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谈新闻播音的语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播音是个老话题,究竟怎样做才能提高新闻播音的质量?怎样做才能常播常新?笔者认为,新闻播音绝非是由稿件到论语的语言形式的变化,需要播音员拥有正确的人生观、渊博的学识、成熟的语言表达风格,在播音创作中,使文字获得新生,成为准确、鲜明、生动的有声新闻。直至今天,从事这一工作的人都在说:新闻好播,但难  相似文献   

2.
用摄影语言讲述新闻,通俗地讲,就是以视觉语言来描绘发生的新闻事件。那么,视觉语言究竟是怎样的一个概念呢?视觉语言是区别于文字语言而存在的,简单地说,用画面再现现实生活的语言,就是视觉语言。  相似文献   

3.
画家靠线条和色彩描绘客体,音乐家靠音符表达创作意图,记者呢?他靠新闻语言进行报道。下面我们要讨论的问题是:什么叫新闻语言;新闻语言与新闻事实;新闻语言的社会功能;从文言新闻到白话新闻。弄清这些问题,不仅是研究新闻语言的需要,而且对我们认识和运用新闻语言也大有益处。什么叫新闻语言?在回答这个问题以前,首先要简要说明一下什么叫语言。大家知道,语言是音义结合的词汇和语法的体  相似文献   

4.
消息作为以叙述为主的新闻体裁,对人物语言的要求是很严格的。如果消息中的人物语言运用得当,可以起到使文章增色添辉,提高传播效果的作用。 那么怎样在消息中用好用活人物语言呢?我们认为应当遵守以下几条原则。 一、要遵守客观真实的原则。要取其原意,并尽量做到取其原句。新闻是事实的报道,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在消息写作  相似文献   

5.
新闻是社会变动的记录和反映,新闻与语言有着不解之缘,不仅在以文字符号为主的印刷媒介上是如此,即使像广播,电视这样的电子传播媒介也离不开语言的运用。语言学的观点认为,语言是在不断变化的,因为随着社会变动,语言要不断的“用工作需要的新的词和新的话来充实它的词汇”,语言的变化实际上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时代的变化。这个事实客观上给新闻工作者带来了一课题:怎样使新闻语言带有时代风格的特点? 也即如何更有时代感的传播新  相似文献   

6.
漫谈新闻语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语言是通过新闻媒介,向人们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传播具有新闻价值的信息时所使用的语言,是构筑新闻报道的最基本元素。新闻语言作为一种独立的书面语体,它服务于事实的报道,具有质朴、实用的语言形态,明快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风格,讲求信息的运载量,使之适宜于社会的广泛传播。  相似文献   

7.
新闻需要什么样的语言?新闻语言需要怎么样的表达?这是每一位新闻工作者不得不思考的问题。新闻语言的表达,就是新闻工作者通过语言的表达,让受众了解新闻。换句话说,就是新闻工作者借助语言这一工具,经表达架起的桥梁,将信息过渡(传达)给受众。要想完成  相似文献   

8.
鲁洋 《记者摇篮》2012,(5):75-76
新闻界有人认为:电视新闻的声音语言,特别是声音中的文字语言具有逻辑性,因为声音文字语言能独立、完整、有序地传播新闻信息。而电视新闻的画面语言,特别是摄像机摄取的环境、人物等元素,照片、幻灯、图表等视觉元素不具有逻辑性,因为它不能独立、完整、有序地传递新闻信息。  相似文献   

9.
什么是新闻语言?新闻报道的语言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特征?说实在的,我也从未细细地思索过。然而,作为记者和通讯员,这个问题是值得认真探索的。尽管新闻的价值不在于语言,但是准确、明晰、生动的语言却会使你的作品添彩。  相似文献   

10.
最近,中央一位领导同志对新闻语言作了重要指示。他说,新闻语言在人民群众中影响很大,新闻中的陈言套语是要束缚人民思想的。这位中央领导同志说,这次到下面去,感触很深,我们有些干部思想不开展,路子不新,旧的语言太多。县委书记汇报,讲的还是有多少宙地,亩产多少斤,春种秋收那一套。问他科学技术怎样,商品生产怎样,畜牧业怎样,食品工业怎样发展的,他得找有共局长,自己讲不清。在下面“左”的东西有,但更多的是习惯势力,习以为常.新闻报道老框框有的是。报上经常讲“活而不乱,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宽泛概念下的新闻杂志作为研究对象,从杂志语言的向度对国内的新闻杂志现状稍作梳理,在一定程度上借鉴新闻美学的理论作出分析。期望以此为契机,寻找一条蕴涵更多"人文关怀"和"社会观照"的新闻杂志美学道路。通过"语言是新闻的第一要素"和"美学视野下的杂志语言"的逻辑递进,证明"审美"是杂志语言的固有属性。杂志语言在表述上注重简洁和准确,同时还有赖于语言的风格和行文的基调。因此"简单"不再是"模式化"的简单,在简单的审美面貌下,蕴涵着记者深度的理性思考和深厚的美学功力。  相似文献   

12.
刘海民 《新闻实践》2005,(12):32-33
缺乏个性的新闻语言如今还是绵绵不绝地充斥着报章。除了新闻事实的类同,新闻语言的袁述也如出一辙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种习惯了的表达方式,让读者永远找不到快乐和松弛。看到那些空洞、繁冗、毫无生气的公式化的新闻语言,不能不让我们扪心自问:当记者的,为什么不能用自己的语言来说话呢?  相似文献   

13.
辛红 《记者摇篮》2012,(8):25-26
让自己的作品更加具有生命力,就要在新闻写作上下功夫。新闻语言不仅要准确,符合事实原貌,又要使语言鲜活生动,有所创新,具有时代感。新闻语言要突破定式。诚然,新闻语言要遵守语言的基本规范,但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变化,新闻语言也要随之变化。在新闻语言的使用上,我们更要有所突破,否则我们就很容易犯"假、大、空"的弊病,尤其是在正面宣传典型的报道中,新闻语言的把握和创新就显得至关重要。有些记者经常把先进人物写成是不管家庭,不顾身  相似文献   

14.
赵光  李宏宽 《新闻传播》2006,(10):47-47
艾丰先生在讲到新闻语言时,在提出了“新闻语言能否成为一个独立的概念?”的问题时给了肯定回答,即:新闻语言是一种独立的语言,它应该具备“真诚”的素质。 新闻语言为什么要“真” 大家都知道,“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新鲜”是新闻存在的价值,这两点是新闻最基本、最核心的特点,这不是某个人的规定,而是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人类为了求生存、求发展的需要。这里讲到的“新鲜”,主要是由新闻的内容决定的,  相似文献   

15.
新闻标题是新闻的"眼睛"。深入研究英汉语新闻标题的语言和修辞差异,有助于促进新闻英语和新闻翻译的教学。本文从语言和修辞两个方面对英汉语新闻标题进行了比较,旨在更深入认识新闻英语的语言特征,并更好地欣赏新闻英语中的修辞韵味。  相似文献   

16.
"只要您对社区的大小事务抱有一颗火热的心,只要您愿意和本报读者一起分享您所在小区的故事,只要您愿意贡献一点点宝贵的时间为我们提供线索,您就可以报名成为我们的社区通讯员。"这是北京一家都市类报纸招聘社区通讯员的公告语。随着城市不断扩大、新兴社区不断增多,社区新闻越来越引起重视。在国内,各地都市类报纸版面设置中有独立社区版的越来越多,招聘专职社区记者、兼职社区通讯员的广告也越来越让人心动。部分报纸还在主报的基础上设置独立的社区报。就在今年3月2日,上海市首家获国家批准的社区报《新民晚报社区报》诞生;2006年12月15日,《广州日报》也发行了首张社区报。在国外,社区新闻是新闻的一个重要品种,社区报已有300多年历史。应该怎样看待报纸设立社区版、开办社区报的意义和价值?社区版和社区报发展趋势怎样?在采写社区新闻时会遇到哪些困难与困惑?一个优秀的社区记者需要具备怎样的素质?对社区记者有何独特要求?社区新闻的独特作用以及目前的角色意义怎样?  相似文献   

17.
李明文 《现代传播》2007,(4):148-149
新闻语言是"通过新闻媒介,向人们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传播具有新闻价值的信息时所使用的语言",[1]它肩负着向受众表述新闻事实、传递新闻信息的特殊使命,是构筑新闻报道的最基本元素.新闻语言是新闻报道的物质外壳,新闻语言的流变也必然是新闻流变的某种外显和表征,一定的新闻语言总是与特定的时代需求和相应的历史条件相符合的.  相似文献   

18.
在媒介变迁的大背景下,我国新闻语言的变迁已不可阻挡。具体体现在新闻语言传播主体"三元化"、传播渠道宽广化、表现形态多样化、构成成分融合化、受众多元化、传播效果进步化等方面。新闻语言的多元化变迁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活跃了新闻语言,对新闻语言的发展、创新具有积极的意义;另一方面,给当今的传媒语言规范带来了挑战,增加了规范的难度系数。这就要求我们要立足于变迁中的媒介环境谈传媒语言规范,并实行分层规范,防止"一刀切"。  相似文献   

19.
新闻语言和新闻事实的关系.是新闻语言学中一个带有根本性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有两点要特别引起我们注意: 一新闻语言源于新闻事实,要受客观事实的制约和检验是先有新闻事实,还是先有新闻语言?这个问题是不难回答的。用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当然是先有新闻事实,后有新闻语言。因为事实是第一性的,作为表述事实的语言是第二性的。新闻语言源于新闻事实,就要忠实于新闻事实,源于新闻事实,受新闻事实的制约和检验。这是新闻真实性的要求.而文学,在反映生活时,可以采取典型化的手法,人物的模特儿,不拘泥某一个人,“往往嘴在浙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个拼凑起来的脚色。”(《鲁迅谈创作》第125页,中国青年出版社1955  相似文献   

20.
多年来,新闻报道存在的一大通病是语言枯燥乏味,可读性差。这是新闻作品缺乏吸引力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新闻实践中,如何才能使新闻语言达到明了生动,引人入胜的要求?这需要我们变换一下研究问题的思维方式和角度,从模糊语言的运用方面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