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民失地是城市化进程中的必然现象。实现失地农民向新市民的顺利转型对于解决城市发展中的社会问题,构建和谐社会将具有显著意义。从我国城市化的发展与农民的市民化进程来看,社会排斥的理论视角对失地农民的社会心理具有一定的解释力,而我国更需要从社会政策上的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对失地农民的转型进行制度上的调适。  相似文献   

2.
余新 《未来与发展》2010,33(11):47-49
在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市民化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一个不可抗拒的社会历史潮流,农民向市民转化,不是简单地变更户籍登记和集中居住,而是要消除制约城乡协调发展的一些因素,使他们逐步融入新型的现代市民社会,实现传统生活方式、社会角色和价值观念的转变。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步伐的加快,解决农民市民化教育问题已成为现阶段城乡统筹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浅析目前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桂贤 《科教文汇》2009,(11):211-212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失地农民越来越多。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失去了土地,就等于失去了生活的基本来源。从某种意义上讲,农民问题就是土地问题,因此,保护失地农民的合法权益,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做好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工作就成了各级政府保持社会稳定的重要工作。我国农民失地情况不容乐观,而对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工作又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地区不平衡,二是没有一套完整的保障制度。当然问题存在的原因有很多因素的影响,如政策执行上有偏差、现行征地制度存在弊端、农村集体土地制度产权不清等。从根本上解决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需要新的立法和政策,既要满足城市住房和非农业用地的合理需求,又要给农民公平的补偿、妥善的安置。本文从我国失地总体情况、我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予以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4.
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马弛  张荣  彭霞 《软科学》2004,18(6):18-20,38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得农村土地征用面积越来越大,随之而来的就是被征地农民的就业问题日益突出。怎样保证农民失地不失业,就成为了城市化进程中又一个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通过对失地农民就业情况的调查、分析和研究,为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做出一些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截止2003年,我国城市化率已超过40.5%,进入高速发展期。大量的农业用地变成非农用地,大批农民成为失地农民。在农民为城市化做出贡献的时候,通过分析失地农民产生的成因,提出相应对策分析,解决失地农民的生存生活问题,保护失地农民的利益显得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6.
在呼和浩特城市化进程中,因"城中村"拆迁改造产生了数以万计的失地农民。在生产生活方式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首府失地农民面临某些心理不适问题。文章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结合相关理论知识,对首府失地农民心理不适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几点建议,以期促进首府失地农民更好地迈向市民化道路。  相似文献   

7.
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迅猛、城市化进程快速,大量农民的土地资源被占用,我们称其为"失地农民"。为了妥善解决失地农民问题,将失地农民纳入到社会保障体系,是我们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研究并解决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对于维护农民利益、保持社会稳定,实现城乡统筹规划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城镇化的发展已经势不可挡,提升城镇化质量的关键是切实有序推进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推进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要着重从切实转变理念、坚持以农民为本、调整优化政策、多管齐下培育载体、优化制度环境、着力提高农民素质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9.
卓盛宇 《科教文汇》2008,(23):199-199
截止2003年,我国城市化率已超过40.5%,进入高速发展期。大量的农业用地变成非农用地,大批农民成为失地农民。在农民为城市化做出贡献的时候,通过分析失地农民产生的成因,提出相应对策分析,解决失地农民的生存生活问题,保护失地农民的利益显得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伴随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失地农民"作为一个与"农民工"同等热度的新兴词汇成为学术界以及政府、社会热议的话题.通过实证调查,对失地农民生活方式的变迁进行了描述和分析,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失地农民改变其传统生活方式,由农民向市民转变的一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辛毅  宫伟文  赵雅斐 《资源科学》2020,42(5):894-906
近年来农地流转增速呈现持续下降趋势,同时中国农民群体离开村庄形成的城乡间流动人口规模达到历史新高,这种“离乡不离土”的不完全市民化进程对土地流转的发展形成阻碍。本文以探讨农民市民化的不同状态对农民土地转出行为的影响机制和影响程度为研究目的,采用理论逻辑分析和计量模型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提出以“显性市民化”和“隐性市民化”的理论概念反映当前中国农民市民化进程的渐进性特征,认为显性市民化和隐性市民化状态的结构性差异对农民土地流转行为产生较为复杂的影响。研究结论主要有:①农民市民化进程对农民土地转出行为有正向影响;②土地流转进程是一个与农村常住居民老龄化相伴随的长期渐进过程;③提高城镇养老保障待遇、提高土地流转租金和提高农民人力资本水平等有利于促进农民转出土地。本文研究对于探索农民市民化对农村土地流转的影响研究以及相关政策制定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2.
试析建立失地农民权益保障的新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推进城市化的进程中,农民耕地以种种理由被征用,失地农民日渐增多,而针对他们的各项保障措施严重滞后。在了解当前失地农民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国外的有关经验,对我国建立切实可行的失地农民权益保障的新机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对城市化过程中失地农民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综合国力的迅速上升,使我国城市化的步伐也不断加快,农村征用土地的面积越来越大,失去土地的农民越来越多。如果处理得当,将继续深化我国经济的发展,如果处理不当,农民问题将日益严重,反过来严重阻碍经济的发展。本文将在分析失地农民问题产生原因的基础上,提出妥善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文小青  刘毅 《大众科技》2009,(7):205-206,140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不断的加快,城市周边农地流转建设用地的数量不断增加,中国农村出现了大量的失地农民。文章以实地调查为依据,对失地农民的经济状况进行调研分析,探讨目前失地农民存在的一些关键问题,为解决农民生计可持续问题提供实证材料。  相似文献   

15.
陈倩 《科技创业月刊》2006,19(5):157-158
随着我国农村城市化战略进程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民失去了以往赖以生存的土地。而目前我国现行的土地补偿机制并没有把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充分考虑进去。针对这种情况,政府应尽快为目前的失地农民建立一套包括最低生活保障、养老保障、医疗保障和使失地农民接受就业培训在内的社会保障制度,从而便于今后与城镇社会保障制度相衔接。  相似文献   

16.
我国城市化进程中所面临的重要问题就是农民工市民化,农民工市民化的重点问题是如何让农民工能够真正的融入到城市享受城市生活。农民工要想融入城市,就需要迁入地政府的接纳,这就需要政府投入资金去承担城镇化建设公共成本。本文将农民工市民化的公共成本分为基础设施建设成本、教育成本、社会保障成本,并通过估算结果对比分析了我国不同地区、不同城市规模的农民工市民化的公共成本,作者认为现在社会中,主要负担农民工市民化的成本支出的是各级政府。这需要政府各部门制订相应的政策,确保政府的资金投入真正用到实处,更好地推动城镇化。  相似文献   

17.
城市化过程的加快推进,伴随着失地农民大量出现,失地农民面临着就业的困境。解决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要从制度、服务、农民自身多个层面并进。  相似文献   

18.
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合理利益保障研究   总被引:52,自引:0,他引:52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步伐的加快,大量征用了农民的土地,并产生了为数众多的失地农民。失地农民失地失业,未来生活缺乏保障。在征地过程中,如何保障失地农民的合理利益?如何确定对失地农民的合理补偿?本文针对这样一个问题,分析了土地换保障的理论基础,以及失地农民的合理利益结构和保障成本,并进一步分析了上海市“小城镇保险模式”的积极意义及完善对策。  相似文献   

19.
白洁 《科教文汇》2008,(19):202-202
失地农民的出现是城镇化进程的必然结果。随着我国社会市场经济高速发展,城镇化进程不断提速,失地农民也越来越多。近些年来,我国城镇化正沿着两个方向蓬勃发展:一为大中城市向郊区扩展,大搞开发区,开发区原有的农村迅速地城镇化。由于城镇化的速度加快、规模加大,传导到农民失地速度的加快与规模的加大,  相似文献   

20.
以家庭为视角分析影响农民市民化的意愿,考量影响市民化意愿的因素,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