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根据体育项目的不同,体育教练在挑选运动员时也有所区别。我们在观看体育比赛和通过电视观看体育节目时,都注意到这样一个事实:黑人运动员在田径项目上出尽了风头,成绩突出,而游泳好手却寥寥无几。针对这一情况,体育运动专家对黑人运动员在田径  相似文献   

2.
在二第届世界田径锦标赛上,黑人运动员表现了惊人的能力,意大利国家田径教练维托利就此问题分析了黑人运动员生理上的五大优势。第一,他们的肌肉组织适于奔跑。人的肌肉由快慢两类纤维构成,前者适宜激烈运动,后或适合韧性工作。黑人肌肉的“快纤维”达85%,比其他人种高得多。第二,他们的肌腱结缔组织厚。运动员成败的关键在于力量的发挥,其中肌腱起指挥作用,指挥信息越强越明确,肌肉被利用得越充分。肌腱的引导能力又取决于结缔组织的厚度,黑人的肌腱结缔组织明显厚于其他人种。第三,黑人运动员的肌肉粘滞性能好,用力时不会硬化,并可通过及时放松而减少自身能量的消  相似文献   

3.
近百年来,美国在田坛长盛不衰,被誉为“田径王国”。美国之所以能成为“田径王国”,主要是因为涌有一大批世界超一流的黑人运动员。长期以来,美国黑人运动员在国际大赛中战绩显赫、屡屡夺冠。据统计,在总共举行过的22届奥运会(在第一、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有3次停止举行)百米大赛中,黑人运动员夺取15次冠军。据美国《读者文摘》载:在第21届和23届奥运会上美国队所获得的31枚和13枚金  相似文献   

4.
第二届世界田径锦标赛前五天中,黑人选手夺取了全部男子径赛项目62.6%的奖牌。这一趋势引起了各国体育专家的浓厚兴趣。意大利国家田径教练就此分析了黑人运动员在生理上的五大优势: 一、他们的肌肉组织适于奔跑。人的肌肉由快慢两类纤维构成,前者适宜于激烈运动,后者适合韧性工作。黑人肌肉“快纤维”达85%,比其他人种高得多。二、他们肌腱结缔组织厚。运动员成败的关键在于力量的发挥,其中肌腱起着指挥  相似文献   

5.
沙场点兵     
从80年代起,非洲选手在世界田径跑道上刮起了一股强烈的黑色旋风。罗诺、奥伊塔、卡里乌墓、基普塔努伊、格布雷西拉西耶……熟悉田径的人一口气可以说出十几位非洲田径明星的名字。非洲黑人运动员在田径场上的崛起,就意味着欧美白人将失去了这世袭了几十年的中长跑领地。黑白人种之间似乎天生就存在着一道鸿沟。所以,白人无论如何也容不得黑人在己有的荣誉上肆意辉煌,他们期望有朝一日有一个白人能重新夺回他们的领地。  相似文献   

6.
早在1936年柏林奥运会上,当美国黑人运动员杰西·欧文斯一人独得四枚田径金牌时,就有人预测今后体坛将刮起“黑色旋风”。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体育运动中,黑人在速度、弹跳等比赛中,日益显示出他们的天赋。在不久结束的汉城奥运会田径赛上,男子100米、200米、400米,400米栏和跳远比赛中,黑人运动员包揽了前  相似文献   

7.
所谓“黑权事件”是指美国黑人运动员利用奥运会颁奖仪式进行的一次抗议美国种族歧视、争取黑人权利的行动。  1968年墨西哥城奥运会田径200米决赛中,美国运动员汤姆·史密斯以19秒83创世界纪录的成绩获得了金牌,他的队友、前200米世界纪录19秒92保持者约翰·卡洛斯获得铜牌。在颁奖仪式上,当乐队演奏美国国歌和美国国旗冉冉升起时,领奖台上的这两名黑人运动员一反传统,深深地低着头,同时分别举起了戴着黑手套的右手(史密斯)和左手(卡洛斯),以示伸张黑人权利和抗议美国对黑人的种族歧视和不公平的待遇。这个举动是他们事先策划…  相似文献   

8.
去年八月的赫尔辛基世界田径锦标赛上,各国强手云集。但是,最出类拔萃的要数美国的黑人运动员卡尔·刘易斯。这个被称为“神奇小伙子”的田径明星一人独占了三块金牌:跳远;百米:4×100米,使全场叫绝。他不是在比赛,而是在演出,使名手强将望尘莫及,使人们大饱了眼福。赫尔辛基的一家报纸评论  相似文献   

9.
费建 《中华武术》2007,(2):53-55
在南非,高水平的黑人运动员一般成绩要比白人运动员高一些。尽管从人口比例来看,黑人运动员只占南非专业长跑运动员的20%,但是他们在5~56公里的项目上创造了南非90%的好成绩;南非历史上最好的50个半程马拉松和马拉松成绩中黑人运  相似文献   

10.
体能训练作为提高田径运动员水平的重要因素,在整体训练中占据重要位置。本文分析了田径训练过程中体能训练的要点,提出提升我国田径运动员体能训练水平的建议,以期为我国田径项目的发展提供有利参考。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运动员体能水平的发展,同时也不利于运动员在比赛中发挥实力获得更好的成绩。因此,需要积极地对田径体能训练过程中的体能训练进行适当创新和改革,促进我国田径比赛成绩的稳步提升。  相似文献   

11.
田径运动员体能训练是提高田径运动员身体素质、提升田径运动员专项技术的重要活动。因此,在高职院校田径运动训练中,教师要根据运动员个体差异,结合运动员基本情况,为运动员制订相应的体能训练方案,有效提升田径运动员体能,优化运动员训练效果。基于此,该文对高职院校田径运动员体能训练进行探究,阐述了加强田径运动员体能训练的意义,分析了当前高职院校田径运动员体能训练的短板,并提出了优化田径运动员体能训练的有效方法。旨在通过此次研究为高职院校田径运动员体能训练提供理论借鉴,从而全面优化体能训练。  相似文献   

12.
.卜.阳吕,.巾助.如〔毗.日 1.第一位在奥运会上夺得田径奖牌的中国运动员是一 A.杨传广B.纪政C.朱建华D.陈跃玲 2.第一位在奥运会上夺得田径奖牌的亚洲女运动员是一。 A.纪政B.陈跃玲C.人见绢枝(日本)D.王丽萍- 3.第一位获得欧文斯奖的中国运动员是_。 A.黄志红琴朱建华C.王军霞D.陈跃玲 4.1990年国际田联授予我国运动员_为亚洲最佳运动员并获得“金鞋奖”。 A黄志红B.朱建华c.王军霞D.陈跃玲 5.古希腊雕刻家_的作品《掷铁饼者》被公认为体育运动和健美体魄的象征。 A.米隆B.荷马C.罗丹 6.1968年墨西哥城奥运会上发生了黑人运动员的…  相似文献   

13.
田径在我国竞技体育中属弱势项目.心理因素是制约我国田径竞技水平发展的原因之一.不良的心理定势和思维定势,容易导致从事田径运动训练的教练员、运动员产生心理疲劳,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运动员竞技水平的发挥.打破不良的定势,消除心理疲劳,才能使我们的田径运动员放开手脚,在国际赛场上创造辉煌.  相似文献   

14.
1968年职业足球运动员和其它黑人运动员促成的种族骚乱,在某种程度上总是牵涉到白人运动员。白人队员对那些制造骚乱的黑人队友们的反应是敬而远之,他们中的许多人坚定地站在体育组织成员的后面,而也有一些人则成为民权斗争的积极参与者。许多白人运动员维护那些受到黑人队员攻击的个人的现象是不足为奇的,白人运动员同美国社会中那些对黑人抱有成见的人没什么两样,认为在有组织的体育运动中对教练、队员及其它人的种族歧视的指责是不公正和不实事求是的。白人运动员中的大部分认为黑人运动  相似文献   

15.
泳趣     
《游泳》2011,(1):15-15
肚脐位置决定黑人擅跑不擅游 我们在田径赛场上总是能看到这样的场景:黑人运动员健步如飞,他们修长的双腿成了最美的风景并助其屡屡夺冠。然而在世界大赛的游泳池中,却很难寻觅到黑人运动员的身影。为什么黑人运动员总是能刷新跑步的世界纪录,而很难在游泳项目上取得佳绩呢?最近美国科学家找到了原因——肚脐的位置,因为肚脐的位置决定了身体的重心。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索二年制师专业余中长跑运动员赛前小周期训练的有关问题,我们在多次任校田径代表队中长跑教练员期间,就业余中长跑运动员赛前小周期训练的方法进行了尝试和研究,使我校中长跑运动员在山东省大学生田径运动会上成绩显著,受到学校领导和省教委领导的表扬和奖励。  相似文献   

17.
我省田径运动员刘燕,于1993年5月全国青年田径锦标赛上,以1.84米的成绩夺得全国冠军。并在11月举行的第二届东亚青年田径锦标赛上夺得女子跳高银牌,成为我省在田径洲际比赛中第一个取得奖牌的青年运动员。她在全国女子跳高运动员人材济济的情况下,闯进了第七届全运会的决赛圈,虽然只取得11名,但已充分显示出自已的潜力,给我省跳跃运动水平的提高带来了一丝春意,使我们看到了崛起的希望和发展的前景。  相似文献   

18.
不同赛事中我国优秀田径运动员的成绩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表明,中国田径重点项目人力单薄,中国田径能够在世界大赛中冲击奖牌的项目少,在奥运会、世界锦标赛这样的重大比赛中运动员的发挥也不稳定,大部分运动员奥运会上的成绩都低于报名成绩.我国运动员在全运会上的震惊世界和在奥运会、世锦赛上的成绩平平形成强烈的反差,形成的"全运战略"与"奥运战略"的不协调,必须引起我们田径界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9.
一、世界优秀田径运动员身材的特点世界优秀田径运动员中由于项目不同,在身材方面也有明显的差别。本文对17至21届奥运会上取得前六名的优秀运动员(每个项目约有30人)的身高、体重、相对体重(公斤/米)数据作了统计学的处理,更可看出田径运动员的身材具有明显的项目特点。图一是男、女各项运动员的平均身高与标准差的列图,可看出田赛运动员的平均身高都超过了径赛运动员,而在田赛项目中,投掷运动员的身高又高于跳跃运动员(各项运动员平均身高的标准差一般都在±6厘米以下)。  相似文献   

20.
变异与田径运动员选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在田径运动员的选材中,一直忽视变异问题,因此,本文就田径运动员的选材与运动能力的变异等问题进行了论述,试图为田径运动员的早期选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