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面对千差万别的孩子 ,该怎样进行家庭教育呢 ?我认为最关键的一点是要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 ,才能进行行之有效的教育 ,这就需要拥有打开孩子心灵的钥匙———沟通。要想走进孩子的心灵 ,就要靠沟通。今天的孩子是中国第一批在电视机和电脑前长大的孩子。虽然住房的空间越来越大 ,但孩子与父母沟通的时间却越来越少。慢慢地 ,孩子向父母关闭了心灵的大门 ,形成了不健康的心理。与成人沟通 ,是今天的孩子 ,尤其是独生子女的精神需要。他们从小生长在“成人世界”里 ,是家庭的“个体户” ,他们渴望被尊重、被信任、被理解 ,更渴望与父母沟通 ,与…  相似文献   

2.
苦难的魅力     
渴望生命的存在是自己定格的形式。每个人总是在自己的世界里构筑自己的梦想和理想。人们厌倦了被安排的生活。我在谛听苦难的声音。没有人会明白,我为何对苦难情有独钟。我渴望苦难的到来,把我的人生打造得更加别具一  相似文献   

3.
陈美妮 《山东教育》2005,(30):60-60
首先,要蹲下来,用孩子的眼光看世界。只要蹲下来和孩子一样高,努力地倾听,理解孩子的想法和感受,才能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还记得在一次户外活动时,欣欣小朋友跑过来神秘地告诉我“:老师,我刚才在听蚂蚁唱歌呢!”我当时哑然失笑,刚想反驳说“蚂蚁怎么会唱歌呢?”还没说出口,已经被欣欣拉到了草丛边,望着他那充满兴奋的小脸蛋,一副渴望被认同的表情,我想起了《纲要》中曾经说过的“:要善于发现孩子感兴趣的事物,善于把握时机”。于是,我蹲了下来,用充满好奇的口气说“:是嘛,让我也听听看,好像真的在唱歌呢!”欣欣很高兴,许多小朋友都聚集了过…  相似文献   

4.
我渴望的“六一”是自由的,我能像小鸟那样在天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不为学习而烦恼;我渴望的“六一”是快乐的,爸爸妈妈都得听我的话,我想去哪儿玩就去哪儿玩;我渴望的“六一”是有意义的。为什么同在蓝天下,同在祖国的大花园里成长,山区里的孩子就不能读书呢?我希望能把平时的零花钱节约下来,买一些书捐给山区里的孩子,让他们能像我们一样快乐成长。我多么渴望属于我的“六一”能如我所愿,让我过个难忘而又美好的“六一节”,能令我有美好的回忆。我渴望的“六一”$上海市崇明县实验三年级@顾雯婕  相似文献   

5.
我是在内战中被分裂出去的孩子——台湾。我渴望早日回到温暖的家,祖国就是我的家。我多么希望那一天的到来,在那一天,我可以向世界自豪地宣告:“我回家了!”  相似文献   

6.
常有人诉苦:“为什么没有人理解我呢?”言者一脸的无奈与痛苦。的确,人是需要理解的。被人理解会使人信心倍增,因为你觉得自己并不孤独,至少还有人理解、支持你。每个人都害怕孤独,因而也渴望被人理解。“理解万岁”的口号就这样传开了。而一旦失去了理解,便难免在孤独与苦闷中挣扎,甚至有一种被世人遗弃的哀怨。但事实上要做到真正理解,也并非易事。世界之大却找不到两个完全相同的人,各人有各人的性格。不同的成长环境,不同的生活经历铸造了不同的个性。老年人看不惯年轻人的热情奔放,成天摇头不解:“现在的年轻人呀……”颇…  相似文献   

7.
在西方,如果有客人第一次登门拜访,主人就会全家在门口等候。如果有健在的父母,主人会首先向客人介绍自己的父母,然后逐一介绍孩子,不论孩子年龄多小,都会一个不漏地介绍给客人。被介绍的孩子通常是主动伸手,大大方方地与客人握手问好。而在国内,大多数父母却不是这样。当有客人到家时,父母只是向客人介绍家里的成年人,孩子则往往被忽略。即使作介绍,也只是说“这是我的儿子”或“这是我的女儿”,似乎孩子没名没姓。这种现象说明在大多数父母的思想中,没有像西方人那样尊重孩子,把孩子看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孩…  相似文献   

8.
曾看到这样一个故事:心理学家阿德勒带三个孩子初次去动物园,当他们站在狮笼面前时,一个孩子躲在他母亲的背后,全身发抖地说:“我要回家。”第二个孩子站在原地,脸色苍白地用颤抖的声音说道:“我一点都不怕。”第三个孩子目不转睛地盯着狮子,并问他的妈妈:“我能不能向它吐口水!”事实上,这三个孩子都感觉到自己所处的劣势,但他们每个人都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掩饰了“自卑感”。生活中,每个人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因为每个人都希望改进自己所处的地位,没有人能够长期忍受自卑感,它一定会使人采取某种行为来消除自己的这…  相似文献   

9.
我想没有人会反对这句话:不论做什么事,有目标才能有动力。但家长们会说:“我天天跟孩子说必须出人头地!我的目标意识够强的了。”而老师们则会说:“我连期末考多少分数都给规定出来了,这目标还不明确吗?我的目标意识可谓强矣!”如此目标教育,在我看来是有问题的。这里讲的目标是家长和教师强加于孩子的“期望”,而不是孩子发自内心的“向往”。家长“望子成龙”的目标往往失之太远,而教师布置的考分指标又失之太近,孩子恰恰缺乏中期目标。家长设置的目标多数是一种“身份期待”(让孩子做“人上人”),孩子社会经验少,对此不会有多大兴趣;教…  相似文献   

10.
作为班主任,在跟家长交流时,听到最多的可能就是家长们殷切的眼神看着我们说:老师,拜托您多关注我家孩子.特别是在一年级刚入学的第一次家长会后,很多家长会主动留下来,跟班主任聊一聊自己孩子的情况,以便老师尽快熟悉自己的孩子,并给予更多的关注.我们当然可以理解家长们的心情,但时代在变化,421的家庭模式使得今天的孩子实际上被"关注过度".在教育的过程中,我越来越发现,有些孩子渴望被关注,有些孩子渴望不被关注.  相似文献   

11.
问:我儿子今年5岁,平时他和那些有教养、懂道理的孩子能和平相处,但总是处于被“指挥”的位置。如果碰到一些霸道的孩子,他就更是“吃败仗”,每次都被欺负得眼泪汪汪。比起其他的孩子,他的自我保护能力一直很差。俗话说“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我和他父亲都忠厚老实,我们希望孩子能在  相似文献   

12.
渴望     
渴望,人生充满了渴望。周末与几个同伴回家。正是万物复苏的时候,一路上不时传来几声鸟鸣。树上的嫩芽刚刚张开,小小的叶片嫩得叫人担心它受不住风吹雨淋。一阵轻风拂过,小叶子像一群活蹦乱跳的孩子,可爱极了。我们迎着春风,唱着歌儿,没有任何忧虑。我渴望,渴望留住那一刻的轻松、快乐。一次与朋友们吵架了,大发脾气。从此,我们之间有了一层隔膜,话少了,同来同往的时间也少了。现在我真的很想对他们说:“对不起,那次我不是有意的。你们能原谅我吗?”我渴望,渴望能得到朋友的理解,得到宽容,得到友谊。期中考试后,当听到老师念到我的名次时,我…  相似文献   

13.
残疾作家史铁生曾经说过:“人可能舍弃一切,但不可能舍弃被理解的渴望……”处在成长过程中的少年更是渴望被理解、被关注。被别人理解由理解别人开始,也许渴望理解的你应该拿起《成长的烦恼》这本书,来倾听来自不同国度、有着不同肤色、不同经历的少年的心曲、或许你会和着其中的一段旋律共舞,或许你会为其中的一个音符叹息,或许你可以从别人的故事中反观自己,理解了别人也理解  相似文献   

14.
程征 《学前教育》2021,(7):18-18
孩子出现插嘴的现象有时让人感到烦恼,面对这一情况先不要急着“贴标签”,我们要重新思考孩子行为背后的动机,用心回应孩子。在工作中,我观察到孩子打断大人的谈话,多在以下几种情况中出现。情况一:渴望得到关注在孩子年龄较小的时候,对父母的依赖感比较强,渴望父母时时刻刻都关注自己。如果父母因为与他人交谈,注意力没有放在孩子身上,孩子就会本能想让父母重新关注自己。  相似文献   

15.
巴金语录     
关于“爱”是什么东西把我养育大?首先在我头脑里浮动的就是一个“爱”字。父母的爱,骨肉的爱,人间的爱,家庭生活的温暖。我的确是一个被人爱着的孩子。……我爱着一切的生物,我愿意擦干每张脸上的眼泪;我愿意看见幸福的微笑挂在每个人的嘴边。我的心里怀着一个愿望,这是没有人知道的:我愿每个人都有住房,每个人都有饱饭,每颗心都得到温暖。我想擦干每个人的眼泪,不再让任何人拉掉别人的一根头发。生活并不是一个悲剧,它是一个“搏斗”。我们生活来做什么?或者说我们为什么要有这生命?罗曼·罗兰的回答是“为的是来征服它”。我快要走到生命…  相似文献   

16.
“妈,我想打篮球,可是那几个哥哥不要我。”我正在和同事聊天,儿子哭丧着脸走了过来,目光里尽是哀求,分明写着三个字:“帮帮我”。“我不管!”我语气很强硬,“如果你真想打球的话,就自己想办法。”他呆立在那儿,流泪了。孩子,不是妈妈心硬——没有人会永远帮你的,你要学着走近他人,被他人所接受。  相似文献   

17.
老不死     
天真的孩子问爸爸:“世上还有人能不死吗?”“没有人能不死的!”“不!”孩子摇摇头说,“你骗我。”父亲奇怪了:“谁能不死?”“奶奶!”孩子很有把握地说。父亲以为孩子对奶奶爱得天真,哈哈地笑了:“真聪明。”孩子把头一甩:“不是我说的。”父亲笑着问:“谁说的?”孩子说:“妈妈说的。”老不死  相似文献   

18.
我郑重地写下这个标题时,心里充满着崇敬之情。在艺术教育越来越“技术化”“功利化”的今天,我要大声呼吁所有喜爱艺术的孩子们,所有渴望用艺术之美来滋润孩子心田的老师们,所有渴望孩子生活充实、趣味高雅的家长们,都静下心来与丰子恺先生交流交流。只要你能在闲暇时间看一看  相似文献   

19.
渴望理解     
在现实生活中,有的人渴望腰缠万贯,有的人渴望平步青云,有的人渴望一夜成名,也有的人渴望——。而我,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我的要求不高,我只渴望得到理解。渴望学生的理解。"传道、授业、解惑"是教师的天职,教育好每一个学生,我们责无旁贷。作为教师,我们夜  相似文献   

20.
品听倾诉     
【小引】渴望理解、渴望沟通、渴望自由也与爱一样,是亘古不变的写作主题。现撷取几瓣馨香,请您轻嗅。想对老师说面对老师的批评,尤其是被误解时的批评,怎么办?把它说出来、写出来,告诉老师——老师,我最想获得理解宁波东海实验学校九年级顾黎黎“这回考试,你是怎么考的?我敢打包票,你的作业不是独立完成的。”我的耳边传来一阵严厉的批评声。这不,我这次考试又没有考好,正在被老师“k”呢。我眼中那不争气的“液体”也随着老师的训斥滚滚而下……老师啊,我不是不愿意考好,我真的努力过。上课我不开小差,认真听您讲课;您布置的作业,我都仔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