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与2001年相比,2002年高考语文试卷在考试内容和结构上都有所调整。在内容方面,取消了对文学常识和现代诗歌的考查,古代诗歌鉴赏由选择题改为主观题;新增了文言文翻译题和名句名篇默写等内容。在试卷结构方面,将原来的六个部分改为七个部分。其中,新增的第四大题囊括了新增加的3个题型,即文言文翻译、古代诗歌鉴赏和名句名篇默写。试卷的主  相似文献   

2.
张玉冰 《甘肃教育》2010,(17):42-42
从近几年的高考语文试题看,全国卷的古代诗文考题分值为32分,其中文言文阅读题19分,诗歌鉴赏题8分,古诗文默写题5分。文言文阅读与诗歌鉴赏题是高考考生考试复习的重点、难点,是提高语文成绩的关键。现笔者将多年来在教学实践中积累的古代诗文阅读鉴赏题应试策略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第二大题为古代诗文阅读,由文言文阅读、古诗鉴赏和名句名篇默写三部分组成。与2011年相比,第9题取消了断句,只设翻译,翻译的句子由两句变为三句,第9题的赋分仍然保持10分。  相似文献   

4.
与 2 0 0 1年相比 ,2 0 0 2年高考语文试卷在考试内容和结构上都有所调整。在内容方面 ,取消了对文学常识和现代诗歌的考查 ,古代诗歌鉴赏由选择题改为主观题 ;新增了文言文翻译题和名句名篇默写等内容。在试卷结构方面 ,将原来的六个部分改为七个部分。其中 ,新增加的第四大题囊括了新增加的 3个题型 ,即文言文翻译、古代诗歌鉴赏和名句名篇默写。试卷的主客观题比例也作了较大的调整 ,分别由原来的 4 0 %和 6 0 %调整为 30 %和 70 %。加强了对考生分析能力的考查 ,这与《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致的。语言知识题继续体现出对考生掌握语言基…  相似文献   

5.
与2001年相比,2002年高考语文试卷在考试内容和结构上都有所调整。在内容方面,取消了对文学常识和现代诗歌的考查,古代诗歌鉴赏由选择题改为主观题;新增了文言文翻译题和名句名篇默写等内容。在试卷结构方面,将原来的六个部分改为七个部分。其中,新增加的第四大题囊括了新增加的3个题型,即文言文翻译、古代诗歌鉴赏和名句名篇默写。试卷的主客观题比例也作了较大的调整,分别由原来的40%和60%调整为30%和70%。加强了对考生分析能力的考查,这与《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6.
2003年高考语文第Ⅱ卷知识题命题大体延袭了去年命题的套路,三道大题分别是文言文考查、现代文阅读考查与语言综合能力考查,未出现新的考试形式,但在不变之中亦出现了某些新变。关于文言文考查,出现了三种新动向:一是文言实词的考查成为高中文言文学习的重点,二是古代诗歌鉴赏明确提出“诗眼”的概念,三是名句默写超出课本范围。今年第Ⅱ卷第16题对“庭折”、“面从”二词的考查相当严格。对“庭”与“面”,考生失分并不多。此题中失分最多的是“庭折”的“折”,绝大多数考生对此词甚为陌生。在“佞”的词义考查上,考生失分亦甚多。今年的古代诗歌鉴赏明确提出了“诗眼”的概  相似文献   

7.
与2001年相比,2002年高考语文试卷在考试内容和结构上都有所调整。在内容方面,取消了对文学常识和现代诗歌的考查,古代诗歌鉴赏由选择题改为主观题;新增了文言文翻译题和名句名篇默写等内容。在试卷结构方面,将原来的6个部分改为7个部分。其中,新增加的第四大题囊括了新增加的3个题型,即文言文翻译、古代诗歌鉴赏和名句名篇默写。试卷的客观题与主观题的比例也作了较大的调整,分别由原来的40%和60%调整为30%和70%。加强了对考生分析能力的考查,这与《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致的。第一大题第一大题考查的是语…  相似文献   

8.
字形辨析是高考必考的题型之一,2006年全国17套高考语文试卷中,有15套试卷在第Ⅰ卷以选择题的形式不约而同地考查了字形辨析。而且,间接考查字形辨析的题也会在第Ⅱ卷以文言文翻译、诗歌鉴赏、名句名篇的默写以及作文等主观题型出  相似文献   

9.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学习文言文,要求“能顺畅地朗读文言课文,理解基本内容。”所谓“顺畅地朗读文言课文”,对于笔试试卷来说,包括注音、断句、节奏、重读轻读、默写填空、判断诗文句子正误、调整诗文句序等。在这些考试内容中,尤以背诵性质的默写题最为常见,它在文言文知识试题中占有相当的比重,有些地方甚至成为必考题。随着命题研究的不断深入,古诗文默写题在考查形式上正在发生着变化。  相似文献   

10.
《新高考》2007,(11)
【考点展示】文言文翻译题落实的是文言文阅读中的"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这一考点。"理解"是正确地把握文言字句在文段之中的意义,"翻译"则是将所提供的文言句子译成规范的现代汉语。文言文翻译题不仅考查考  相似文献   

11.
姚小琴 《新高考》2007,(11):20-21
【考点展示】文言文翻译题落实的是文言文阅读中的"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这一考点。"理解"是正确地把握文言字句在文段之中的意义,"翻译"则是将所提供的文言句子译成规范的现代汉语。文言文翻译题不仅考查考  相似文献   

12.
赵敏 《考试周刊》2008,(53):2-3
今年山西省高考语文科目中,出现了古诗文默写书写汉字不规范、古文翻译语句不通顺、表达不流畅、古诗歌鉴赏题易解答却不能得满分等问题,本文作者经过分析指出:学生忽视识字写字导致书写不规范;教师代替学生释疑字词、翻译语句,学生忽视课外阅读以致相关人文、社科知识欠缺也影响了文言文的理解;过分推崇诵读和缺少相关知识以致古典诗歌鉴赏能力没有培养起来。  相似文献   

13.
文言文句式,高考一般不单独设题,考查往往融合在句子翻译题中,但忽略了句式,往往会在句意理解、翻译中出现"黑障".下面结合2008年高考文言文翻译题中出现的热点句式作点分析.……  相似文献   

14.
第四大题本大题包含文言文翻译、古代诗歌赏析、名句名篇默写三项内容。16.把文言史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1)裴矩遂能廷折,不肯面从。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君恶闻其过,则忠化为佞;君乐闻直言,则佞化为忠。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裴矩竟然能够当廷辩驳,不肯当  相似文献   

15.
中考文言文阅读走向分析近两年中考文言文阅读考查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背诵默写;理解常用实词、虚词;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诵读、理解、感悟文章内容;把握文章写作特点等。考查的题型主要有填空题、选择题、解释题、问答题四种形式。一般来说,背诵、默写以填空题  相似文献   

16.
中考试卷中的诗歌鉴赏题,一般以选择题形式出现,内容涉及文学常识、诗句理解、品味赏析、默写运用等,这就要求我们夯实基础,掌握诗歌鉴赏的技巧,从而提高答题的正确率。  相似文献   

17.
第四大题本大题包含文言文翻译、古代诗歌赏析、名句名篇默写三项内容。1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1)裴矩遂能廷折,不肯面从。译文:(2)君恶闻其过,则忠化为佞;君乐闻直言,则佞化为忠。译文:【答案】(1)裴矩竟然能够当廷辩驳,不肯当面顺从。(2)国君厌恶听到自己的过错,那么忠诚就会变为奸伪;国君喜爱听到正直的言论,那么奸伪就会变为忠诚。【分析】文言文翻译是考查考生文言文阅读综合能力的有效手段。多年以来文言文翻译均安排在四选一的选择题中,主要考查对文意的理解等内容。自去年开始,改用主观题的方式考…  相似文献   

18.
王立金 《学语文》2005,(4):28-28
2005年全国高考语文卷较2004年有较大变化:一是试卷结构的变化,第一卷由14题减为10题;现代文阅读中原有的一个鉴赏选择题变为主观表达题。二是分值权重的变化。第一卷由14题42分减少为10题30分;第二卷文言文翻译由8分增加到10分,诗歌鉴赏由6分增加到8分;现代阅读题(主观表达题)由18分增加到22分:第六大题3题12分增加到15分。  相似文献   

19.
朱焕 《新高考》2004,(9):4-5
江苏卷的诗歌鉴赏和名句名篇默写题总的来说是两道平中有变,实中求新的好题。诗歌鉴赏题的主要特色有四点。  相似文献   

20.
一、中考文言文阅读走向分析近两年中考文言文阅读考查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背诵默写;理解常用实词、虚词;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诵读、理解、感悟文章内容;把握文章写作特点等。考查的题型主要有填空题、选择题、解释题、问答题四种形式。一般来说,背诵、默写以填空题或选择题的形式出现;理解常用实词、虚词以解释题或选择题形式出现;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以选择或问答题的形式出现;对文章写作特点的考查主要以选择或问答题的形式出现。2004年中考文言文阅读命题,则将在基本保持前两年题型的基础上,力求从多方面考查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