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地理教学中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尝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生态文明 ,是指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以和谐代替对抗 ,人对自然的依赖亦应是有序补偿和保护 ,天人合一。也就是说 ,作为能动者的人类不仅要追求满足自身发展或当代人口生存需要的物质能量 ,也需要考虑到环境的生产力 ;不仅追求物质的享受 ,也需要非物质化的人文精神陶冶和回归自然的情绪感染 ,以促进自身生命力的健康发展。笔者认为 ,在中师地理教学中渗透生态文明教育 ,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生态文明教育。 当前的地理教学内容 ,在自然地理方面着重阐述了人类生存和发展所需的四大环境 (宇宙、大气、海洋、陆地 )的性质…  相似文献   

2.
所谓生态文明,是指人与自然的关系应是和谐代替对抗。人对自然的信赖亦应是征服与掠夺代之以有序补偿和保护。天人合一。也就是说,作为能动者的人类不仅要追求满足自身发展或当代人生存需要的物质能量,也需要考虑到环境的生产力,以及为恢复和增强  相似文献   

3.
人与自然的道德关系包含着两个基本内容:自然对人类的意义和价值,人类对自然的权利与义务。人与自然之间存在权利与义务关系。从全局看,所有生物之间的合作共生关系就是权利与义务关系,通过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表现了权利与义务的一致性。人与自然之间存在着权利义务关系,为了自然的权利,人要牺牲一定的权利,更多的是尽环境道德义务。环境伦理学已把伦理学的边界扩展到了人与环境之间,既然人以自然共同体平等的参与,强调人对非人类的自然有责任和义务;那么,人对自然没有任何特权,更多的是要尽环境道德义务。弄清了这个问题,对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4.
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肺炎疫情对全世界都产生了影响。病毒是自然的,却也反映出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背后的环境伦理观会呈现在学校教科书中,并对学生的环境素养产生重要影响。本研究以人与自然互动框架以及环境伦理框架为理论指导,采用文本分析法对小学统编《道德与法治》教科书中的人与自然关系以及环境伦理观展开分析。研究表明,教科书呈现了温和的人类中心主义与整体的生态伦理意识,同时强调了人类对自然的道德责任。后续教科书可以从生命共同体角度加强自然内在价值教育,从道德责任角度提升学生对自然的理性自觉,并从文化审美角度培养学生与自然的交往关系。  相似文献   

5.
环境哲学是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智慧之思。它在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反思基础上,以全新的眼光来解释世界,把“自然-人-社会”看作是一个辨证发展的整体,提出了关于自然的工具价值和内在价值的新认知,“自然权利”本质上是人的环境权利,人具有积极调节人与自然关系的道德责任。环境哲学是可持续发展道路的理论基础,它要求人们从机械世界观转变为生态世界观,从人类个体主义转变为生态整体主义,从片面发展走向人-自然-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工业革命加速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实现了经济的高度繁荣和物质的高度丰富。然而,以征服自然为手段获取的成功却付出了牺牲自然的沉重代价。面对生态环境的恶化,思想政治教育要有所创新,将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纳入其内涵中,这是时代赋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课题。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相比,生态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前瞻性、长期性、全球性、社会性的特征。  相似文献   

7.
"以人为本"对生态环境的价值关怀,在于确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系,全面满足人的需要和追求人的全面发展。在尊重人的社会属性及其物质生活需要、精神生活需要的同时,切实把人的自然属性及其环境需要提到应有的重要地位;在坚持"人的尺度"与"物的尺度"相统一的原则下,兼顾人文价值与自然价值的统一。因此,呼吁环境伦理,尊重自然,关爱生命,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生态文明,是坚持"以人为本"原则的重要前提和本质内涵。  相似文献   

8.
在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全球共同发展战略的今天,生态道德教育已刻不容缓。所谓生态道德就是调节人与自然关系中人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在高中哲学常识教学中渗透生态道德教育就是要教会学生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我在“人与自然关系”教学中,突破传统“人类中心论”的思维定势,让学生意识到:高度现代化的社会是以优美的环境和良性的生态系统作为基础,以人与环境的协调和谐发展作为前提的。 1.在辩证唯物论的教学中渗透生态道德教育,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自然观。辩证唯物论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观点: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并能自觉运用这一观点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我认为在教学中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重视“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教学,把它作为辩证唯物论教学的突破口。围绕“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  相似文献   

9.
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面,资产阶级的利益支配,导致对环境的严重影响。这是以群体形式出现的恶,要解决和克服自然环境破坏、高消耗问题不能从自然界中找原因,而应从人类社会找出路,强调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实现人和自然的和谐。马克思主义认为应该正确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要敬畏自然、尊重自然,在人类与自然的物质变换过程中需要履行对自然的道德义务,并节制资本和消费.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在被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中要么失之于简单要么流之于繁锁,以致造成了人们理论把握上的困难和实践姿态上的困窖。鉴于此,本文从物质中介-物态化的技术-入手,阐述了作为第二自然的物质中介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所扮演的角色,分析了物质中介如何改变人与自然关系的质的构成,使人与自然的联系由直接变为间接、由亲和走向疏离,进而论述了物质中介造成的人与自然在实践联系中的短缺和精神交流中的贫乏,最终揭示了丧失了体验的现代人生命之所以萎缩的原因。需要指出的是,从哲学和美学角度对物质中介以及人与自然的把握和认定仅仅是笔者的的一次尝试。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人与自然协调理论是在批评传统协调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从自然的人化和人的自然化的双向运动中去理解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合理实践是解决人与自然矛盾、对立的唯一可能途径。这一协调理论对与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解决当今日益突出的环境问题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和谐性 生态城市的和谐性 ,不仅反映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 ,自然与人共生、人回归自然、贴近自然、自然融于城市 ,更重要的是人与人关系上。文化是生态城市最重要的功能 ,文化的个性和文化魅力是生态城市的灵魂。高效性 物尽其用 ,地尽其利 ,人尽其才 ,各施其能 ,各得其所 ,物质、能量得到高层次分级利用 ,废弃物循环再生 ,各行业 ,各部门之间的共生关系协调。持续性 生态城市是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的 ,兼顾不同时间、空间 ,合理地配置资源 ,公平地满足现代与后代在发展和环境方面的需要。整体性 生态城市不是单单追求环境优美或自身的…  相似文献   

13.
<正>1合理调整知识结构,教材有了"学材"昧从整体来看,新教材的结构体系更加贴近初中学生的学习心理,为学生自主学习达成课堂目标提供了有利条件。例如,新教材增加了一章主要内容,第1章在原来开篇的内容上,增加了"认识生物的基本特征",同时将"绿色植物是有机物的生产者"这一章内容提至"人体的物质和能量来源于食物"之前。而在试验版教材"生物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一章中,知识的呈现顺序为:人体获取能量→生物之间的关系→绿色植物获取物质和能量,新教材中该章则顺应学生的学习心理,呈现顺序为:植物的获取→人体的获取→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这种新的知识呈现  相似文献   

14.
技术是人与自然关系变革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人作用于自然的实践活动中产生了技术,技术又对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和人本身产生了重要影响,使人与自然的关系从单向服从到具有对抗性质,技术作用于自然既创造了更有利于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又带来了环境恶化的后果;技术作用于人既使人得到全面发展,又给人造成许多生存的困惑。分析这种矛盾的产生,有技术方面的原因,更有其它方面的原因。尽管技术本身也有作用上的矛盾性,但人与自然从对抗到相互协调关系的建立仍需要技术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的“物质变换”思想以生产劳动为基础,内含着主体的对象化和自然的非对象化。“物质变换”的过程是由能动的主体——人发动的,人是“物质变换”过程中的主导性因素。但是,人的主导性因素的发挥却是以自然的基础性条件为前提,即“物质变换”的“主体向度”始终是寓于“自然维度”之中的。并且,马克思从主体和自然的辩证统一以及主体与自然、主体与主体的当下“裂缝”中找到了正确对待人与自然、人与人关系的行为尺度。  相似文献   

16.
从生态女性主义的自然观角度对多丽丝·莱辛的代表作品《野草在歌唱》进行解读,分析了小说中殖民者与非洲大陆自然的矛盾,指出南非大陆日益严重的物质生态危机是由这一矛盾演化而成的,揭示出蕴含在小说中的生态意识,重新认识和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只有处理好人与人的关系和人与自然的关系,保持和睦相处,才能使整个社会处于和谐状态。  相似文献   

17.
环境道德提出了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出了如何对待环境的问题。把自然仅仅看作征服对象的观点显然是错误的.它忽视了人类所无法改变的自然生态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从伦理方面来看,应该在道德的意义上建立人与自然的关系,树立“人是自然之友”的新观念。  相似文献   

18.
人与自然的关系贯穿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始终。人与自然的本质关系根源于人这种特殊物质的内在特质性 ,人与自然关系在向其本质状态演进过程中所历经的异化形式 :自然主义和人类中心主义 ,并提出可持续发展是解决当代人与自然关系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19.
社会是人与自然关系的中介。人不是作为生物学的个体或群体,而是以社会成员的资格同自然相交往。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社会与自然的关系,无非是从人的活动方式和组织形式角度来把握的人与自然的关系;而人与自然的关系,无非是从物质交换角度来把握的社会和自然的关系。这两种关系是重叠的、不可分割的。离开社会来考虑人同自然的费尔巴哈主义是错误的,但企图把自然完全溶解于社会之中的新马克思主义者则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相似文献   

20.
生态伦理学认为人与自然是关联同一的,人直接是自然存在物,人源于自然,人的有生命的内体组织是物质的、自然的:人与自然又有本质不同,人是社会存在物,人是在社会中获得人的规定性的,人与自然又是平等直辖市的,人的生存与自然的生存彼此关联,休戚与共,生态伦理学视野中的人类观还要阐明共时性的人与历时性的人之间的关系及其它们之间的生存与发展矛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