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试论师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师德以爱为本,师爱是中国教师的传统美德,师爱是兴趣,是真诚,是责任,是奉献;师爱以“五爱”为前提,热爱教育事业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要求,热爱学生是教师的独特品质;师爱是教学相长的助动器。  相似文献   

2.
师爱为师德之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师爱为师德之本 ,师爱是中国教师的传统美德 ,师爱是兴趣、是真诚、是责任、是奉献 ;师爱以“五爱”为前提 ,热爱教育事业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要求 ,热爱学生是教师的独特品质 ;师爱是教学相长的助动器。  相似文献   

3.
一、师爱提到教师的爱,人们往往容易将它局限于“教师爱学生”这一单一的形式,但实际上师爱应该包含三个层次,即:热爱教育事业、热爱教师职业、热爱学生。这三个层面有必然的内在联系,教师热爱教育事业与热爱教师职业是教师热爱学生的基础与前提,教师热爱学生是教师热爱教育事业与热爱教师职业的具体表现与必然结果。1.热爱教育事业。“教育是事业,事业的意义在于献身”。教师只有把祖国的教育事业当成自己的教育事业,把“教书育人”当作事业去追求,才不会被暂时的名利诱惑,不会被困难吓倒。当前中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同样从事教育的…  相似文献   

4.
魏华 《学周刊C版》2010,(11):24-24
师爱有着丰富的内涵,它不仅指教师对学生的爱,还包括教师对国家、对社会、对所从事的教育事业的爱。师爱能综合体现出一名教师的品质、情操、气质、学识和技能。崇高的师爱是教师必须具备的高尚品质,是教好学生的感情基础和前提,是教师热爱教育事业的精神动力,是教师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的力量源泉。  相似文献   

5.
论师爱     
教师的基本职责是教书育人,教师的劳动成果是由学生来体现的;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教学过程中最主要的人际关系,因此,教师如何对待学生以及如何处理同学生的关系,便成为教师道德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教师“热爱学生,诲人不倦”是调节教师和学生的关系,衡量教师道德水平的极其重要的规范。热爱学生既是教师高尚的道德情感,又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前提。师爱能产生巨大的教育力量,师爱是  相似文献   

6.
师爱即教师对学生的爱,就是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尊重学生。师爱是在教育实践中形成的,她既是一种高尚的情感,又是一种强大的教育力量和手段。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生德育工作的基石。  相似文献   

7.
陈德发 《青海教育》2010,(11):47-47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教师是教育的执行者,师德是教师职业的灵魂,师爱则是教育的原动力。这是因为“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的天职是给学生希望,教育是播种希望的事业。热爱学生,是教师应有的职业情感,因为爱与教育同在。  相似文献   

8.
对于教师来说,“师爱”是一个永恒的主题。衡量一位教师的职业道德如何,主要表现在他是否爱生上。因为学生只有感受到师爱,才能接受教育,才能不断进步。“师爱”应该来自于每位教师许多优秀的教师、班主任都是热爱学生的典范。然而,并非每位教师都能自觉地爱生。有的教师认为“爱生是班主任的事,与我无关”。事实上,热爱学生是教育的基本前提,没有对学生的热爱,就没有对学生好的教育。“师爱”会产生无形的教育力量,能使学生尊重、信任教师。学生乐于接受教育和帮助,才会产生自觉学习、遵守纪律的积极性,他们的智力、情感、品质才会得到进一…  相似文献   

9.
师德,是教师工作的精髓,可以用师爱为魂,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概括其内涵。师德是教师素质的灵魂,师爱又是师德的灵魂。在很大程度上,热爱学生就是热爱教育事业。然而热爱学生并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爱就更加困难。全  相似文献   

10.
谈师爱     
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实践证明.没有真诚的师爱就不会有真正的教育,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教师对学生的爱,不同于父母对子女的爱。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师爱不是一种直觉的情绪反映,而是一种无私无悔的情感活动。师爱不以直接的血缘关系为基础,不期待学生以后对自己作出任何报答,甚至并不要求学生察觉或记住自己的真情。这是人间一种最无私的爱,因而师爱比母爱更加真挚高尚,更加博大精深,蕴含着更加深广的社会意义和丰富的内涵。教师热爱学主、这是天经地义的.是每个教师熟知和必备的职业道德.然而真正做到并非易事。教…  相似文献   

11.
陈小英 《上海教育》2008,(19):59-59
说到师德,圈内圈外人士都会把热爱学生放在第一位,看作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内容。的确,师爱是师德之魂,没有师爱就没有教育,教师的事业就是爱的事业,这一点毋庸置疑。  相似文献   

12.
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性,也是最可宝贵的职业情感。教师极具魅力的特殊的爱,能够架起教与学的桥梁,更能转化为学生的精神动力和财富,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和谐地成长。十几年来的工作实践,我认为“师爱”呈现着以下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13.
浅谈师爱     
师爱是师德的精髓,是教师发自内心的崇高的道德感情,也是沟通师生思想感情的一座桥梁,是学生接受教育的情感动力。教师的事业是爱的事业,只有真心实意地爱学生,才能收到春风化雨、昭苏万物之效。热爱学生是中国教育的宝贵传统。孔子早在公元前5世纪就主张教师要“诲人不倦”,要尊重学生,提出学生可以  相似文献   

14.
热爱学生是教师的美德 ,是每个教师进行教育教学必备的条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 :“要成为孩子的真正教育者 ,就要把自己的心奉献给他们。”只有热爱学生 ,才会“读懂”学生 ,才会真正了解学生 ,才会密切师生关系 ,才会得到学生的信任和尊重 ,创造良好的教育气氛 ,增强教育效力。那么教师怎样做到热爱学生呢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师爱”。师爱 ,是教师对学生的一种发自内心的自觉而真挚的、普通而持久的爱 ;是教师在一种道德责任感的驱使下对学生发自内心的爱生如子的亲密情感 ;是博大无私、深沉久远的一种高尚的情感。师爱是教师职业道德的…  相似文献   

15.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永恒的主题,这是不少教育家对教育实践经验的高度概括。师爱是师德的灵魂。教师必须热爱自己的事业和热爱自己的学生,托尔斯泰就曾经这样说:"教师既热爱事业,又热爱学生,他就是一个十全十美的教师。"  相似文献   

16.
赵菊英 《天津教育》2014,(19):57-58
爱学生是教师从教的首要条件。师爱不同于根植于人的自然属性的母爱、情爱等,它是根植于人的社会属性的社会的爱。可以说,教师是代表社会来爱学生的,师爱是一种崇高的、负责的、道德化的专业意识、专业情感和专业态度,是将人类最崇高的情感倾注到培养人的事业中。只有真正基于学生立场,想学生所想,做学生所需,深入学生的内心,把握学生的情感——这样的师爱才能超越血缘关系,做到公平、理智、真诚,这样的教师才能担负起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全民族素质的使命。  相似文献   

17.
将师爱通向学生的心灵江苏省连云港师范学校许凤岚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人类特有的社会情感。爱生是教师的天职,实践证明,教师热爱学生,师生之间就因此具有良好的情感基础。教师对学生的爱可以使学生产生向上的推动力。那么教师的爱通过怎样的传导途径,才能使学生受到“爱...  相似文献   

18.
爱,是人们身上普遍存在着的一种心理需要,世界上任何一种爱都不能和师爱相比拟。人们常说母爱最深,可是母爱在某种意义上却是一种生物的、本能的、自然的骨肉之情,师爱则是一种社会的、高级的、政治的情感。师爱是教师热爱党,热爱人民,热爱教育事业,热爱祖国未来的具体表现,是师德的核心内容,是教师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前提。为此,研究师爱,进一步加深对“师爱”的理性认识,使“师爱”在教育中  相似文献   

19.
张伟 《吉林教育》2008,(5):74-74
我们常说,学生要尊重老师。然而,很少有人说教师也要尊重学生。热爱学生、尊重学生,是教师热爱教育事业的具体体现。高尚纯洁的师爱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心灵通道。尊重学生就是要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和人格。  相似文献   

20.
在人类历史长河的沧桑流变中,教师承担着教化万民、培育万代、推动社会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向前发展的重任。因此,规范教师职业道德,加强教师职业修养,是二十一世纪社会发展的需要,因为与教师打交道最多的是学生。所以,师德的核心体现就是师爱,在一定程度上讲,热爱学生就是热爱教育事业。师爱是一种最崇高、最理智、最无私的爱,让师爱的阳光充盈每个学生的心田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