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似看山不喜平”,新闻要为受众所喜欢.报道形式就要不断创新。新闻写作一味沿袭固有的思维模式和写作模式.只能扼杀新闻的生机与活力,难以出新、出众。倘若“反其道而行之”,往往能写出与众不同、别开生面的好新闻来。“反弹琵琶”写新闻,是一种逆向的思维与写作方式,即从相反的思维方向去思考同一新闻事件或问题,别出心裁地开辟新闻报道的新境界,使新闻有着更加诱人的潜力与活力。  相似文献   

2.
新闻写作中的情感思维方式思维学告诉我们,思维模式的静态结构由有机的三个基本要素构成:知识结构、价值观念、情感结构。其中,情感结构是思维模式的驱动系统,对思维模式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李媛  漆文  李淘 《新闻前哨》2007,(5):49-50
导语是消息的开头部分,主要功能是表述新闻最重要的内容,吸引和引导受众。作者在构思导语时都想写得精彩动人些。但是,媒体的新闻报道中,令人赏心悦目的导语少之又少。究其原因,我们认为,传统新闻写作比较注重社会各类知识的掌握和采写经验的传授,疏于从思维方式的角度去研究、指导导语写作,同时,记者编辑的思维“定势”也会导致导语写作一般化。新闻贵在“新”。在新闻写作特别是消息导语的写作中,应大力提倡和运用一种富有创造性的思维方式,这就是求异思维。  相似文献   

4.
涉及新闻采写,大多论是从发现新闻、表现新闻两个环节进行论述的。本认为,在发现新闻、表现新闻的过程中,思维是一个核心环节,正是鉴于此,本首先论述了思维在新闻写作中的重要作用,并着重分析、论述了新闻采访、构思、表现过程中的基本思维模式。  相似文献   

5.
张家恕 《新闻界》2008,(5):54-55
写作模式的运用有利于记者快速完成写作,从而确保新闻的“新”。但运用模式不能是机械地套用,所运用的模式还必须开放性的有机结构模式。本文探讨了中国古典篇章模式的合理内核及其运用于新闻写作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6.
覃一 《新闻采编》2000,(6):15-15
新闻写作,就其本质而言,就是思维成果文字化、文章化,写作中的“知”与“行”既是一个思维创作的过程,又是一个矛盾的转化、解决过程。“知”是写作的基础,“行”是写作的最终目的,写作中遇到的知之不多和知却不善表达就是“知”与“行”转化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因此,要解决表达不准确而造成失误的问题,关键在于处理好写作中“知”与“行”,这样,才能使认识成果清晰地、条理地用文笔的形式表现出来。 “知”是写作的基础。这里所谓的“知”包括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对外物的认识,二是对写作素材的积累。范长江说过一句激昂的话:“广博的知识,丰  相似文献   

7.
蔡之国 《新闻界》2007,(2):134-134,123
随着现代新闻理论与实践的不断深入与发展,新闻报道方式也呈现多样化的发展态势。但不管新闻事件如何变化,叙事手法如何灵活多变,叙事角度如何新颖,新闻写作都离不开两种赋形思维模式:重复与对比。  相似文献   

8.
“逆向思维”,也叫“逆反倒转思维”。就是通常所说的“反过来想一想”或“站在对方的角度去分析问题”。变传统思维模式的由“因”及“果”为逆向思维由“新果”否定“旧因”,或由“新因”否定“旧果”,从而找出新闻事件采访的突破口,促进和提高采访效果。一、逆向思维是把握被采访对象心理、提高新闻采访效果的有效方法思维科学的原理告诉我们:人的思维活动与其对事物的态度是紧密相连的,二者之间的不同之处在于人对事物的态度是在思维过程中无声的变化的。二者之间表现为一种相互依赖的关系,即思维认识正确,被采访人对“新闻的真实性”的…  相似文献   

9.
所谓创造性思维,是指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新的方案或程序,并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的思维方式,它与习惯性思维方式相对。新闻写作中的创造性思维就是指要打破惯用的思维套路,不机械地对已经发生的新闻事实进行简单的再现,而是打开思想的闸门,对新闻事实进行“前后延伸”,在保证本质真实的前提下,探索出同一件新闻事实中蕴涵着的、他人应知未知的新闻价值。这种思维指导下写出的新闻,无疑会比人们看惯了的一般再现式新闻更吸引人。  相似文献   

10.
随着现代新闻理论与实践的不断深入与发展,新闻报道方式也呈现多样化的发展态势。但不管新闻事件如何变化,叙事手法如何灵活多变,叙事角度如何新颖贴近,新闻写作都离不开两种基本赋形思维模式:重复与对比。  相似文献   

11.
“反弹琵琶”写“新”闻。是新闽写作创新的一种逆向思维方式,即从相反的思维方向去思考同一新闻事件,别出心裁地开辟新闻报道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12.
军事新闻的写作模式有利于提高写作效率,但如果拘泥于这些模式,它就会变成令人生厌的桎梏,军事新闻就会变得死板僵化。而散文化写作却能给军事新闻注入一股清新明快之风,但要注意散文化的度。军事新闻写作模式化的表现纵观军队报纸,当前部分军事新闻在写作上的模式化主要表现在  相似文献   

13.
《新闻传播》2006,(1):60-60
《新闻导刊》2005年第3期发表了郑京湘的文章《拓展新闻写作思维的八种意识》.其中提出了分形思维意识观点。  相似文献   

14.
张家恕 《新闻界》2007,(6):68-69
本文分析了新闻写作技能中的基本构成元素,如新闻思维模式、新闻文本图式等,以期有助于新闻写作者建构其写作智能.  相似文献   

15.
论新闻采写中的反向思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就新闻写作中反向思维的特征、表象等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新闻语言,即常见于报刊和杂志等媒体的写作语言,如一位精力旺盛又刻意求新的活跃诗人,在传统语言规则的基础上,新闻语言时刻将激活思维、求新立异、将“语不惊人死不休”做为追求的目标。英语新闻语言尤其如此,在追求表达的准确、快捷、清新与简练方面,永远领先于,其他各类写作语言。  相似文献   

17.
何为高品质的思维?在此先不忙于下定义。首先了解一下思维的含义以及思维与新闻工作的关系等问题。其实思维,就是人们在表象、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认识活动的过程。写作是思维的艺术,是思维在作者头脑中的一种反  相似文献   

18.
“无冕之王”一般是人民群众对新闻记者的一种尊称,是社会对新闻职业的一种赞誉。对此荣誉,记者应该谦虚谨慎,不能自冠其名,然而对一种概念,每人可以有各自的理解。笔者认为,在纯新闻写作思维的境界内,记者可以谦称“无冕之王”、堪称“无冕之王”、敢称“无冕之王”。  相似文献   

19.
吴献举 《青年记者》2006,(14):45-46
思维方式的变化可以使新闻报道的表现形式更加多样,从而增强报道的可读性和吸引力。发散思维是一种多角度、多方向,寻求多种答案的思维方式,其在新闻写作中的运用,可以拓宽记者的思维空间,发掘更多更新更有价值的报道题材,采取更加灵活的写作方式,从而给读者耳目一新的感觉。发  相似文献   

20.
“要改变传统的新闻写作思维方式,变“宣传主导型”为“报道主导型”,从“传者中心”转变为“受者中心”,综合网络媒体的塑堡优势和传统媒体丰厚底蕴,使读者同时拥有速度和深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