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介绍了舒兰盆地的具体分布情况与地层构造演化特性,对舒兰盆地的聚煤规律做了相关的探析与总结。  相似文献   

2.
舒兰煤田位于吉林省舒兰县和永吉县境内,为东北区重要的褐煤产地之一。  相似文献   

3.
舒兰煤田位于吉林省舒兰县和永吉县境内,为东北区重要的褐煤产地之一。[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通过地震编目分析吉林省地震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吉林省地震编目的发展历史,并通过编目资料分析了1972年以来吉林省地震分布情况。结果显示省内地震主要集中在扶余(松原)-肇东断裂带、伊通-舒兰断裂带、浑江断裂带等地;长白山火山地震空间分布相对集中,主要分布在天池西侧和西南侧。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德令哈盆地水资源及开发利用现状,分析了盆地的生态需水量、水资源可利用量.从开源与节水两方面,得出盆地的水资源开发潜力为0.98亿m^3。  相似文献   

6.
钻探事故中粘钻一般好处理,但粘钻后又遇接手因钻进紧死和锈死,在反丝锥和碗锥失效的情况下,依据虎克定律,孔内垂向打击振动处理是一较为有用的办法,通过舒兰第2A号孔的具体操作实践,实现了这一事故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7.
从收集整理资料入手,阐述了营九煤田的形成、沉积及演化过程,即营九煤田成煤环境是在火山活动间歇期形成的,分析了沉积环境与聚煤特征,即盆地中心为湖相转化为泥炭沼泽相成煤,向盆地边缘则由扇三角洲转化为泥炭沼泽相的成煤,从盆地中心向盆地边缘发展:厚煤带-分叉变薄带-无煤带。沉积与中心与聚煤中心重合。  相似文献   

8.
新疆焉耆盆地近40年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演化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焉耆盆地是塔里木盆地广博荒漠背景下的一个绿洲,盆地内各种景观分异十分显著,其中心的博斯腾湖在当前西部大开发之际担当着向塔里木油田供水和向塔里木河生态输水的重要任务.因而了解焉耆盆地土地利用与覆被格局及其变化是博斯腾湖及其下游地区今后规划和发展的前提.该文通过利用各种景观指数以及斑块转移矩阵分析了20世纪60年代、90年代以及2000年焉耆盆地的土地利用与覆被类型的演化特征.结果显示从20世纪60年代到2000年,研究区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结构经历了复杂的演化,盆地内各种景观变得越来越破碎,异质性明显增加;但是总的来说,盆地中绿洲和荒漠仍呈现出鲜明的分异.而人口的增加、农业的发展模式、以及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所产生的水资源的动态变化等是导致盆地土地利用与覆被变化的主要影响因子.  相似文献   

9.
对海拉尔盆地基底岩性及岩浆活动特性进行了分析,指出了海拉尔盆地燕山期花岗岩体是晚期侵入于盆地基底的岩浆岩体,是促进有机质热演化生烃的热源灶体;海拉尔盆地勘探实践证明,发现的工业油气流井都分布于15岩体附近,而且发现幔源CO2气井与15岩体相伴分布。指出寻找燕山期花岗岩体将是海拉尔盆地油气勘探的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10.
滦平盆地是燕山构造带内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早白垩世伸展盆地.对盆地内沉积岩相和相组合的详细分析结果显示,盆地内部发育不同的沉积相带并显示明显的空间变化.盆地北部和西部边缘以冲积扇砾岩和扇三角洲砂岩、砾岩沉积为主,盆地中心为湖泊细粒沉积.河流相砂岩和砾岩主要分布于盆地的东南部.古流向和物源恢复结果证明,盆地沉积物主体来自于北部和西部老变质岩基底,仅少部分沉积物来自盆地的东南缘.盆地构造沉降和沉积充填过程主要受北缘和西缘张性断层的控制,断层下盘基底岩石的抬升与盆地边界正断层活动相关,从而成为盆地主要的物源区.滦平盆地的演化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即早期火山喷发阶段、中期强烈断陷阶段和晚期填平阶段.滦平盆地代表了早白垩世燕山构造带其它同类盆地的发展过程,它们皆以小型独立的盆地发育为特征.  相似文献   

11.
对海拉尔盆地基底岩性及岩浆活动特性进行了分析,指出了海拉尔盆地燕山期花岗岩体是晚期侵入于盆地基底的岩浆岩体,是促进有机质热演化生烃的热源灶体;海拉尔盆地勘探实践证明,发现的工业油气流井都分布于γ5岩体附近,而且发现幔源CO2气井与γ5岩体相伴分布。指出寻找燕山期花岗岩体将是海拉尔盆地油气勘探的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12.
活动大陆边缘系因洋壳陆壳汇聚、大洋板块向相邻的大陆板块底部俯冲消减从而形成的强烈活动的大陆边缘.发育在活动大陆边缘或与活动大陆边缘有关的盆地成为活动陆缘盆地.通过分析活动陆缘盆地的形成模式、构造演化、沉积特征等,总结活动陆缘盆地的基本结构与特征.安第斯型活动大陆边缘发育弧前盆地和弧后前陆盆地,西太平洋型活动大陆边缘发育弧前盆地、陆架盆地和弧后盆地.各种类型的盆地都具有特定的构造和沉积特征  相似文献   

13.
拉布达林盆地早白垩世地层序列及盆地演化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拉布达林盆地早白垩世地层序列为研究重点,总结了该盆地下白垩统的岩石地层序列,分为兴安岭群和扎赉诺尔群,自下而上共包括塔木兰沟组、上库力组、伊列克得组以及大磨拐河组四个组级地层单元。根据地质、地球物理多方面资料的综合解释,总结讨论了拉布达林盆地构造特征和早白垩世岩相古地理概况,将拉布达林盆地早白垩世充填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并进一步分析了早白垩世拉布达林盆地形成演化的区域构造背景。上述认识对深化拉布达林盆地的基础地质研究及对盆地的油气远景评价与勘探都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周立  李玉方 《青海科技》2000,7(1):19-21
在分析了柴达木盆地水资源总量基础上,提出了水是制约盆地矿产资源开发与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因子,为此,必须进行与水资源供给相协调的盆地主要工业部门合理发展规划与布局等3个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我国自开展东海油气勘探至发现春晓油气田,在东海总计发现油气田8个。但是,它们全部位于东海陆架盆地西湖凹陷西部与西南部,而在中国海域,东海陆架盆地拥有最大的面积,特别还包括冲绳海槽盆地与台西盆地,这三大盆地联合构成东中国海沉积盆地,域内现实存在复杂的盆地成因,典型板块构造沟-弧-盆体系地质构造环境和新层系、新领域、新类型资源潜力等问题。因此,厘清盆地形成演化及动力学基础问题,评价东海沉积盆地的资源类型、数量、分布规律、有利区带以及开采前景,具有重要的基础性、公益性和战略性意义。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以大陆动力学、构造地质学和沉积学理论做指导,以盆地构造—沉积分析技术为手段,根据地质、地球物理和地貌等资料,系统分析了吐哈盆地中部与博格达造山带之间的形成演化,剖面构造样式及平面构造分布特征,认为吐哈盆地演化可分为周缘前陆盆地、早期再生前陆盆地和晚期再生前陆盆地等三个演化阶段,这阶段都与博格达山的阶段隆起相对应,两者具有非常明显的耦合关系。  相似文献   

17.
石羊河流域武威盆地水循环要素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翟禄新  冯起  张永明  郭瑞 《资源科学》2008,30(10):1463-1470
水文循环的变化趋势分析是水文循环研究的重要内容。武威盆地的水分循环与转化直接影响全流域的水资源配置和利用,特别对下游民勤盆地的生态恢复至关重要。根据武威盆地1956年~2000年降水、径流系列资料和农田灌溉用水资料,基于水量平衡原理对盆地水循环要素进行分解,用Mann-Kendall秩次相关法检验分析了9个主要的水循环要素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武威盆地1956年~2000年降水量和年总蒸散量没有明显增加;地表径流量、地下径流量、盆地入流量、盆地出流量、盆地净入流量和土壤水分净通量均有明显的减少趋势;盆地内年土壤水分通量则变化趋势不明显。人类活动强化了盆地内水分循环,并没有使武威盆地水资源消耗量明显增加;农业灌溉不仅袭夺了盆地内地下水的蒸发,同时减少了地下水对河水的补给;红崖山水库入库流量的持续减少,主要是上游出山口径流的减少和东大河外调水量的增加所致。研究结果可为缓解流域水资源紧缺、制定科学的治理规划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南海中南部海域油气资源开发战略价值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南海蕴藏丰富的油气资源,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南海中南部海域我国九段线内油气资源不断受到周边国家的蚕食,严重影响我国海洋能源安全。本文以南海中南部海域主要油气盆地的地理空间位置、资源现状与潜力、招标和开采情况等数据为基础,采用SAVEE方法,结合GIS技术,对南海中南部海域油气资源开发战略价值进行定量评价,为我国勘探和开发南海中南部海域油气资源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南海中南部海域油气资源开发战略的积极因子影响价值主要由油气盆地的资源现状与潜力控制,消极因子影响价值主要由油气盆地的地理空间位置及其他国家的招标和开采情况控制。南海中南部海域油气资源开发战略价值呈明显的梯度分布特征,中建南盆地和北康盆地最高,万安盆地、南薇西盆地、曾母盆地和礼乐盆地次之,西北巴拉望盆地和文莱-沙巴盆地较低,南沙海槽盆地和南薇东盆地最低。  相似文献   

19.
加蓬海岸盆地是一个裂谷盆地与被动大陆边缘盆地叠加的中新生代复合型盆地。该盆地油气资源丰富,勘探程度低,该区的沉积演化和沉积模式等问题亟待研究。研究从研究区地层特征入手,通过对北加蓬次盆的地层发育特征研究,以岩心为主要依据,开展主要含油气层段的沉积相研究,目的层P.C.组、Anguille组主要发育浊积扇和三角洲沉积。在沉积相特征及沉积相平面分布规律研究基础上提出了水下浊流沉积模式,并总结了加蓬海岸盆地的沉积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20.
海洋天然气勘探开发进入新时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已经发现了莺歌海盆地、琼东南盆地、东海盆地西湖凹陷、渤海湾盆地渤中凹陷、江口盆地文昌A凹陷等五个含气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