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许梅花 《考试周刊》2011,(61):84-84
数学学科的特点是高度的抽象性和严密的逻辑性。任何一个数学概念、法则、公式的产生,都离不开抽象概括、逻辑推理等思维方法。小学生的思维特点以具体形象性为主。数学学科特点与小学生思维水平之间有一定的距离.缩短两者之间的距离所采用的手段主要是直观教学。  相似文献   

2.
数学在本质上研究的是抽象的东西,因而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因此在课堂教学中重视数学抽象,对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思维主要是以具体形象为主,与数学学科的特点有一定的距离,在教学中教师就要想方设法,重视数学抽象,引导学生学会数学抽象,帮助学生将生活数学上升为抽象数学。一、在获取信息中实现数学问题的抽象数学教材中情境图以鲜艳的色彩、生动的画面得到小学生的注意与喜爱。但是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由于认知水  相似文献   

3.
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它离不开抽象概括和逻辑推理等思维方式。而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直观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所以,数学的学科特点与小学生的思维特点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缩短这个距离往往可借助操作教学来实现。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教师引领学生动手操作的场景。  相似文献   

4.
对小学生思维特征与数学教学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阳琴 《考试周刊》2009,(26):118-119
小学生生理发育和思维模式都处于初级水平,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特别强调将抽象的数学表达转换为形象具体的模式,恰当地应用教具和学具,将抽象问题转化为形象问题,结合小学生的生理、心理和思维特点与日常生活的数学范例,能更加生动地引起小学生对抽象数学的浓烈兴趣与爱好,还原抽象数学的具体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数学是一门比较抽象的基础学科,学好数学必须要有一定的数学能力。数学思维是以认识数学对象为任务、以概括数学语言为载体、以发现数学规律为目的的一种思维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一种思维活动过程。苏联教育家奥加涅相认为:数学思维是具有自己特有的特征和特点,它们是由所研究的对象的特点和研究的方法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6.
数学知识是抽象的,而小学生的思维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显然,数学学科的特点与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矛盾的。要解决这个矛盾,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就要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重视动手操作,是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数学能力  相似文献   

7.
小学生思维模式主要是形象思维,然后适当的抽象思维转换也有其必要性。本文基于教学实践,着重探讨数学活动中如何促进低年级小学生思维转换的问题。低年级小学生思维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激活数字、重视心里印象生成是发展小学生思维的一种有效方法。教师要灵活运用这种方法,并在实际教学中不断修正和完善,使其更具有科学性。  相似文献   

8.
张爱玲 《云南教育》2000,(17):27-28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思维发展是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小学生思维的逐步抽象性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的,它具有一定的具体形象性。小学数学教材内容的编排,遵循小学生的这一思维发展特点,注重提供有利于发展思维的感性材料,使小学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掌握基础知识,发展思维能力。我在教学过程中认真钻研教材,揣摩编者的意图,组织好操作活动,沟通手与脑的联系,在“手指”上产生智慧。   一、在操作中建立概念   数学概念具有抽象的特点。在教学中,通过操作活动…  相似文献   

9.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在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中,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并掌握数学知识,获得一些数学体验.小学生由于年龄小的特点,他们的想象能力、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以及概括能力都相对薄弱.他们数学体验的获得首先要建立在对事物的表象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的基础上,然后才能在头脑中逐渐建立起数学模型.教师让学生参与到各种活动中去,能够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成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数学思维方法是数学学科的精髓,是数学素养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桥梁,是培养学生数学意识、形成思维素质的关键。《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要把课堂变成学习活动的场所,组织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思维,就要让学生自主地参与数学教学活动,并在活动中培养学生思维的自主性、灵活性、创造性,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教学中得到发展。笔者认为,小学生数学思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培养。  相似文献   

11.
漆振波 《考试周刊》2010,(25):85-85
动手操作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是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数学能力最有效途径之一。教师通过操作将抽象问题变得形象具体,可使进一步理清思路、澄清认识,获得感性认识.促进理性思考,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小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和认知规律等心理特征,经常让学生动手拼一拼、摆一摆.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有效地借助操作活动,  相似文献   

12.
数学教学是集形象思维、抽象思维与逻辑思维于一体的综合活动,具有抽象性、逻辑性强的特点。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电教媒体在数学教学中被广泛运用。合理、巧妙地使用电教媒体,可以使抽象的语言具体化,枯燥的内容直观化,深奥的知识浅显化。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应结合数学学科和小学生的特点,充分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功能优势,并合理启发、诱导学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努力提高小学数学课题的教学效益。  相似文献   

13.
李民菊 《考试周刊》2012,(39):83-83
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6岁-12岁的小学生心理发展的重要特点是,对新鲜的具体事物感兴趣,善于记忆具体的事实,而不善于记忆抽象的内容。”数学是一门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而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动手操作活动正是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架起的一座桥梁。  相似文献   

14.
对小学生思维而言,思维的有序性是较为重要的思维品质之一,这种思维方式,有利于提高学生数学素养,发展学生智能,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是小学生认识数学,掌握数学和应用数学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我们进行有计划、有目的、有系统的开展思维有序性的训练,使儿童的思维活动逐步从无序走向有序,使儿童对每一事物都能进行有序的思维。  相似文献   

15.
赵立新 《陕西教育》2005,(11):30-30
数学思维是人脑和数学对象相互作用并按一般思维规律认识数学规律的过程。数学思维实质上就是数学活动中的思维。而面对初中生数学思维下,抽象逻辑思维日益发展,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逐渐提高,作为教者如何引导培养学生正确的数学思维,很值得深思。一、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内在的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6.
1 概述数学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间接的和概括性的认识.是一种高级的神经生理活动,也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数学思维具有一般思维的规律和特性,但它又有自己的特点和方法.在中学数学教学中,能否使学生切实领会这些思想和方法,将会影响到  相似文献   

17.
人们常说:教学是“思维的体操”,是思考的学问.然而,培养小学生的思维能力是一项艰难的过程.小学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而学生的思维却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如何解决数学知识的高度抽象与学生思维以形象为主的矛盾一直是教师们探讨的问题.下面,谈谈自己在数学教学中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18.
<正>一、数学思维概述数学思维从属于一般的人类思维,又具有不同于一般思维的自身的特点.因此,数学思维是一种特殊的思维,他是人脑利用数学符号或语言、运用抽象概括等方法对数学对象问接概括的反映过程.具体来说,数学思维是以数学概念为细胞,通过数学判断和数学推理的形式揭示数学对象的结构和内在联系的认识过程.在数学学习中,如果学生仅仅理解和掌  相似文献   

19.
陈涛 《考试周刊》2012,(49):69-70
数学是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向抽象逻辑思维为主的过渡阶段。小学数学教学必须在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引导学生在动手操作学具的活动过程中学习数学,跨越这座桥梁。  相似文献   

20.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任何一个数学概念法则和公式的产生,都离不开抽象概括和逻辑推理等思维方法。而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数学学科的特点与小学生的思维特点之间存在一定距离,课堂教学中,缩短这种距离的主要手段就是直观教学。我在教学中,得到了以下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