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沈忱 《新闻与写作》2007,(10):12-14
公元1999年10月1日,终生难忘!凌晨5点,我走进了800平方米演播室——国庆庆典直播总指挥中心——今天的每一个镜头都将从这里传到千家万户。  相似文献   

2.
"下一个找谁?主要谈什么?还是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谈起吗?要不要换一个场景?这个位置的左侧要不要再补点光?"在北京华润饭店一楼侧面的咖啡厅一角,刚刚采访完江苏团的一位代表,我的搭档崔月平就迫不及待地把一串问题又抛给了我.  相似文献   

3.
随笔     
《中国新闻周刊》2003,(46):86-86
过年我在一个朋友家喝酒,坐坏了人家一只简易折凳,心里就害怕起来。上帝啊,救救我吧。我在过着沉重的日子,每天还在克服地球引力奔波来去,容易么我?天可怜见,我一天也还是蛮辛苦的:凌晨两点之前从没睡过觉,一般也不睡过中午十二点,每天死掉无数个脑细胞,间或也游泳打球什么的,肉还是长个不停,连电子邮箱  相似文献   

4.
走进耒阳     
2004年9月15日凌晨1点,我和刘静、刘芬乘上耒阳来接我们的小车,用一种神秘的方式前往那神奇的地方——耒阳。  相似文献   

5.
"疯狂"的新年夜 不觉又到了年尾,但对年初的记忆却异常深刻. 鼠牛交替的那个晚上,我在石家庄中国大酒店8005室里奋笔疾书,而后方编辑则望眼欲穿地等着我的稿子上版.我写啊写,一直写到凌晨1点才交稿,新旧年交替的那一刻,竟没能顾得上作一凝视,就翩然而去了.  相似文献   

6.
一个“早”字,基本上概括了我们《上流早晨》栏目的特殊面貌。每天早晨7点直播,它是最早同上海电视观众见面的节目;它每天要提供从午夜至凌晨刚刚在上海发生的新闻,是最新最快也是最早的新闻报道。可以说,正因为这个“早”字,才使它独具魅力,一开播就受到了广大观众的青睐。然而,这个“早”字对我们节目组的每个成员来说,却意味着是迎接一场改变生活节奏,增加工作强度的严峻挑战! 每天早起就是件很不轻松的事。记得儿时常嘻嘻哈哈地唱那首“我们每天起得早”的歌,可那时哪有可能每天早起?随着《上海早晨》的开播,我总算真正尝到了每天早起的滋味:凌晨4点半,当别人还在梦中遨游的时候,我就得赶紧起床准备上班了。说实话,难得一天起个早并没啥,可天天早起对于贪睡的  相似文献   

7.
第一次跑全国两会,有收获,有遗憾.我是非注册记者,先前预料到采访会很难,但没想到会难于上青天.因为没证,一次次被武警拦住;因为没证,整天和安保玩"猫捉老鼠".几天下来有些绝望:今年的安保也太严了吧?采访屡屡受阻,稿子迟迟不出,嘴上起了两个大泡.买盒烟,凌晨两点,琢磨--得给自己设立一个目标.  相似文献   

8.
<正>老年听众需要电台的长篇联播一直以来都是我关注的一个主题。最近这个主题再次因为我亲身经历的一场小邻里纠纷浮出水面。最近一段时间里,我总是在凌晨三四点钟就被一阵阵嗡嗡声弄醒。开始还以为是自己幻听,可几次之后,觉得不像,就在再一次被吵醒之后细听,原来是瓮声瓮气的说话声,怪了,谁下半夜还这么能唠嗑,唠的还这么热闹?再细听,隐约才听出是那位哑嗓子评书表演艺术家单田芳的声音,抑扬顿挫,磁性十足。原来是四邻中有人起大早  相似文献   

9.
关于本书的布局谋篇2008年,关于这本书我曾写过一个提纲,《一场悲欢离合的大戏——1958至1962年河北省撤县、并县、复县史鉴》,供你们参考,粗了点,今天,我就这本书的大体布局和你们再具体谈谈我的想法。  相似文献   

10.
句号是句末点号,只能用在句子的末尾。什么是句子?一个语言格式,不论长短,只要是能够独立地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的,就是一个句子,反之就不是一个句子。例如:"我在北大当教授"是个句子,"我在北大当教授的时候"却不是个句子,只是句子的一个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