋势。模型结果表明,中国经济增长质量水平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整体而言,东部地区要优于中部以及西部地区;同时各地区经济增长质量和数量之间存在不平衡发展的现象。据此,提出中国各省份应因地制宜地制定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措施等建议,以缩小全国各地区间经济增长“质”和“量”的差异,促进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前,国内经济迅猛发展,而各地区间的经济发展状况却有较大差异,沿海区域和东部区域是经济偏发达的地区,内陆地区和西部地区则是经济欠发达的地区。经济水平的差异让不同地区的各方面条件和需求都产生差距。其中,电力需求的差异是各地区间需求差异的一个重要体现。在此背景下,电力企业需改进设备和荷载问题,既满足不同区域居民的用电需求又节省自身的电力资源,本文将探讨具体的改进原则和方式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赵良仕  孙才志  邹玮 《资源科学》2013,35(11):2224-2231
基于1997-2010年中国31个省市的水足迹强度的计算,本文分析水足迹强度差异与劳均GDP差异之间的关系,使用面板数据模型对各省市劳均GDP差异收敛性和水足迹强度差异收敛性进行实证估计。研究显示:①1997-2010年中国各省市水足迹强度呈现出下降的趋势,中国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在明显提高;②中国各省市劳均GDP存在β收敛,在空间滞后效应和空间误差效应假定下,劳均GDP收敛速度变慢;③中国各省市水足迹强度是收敛的,随着各地区劳均GDP差异的缩小,水足迹强度差异也在缩小,但收敛速度慢于劳均GDP的收敛速度;④在空间滞后效应和空间误差效应假定下,水足迹强度下降速度和劳均GDP增长速度的差异在缩小。  相似文献   

4.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是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之间呈倒U型关系的曲线,基于1994~2004年黑龙江省环境质量和人均GDP的数据,利用工业废水、废气、固体排放物等变量与人均GDP拟合方程检验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说。在试图解释它们之间关系的前提下,对黑龙江省的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5.
对于丝绸之路"黄金段"的甘肃省而言南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一直处于劣势,基于甘肃南部16个县域经济单元的发展现况,运用泰尔指数和基尼系数对县域经济发展差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空间结构上,2000年~2016年间县域经济差异逐步缩小,区间差异逐渐成为县域经济差异的主要因素;在产业结构上,第三产业对县域经济差异的影响正在不断扩大,结构效应和集中效应的相互作用对县域经济差异的影响大。  相似文献   

6.
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两难、环境承载阈值及环境问题负的外部性的存在昭示着我们必须走人与自然和谐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实现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的双赢。本文以兰州市为例来说明欠发达地区如何缩小经济与环境的两难区间,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双赢。  相似文献   

7.
李骥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10X):136-136,137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是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之间呈倒U型关系的曲线,基于1994-2004年黑龙江省环境质量和人均GDP的数据,利用工业废水、废气、固体排放物等变量与人均GDP拟合方程检验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说。在试图解释它们之间关系的前提下,对黑龙江省的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8.
以县域为研究单元,人均GDP为测度指标,利用SPSS16.0和ArcGIS9.3作支撑,对2001—2011年松花江流域吉林省段区域经济差异的时空格局进行初步探究.结果表明,1)2001年以来流域区域经济极化、经济总体差异均呈缩小趋势,区域内差异是区域整体差异的主要贡献者;2)流域上、下游经济差异较大,但经过多年发展,经济空间格局发生较大变化,松原次级经济增长极逐渐形成,经济空间结构由梯度分布转变为长吉、松原组团的"双核"结构;3)资源条件、产业结构和政策因素等是造成流域区域经济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运用1990~2010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采用非参数逐点估计方法,就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的关系进行了动态研究.研究表明:我国人均GDP和能源消费之间呈现N型关系,在人均GDP从低到高变化的过程中,存在一段平稳下降区间,在此区间前后人均GDP均显著地促进了能源消费量的增加,能源消费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并不存在.进一步对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的研究表明,高收入地区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呈现倒U型关系,而低收入地区的能源消费持续提速.最后为我国制定能源战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供了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黑龙江省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的灰色关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2002—2008年黑龙江省R&D经费内部支出、科技人员数量、地方科技财政拨款和GDP的数据,对黑龙江科技投入和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全面分析,并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关联进行实证研究。结论表明:R&D经费内部支出、科技人员数量、地方科技财政拨款对黑龙江省经济增长均有正相关影响,且R&D经费内部支出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最为明显,科技人员数量次之,地方科技财政拨款促进作用不是很显著。  相似文献   

11.
运用MDA模型和层次分析法,对黑龙江省2005~2014年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借助MATLAB软件进行模型仿真,研究了不同情景下的黑龙江省能源多样化最优组合.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情境下的能源多样化最优组合随反映能源系统不确定性的δ的取值的变化而变化:当δ在较低的取值区间时,不同情境下的能源多样化最优组合具有很大差异;当δ在高取值区间时,却具有共同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晏艳阳  宋美喆 《软科学》2011,25(9):24-30
利用面板空间计量经济学方法对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间的关系是否符合库兹涅茨假说进行了验证,结果显示两者关系符合库兹涅茨假说,呈"倒U"型变化,并且在人均GDP 15,527.3元处存在拐点。据此推断出在未来一段时期,我国总体及绝大部分省份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仍将随着经济增长水平的提高持续扩大,在人均GDP值达到转折点后随之缩小。  相似文献   

13.
针对我国各地碳排放量不均衡现象,对中国1999~2013年30个省份碳排放进行度量。在STIRPAT模型基础上,采用面板门限回归估计对碳排放影响因素进行考察,分析经济增长因素对碳排放量的非线性影响。结果发现:GDP水平变量为门限变量时存在单门限效应,将模型划分为高低两个区制;GDP增长速度变量为门限变量时存在双门限效应,将模型划分为高、中、低3个区制。在高GDP水平区制和中、低GDP增速区制下,EKC存在拐点。根据估计结果将中国碳排放情况划分为6个象限,对各地区进行划分,并对碳排放区域差异的形成原因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14.
统筹黑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最重要的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通盘考虑和配置各种资源,加大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持力度,从根本上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5.
经过二十多年的经济体制改革,黑龙江省居民收入分配制度发生了重大变化,居民的收入水平有了显著提高。而另一方面,由于经济条件和个人素质等多种因素的差别,分配要素的多元化及收入来源的多样化,居民的收入差距也在不断扩大。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收入分配状况的改善可以保持经济增长所需的社会稳定,并有助于实现经济体制改革所一贯倡导的共同富裕目标。反之,收入分配状况的恶化会影响社会的稳定,而影响经济的持续发展。黑龙江省作为一个发展中大省,居民收入状况对社会经济的稳定和发展,对巩固我国改革开放的胜利成果尤为重要。本文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借鉴当前的研究成果,联系改革开放以来黑龙江省居民收入水平增长状况,结合当前居民收入差异不断扩大的现实,分析产生原因,并针对性地提出若干提高居民收入。解决收入差异扩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消费对GDP的贡献及影响我国区域性消费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经济运行的多年实践表明,消费需求是经济增长的助推器,本文从目前我国经济增长的结构分析出发,阐明消费与GDP的互动关系,并分析影响我国区域性消费的主要因素,包括收入因素与非收入因素,进而提出改善消费条件的措施,对进一步促进我国经济快速增长以及缩小东西部地区差距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杨蕊愿 《软科学》2004,18(4):84-87
经过二十多年的经济体制改革,中国已初步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是正如在文化、经济发展等方面存在着巨大差异,中国各地在市场化的进程上步调也不一致,尤其是东、西部之间市场发育程度的差异尤为巨大。在西部大开发过程中,缩小地区间市场化进程的差距对促进地区协调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沿着这个思路,笔者对东、西部经济市场化进行直观的比较,分析产生差距的原因,并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以河南统计年鉴(2009)资料为依据,以各地市GDP为因变量,以各行业专业技术人才的数量为自变量,运用数理统计、经济学、管理学有关知识,针对河南各地市GDP与各行业专业技术人才的数量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数学模型,研究GDP与技术人才之间的关系,得出结论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9.
王剑  张凤岩 《未来与发展》2013,(3):71-74,70
随着我国航空业的迅猛发展,机场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力愈来愈强,临空经济正成为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2009年黑龙江省在大庆、鸡西、伊春3个城市建成了新的支线机场,并筹建抚远、加格达奇、五大连池3个支线机场。几个支线机场的建成将对黑龙江省城市的经济转型和区域经济发展起到助推器的作用。但是临空经济对黑龙江省是一个新生事物,发展规律和特点还未被完全认识。因此,在发展初期,应该充分借鉴国内其他城市临空经济的发展经验。本文正是在这一背景下,通过总结我国各地机场发展临空经济的举措,分析了我国临空经济发展的现状,并在借鉴国内其他城市发展临空经济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黑龙江省发展临空经济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利用系统动力学模型对科技研发课题数量、污染物排放总量和GDP增长率变化趋势进行预测,以科技创新产出、生态环境效益和生态经济效益最优化为目标,构建"科技-环境-经济"三重目标的SD-MOP整合模型,并对2025年黑龙江省"科技-环境-经济"系统进行仿真和优化。结果显示:到2025年,SD-MOP优化方案下黑龙江省生态经济效益和科技创新产出成果分别增加了22.27%和21.15%,而环境污染水平却降低了9.16%,明显优于以经济发展为主的SD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