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董赛 《大观周刊》2011,(13):50-50,15
在跨文化交际中,文化语境显得尤为重要.美国文化人类学家爱德华.T.霍尔(EdwardT.Hall)认为,人类交际(包括语言交际)都要受到语境的影响。他在1976年出版的《超越文化》一书中,颇有见地地提出文化具有语境性,并将语境分为高语境(High-Context)与低语境(Low-Context)。他指出:“高语境(Hc)传播或讯息即是绝大部分信息或存于物质语境中或内化在个人身上,而极少数则处在清晰、被传递的编码讯息中。低语境(LC)传播正好相反,即将大量的信息置于清晰的编码电”广告作为一种有效的产品推广方式,充分的反映出不同语境文化之间的特征与差异.  相似文献   

2.
社会办文化:市场经济条件下图书馆拓展活动空间的新探索高春玲(辽阳市图书馆)文化从无准确定义,我国古代《易经)有“人文化成”之语,文是指丰富多采的人类社会生活化是指融汇合一。这是“文化”一词的最有来源。《辞海》为文化下的定义是;“从广义来说,指人类社会...  相似文献   

3.
一个正在发生的事实:跨文化传播现象发达 什么是文化?美国学者霍尔对文化的定义强调文化的群体共有性,同时,他又阐明文化是通过其所属群体成员的传播活动继承、巩固和发展的.在这样的基础上,霍尔提出"文化即传播,传播即文化",霍尔将文化放置于传播中,使文化避免成为一种静态的死物,而成为了最生动的交流互动行为,赋予文化一种动态的行进感;而"传播即文化",又将传播内容放置于文化背景中,赋予传播行为更深刻的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4.
石珂 《浙江档案》2003,(2):12-13
文化传播是人们社会交往活动产生与社区、群体及所有人与人之间的共存关系内的一种文化互动现象。它是人们共享文化的过程,也是社会价值观念不断被传送、强化和人们接受社会教化的过程。档案作为文化的载体,承载了人类文化,有着积累和传递人类文化的作用,档案信息的开发利用也属于文化传播的一部分。理解文化传播的实现有利于更好的做好档案文献信息的开发利用工作。一、文化传播是如何实现的文化实现传播是有一定条件的,其条件可概括为四个方面的内容:(1)文化的共享性:文化的共享性是指人们对文化的理解和认同,其中主要是指对文…  相似文献   

5.
张玲 《新闻记者》2006,(12):45-47
一、Web2.0时代“把关”理论的发展 从1950年怀特将“把关”的概念正式引入新闻传播的研究领域,到上世纪90年代初.休梅克(Shoemaker)和里茨(Reese)提出了著名的五层面“把关”模式(个人层面、行业规则层面、组织层面、媒介制度层面和社会体制层面),“把关”理论已经从个人层面发展到了体制层面。当然,五层面模式是一个普遍性的新闻传播学理论,并非针对网络(更非Web2.0)传播提出.缺乏对它的个性化思考,而这种思考便是五层面“把关”模式之于Web2.0的运用及指导。  相似文献   

6.
梁锋 《新闻前哨》2013,(4):84-84
“把关人”(gatekeeper)又称“守门人”,指信息传播过程中传播者不可避免地会站在自己的立场和视角上.对信息进行筛选和过滤。这种对信息进行筛选和过滤的传播行为就叫做把关(即守门),凡有这种传播行为的人就叫做把关人(守门人)。  相似文献   

7.
“角色”(role)一词本是戏剧中的概念,指演员扮演的剧中人物。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一些学者将它引进社会学.形成了基本的社会学理论——“角色理论”。作为一个抽象的概念,“社会角色”是指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  相似文献   

8.
李孟名 《新闻界》2023,(2):77-86
爱德华·霍尔常常被作为“奠基人”角色进入跨文化传播研究的视野,但本土传播学界尚未对他的人类学者身份展开深究。霍尔的思想主张和行动实践并非凭空产生,他任职于美国官方组织外事服务所(The Foreign Service Institute)的五年光阴,不应“割裂”于时代背景以配合主流传播学术史叙事,或者仅作为线性叙事的某一段历史,实际上,这段特殊的时期牵涉包括语言学家和人类学家在内的多方主体互动过程,映射了彼时美国人文社会领域科学转向的思潮和学科领域之争,也与霍尔此后的学术选择紧密关联。本文通过知识社会学路径重访霍尔任职于外事服务所这段时期,来“祛魅”理所当然的主流叙事。  相似文献   

9.
肖潇 《传媒》2015,(4):37-39
詹姆斯·凯瑞在《作为文化的传播》一书中指出,传播的“仪式观”并非直指信息在空中的扩散,而是指在时间上对一个社会的维系;不是指分享信息的行为,而是共享信仰的表征.作为电视节目,应不仅仅满足于信息的传递过程,更需要文化来支撑,而这种传播就是“仪式观”.另外,电视已是传播中国文化、推广中国文化和发扬中国文化的重要渠道之一.全球化的今天,中国文化更需要走出去,电视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如何使传统文化与电视节目运作结合起来,这将是未来电视节目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英国80年代的杂志出版业斯蒂芬·德莱弗(英国萨塞克斯大学)安德鲁·格里斯皮(英国纽卡斯特尔,泰恩大学)一、文化工业的结构变化“文化工业”的观点可以简要地归结为:对读者的研究和风险的扩展构成了文化工业的发展过程。由于媒介产品的低成功率和高边际利润,传播...  相似文献   

11.
“意见表述”是网络新闻传播结构的重要构成.因为在“网络新闻传播中,主要有两种类型的内容进行传播,一种是信息流,一种是意见流。这里,信息是指那些由各种组织或个人发布纯新闻或信息,意见是指由信息所直接激发的主观认识与观点。”“有效的“意见表述”行为是形成公共话语情境的必需环节,网络环境下,“意见表述”主要体现为论坛类栏目的设立,受众在互动中充分实现话语权的自由释放。  相似文献   

12.
电视优质传播:黄金时间的呼唤魏勇(一)电视传播中,有“黄金时间”这一约定俗成的概念。它是指在一天之内收视率最高的那一段时间。有人认为.只要将电视节日安排在黄金时间,自然就会赢得大量观众。这是一种极大的误解。电视传播时间固然重要,更为重要的是电视传播的...  相似文献   

13.
姚旭 《新闻前哨》2007,(7):93-94
公共关系与“软实力”是当今公共关系界的一个崭新课题。公共关系,是社会组织为了生存发展,通过传播沟通。塑造形象,平衡利益,协调关系,优化社会心理环境,影响公众的科学与艺术。它的主体是社会组织,客体是公众,手段是传播。“软实力”则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提出的概念,是指:一个国家的文化、价值观念、社会制度、  相似文献   

14.
一、何谓“休闲”“休闲”概念运用率的大幅攀升,大约要追溯到1994年双休制的实行,由隔周双休(即大小周末)到每周双休,由此,便使这一概念在更为广阔的空间运用开来。此前,“休闲”,原指休息,或指耕地闲着,一年或一季不种作物。现今,这一概念不妨这样理解:休,指休息,是就身体状态而言;闲,指时间的空余,是就精神状态而言。从这个意义上讲,休闲就是人们在工作时间之余(“自由时间”)所应享受的身心放松、休养和调适,它标志着社会经济和文明的进步,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也应指出,由于在一定意义上,双休制…  相似文献   

15.
儒商、文化及其它王承舜(长沙市平安保险公司)“文化”一词在中国古代,常指“人文化成”和“以文教化”而言。西汉刘向的《说苑.指武》中便有:“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文化”一词在中国和西方、在人类社会的...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精细.涉及的领域也越来越广。推延到电视传播领域,就出现了传播的定向化,即针对电视观众在收视习惯上的差异性而进行的分众传播,这就是电视频道专业化。“化”本身是一个过程,目前我们正处于这个过程之中。“专业”一词可以更准确地表达电视频道细分的总体状况和形态特征。这里的“专业”一词不是指学科的门类.而有“专题”之意。  相似文献   

17.
一个诠释典范:霍尔模式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英国著名的传播学者斯图亚特·霍尔(StuartHall)在《制码/解码》(Encode Decode)一文中提出了观众解读已制作好的电视讯息可能出现的三种立场,他称之为“三个假想的解码立场”(又译“解码地位”),分别为:主导-霸权立场、协商立场、对抗立场,由此三种解码立场而来的信息解读相应为:“优先解读”(又译“优势解读”或“偏好式解读”)、“协商解读”(又译“妥协解读”)与“对抗解读”(又译“抵抗解读”)。这就是著名的“霍尔模式”(Hall model)。霍尔模式是传播批判学派的一种受众视角,它是一个“诠释性典范”(Interpretive Paradigm)。  相似文献   

18.
杨铮 《新闻爱好者》2010,(4):143-144
跨文化传播的定义及要素 在阐述“跨文化传播”之前,有必要先廓清“文化”的概念。广义的“文化”,是指一个群体(可以是国家,也可以是民族、企业、家庭)在一定时期内形成的思想、理念、行为、风俗、习惯、代表人物,及由这个群体整体意识所辐射出来的一切活动。  相似文献   

19.
张智刚 《声屏世界》2001,(12):16-17
我们在这里研究的“广播文艺节目的文化把握” 的概念和意义在于:文化不可能随着文艺形式的存在、发展。延伸自然而然地形成、发展和永久存在,但它又不随文化支撑具体形式的改变、消亡而自然而然地改变和消亡。在一定意义上说,文化是人类(而非狭隘地域界限内的人群)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而每一种传播形式(如广播、报刊、电视等)则是有限地域内社会集团统治需要的必然产物。文化不依传播形式的存在而存在:传播形式也不因自身功能而有文化。“文艺运作”与“文化运作”的异同 不可否认,广播文艺节目在促成国民文化品味高尚方面做了很…  相似文献   

20.
公共图书馆事业是社会文化传播事业的一部分,承担社会文化的传播职能,促进社会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保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顺利进行是它的目标和任务,然而,长期以来,公共图书馆对社会的认识,对社会的反应比较迟钝冷漠,“孤芳自赏”式的工作模式已给事业的发展带来很多阻碍,必须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