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今报刊、广播、电视,常有许多表扬谦让行为的报道。受众很熟悉这些字句:“×××工作有成绩,本该升一级工资,但因调资名额有限,他主动让给了别人”,“×××在单位是业务尖子,成果颇丰,但他考虑到职称指标不多,有的人年龄已大,便放弃了申报×级职称”,“×××风格高尚,把出国考察的机会让给了没有出过国的同志”,等等。总之,让工资,让奖金,让职称,让出国机会,我们的记者一概予以报道,一  相似文献   

2.
西方记者把客观公正的口号喊得很响亮,他们自己也明白,纯客观是骗人的神话,他们在不少新闻著作中承认编辑、记者在选择报道题材、角度、安排版画、写标题等等是体现了办报人的意图的,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为了争取读者的信任,让读者确信他们是毫无主观考虑,是“公正而又真实地”反映现实,就尽力要掩盖他们的真正意图,因此在写作技巧上想了很多办法。比如说,在口气上决不能有记者的‘我’字表现出来,明明是记者的观点,却要通过别人的口说出来,因此,“此间消息灵通人士”、“中国问题观察家”等代名词应运而生。在用句方面,也避免带有记者的主观因素。忌用主观的形容词,如果说××人穿著时髦,不如说他身著××著名服装公司出品的八十年代的流行服装。说此人是有勇无谋,不如选择事例来说明。  相似文献   

3.
第十一届亚运会首枚金牌得主邢芬遇到了难题:当她力拔千钧,夺得桂冠,气喘吁吁地走下举坛时,一位记者第一个冲上去,伸过话筒,向邢芬提出第一个问题。我们不能不佩服这位记者强烈的新闻意识,其精神可嘉,其勇气可贵,然而,其提问却让人大失所望。他的问话是“我是××台的记者,请你向听众说几句话好吗?”天哪,他竟将使尽全力争  相似文献   

4.
县市报的记者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个通病,就是发现新闻的能力比较差,例如去采访有关会议和有领导在场的活动,往往把眼睛只盯在领导身上,把领导人的一言一行当成新闻,采访回来后,立马写出一篇“××肯定”“××指出”“××强调”“××要求”的稿子,一交了事。其实,这样的采访,没有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报端上屡有让人“不大放心”的娱乐新闻出现。不妨举几个去年以来的例子为证,如“张艺谋要当电影局副局长”。“×××没当歌手大赛评委是因其素质差”、“××影片被禁”、“××影片开禁未作一处修改”、“××影片将是中国第一部分级影片”、“××被困雪山生死未卜”、“××因老公解职猛拍广告以贴补家用”、“《芬妮的微笑》参赛莫斯科电影节并获电影节奖”、“面对绯闻流言××快崩溃了”,等等。这几条“消息”经事实“检验”,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儿”。稍加分析,类似“娱闻”的产生可分如下三类:一是某些影视  相似文献   

6.
自进入新闻这一行,总喜欢找来各种报纸研读一番。这样做一方面可以掌握四面八方的信息;一方面也有“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的学习、借鉴之意。不过,读来读去,我发现时下有些报纸上的稿子似乎越来越令人难以卒读了。缺乏文采自不必说,文中还不时出现种种“硬伤”。譬如“明日黄花”这个词吧,《现代汉语词典》里面明明白白地写着:“比喻已失去新闻价值的报道或已失去应时作用的事物。”但我却不止一次地发现有不少报纸的记者竟把它写成了“昨日黄花”。虽是一字之差,却是实实在在的“不通”。再如,有一家报纸的记者写出了“×××更像…  相似文献   

7.
切莫把“发现”仅当成一种荣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之茂 《中国档案》2003,(12):35-35
这是一个老话题。老话之所以重提,是因为翻阅档案报刊,我们还是能够经常读到这样一些带有轰动效应的消息:“××档案史料在××档案馆被发现”。接下来,作者会有足够的理由说明该档案史料是多么重要,“填补××史料空白”啦,“证明(或推翻)××史研论断”啦,云云。反正不外乎世上独有,弥足珍贵。沉睡已久的档案被唤醒,物尽其用,同时又能令人心服地说明档案馆藏品丰富宝贵,这真是一件让人高兴的事。忽一日,有朋友对档案馆里发现档案的“新闻”不以为然,竟说出使人添堵的话:“我对你们档案馆是做什么的有些不理解了。田野里发现庄稼,教室里发…  相似文献   

8.
不说电视,单说广播,长期以来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有些记者虽然新闻素养挺高,笔头子也较硬,但往往张不开嘴,不会用口语表达自己采制的新闻报导。即便能开口的,顶多是在报导的开头,说几句开场白或者在结束时说,由××台、××记者报导的云云。由于记者们没有掌握播音技巧,或者有些记者压根连普通话都不会讲,所以,他们采访时只会动手,不会动口,本来可现场发回的报导,也得带上播音员。这不仅影响了新闻的时效性,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广播记者的灵活性。在新闻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改变这种“无声记者”的状况,让广播记者掌握一定的播音技巧,开口说话,走编播合一的路显得越来越有必要了。  相似文献   

9.
当前,不少新闻媒介使用涉及日本的机构、职务名词术语时,随意简称或原文照搬,不仅语义出错,而且造成不良影响,值得引起重视。 《新疆日报》曾把日本蝶理株式会社“取缔役”××××原文照搬。我打电话问编辑:“取缔役”是什么意思?回答:我也不知道,记者就是那样写的。编辑都弄不懂,照搬出来,让一般读者怎么能懂?“株式会社”,一般都理解成“公司”,准确地说,应是“股份有限公司”,“取缔役”是“董事”,“专务取缔役”就是“常务董事”,“事务局长”也就是“秘书长”。《新疆经济报》在’94乌洽会期间发了一幅照片,图片上明明有“日商岩井株式会社”字样,可下面的说明却是“岩井株式会社”,把“日商”二字省略掉了,这是不对的。实际上“日商”二字是专用名词,“日商”是个大财团,后来与“岩井”合并,全称应是“日商岩井株式会社”。  相似文献   

10.
去年开始,笔者长做夜班,其中一项工作是协助总编审阅大样。在审样过程中,笔者对常见的“小错误”作了一些记录,并认为从精品意识出发,有必要作些分析归类总结,防止一错再错。 下面是我的一些札记: ×月×日 何来“村长”? 将“村民委员会主任”误称为“村长”的错误可谓屡见不鲜。 今天一则记者稿子又把“村主任”叫做“村  相似文献   

11.
众议     
苟且偷生的日子2005年8月20日,我无比伤心地主动离开了工作10年的《×××法制报》。因为这里的新闻寻租与新闻腐败,在拷问着媒体和记者的良心,在拷问着媒体的公信力。朋友对我说:“你如果把《×××法制报》的事写出去,你就是疯子。”  相似文献   

12.
我是个爱看报又不多动脑筋的人。不过,看得多了,除看内容外往往还看看暑名是谁。好多新闻稿的署名是:本报记者×××,通讯员×××。我以为这样的稿子一定是报社记者下去采访和通讯员一起采写的,而且主要是记者的功劳。但前不久,有两件事送到我耳朵里,使我为之一惊。一位同志  相似文献   

13.
时下,娱乐新闻渐成报界一道抢眼的“风景”,关于艺苑“星腕”们的专访报道充斥着版面,以致泥沙俱下,生出种种令人忧虑的“人物专访病”。一是“隐私窥视癖”。此病疫情最严重。“××又爆姐弟恋”、“××真想生个儿子玩”、“宠物小猫‘病故’,××伤心欲绝”、“××领回私生子,舔犊深情赎前罪”、“多年情人走出幕后、××令影迷痛不欲生”、“××裸泳露春光,狗仔队大饱眼福”……凡此种种,无不成为某些“娱记”如数家珍、津津乐道的“精彩花絮”,在迎合少数恶俗读者低级趣味的同时,一个记者的良知在自我践踏中扭曲变形。仿佛…  相似文献   

14.
今天我又接到了这样一张名片:自由撰稿人,×××。算来这是我一个星期内接到的第六张此类名片了。我认识×××,我知道他是个专写“命题作文”的主儿。但他在濠邦酒吧还是激动地告诉我:老子不侍候他们了,现在辞职干自由撰稿人了。这话乍听起来颇有点“挣脱了束缚”的味道,勇气  相似文献   

15.
杞忧二章     
文风啊,文风?! 请问,你有几许时间和生命,是在读这样的报道中度过的呢? “从铺天盖地、汹涌澎湃、波澜壮阔的改革大潮中记者朱××获悉:江南最大的都市××省××市国家二级企业××公司,从今年元月开始开展了全方位、多元化、立体交叉式的改革。通过一系列活动,从内到外、从上到下产生了群体轰动效应……”  相似文献   

16.
这两天,新记者证发到了手里,我们想到了一个问题:记者证代表着什么?听同事说起,一位记者早上上街买油条时,向摊主亮出了记者证,“我是××报的记者,先给我来两根油条!”令在场的很多人嗤之以鼻。我们也暗为这位老兄脸红———记者证用来买油条,真是给我们记者丢了脸、掉了价。但事儿越小,越能说明一个问题:在这种记者手里,记者证代表着一种牛气十足的感觉。兜里揣着它,脾气大了不少。还听同事说起,一位记者去商场买东西,同样亮出了记者证,要求商场免费“卖”给他一台空调。在遭到拒绝后,便以曝光相要挟,并扬言:“这么大个商场,找你点问题还…  相似文献   

17.
一些记者和通讯员在写稿时,常常将“截止”和“截至”混淆使用,把“×月×日截止”写成“×月×日截至”,或把“截至×月×日”写成“截止×月×日”。因此,“截止”与“截至”误用的例子时常见诸报纸杂志。其实,“截止”与“截至”意义相近而用法却不同。“截止”由意义相近的“截”和“止”复合而成动词“截止”,表示“停止”的意思,它们后面不能也不需要再跟具体时间作补充成分。而在“截至”一词中,  相似文献   

18.
应约为一家报纸阅报“挑刺”,发现有的年轻记者将被采访对象的某些规划当作新闻进行报道。比如《××××(地名)风吹草低见牛羊》,字里行间不见此地发展牛羊养殖业的任何新闻事实,通篇只是养牛养羊的数字规划,养牛养羊是一门极为艰苦、极讲科学的活儿,而这位记者笔下全是规划数字,仿佛“风”一吹就见到成片的牛羊,读者会提出疑问:这规划究竟能否变成事实?又如,一篇某地级市发展旅游业的报道,通篇写的是  相似文献   

19.
园地员通讯     
××系统日前召开经验交流会,会上有五位同志介绍了经验。出席会议的有××书记,×××长×××长。××长作了重要讲话,他指出……他……要求……他强调……”. 这是近日在一家报纸上看到的新闻,读后心头不禁发问,究竟谁是这一会议的主角?无疑,经验介绍者应该唱上角。那为什么新闻报道会“喧宾夺主”呢? 记得周总理生前曾对记者说过,不要把镜头对着我们,要面向群众。为什么时至今日,有些会议  相似文献   

20.
我在基层政府机关做文书工作,每年都把辖区内的典型事件与新闻人物的事迹写成材料,打印后报给上级。这些印刷品饱含着我们文书工作人员的心血和汗水。近年来,有些大报记者到县城来访时,先把现成的材料抓到手。有时,他们不见被采访者的面,只从材料上剪剪辑辑,便署上“本报记者×××”,公开发表了。古有“客大欺主、店大欺客”之说。我认为,这桩事是新闻界“客大欺主”的表现。社会上有些小人物抄袭他人文章一经揭发后,人人喊打,口诛笔伐。而这些大报记者在基层的材料堆上搞“采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