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媒体不断报道某些学校的某些教师身上师德严重缺失的现象,有猥亵、侮辱女学生的,有严重惩罚学生“啃木头”的。这些现象的发生,给教师的形象抹了黑,那些缺德和犯罪的人被人们称为“禽兽教师”。他们的堕落固然有他们自己主观的原因,但与教师教育和学校德育没有很好发挥自己的职能有密切的关系。认识教师教育和学校德育在师德教育中的职能,对于加强师德教育和师德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教师教育和学校德育忽略师德教育,是影响师德水平的重要因素。从教师教育的职能而言,教师教育应该对教师进行师德教育;从教师教育的内…  相似文献   

2.
在人类社会中 ,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的重任 ,是推动社会继往开来、向前发展的主力军。教师要胜任当代社会的教育工作 ,不仅要有精深的知识和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 ,还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良好的师德是统揽教师工作的关键。一、提高认识 ,在师德建设上坚持高定位教师之所以受人尊重 ,是因为教师的职业是神圣的 ,是要把一个自然的人培养成有知识、有道德、有理想、有纪律的社会人。从这个意义上说 ,作为教师不仅要有渊博的文化知识 ,重要的是还必须具备高尚的情操 ,时时刻刻用新的教育理论为自己“充电”,用现代教育思想武装自己。现阶段 ,…  相似文献   

3.
曹熠 《宁夏教育》2013,(4):50-50
爱是教育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爱学生,是衡量教师师德水平的一把尺子。爱,是一门艺术。能爱是一个层面,善爱则是另一个层面。教师要乐于和善于读书学习,不断丰富学识、加强积累,才能通过实践不断锤炼自己的教育艺术,达到“寓乐于教”。我欣赏一句话: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是否都很爱自己的学生呢?  相似文献   

4.
耿丽 《华章》2011,(23)
师德修养是青年教师职业道德要求的一项根本内容,良好的师德,才能传承和发展先进文化、抵制腐朽文化的社会责任,担当起人民教师的重要使命.教师应以德立教、以身示教、与时代同步、努力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因此,大力弘扬良好师德是教育永恒的主题.  相似文献   

5.
透视师德     
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关键是要提高教师的素质。由于教师劳动的特殊性,要求教师不仅具有渊博的知识,更要具备高尚的师德。长期以来,我国广大教师不管自己所处的地位如何、待遇如何,总是在教育战线上兢兢业业,严于律己,教书育人。然而,随着当前我国经济的发展,教师的地位和待遇也有所提高的情况下,中小学教师却存在着师德整体滑坡的问题。因此,在我国教育改革进程中,必须加强师德建设。针对当前师德方面出现的一些问题,在加强师德建设时,我认为应特别对教师提出以下几方面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新时期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丹玲  谭华 《教书育人》2000,(16):46-47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教师作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建设者和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者,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力军。长期以来,广大教师献身教育,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涌现了一大批爱岗敬业成绩卓著师德高尚堪称楷模的优秀教师。但是,教师道德建设上也存在一此问题,一些教师素质较低,在岗的大多数中青年教师没有受过较为系统严格的师德教育。加强师德建设已经成为当前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本文拟就新时期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途径作初步的探讨,以…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们对知识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对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良好的师表形象、高尚的职业道德、科学的育人方法、创新的活动形式,已经成为课改下新型教师的代名词。如何能让教师魅力无限?多年的实践和今天的形势告诉我们,做教师的理应做到:☆做人格之师,以德育人教育永恒的主题是什么?教师成功的真谛是什么?师德、博学、仁爱。教师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没有感召世人的豪言,有的只是一腔对教育事业的赤诚,有的只是一颗献给三尺讲台的爱心。教师应用行动告诉学生正直和真诚、无私和责任,用自己的言语、行动、情趣和品格教会学…  相似文献   

8.
王国龙 《中国培训》2005,(12):49-49
目前,职业教育的发展正面临新的契机,尤其是经济建设对职业院校人才的需求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搭建了广阔的舞台。要想办好学校,办好职业教育,教师的作用至关重要。而教师的师德,是决定教师作用发挥的程度和效用的核心内在因素,因此师德建设也就成了办好职业学校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一、要使教师良好的师德展现在教育教学活动的全过程教师具备的师德修养更为重要的就是如何传授给学生,让这些知识和意识能够真正内置于学生的心中,成为他们做人做事的标准。我在实际工作中发现,灌输和说教对现在的年轻人变得越来越没有作用。如何实现我们的目标和…  相似文献   

9.
我们知道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前提,更是一名教师应具有的师德核心内容。要培养学生的优秀品质,教师就必须要有良好的师德。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师德本身就是一种强有力的教育因素。  相似文献   

10.
教师的心理健康是教师心理素质的核心内容。作为一名教师只有具备了健康的心理,良好的心理素质,方能在不断的学习工作中陶冶自己的情操,具备高尚的师德。因而,教师的心理健康对于师德教育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1.
李亮 《考试周刊》2012,(13):30-31
当一名教师站在讲台上的时候,他肩负着时代、社会的重托,面对着祖国的希望——学生。要让学生全面发展,承担素质教育重任的语文教师本身就要具备良好的素质。我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一直努力追求着语文教师的境界。通过不断的教育教学实践,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作为新时期的语文教师,我应该把师德修养真正地贯穿于自己所从事的教育工作中,亲身实践体验师德修养对教育教学工作的积极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乌申斯基认为 :“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建立在教师人格的基础上。因为只有从教师人格的活的源泉中才能涌出教育的力量。”教师的人格表现为高尚的师德 ,不断提高的学力 ,健康的心理素质及端庄良好的仪表神态、言谈举止。教师的人格魅力便是教师高尚人格对学生产生的美好而深刻乃至震撼心灵的巨大力量。这是“任何说教、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惩罚和奖励制度都不能代替的”强有力的隐性教育力量。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 ,充分发挥自身的人格魅力。一、用高尚的师德感染学生“高尚的师德就是一本好的教科书 ,就是…  相似文献   

13.
师德是教师之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师德建设的意义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 ,重视知识创新与应用已经成为这个时代一切民族生死攸关的大问题。知识经济使一个国家的成功 ,越来越多地取决于她的科技水准和国民素质的提高。知识经济使“教育成为立国之本”。未来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取决于人才的竞争 ,而人才的竞争将导致教育的竞争。教育的竞争取决于教师素质的高低 ,而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 ,是教师之魂。师德就是教师的职业道德。师德建设就是对教师进行职业道德教育 ,重铸师魂和提高师能的过程。教师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实施者 ,是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导师 ,是…  相似文献   

14.
中小学教师师德观的内隐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师德对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有着重要的作用,而教师师德的好坏又直接取决于教师的师德观.通过对86名中小学特级教师的师德观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发现,教师的师德观存在很大的不平衡性和个体差异,在"严谨治学"、"有责任心"、"积极性"、"拥有新知识、积极创新"方面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在"热爱学生"、"有责任心、积极性"方面存在明显的职称差异,在"热爱教育、热爱学校、热爱本专业方面"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而年龄、教龄和学历对教师的师德观没有显著影响.在中小学教师师德培养中,应加强对教师"严谨治学"、"公平对待学生"、"提高科研水平"等的培养.  相似文献   

15.
林梅香 《考试周刊》2014,(7):172-172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师爱是师德的灵魂,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和精髓。教师是一项良心活,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对得起家长,对得起社会,善待每一位学生就是善待自己,教师要用心善待每一位学生,关爱每一位学生。  相似文献   

16.
教师培养是整个民族的事业,新时代的教育事业需要大量的卓越教师来支持。师范生想要成为一名卓越教师,不仅要学习学科知识、教师职业技能,更重要的是有崇高的师德修养。为了培养出更多的卓越教师,教师教育应该在坚持传统的基础上有所创新,通过外部激励机制激发教师内在价值的实现。师范大学应加强对教师学科专业水平、职业知识与技能、师德修养的培养,革新教师教育的方式与方法。  相似文献   

17.
爱与责任     
李膺 《甘肃教育》2005,(10):1-1
“爱与责任”是师德之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责任就办不好教育。教师的“爱”,就是热爱学生,热爱岗位,热爱事业。教师的“责任”,就是要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以培育人才、发展先进文化和推进社会进步为己任,把个人的成长进步同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祖国的繁荣富强紧密联系在一起,并在深刻的社会变革和丰富的教育实践中履行好自己的光荣职责。  相似文献   

18.
潘冬云 《考试周刊》2012,(68):15-16
教师的师风师德是履行自己崇高的社会职责的重要保证。加强教师师风师德建设,有利于树立教师良好的师德形象,以最优的姿态对待学生,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成长。  相似文献   

19.
我们知道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前提,更是一名教师应具有的师德核心内容,要培养学生的优秀品质,教师就必须要有良好的师德。陶行知先生曾说:"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的最有效的手段就是"爱的教育"。但是现实中,由于许多教师思想中存在着"教师是教育者,学生是受教育者"的观念,因此淡化了爱生意  相似文献   

20.
创先争优 以德为先——高校党员教师创先争优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育为先"是党和国家一贯倡导的教育理念和原则。党员教师,要在教育岗位上"创先争优",就要担负起传授知识、培养人才的重要责任,努力使自己成为师德建设的先锋,在教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