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英语-ing分词和-ed分词在国内外传统的语法书中一直被视为一种特殊的语法现象。动词-ing形式和-ed形式本身并不是一个孤立的语法范畴。它们是多个语法范畴的集合体。-ing分词和-ed分词在作名词前置修饰语时表现出形容词和动词两种属性。  相似文献   

2.
以取自于图书情报类CSSCI期刊和SSCI期刊中400篇高被引论文的英语摘要为语料,自建两个语料库,探讨了图情期刊论文英文摘要中动词的六种形态特征。研究发现,中国学者和母语作者在使用"动词-ing形式"和"动词第三人称单数形式"方面的数据没有构成"显著差异";在"动词一般过去时形式"方面的差异"显著",而在"原型动词"、"动词过去分词"和"动词不定式"这三个方面的差异达到"极其显著"的程度。在使用频次方面,中国作者在这六种形态特征中都处于"少用"状态。  相似文献   

3.
钟玉兰 《知识窗》2013,(12):62-62
近几年,非谓语动词是高考的必考知识点。然而,非谓语动词灵活多变,学生难以掌握,经常出错。下面,笔者结合高考真题,谈了非谓语动词的命题特点和解题技巧,希望对广大考生有所启发。一、命题特点与考查内容⒈非谓语动词的语法成分及地位把非谓语动词作为考点,旨在考查学生能否分辨某个动词是应用谓语动词还是非谓语动词,如果它是非谓语动词,那么又在句子中做什么成分。  相似文献   

4.
姚兰  王倩倩 《科教文汇》2008,(4):174-174,186
-ing分词是英语句子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对其应付诸充分的关注并加以详尽的研究。目前语法界对其定义的描述存有分歧,争论的焦:最主要在于-ing分词是短语还是从句。本论文将尽力消除因不同的-ing分词语法性质的定义所引起的困惑,寻求一种对-ing分词更为合理的描述方式。根据理论信息辩驳《新编英语语法教程》中关于-ing分词为从句的说法,本文作者将阐明-ing分词为短语的定义更为科学。  相似文献   

5.
潘攀 《科教文汇》2010,(19):124-125
目前,对动词ing形式的定义这一问题,我们并没有能在英语研究相关领域找出令人满意的完整的答案。本文基于认知语言学中的原理理论来分析动词ing形式,通过将动词ing形式与其他语法范畴(名词、动词和形容词等)进行比较分析,认为传统上的仅仅按动词ing形式的句法功能来定义是不完整的,动词ing形式实际上具有许多个语法范畴应有的特点,它是许多个语法范畴的边缘成员的一个集合体。  相似文献   

6.
副动词是动词的一种形式,兼具了动词和副词的主要特征,即动词的时、体范畴意义和副词的疏状意义。就副动词与句中谓语动词的相对时间关系、句法功能等问题进行阐示,说明副动词的作用与地位。  相似文献   

7.
赵箫宇 《科教文汇》2014,(20):97-98
本文对英汉致使动词在意义与形式分类的基础之上进行了对比分析。从意义方面来看,致使动词包括主观致使动词与客观致使动词两部分,从形式方面来看,致使动词包括派生性致使动词与非派生性动词两部分。本文主要以英汉致使动词意义方面的词语特征、句法特征与形式方面的派生、转换为切入点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8.
虚拟语气[Subjunctive Mood]表示与事实相反或者不可能发生的情况,也可表示主观愿望或强烈的情感。它是一种动词形式,通过谓语动词的特殊形式来实现,是英语三种语气中较复杂的一种,帮助英语学习者认清这一现象就显得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在英语教学中,我们经常谈到的动词不定式是功能很强,使用最频繁,最活跃的一种非谓语动词形式,其中有一种结构叫做反射不定式,它是一个很经济有用的习惯语,在对英语动词不定式进行教学时,不能忽略这种结构.  相似文献   

10.
马秀荣 《科学中国人》2014,(8S):196-196
高中英语书面表达在高考试卷中占有的比重是相当大的,且题目设置趋于开放式。我通过多年的教学经验,并根据学生习作的收集和对比,从书面表达的遣词、造句、谋篇等方面,帮助学生运用所掌握非谓语动词,写好高考英语作文,提高自己的书面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11.
由于语体和语义因素的影响,英语限定从属分句(简称从句)可以简化为短语形式。换言之,从句的简化是指把从句中的谓语动词变为非谓语动词形式或其它非动词类短语,如分词短语、不定式短语和形容词短语等。这样的简化是从句与短语之间的转换。在二者转换的过程中存在一些语法限制。  相似文献   

12.
动词不定式由“to+动词原形”构成,非谓语动词基本形式之一,无人称和数的变化,在句子中可以充当主语、宾语、宾语补足语、定语、状语等成分,是初中英语重要的语法内容,也是历年中考的考查热点。本文分析了动词不定式的常见考点,以期能够助力同学们的英语学习。  相似文献   

13.
谢晓艳 《内江科技》2007,28(12):39-39
大学英语教学中词汇的教学不容忽视,其中动词又是比较常用的。动词的分词形式可以分为以下三神情况:一是甩于常见时态中;二是现在分词表示主动进行,过去分词表示被动完成;三是动词分词活用为形容词。本文对此进行一些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4.
现代俄语中,无论是就语法范畴,还是语法形式而言,动词词类都是最丰富的词类,动词构词较其它词类构词复杂、多变,不同的前缀赋与动词不同的词汇涵义。本文分别就带前缀πo-的动词构成、意义和用法进行了有选择地、慎重地、概括地归纳和总结,力求做到典型、扼要。  相似文献   

15.
闫璐璐 《科教文汇》2010,(28):122-122,134
多义动词的语义研究很早以前就已经成为语言学关注的一个热点。以传统的结构语义学和形式语义学派为例。结构语义学采用语义成分分析法来研究多义动词的语义。他们认为词义是词的所有特征的总和。形式语义学派认为句法和词义都能用一种精确的理论来解释。显然,这两个学派都带有一定局限性。本文试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多义动词"Get"的语义构建过程和构建机制进行分析,总结get不同意义之间的关联性,从而能帮助英语学习者更好地掌握多义动词的使用。  相似文献   

16.
《内江科技》2015,(5):100-101
本文以2004~2014年浙江省高考英语测试题为样本,从题干设计、题干句式、答案位置、词汇考点频率等方面对高考英语词汇与结构试题的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浙江省高考英语词汇与结构试题题干长度的平均值在15~17词之间;题干句式中陈述句占比最大;正确答案分布遵循概率分布原理;词汇试题的知识点覆盖广,分布合理,其中,动词是考察的重点。  相似文献   

17.
黄健斌 《学会》2001,(6):35-38
时态是一种动词的形式.不同的时态用来表示不同的时间和方式.在汉语,一个动作的时间概念,只需加上时间副词,如:过去、已经、现在、即将、将来等,就可以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而在英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世界语,动作的时间和方式,不是以时间副词来表示,而是以动词形式的变化来表达.一般来说,动词可分为陈述式、命令式、虚拟式、条件式、不定式、分词式等.陈述式是用来表示确定的、实在的动作或情况.现将上述5种外语的陈述式时态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在文章中日语学习者学习体态形式「ている」情况进行了调查,在句末关于"ている"形的以vendler为基础的动词分类的动词与"ている/た"的连接方面,从历来的先行研究调查中得出了几乎一致的「活动动词+ている」,「到达、达成动词+だ」的结论。在本论文中作为新试验,即在连体修饰节中会不会见到和句末同样的动词与"ている/た"的连接现象呢?关于这一点,将重点放在两个环境的选择关系上以63名学习者为对象,进行了语法性判断的考试,并进行了分析,其结果明确了两点内容:a.在句末和连体修饰环境中,能够见到「活动动词+ている」、「到达、达成动词+た」的连接形式。b.在句末和连体修饰节中,在中级课程中"ている/た"的选择倾向比较相似,而学习者选择倾向接近地道的日语,这一现象的出现则是成为上级水平之后。  相似文献   

19.
窦琳 《科教文汇》2009,(31):173-174,198
通过对双宾动词两种使用形式(介词格与双宾格)相互转化的简介,以及对英语学习者综合语法和特殊动词的测试,本文研究了中国学生在双宾动词格转化习得过程当中的过度归纳现象、介词格与双宾格使用的准确度,以及汉语双宾动词语法习惯对英语习得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刘素平 《今日科苑》2009,(14):243-243
单词拼写题是高考题中考察学生基础加能力的一道难题,本文通过分析高考题,介绍了高考单词拼写题中动词题的答题方法,指导学生科学规律地答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