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2 毫秒
1.
陈丽 《考试周刊》2011,(18):124-125
电脑网络的迅速发展,给我们带来了一个全新的、方便快捷而又丰富多彩的虚拟世界——网络空间。网络在向网民们传播着各种各样信息的同时,网络英语新词也不断地涌现在了网民们面前,并影响着他们的交流沟通和生活方式,更新着他们的观念。一方面,网络英语新词的形成继承了传统的构词方法:合成法、派生法、缩略法和拼缀法;另一方面,也体现了非传统的构词形式:图像法、同音法和旧词新意法。网络英语新词出现有诸多的因素,归纳起来为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新事物的出现、感情表达的需要和社会因素。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多方面收集了具有代表性的网络新词并采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对网络新词的构词特征和方式进行归纳和总结,为广大语言研究者提供一个借鉴。  相似文献   

3.
语言有三大系统:语法、语音和词汇。其中,语法和语音相对稳定,而词汇则比较活跃。网络流行语是词汇中比较活跃的部分。随着网络的普及,很多与网络有关或是通过网络迅速传播的新词热语应运而生。网络新词以其简单独特、诙谐幽默和富有时代性的特点,近年来引起了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英语和汉语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两种语言,在词的构成方面既有共性又有个性。本研究从构词法的角度切入,通过对大量英汉网络新词的分析和分类,发现两者相同的构词方式主要有类比构词、缩略构词、谐音构词、借词等;而英语网络新词通常使用的融合构词和创造新词的方式,在汉语中极少出现,这是由两种语言的本质特征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4.
熊鹰 《海外英语》2012,(1):250-252
伴随着网络的发展,大量的网络英语新词不断涌现。这些新词在网构词和语义两方面都呈现出新的特点。该文试从其构词特点和语义特征两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5.
伴随着网络的发展,大量的网络英语新词不断涌现。这些新词在网构词和语义两方面都呈现出新的特点。本文试从其构词特点和语义特征两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殷慧 《海外英语》2012,(23):158-159,285
网络新词是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应运而生的,是在以词汇为载体体现着不同的文化和生活态度,真实地反映出不同阶段中国年轻人的生活方式、心态和网络文化。在中西方文化交流日益繁荣的今天,网络新词的英译对于帮助外国人理解中国最新事物、社会现象以及年轻人的生活现状具有其特殊性与重要性。该文以英语词汇学为一个视角,从英语词汇的构成角度,对近两年网络新词的英译实例进行了分析,并结合英语构词方法探讨了网络新词可行的英译策略。  相似文献   

7.
网络英语新词的构词和语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创造了自己的语言,形成具有自身语言规范特点。探讨其中的某些规律应该是本文尝试对网络英语新词的构成特点加以总结归纳,并分别从构词和语义角度来分析网络英语新词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陈媛媛 《考试周刊》2007,(38):43-44
科技英语新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满足人类社会的实际需要而形成,而语言中新词汇基本先由媒体开始推广和流行。本文基于CNN网站科技新闻中出现的科技新词,从词汇学角度探讨了英文报刊科技新词的来源、构词方式特征,并对诸种构词方式加以分析归类,旨在阐述构词知识对英语词汇的理解和记忆的积极作用,以期对新词词汇学习产生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介绍了网络英语新词的构词方法并简要介绍了其翻译方法,旨在对不断出现的网络词汇有所了解.  相似文献   

10.
网络英语作为一种新兴的语言现象,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通过对网络英语新词构词特点进行描述,初步分析了网络英语新词流行的原因和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1.
当代汉语新词语造词法的考察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运用新的造词法体系来全面考察当代汉语新词语对汉语造词方式的继承与创新,认为继承多于改变、创新,表现为语素合成是能产性最强的主流造词方法,其次是修辞转化,语法类推、音义相生和字母造词属于支流的造词方法。  相似文献   

12.
随着科学和技术的发展 ,英语中出现了许多与之相关的新词汇。英语科技术语按形态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并且都是按英语构词法的基本构造规律产生的。本文介绍了科技英语的五种构词方式及翻译对策  相似文献   

13.
在认知语言学的理论框架指导下,尝试运用原型范畴理论和突显原则(合称原型突显理论Prototype-Prominence Theory,简称PP)来分析和对比英汉两种语言在构词层面上的认知机制,得出结论:原型突显理论对英汉构词特征和表意规律具有较强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14.
牛蹄赣语方言中的ABB式状貌词在A的词类、BB和B的意义、A和BB的构词能力、结构特点、构词的心理认知基础以及使用等方面都表现出独特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汉语外来词的构成方式可分为音译法和中西合壁法,汉民族文化心理诸如趋吉避凶心理、趋洋促销心理、求新求变心理、求简心理等,对外来词的构成方式起着重要的制约作用。  相似文献   

16.
《汉书》应劭注双音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书》应劭注双音词有单纯词、重言词和合成词三类。语法造词完全占据主导地位。凡是现代汉语里有的构词方式,在《汉书》应劭注里大都具备,但发展不平衡。应劭时代,汉语双音词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7.
极具地域特色的新疆汉语方言形容词与维吾尔语形容词相比,不同之处是显而易见的,但也存在着一些相似之处:表否定的成分位于形容词之后、靠非音质音位的手段来表达程度的加深、形容词充当句子成分等等。  相似文献   

18.
杜甫诗中的副词词尾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构词能力的不平衡性。附加构词法在杜甫时代乃至整个中古和近代汉语时期都是一种重要的副词复音化手段,曾经产生了一大批附加式副词,但只有一小部分保存到现代汉语里。对古汉语附加式副词的研究还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19.
英汉语谐音仿词分为同音仿词和近音仿词两大类。分析两类谐音仿词的运用,并运用语言学相关理论研究谐音仿词新奇、幽默和简洁的修辞特色,在英汉语言的众多构词法中,谐音仿词起到了不可替代的奇妙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从了解分析学生在四级新题型之选词填空中出现的问题出发,文章探讨了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通过利用构词法、语境、词汇文化知识及元认知策略等途径来扩展词汇,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