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当代建构主义学习观强调学习不是由教师向学习者传递知识的活动,而是学习者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地吸收信息,而是要主动地建构信息的意义,这种建构是无法由他人来代替的。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的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自己学习的意义。那如何引导学生在学习中主动建构新知呢?  相似文献   

2.
数学学习活动是一个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与其所获得的新知识建立实质性联系的主动建构过程,学生是知识信息加工的主体。而知识的意义建构并不可能凭空产生,它应当以丰富的学习环境作为载体,教师要创设与学习主题相关的情境、提供必要的信息资源以及组织合作学习等,驱动学习者进行自主学习,从而达到主动建构知识意义的目的。也就是说学习过程不是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要学生自己完成建构知识的过程。那么,我么教师该如何去做呢?简而言之就是加强有效教学,促进知识生成,完成数学建模。  相似文献   

3.
关于“建构”,从认识论的角度来看,就是指“把已经存在的、凌乱的、无序的东西,有规律的组建起来”.建构主义教育理论的核心观点是:“人对知识的获取不是被动的接受,而是由认知主体主动建构的”.也就是说,学生学习过程是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下,借助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探索,积极交流,从而建立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它主张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自己知识经验的过程,是通过新经验与原有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而不断充实、丰富和改造自己已有知识经验的过程,它强调学习的主动性、实践性、创造性和社会性.  相似文献   

4.
建构主义教学论原则明确指出:复杂的学习领域应针对学习者先前的经验和兴趣。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学习才能是主动的。学习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地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知识的意义。学生学习的过程是自我生成的过程.这种生成是别人无法取代的,是由内向外的生长,不是由外向内的灌输。它的基础是学生原有的知识与经验。知识或信息的获取是学生通过新旧知识、经验间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而建构的。不是简单由外部信息决定的。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经验来学习、是学生从自己的经验中学会建构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认知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西方逐渐流行。建构主义认为,学列是建构内在心理表征的过程,学习者并不是把知识从外界搬到记忆中,而是以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获取、建构新知识的过程。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也就是说,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这种建构是无法由他人来代替的。  相似文献   

6.
《课标》指出:“数学活动是一个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过程,教师应该是知识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提供者和灌输者,应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和合作者。”因此,作为教师在设计教案前必须了解学生已经具备了哪些学习新知所必需的生活经验和知识技能?是否已掌握或部分掌握了教学目标?哪些知识学生自己能学会?  相似文献   

7.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而是学生主动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这种建构不是外界刺激的直接反应,而是通过已有的认知结构(包括原有知识经验和认知策略)对新信息进行主动加工而建构成的。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创设学习情境,借助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积极交流,从而帮助学生建立新的认知结构。  相似文献   

8.
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不能只是接受现成的数学知识,而是一个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的过程。许多东西是教师难以教会的,要靠学生在活动中去领会。只有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才是有效的学习。然而,在新课标理念下我们数学课堂教学应该如何去做呢?  相似文献   

9.
引导学生自主建构,提高教学有效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构主义学生观认为学习是一个以学生已有知识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过程;是学生从问题出发以自己的方式建构对事物的理解,并通过对自己建构的反思,稳固原有的建构.深化对知识的理解,更好地内化为良好的认知结构的过程.建构主义认为:只有当新的知识被学生纳入已有的认知结构中,成为已理解的和有意义的知识,才能算是获得了真正的数学知识.这意味着学习就是学生自主建构自己知识结构的过程.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积极自觉的认知活动,  相似文献   

10.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不是被动地,简单地去接受信息的过程,而是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和体系。学习者根据自身已有的知识、背景、经验对外部传递过来的信息主动地选择、加工、处理。从而将接受到的信息进行解释,生成个人独特的意义或者独特的解释。在这个过程中,因为个人已有的知识经验不同,调动经验也会不同,那么对接受到知识经验的处理选择和解释都会不同,自然生成的新的解释,或者叫知识也会不同。  相似文献   

11.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的学习不是通过传授者传授给他的,而是根据自身已有知识经验对新知识主动建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思维是架在学生原有知识经验和面临的新知识之间的一座桥梁,问题,正是这座桥梁的起点.  相似文献   

12.
一、建构主义下的学习观 1、自主地探索问题 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必须自主地解决问题,寻求答案,也就是他们必须努力、自主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才能真正从事问题领域的思维。在积极自主的学习中,学生对知识易形成多角度的理解,他们结合自己原有的经验来学习、探究新知识,运用对各种问题形成的建构性的观点和见解,建构自己的判断和信念。学生主动地建构知识,探索问题,这种学习是最有效率的。  相似文献   

13.
董立群  张岩 《山东教育》2020,(11):52-53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出,学习不是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的过程,而是学生主动探索、发现、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并且在学生学习的主动建构过程中,学习情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知识不应脱离活动情景而孤立存在,只有在具体情境化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才能被学习者所理解与掌握。  相似文献   

14.
林荫 《湖北教育》2004,(23):42-43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儿童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现代建构主义思想认为,学生的学习不是被动的接纳过程,而是一个以自己已有知识、经验、态度为基础的主动建构过程。可见,营造一个“宽松、民主、探索、合作”的学习空间,唤起孩子自主学习的热情,才能让他们在主动参与中生动活泼地发展。  相似文献   

15.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框架和图式的过程,学习者也不是被动地吸收信息,相反,他要主动建构信息的意义,而这个过程不可能由他人替代。这是语文课程改革中最为重要的一环,着重体现于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借助文本教学所展现出的教与学的内部革新。学生需要通过在生活中感同身受,建构对文本的参悟;通过多维灵动的个性思考,达到对文本的建构参解;通过自我的深度学习,以恰切的表达来建构对文本的创新。  相似文献   

16.
现代教育论认为,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是一个以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的过程。只有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的教学才是有效的:只有激活学生的内在动力,并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他们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17.
课堂教学活动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过程.学习不单是知识由外到内的转移和传递,更应是学习者主动建构自己知识经验的过程,即通过新的经验与原有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来充实、丰富和改造自己的知识经验.那么如何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呢?一、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参与兴趣  相似文献   

18.
正建构主义理论的核心是:"知识不是被动接受的,而是认知主体在认知过程中主动建构的."、"学生学习的知识虽然是前人已经发现、归纳、整理的,但对学生来说却是未知的、全新的."也就是说,学习不应被看成是学生对于教师所授予的知识的被动接受,而是学习者以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的建构活动,通过自身的经验世界,及所掌握的知识建构起一个新的知识结构,使教学中心由教师变为学生,教学形式由灌输变为主动建构.  相似文献   

19.
建构主义数学学习理论指出:数学学习不应该被看成是对于教师传授知识的被动接受,而是学习者以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活动。也就是说数学知识不能从一个人迁移到另一个人,一个人的数学知识必须基于个人的操作、交流,通过反省来主动建构。它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  相似文献   

20.
张逵 《中学理科》2007,(11):50-50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知识并不能简单地由教师传授给学生,而只能由每个学生依据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由于每个人的经验以及对经验的信念不同,导致人们对外部世界的理解也不同.如果新的学习内容未能很好地得到“消化”,就会与已有的知识或经验构成直接的冲突,这是学生在解题中出现错误的重要原因之一.对于学生的错误解法,如果教师就事论事地指出错误,简单地给出正确答案,没有给予学生正确的知识建构,[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