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当今音乐教育界,严重忽视民歌教学的现象比比皆是。若我们不珍爱自己民族的音乐,任其逐渐失色、失传,终将给我们的民族文化带来无法弥补的损失。笔者认为让民歌继承和发展下去,是弘扬中国民族文化的重要内容,无疑是当代中国人尤其是音乐教育工作者的责任。本文就如何在中学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对中国民歌学习的兴趣进行论述,从而激发学生学习中国民歌的兴趣,发展好我国的民族音乐教育事业。  相似文献   

2.
李思琦 《百科知识》2023,(15):54-55
<正>川南民歌和川北民歌都是中华民族宝贵的音乐遗产,都体现了中国西南地区丰富的音乐文化传统,都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鲜明的文化内涵和丰富的表现形式。但在音乐表现上存在乐曲的节奏、旋律和唱法的不同,反映了两种地域文化背景和生活环境的差异。一、川南民歌的特点四川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是四川民歌,而川南民歌是四川民歌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四川民族音乐文化中的瑰宝。川南有大小凉山,  相似文献   

3.
沈春艳 《科教文汇》2013,(24):F0003-F0003
民歌是劳动人民的歌,是最能体现人民思想情感和生活的音乐。安徽民歌具有南北风格兼容并存的音乐特征。  相似文献   

4.
民歌是劳动人民的歌,是最能体现人民思想情感和生活的音乐。安徽民歌具有南北风格兼容并存的音乐特征。  相似文献   

5.
田亮 《科教文汇》2013,(17):123-124
风格是什么?简单地说,风格就是指在艺术创作中表现出来的综合性特点。对于钢琴音乐作品而言,不同的作曲家有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不同国家的作曲家在运用各种素材创作音乐时也会让音乐带有不同的民族风格;而不同时代的作曲家所创作的音乐,也会带有浓重的时代风格。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的作曲家通过运用各种音乐要素,并融入时代特点和民族特点而产生的富有个性的音响效果就是音乐的风格,音乐的风格就是作曲家的个人风格、民族风格以及时代风格的综合体。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作曲家的个人风格,因为民族风格可以相同,时代风格可以相似,但是作曲家的个人风格是无法复制的。不同的作曲家人生经历不同,接触的人和物也不同,所处的环境也不同,因此表达自己情感而创作的音乐风格就不会相同。了解音乐的风格对钢琴演奏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只有了解了音乐的风格,才能更好地演奏钢琴曲目。  相似文献   

6.
汉族民歌是中国民歌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千百年的流传过程中以其自身独特的审美价值流传至今。但是在当下的社会,汉族民歌的传承确实面临着一些问题和存在的困境。在传媒高度发达的时代,希望借助传媒使汉族民歌得以继续发展,迎来新的生机。  相似文献   

7.
吴彬 《知识窗》2014,(6):24-24
本文以江苏民歌《茉莉花》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全面剖析歌曲的起源与风格特点、调式与曲式结构、旋律与节奏特点及写作手法,阐述了它的地方特色和魅力所在,使人们更加透彻地了解它,也激发了人们对中国文化和民族音乐的热爱之情。  相似文献   

8.
我们伟大的祖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地域环境、生活方式、语言文化风俗的不同在民歌中体现的非常明显,极具特色,就形成了差异极大的民歌色彩。本文是在广泛查阅资料后对各区域民歌从调式、结构、主要分布地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和介绍。  相似文献   

9.
刘晨燃 《科教文汇》2008,(24):258-259
本文通过对形成曲调风格各音乐要素旋律音程、调式、节奏等的分析,来探讨菏泽地区民歌的音乐特点:1)旋律带有明显的菏泽地方口音,有着鲜明的菏泽语音风格;2)语言风格上爽朗直白;3)调式是以五声、六声变宫为主的民族调式;4)节奏紧凑匀速对比不太强烈。  相似文献   

10.
民歌是中国音乐发展过程中的瑰宝,是集中展现中华民族精神以及民俗风貌的重要载体。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各个民族都形成了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民歌,并且其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其民歌形态及特点也发生着相应的变化。基于此,本文就从蒙古族民歌入手,对其发展及演变进行了重点探索。  相似文献   

11.
世界的音乐文化就是世界上的民族音乐文化的总和,没有各民族各具有特色的音乐文化,世界的音乐文化就成为无源之水。没有本民族特色的音乐文化在世界上也就没有立足之地。被称为音乐之父巴赫,被称作乐圣的贝多芬,还有钢琴诗人肖邦,歌曲之王舒伯特……凡是世界音乐史上有一笔二笔记载的,都是在本民族的音乐特色基础上加上自己的见解,形成了各自的独立风格。  相似文献   

12.
古琴文化是我国传统音乐艺术文化的重要代表,也是我国音乐艺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古琴文化在从始至今的发展历程中,由于受到不同时代环境、不同演奏者、不同风格的演绎等诸多方面的影响,逐渐衍生出更为多样的情感价值,其作为音乐文化艺术的情感表现力愈发鲜明.古琴文化属于中国的独一无二的艺术文化,以强大的情感表现力成为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作为传统的音乐文化表现形式,古琴文化在一代代乐者的演奏中表现出突出的情感特色,对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如何充分发掘古琴文化中蕴含的情感表现力,让其更好地与现代音乐艺术交织融合,是古琴文化在当代传承面临的一大困境.笔者在四川音乐学院西南音乐研究中心资助项目(xnyy2019020)支持下,结合《古琴艺术理论与实践》一书展开了相关讨论.  相似文献   

13.
潮州民间音乐在形成发展的漫长历史中,有着它的稳定性和变异性,呈现出千姿百态的风格特色.本文从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三个不同历史时期的音乐形态与潮州民间音乐的关系,考察潮州民间音乐的渊源;从潮州民间音乐形态的稳定性和变异性,考察潮州民间音乐的继承和创造;从潮州民间音乐的传承和流播,考察潮州民间音乐的生存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秦琴 《科教文汇》2007,(7S):163-164
潮州民间音乐在形成发展的漫长历史中,有着它的稳定性和变异性,呈现出千姿百态的风格特色。本文从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三个不同历史时期的音乐形态与潮州民间音乐的关系,考察潮州民间音乐的渊源;从潮州民间音乐形态的稳定性和变异性,考察潮州民间音乐的继承和创造;从潮州民间音乐的传承和流播,考察潮州民间音乐的生存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千百年来,在我省产生,流传着数以万计的民歌,它紧密地伴随着历史,生动记录了河北人民的生活,劳动和斗争.我省民歌大致可分为五种风格,以地理位置划为:冀中平原区;西部太行山区;冀东唐山及冀东北承德的部分地区;北部张家口地区;冀南地区.这些地区的民歌在音调、体裁、风格、演唱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特色,其中,冀中平原的民歌河北的乡土气息最为浓郁.  相似文献   

16.
<正>巴渝红色民歌作为长江上游地区的优秀文化之一,并不是一种单纯的音乐作品或艺术表现形式,而是以音乐为载体的红色民歌文化,是巴渝地区近代以来各个时期前进步伐的文化缩影,呈现了巴渝地区人民艰辛奋斗的历程与取得的辉煌成就,也是中国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面对当前国人树立文化自信的背景,探索巴渝红色民歌的文化价值并运用不同方式进行大众知识科普,有利于推广与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7.
新民歌的形成及演唱风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几千年来浩如烟海的民歌,其题材几乎包罗了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呈现和反映了人民的性格、感情与理想、追求,常被认为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时代的编年史。在千百年来的演唱实践中,随着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中国民歌在解放后形成了一种新的民歌风格特征。本文将对新民歌的形成及演唱风格做一个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18.
“特色”就是独特的色彩,独特的风格;“特色”就是有别于他人,别具个性和特点;“特色”就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特色”就是创新、创造。特色文化是人们生活环境中的一部分,每一个人的生长都有区域特色文化的烙印。世世代代生于斯,长于斯,“情性所铄,陶染所凝”。每个地域、每个城市、每个乡村因为历史、地理、政治、经济、宗教、民风、民俗等多种因素的作用,都会产生属于这个地域特点的文化资源,形成别具个性的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19.
昆曲,被称为百戏之祖,又被誉为中国的雅文化,它在整个中国戏剧音乐乃至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重要地位。昆曲在武川大地上衍生出了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新剧种——武义昆曲。它是昆曲在流传嬗变过程中形成的一个重要流派。  相似文献   

20.
关金琦 《情报杂志》1989,8(1):61-65
情报人员的个性,是指情报人员所特有的特点、特性、风格。个性就是“不象任何其它人”,“也就是人的个别性”。情报人员个性的内核是独创性,是探索力、创造力生动地、独特地表现。情报人员以及情报理论、方法、工作、成果、产品、商品、功能、效益等等,都应当具有自己的个性。为了构建我们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技情报事业,必须深化、强化情报个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