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用建构主义的知识观讲授数学知识趋于完善的过程;用建构主义的学习观调整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用建构主义的学生观引导学生对某数学问题进行探索,提高了中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提高了中学生学习的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2.
探索是指在教师引导下,学生主动参与到发现问题、寻找答案的过程中,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简单地由教师讲述各种知识结论,学生被动地理解或机械识记,或被动地去证实。在教学中,学生知识的获得固然重要,掌握知识如何获得的过程更为重要。为此我在生物教学中是从以下几方面培养学生探索意识,开发学生探索潜能。  相似文献   

3.
教师要善于利用几何直观,指导学生学会用图形来描述问题,用图形来揭示数学的本质,帮助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从而直观地理解数学。  相似文献   

4.
自主探索是学生学习教学的重要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变告诉为引导、变讲解为探索,学生要变接受为发现.教师要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与技能.  相似文献   

5.
赖华莲 《教师》2012,(14):59-59
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实践活动,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其思维能力;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创设实践活动情境,设计开放性的实践问题,能提高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使学生真正地获取数学知识和研究数学的方法,学会用数学思想分析问题、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创新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6.
<正>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根本在于要积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能够从问题出发,得到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数学思想的完善,从而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用问题情境作为铺垫巧妙实现数学课堂教学重难点的突破。于是,要求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充分保证问题的出现,积极创设问题情境,创造一个激励、探索的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自由发展的学习空间。一、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巧妙理解设置问题"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教师精心组织学生提问,进而学生解决  相似文献   

7.
我们知道,数学教学过程中的数学命题具有双重意义:   逻辑的意义——使学生信服;   心理学的意义——使学生理解。   在解题教学过程中,我们既希望学生信服,更希望学生理解。因此,教学时既要讲这道题“应该这样做”,更要讲这道题“为什么要这样做”。”   “为什么要这样做”是指在设计教学方法时,要注意揭示解题方法是怎样“想”出来的,也就是注意得到某种解题方法的探索过程,将这一探索过程充分暴露在学生面前。事实上,教师准确地阐明解题思路,就是用数学思维的力量使学生达到理解,使学生逐步熟悉数学问题的探索方法…  相似文献   

8.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要求教师具有全新的教育观念,教师应树立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观念。教学的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的作用特别要体现在引导学生思考,寻找当前问题与已有知识经验的联系,营造一个激励探索和理解的气氛,为学生提供有启发性的讨论模式。教师要鼓励学生表达,并在加深理解的基础上对不同的答案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9.
数学学习"执行力"的培养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注重自主探索和思考能力的教育学过程.教师应该以良好的教学习惯来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和理解概念、发现问题和自主探索的能力,提高学习执行力.  相似文献   

10.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为此,必须要改变“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以及大量演练习题的数学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创造性,依据学生年龄及认知特点,设计探索性和开放性的问题,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让学生在观察、实验、猜想、归纳、分析和整理的过程中,去理解一个问题是怎样提出来的,一个概念是如何形成的,一个结论是怎样探索和猜测到的,以及这个结论是如何应用的等。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创造性,对学生在探索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出现的问题,要适时、有效地帮助和引导,并通过交流、讨论、…  相似文献   

11.
正理解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只有通过实践,参与数学活动,知识才能被理解。而理解是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参与的一系列学习活动,使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形成理解;纠正错误的理解;显示出他们已经理解的以及还不理解的东西。一、学生的理解活动必须直接针对教学目标教师为了特定的教学目标而教,学生为了达到这些教学目标而学,评价者用教学目标来评价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因此,教学目标直接作用于教师、学生、评价者。所有针对教学目标的理解活动都应当是在教师指导下的探  相似文献   

12.
“问题解决”是课程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是从数学的角度发现、提出和理解问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引起学生的数学思考,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因此,教师需要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思考,逐步探索,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让学生形成问题解决的策略,体验问题解决的方法,培养用“数学”角度去思考和解决问题的习惯,积累思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3.
<正>启发式教学是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激发内在的学习动力,使学生经过独立思考,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并逐步提高理解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教学方法。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我对启发式教学进行了一些探索。一、设疑启发"疑"是探究知识的起点。它是学生积极思考的表现,又是探索问题的动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意识地创设疑问情境,引导学生不断探索,答疑解惑,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打开学生智慧之门  相似文献   

14.
我们所理解的情趣教育是指教师用自己的教育和爱心来培养和唤起学生对所学知识和学科的一种积极情感;同时,又指教师对学生参与学习过程中所蕴含着的一种好奇、好问、好学的求知热情和探索精神给予尊重、爱护和引导,使学习成为学生“有情趣”的活动。  相似文献   

15.
概念是最基本的思维形式,数学中的命题,都是由概念构成的。数学中的推理和证明,又是由命题构成的,正确的理解数学概念,是掌握数学知识的前提,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高度重视概念的教学,重视概念的形成过程。这样才能充分提高学生的探索能力,使学生探索经历成为学习数学的重要途径,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已有知识和经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大力提倡主观式阅读,主张阅读要读,要学生直面作品,用自己的眼睛去触及,用自己的心灵去抚摩作品。阅读教学的理想状态是让学生带着课文和自己的初步理解、感受走向教师,向教师求教。而不是教师带着已经准备好的对课文的理解走向学生,把结果讲解给学生听。因此学生与文本的直接对话是阅凄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教师要引领学生充分阅读文本,读出自己,读出问题,读出富有个性的新颖见解。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外语教师教育研究已经开始认识到了外语教师在推动和理解外语教学中的核心作用。为了更全面地理解外语教学过程,笔认为:应该将教师置于外语教师教育研究的中心。因为外语教学过程的复杂性以及如何学会教学是很难以外在旁观的角度来体认的。故而,用叙事学方法探索外语教师对教学的所知,对于探索教师如何理解她们在课堂中的教学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小学生对鲁迅的《好的故事》一文理解起来有一定困难,教师在教学时要尊重学生真实的阅读感受,把握好教学的起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运用多种策略,调动多种感官以及以往的认知,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在学生体会文字内涵的基础上,教师还要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保持不断学习和探索的兴趣。  相似文献   

19.
研究性学习泛指学生探究问题的学习方式,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学习,在掌握知识内容的同时,让学生体验、理解和应用探究问题的方法,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可见,研究性学习是主动探索的一种学习活动,研究内容由学生和教师设定,评价注重过程,改变以往偏重知识传授与技能训练的教师教学方式、学生被动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20.
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思维仍以形象思维为主,在理解抽象的几何知识和形成初步的空间概念时,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实践活动,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其思维能力。让学生真正地获取数学知识和研究数学的方法,学会用数学思想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一、改革教学方法,为学生理解而教传统数学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主宰者,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牵引下的被动的学习。实践证明,这种以教师为中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