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近现代史离我们今天的现实生活最近,和当代的许多社会现实息息相关。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经常有学生追问一些和现实密切相关的历史问题,自己也一再被一些问题所缠绕。现将自己对一些问题的思考与各位历史老师探讨,望不吝赐教。  相似文献   

2.
在西方国家 ,历史学习应朝着“查资料、思考、讨论、探索社会进步和自己如何生活等方向努力”已成为多数历史教师的共识。而我们今天所提倡的素质教育 ,可以说顺应了这一潮流 ,迈向历史教学服务现实、启示未来的高层次教学 ,以达到培养有效服务社会和适应未来发展的高质量人才 ,能认识现实社会、能解决现实问题 ,并能与时代的进步合拍的历史教学的根本目的已日渐被广大历史教育工作者认可。我以为在高中历史教学中 ,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历史专题论文讨论课 ,不失为一项可行之举。就此 ,我作了一些尝试 ,感觉颇有收益。一、实施过程…  相似文献   

3.
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历史的延续,历史虽已逝去,但在现实中仍然有她的痕迹,我们不能带领学生回到历史的空间,所以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尤其要注重与现实的链接。细数我在二十年历史教学中的一些做法和肤浅的认识,恳请各位专家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4.
既然我们是学历史的、教历史的,就应该不断叩问自己究竟什么是历史?学生为什么要学习历史?我们要教给学生什么样的历史?只有把这些问题弄清楚了,我们才能从自己的教学经历中总结、反思出一些可以借鉴的东西。我本人粗浅地认为历史有三方面价值让我们为之魂牵梦萦:  相似文献   

5.
瞿秋白曾对中国知识分子的特征、作用、分类作过一些分析评价,形成了他关于知识分子的思想。其中有很多真知灼见,但有时也表现出历史局限性。对瞿秋白的知识分子思想做一些分析和思考,可使我们更全面认识瞿秋白,认识中共党史的一些问题。而且由此与现实问题结合,可使我们进一步理解知识分子与当前知识经济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瞿秋白曾对中国知识分子的特征、作用、分类作过一些分析评价,形成了他关于知识分子的思想。其中有很多真知灼见,但有时也表现出历史局限性。对瞿秋白的知识分子思想做一些分析和思想,可使我们更全面认识瞿秋白,认识中共党史的一些问题。而且由此与现实问题结合,可使我们进一步理解知识分子与当前知识经济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此文原截苏联"历史教学"1959年第2期.作者А·И·斯特拉热夫同志依据苏共二十一次大会的精神针对苏联历史教学的情况提出了一些改进意见.文中提到的若干问题对我们当前教学改进是有参考价值的,因而译出在本刊发表.读者在参考本文时,必须结合我国学校的实际情况.有些问题,如加强历史教学的直观性等,也是我们应该努力去做的.另有一些问题,如教学计划和修订教材,是要贯彻厚今薄古精神的,但如何具体安排,则因学制不同而有些差别,有待于中央教育部的统—修订和改编;在历史教学中如何联系现实,也是我们教师目前普遍注意的问题之一,运用从学习历史而获得的理论知识分析研究现实问题是必要的,以马克思列宁主义观点分析与阐明历史事件,做到材料与观点的统一,也是非常必要的.但历史事件与现实问题,由于时间、地点、条件的不同,应当防止简单机械的类比和牵强附会.  相似文献   

8.
在我们党和政府的一再强调下,现在针对青少年的国情教育、历史教育都有所加强。的确,加强对青少年的国情教育、历史教育已经成了刻不容缓的事了。许多青少年由于不了解历史而不能正确地对待历史上的和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一些青少年由于不了解我们国家的过去和发展,往往以我们现在的某些不足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某些先进东西相比,其结果自然是越比越不满……这里,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他们不了解历史、不懂得国情,不能用历史的、辩证的观点看待过去与现在,进行对比与分析。这种对过去、对现状的忽视也势必会影响学生们的日常行为。如果他们了解了我们国家过去的生活,就不会那样天真到近似无知地看待旧社会了;如果他们了解了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史、各国的现实,就不会作那种不科学的对比,而是要立足于现实做好我们自己的事情了。  相似文献   

9.
本刊今年第一期发表了《更充分地发挥历史教学的战斗作用》一文后,收到了一些参加讨论和介绍经验的来稿,现在选出几篇分别由中学教师、大学生、中学生和干部写的文章发表在下面。大、中学生和干部写的文章中从不同的方面谈到:学习历史知识,对自己更好地学习毛主席著作、对了解历史的经验教训、对认识现实问题等都有帮助;而要学好历史,必须树立为革命而学的思想。广大干部和群众随着对毛主席著作的深入学习,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也要求学点历史。我们历史教学工作者要看到这个形势,重视自己所担负的工作。中学生的文章中还谈到:教改以前,用死记硬背的方法学历史,感到学了没有用;教改以后能够活学活用,感到学了有收获。这是他们的切身体验,应当引起我们历史教学工作者的重视。我们收到的教师的来稿中,有很多人谈到要充分发挥历史教学的战斗作用,首先要求历史教师的思想革命化,树立起为革命教历史的思想。我们认为这种看法是正确的,这是我们在探讨历史教学的地位和作用时应首先解决的问题。本期发表的三篇由历史教师写的文章,就主要是谈他们在这方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历史不能割断",把历史与现实结合,从历史的角度考量现实,是毛泽东认清中国国情、找到解决中国诸多现实问题答案的重要思维路径和观察视角。毛泽东的这一认知社会的方式对于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高考文综测试的命题指导思想是以学科为基础,以能力为立意,以问题为中心,以现实热点问题为切入点的。历史学本身有自己的学科体系和基本范围,历史学科的热点包括:一、历史学科本身的热点1.能体现历史学发展趋势的课题。如近年来,历史学研究出现了一些新的趋势,人们日益重视从人  相似文献   

12.
主持人的话     
今天,我们以"历史中的个人"作为话题各抒己见,是想在前几个话题的基础上,通过一些历史文本(小说或史料)的阅读,发现并阐释隐含其中的历史真理."真理"这个词已经被我们遗忘、冷落得太久了,在一些文学研究者眼中,这个世界上和文学中究竟有没有真理可言似乎也成为一个问题.可是在我看来,无论是在历史中、在现实社会中、在文学文本和浩如烟海的史料中,真理都是存在的.我们缺的不是真理,而是对真理的发现和认知.  相似文献   

13.
在历史教学中,联系现实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也是目前历史教学中比较薄弱的一个环节。广雅中学同志们能将这方面的实际经验总结出来,的确是非常必要的。读了这篇经验介绍,给了我们很多启发,其中有不少地方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但是也有些地方是应提出商榷的,现在谈谈我们讨“历史课联系现实”这个问题的看法。(一)关于联系现实的必要性问题。我们同意原文中的论点,历史是最富于教育意义和形象性的一门人文科学,它与现实有自然的联系。其所以富于教育意义,是它揭露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它之所以富有形象性,是在于它具有极为丰富的具体內容。历史  相似文献   

14.
广播电视教育在我国的大规模的实践,不仅有加强理论研究的必要,而且也有搞好理论研究的可能。现在的问题是我们应该具有一个正确的指导思想,即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从总结我们自己的实践经验入手,为发展我国的广播电视教育服务,在首先回答现实提出的一些问题的基础上,把理论研究逐步引向深入。刘长林同志提出的一些问题,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本刊希望从事广播电视教育工作的同志深入一步地多撰写一些研究我国广播电视教育实际问题的文章。  相似文献   

15.
刘雪梅 《考试周刊》2009,(41):114-115
本文作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他人的教学经验,对目前高中英语写作中所存在的一些现实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6.
在历史教学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许多相关的地理问题,这些地理问题往往会给我们的历史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正确认识、处理这些相关的地理问题就会给我们的历史教学锦上添花。下面笔者结合自己历史教学中的一些心得谈点拙见。  相似文献   

17.
<正>1.先历史后热点,引导学生回归生活历史学科中的很多问题与处理当前的现实问题有密切联系,而且许多历史问题本身就具有现实性,如中国和邻国之间的边界历史,国内各民族之间的历史关系问题。在讲授这些问题时,自然是要联系现实的。而且许多历史经验教训,对今天和未来能起某种借鉴作用,如从中国近百年的历史看,落后就要挨打。为此,在讲授完新课内容后,适当地插入一些"社会热点"进行分析,把历史知识真正与现实结合起来,这也是对历  相似文献   

18.
【专题导言】每个历史人物都是一本厚重的书,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叙写着自己的历史篇章。读懂历史人物,链接现实,以启迪我们的生活、学习,促进健全人格的发展是我们学习历史的重要目的之一。由古至今,历  相似文献   

19.
历史教学因为本学科所授内容与现实的巨大差距,所以导致历史教学往往枯燥乏味,引不起学生学习兴趣,成为历史教学当中的一大难点,也是众多历史教师难以解决的教学难关。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广大历史教师充分开发自己的聪明才智,想方设法通过现实与历史的互通,抓住历史教学的切入点,引起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变枯燥为有趣,使历史成为学生爱学的一门学科。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所遇到的很多问题尤其是人们普遍  相似文献   

20.
历史是今天的“过去”,历史与现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历史上的一些重大事件、一些重要人物,往往也会成为文科综合考试的现实切入点。以下,我选取了2006-2007学年度历史上一些重要的周年问题,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