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小语教学中 ,语言文字的训练是重点之一 ,但教给学生阅读方法 ,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自读能力更为重要。语言文字训练要渗透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 ,年级的升高 ,长课文的出现频率越来越大。如何教好长课文 ,应是语文教师研究的重要课题 ,现就《少年闰土》一课的教学教法谈谈自己的体会与见解。一、从读入手抓思路 ,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少年闰土》选自鲁迅先生的小说《故乡》 ,是一篇讲读课文。全文2200多字 ,分17个自然段 ,五个大段。第一课时主要让学生自读课文 ,理清思路 ,教师引导 ,分清段落 ,整体初知课文内…  相似文献   

2.
教学实践证明,阅读能力训练抓好“找、悟、议、联”四环节,效果确实不同。 一、找 根据小学生好胜的心理特点,在课堂教学中以问题为指向引导学生在读中找,找中读,读要读到位,找要找准确。通过速读、跳读、慢读、分角色读等,提高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意识,找出老师提出的问题的答案。如我讲读《少年闰土》时,就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找”和“读”,先板书课题,后提问引入,让学生在“找”的过程中感知课文内容。 师:同学们从课题看,这篇课文记的是谁? 生:闰土。 师:写的什么时候的闰土? 生:少年时候的闰土。 师:闰土少年时候长的什么模样?是怎样一个人? 在教师引导下,找出教师提问的答案。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课文教学目的和学生的实际,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自觉的质疑问难,使学生变厌学、惧学、被动学为乐学、会学、学会。  相似文献   

3.
《少年闰土》一文,通过闰土对四件稀奇事的娓娓讲述和“我”的感想,表现了闰土知识丰富、聪明能干、勇敢机敏的特点。文中“我”和闰土是两个对比鲜明的人物。教学时,我充分利用现有教材,体现课改理念,突出自主探究。一、揭示课题,引导自学课文教师简要介绍课文的时代背景后,引导学生通读课文,明确三项任务:(1)自学生字新词,读通课文;(2)提出疑难问  相似文献   

4.
所谓"课内拓展",是指在指导学生学习课文的同时,教师适度引导学生在课堂上拓展,让学生多读、博读,增加学生在课堂上的阅读总量,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形成以文本带动课外阅读,以一篇教材内容带动词汇等多方面的积累,并指导学生的读书方法。让学生在原有书本知识的基础上,通过课内的拓展让所学的文章内容更丰富,知识网络更加系统。一、挖掘教材,寻找拓展内容1.从文章的作者入手。许多古今中外的文学大家的作品,如叶圣陶的《荷花》、季羡林的《夹竹桃》、雨果的《船长》等,在课堂上了解作者的简介,向学生推荐作家所写的其他名篇或精美的片段,以及相关书籍。  相似文献   

5.
语文教学采用“先声夺人”的导语固然主要,“余味无穷”的结束语设计更是妙不可言。如何设计这种余味式的结尾呢?我觉得应从兴趣入手,紧扣文章及教学的要点,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一)讲一讲。教材中精选了不少故事性强、富有教育意义的文章。文章刻画了各种人物形象,尤其是少年的形象。一课结束时,教师要求学生把自己学过的文章当故事讲给家长或邻居听;或在班级里组织讲课文中的故事等。这种既加深理解了课文,又训练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二)读一读。例如《粜米》、《少年闰土》等课,是从名家文章中节选的。结束课文时,教师把原文加以一番渲染,激发学生自己去品读原文.这对培  相似文献   

6.
《一分试验田》是小学语文第九册的一篇阅读课文,它的前边是讲读课文《少年闰土》。学生在学习《少年闰土》时,通过教师讲解,了解了闰土的特点,获得了一些表现人物特点的感性知识。《一分试验田》的后边是独立阅读课文《一张珍贵的照片》,它要求学生在学习前两篇课文的基础上,运用学到的读写知识来分析课文中的周总理和小桂花,特别是周总理的一些特点。尽管课后作业没有  相似文献   

7.
《落花生》一文主次分明,语言浅显,所说明的道理深刻。重点训练项目是分清课文的主次;重点理解父亲的话的含义。 一、整体感知,带疑促读 1.指名板书课题并利用投影释题,强调“落”字的书写。 2.学习这篇课文主要要完成哪些任务呢?自由朗读课文,读后结合导读、预习提示、重点训练项目和课后练习想一想,议一议。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己拟定学习任务,明确学习目标,变被动为主动,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 3.分节读课文。谁愿意读第几自然段谁就在读这一自然段时站起来读,若站起来的学生多就坐下齐  相似文献   

8.
浅谈阅读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山西/路玉英一、加强阅读,引入美感情境小学语文教材大部分由名家名篇组成,文章内容丰富,语言优美,感染力强.如教学《长城》一课,教师运用挂图、朗诵将学生带入情境,师生共同读文品味,领略长城的壮丽风光,欣赏长城的建筑艺术,想象长城...  相似文献   

9.
研究性阅读指的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用探索研究的方式自主阅读,以获取和运用有关知识或能力的一种课堂教学模式。开展研究性阅读的关键是要选准研读点,以之为突破口,引导学生阅读探索。那么如何确立研读点呢?1.以课文题目为研读点文章的题目犹如一个人的眼睛,蕴含、透射着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主要内容。以课文的题目为研读点可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之功效。如学习课文《董存瑞舍身炸暗堡》,若让学生仔细研读课题,抓住题眼——“舍身”进行研读活动,必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以课文作者为研读点教材中有许多名家名篇和写名人故事的文章,以…  相似文献   

10.
朱银菊 《小学生》2013,(9):76-76
最近我学习了新课标,对阅读教学有了几点认识。第一点,新课标强调阅读教学首先要让学生整体感知文章。对于整体感知我有以下几点理解。整体感知文章的提出,我觉得是针对当前阅读教学中有些老师没有真正理解编者的选编意图,对于一篇文章片面理解,没有引导学生真正的理解文章的意义。如《落花生》一课,本篇课文是借物  相似文献   

11.
《少年闰土》节选自鲁迅的自传体小说《故乡》,由于这是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唯一入选的鲁迅作品,所以教师们对这篇课文分外重视,把它看做是引导学生认知鲁迅的入门之作。在对《少年闰土》分析讲解完毕之后,不少教  相似文献   

12.
沈玉芳 《小学生》2013,(10):121-121
课文诵读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的环节,通过诵读,学生能掌握课本中字与词的用法,能理解课文中传达的思想、能掌握语文素材的特点等。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诵读课文的方法学习课文中的语文知识。然而小学教师在引导学生读课文时,常常会发现学生诵读课文存在很多问题。比如有些小学生读课文根本不认真,他们不理解诵读课文有什么重要的意义,教师要他们读课文,他们就含含糊糊地读一遍,连念错了字也不知道;有些学生不喜欢诵读课文,他们觉得看文字比诵读课文来来得快,为什么要浪费时间诵读课文?所以他们把教师布置的诵读课文的要求当作任务,教师要求读几遍就读几遍,应付完任务就不再读;有些  相似文献   

13.
一、学法回顾平时我们学习课文都有哪些方法?《山雨》是一篇写景的课文,用什么学习方法更能体会出课文所描绘的情境?(读一读,画一画,边读边想等都是学习的好方法)二、自读课文,感悟探究(一)欣赏山中雨声,学习第二段。1.引导学生自由读第二段,边读边想,在这段话中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2.4人小组交流,你读懂了什么?感受最深的是什么?3.全班交流学习收获。根据学生汇报交流情况,教师相机引导:①指导读好第4自然段。请学生模拟远处雨声及近处雨声,体会雨声的变化。练读,师生评议。②引导体会句子:飘飘洒洒的雨丝是…  相似文献   

14.
高级英语教学中,引导学生从修辞层面对名家名篇进行解读,不仅能够增加学生的西方文化底蕴,而且能够欣赏语言的艺术美;从语用层面剖析,有利于加深学生对课文的内容的深层理解,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15.
<正>苏教版小学语文课本里,收集的都是名家名篇,读起来不仅朗朗上口,而且蕴含着许多生活哲理。这就要求语文课堂教学充满情感,让学生在阅读中净化自己的心灵,陶冶美好的情操。那么,怎样才能让语文课堂充满情感?一、教师范读要有激情要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师的示范朗读非常重要。每一篇课文,教师要读得声情并茂,抑扬顿挫,给学生美的享受。如,五年级上册收集的《师恩难忘》《高尔基和他的儿子》  相似文献   

16.
在小学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感悟很重要。所谓阅读教学中的感悟,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的语言实践活动,我们教材上的课文大多是文质兼美的名家名篇,只有让学生多读、揣摩,才能使学生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才能明晓文学语言的雄浑意境。我在教学中通常采用多渠并进的策略引导学生深入感悟,并让学生在感悟中有所收获。  相似文献   

17.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渗透写作知识,引导学生从课文中学习作文的方法。 一、学习遣词造句 我们教材中的课文多是名家名篇,其中有不少精彩的词句,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匠心所在。例如《燕子》中“微风吹拂着千万条才舒展开黄绿眉眼的柔柳”一句,既写出了色彩,又写出了姿态,特别是运用拟人手法,把柳枝的百般姣柔写得生动传神。  相似文献   

18.
一、获取信息的方式1 课外阅读的内容与课堂教学的内容相结合。少儿心理品质的一个特征是无意性和情绪性 ,他们常常被新鲜事物所吸引并由此对与该事物有关的一切信息产生寻根究底的激情。在课堂教学中 ,当学生被某些精彩的内容所感染时 ,教师可抓住这个契机 ,向学生推荐与其相关的其他读物。可根据节选推荐全书 ,也可推荐同一作家的其他作品 ,还可推荐与其相关的读物。如在语文课上学习《少年闰土》后 ,可推荐小说《故乡》 ;在数学课上学习圆周率后 ,可推荐人物传记《祖冲之》。2 课外阅读的内容与学生的年龄特征相结合。研究表明 ,少儿读…  相似文献   

19.
刘杜鹃 《湖南教育》2003,(23):33-33
阅读教学中的审题训练,是实现读写结合的重要手段。通过审题引读,可激发学生读书兴趣,减小学生理解课文的难度,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为写好命题作文奠定基础。一、审题引读,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有些课文的题目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和启发性,学生看了课题很感兴趣,急于想知道文章的内容。如《纸奶奶的生日》《院子里的悄悄话》《雨中》等。对这类文题,教师在指导学生预习课文时,可以从审题入手,引导学生看题目,说说自己想知道些什么,想想课文可能会写些什么。如预习《院子里的悄悄话》这课时,教师可设计这样一组问题,让学生思考:看了这个课题后,…  相似文献   

20.
刘莉 《湖北教育》2003,(3):19-19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的行为,学生对阅读材料的反应是多元的。因此,教师应尊重学生独特的阅读体验。 如在教许地山的《落花生》时,教师让学生说:“当今社会,你想做落花生那样的人,还是想做苹果、石榴那样的人?”学生对文本的解读体验各不相向,有的人要做落花生那样的人,它虽然不好看,可很有用。有的学生却认为要做“外表光鲜,又有用的人”。理由是现代社会光有用不行,还要学会包装、宣传。鲁迅先生的《少年闰土》是一篇经典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