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新课程实施以来,课堂教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张扬,教学气氛异常活跃。但却有个别教师走进了误区:以为只要考试成绩上去了,不管用什么办法教学都是有效的;以为课堂上学生高兴了、气氛活跃了、学生参与度高了,教学就有效了;以为考点讲解得越到位就越是有效教学,“为考而教”成了普遍现象。针对这些误区,笔者认为,要真正实现有效教学,就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努力。  相似文献   

2.
课堂上气氛活跃,学生才能学得主动;教师教学得法,才能激起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真正开动脑筋去探索研究新知识。那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呢?笔者在教学中尝试了以下三点种做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随着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深入人心,评价一堂语文课成功与否多半看学生参与多不多、气氛活跃不活跃等。至于教师的角色,似有边缘化的危险,导致许多教师因此减少甚至不再教授启发。这其实是一种因噎废食的教学观。我们从教学实践中得知,在注重激发学生理解、体验和感悟的同时,引导学生提升文化素养和文化品昧也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及时而恰当的点拨能点燃学生思维的火  相似文献   

4.
提问在reading教学中有活跃气氛、激发思维、和谐师生关系、促进自主学习、增强自信等诸多功能,教师要充分发挥reading教学中学生提问的价值,在提问的形式、提问的内容、提问的目的、提问的方法等方面加以引导,让提问为教学服务,更为学生的成长服务。  相似文献   

5.
实行新课改以来,语文课堂出现了一个新的变化:学生课堂讨论热火朝天,笑声阵阵不断,课堂气氛成为评价课堂教学成功与否的标准之一,与传统的封闭式、灌输性教学相比,语文课堂气氛显然是活跃多了.课堂气氛活跃,表明教师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的讲解与学生的思维产生了交流,这是优质课的标志之一.但有的教师对课堂气氛活跃理解有偏颇,以为教师一呼百应,学生一点即透.特别是讲公开课,有的教师不遗余力地使出浑身解数活跃气氛,讲得很热闹,认为课堂上欢声笑语,肯定是气氛活跃的一种表现.  相似文献   

6.
误区一:追求表面的课堂活跃不是教学生动 有的教师一味追求课堂气氛活跃,好像惟有课堂气氛活跃,才是教学的生动,其实,这是一种误解。诚然,教学的生动确实需要情绪热烈、气氛活跃,但就特定的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和教学环境来看,不同的课文内容应该创造不同的课堂气氛。比如《故乡》是一篇令人深思的课文,就应该在严肃的气氛中进行;  相似文献   

7.
课堂气氛是否活跃,是评价一节课成功与否的标准之一。气氛活跃,表明教师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的讲析与学生的思维产生了交流。可是,在新一轮课改中,在一些公开课、观摩课中,常常可以见到有的教师对“课堂气氛活跃”理解偏颇,以为就是教师一呼百应,学生一点即透,亦步亦趋,有的教师不遗余力使出浑身解数活跃气氛,讲得很热闹.小组讨论轰轰烈烈,认为课堂上欢声笑语,肯定是活跃气氛的一种表现。我认为.评价一堂课好坏的标准,不应以这节课是否热闹,有笑无笑、笑声多少为依据。诚然,课上并不排斥笑,但有的笑是不好的,不应该出现的。  相似文献   

8.
课堂气氛是否活跃,是评价一节课成功与否的标准之一。气氛活跃,表明教师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的讲析与学生的思维产生了交流。可是,在新一轮课改中,在一些公开课、观摩课中,常常可以见到有的教师对“课堂气氛活跃”理解偏颇,以为就是教师一呼百应,学生一点即透,亦步亦趋,有的教师不遗余力使出浑身解数活跃气氛,讲得很热闹.小组讨论轰轰烈烈,认为课堂上欢声笑语,肯定是活跃气氛的一种表现。我认为.评价一堂课好坏的标准,不应以这节课是否热闹,有笑无笑、笑声多少为依据。诚然,课上并不排斥笑,但有的笑是不好的,不应该出现的。  相似文献   

9.
“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音乐的旋律,给人以美的享受,在思想政治课中运用音乐教学,可以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活跃学生的思维,增强教学内容的吸引力、感染力,改变学生心目中思想政治课的枯燥、乏味的印象,从而对形成活泼生动的教学气氛,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教学是信息传递的一种重要渠道,而让学生参与旨在促进学生对学习内容的主动接受。学生参与能力的培养,对于活跃教学气氛、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重大意义。语文教学,由于其教学内容的繁杂,培养学生的参与能力,是行之有效的一种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1.
王欢 《考试周刊》2012,(6):143-143
化学是一门知识性很强的学科,很多教师在教学的时候.都会遇到学生理解困难,跟学生沟通不畅,教学效果不理想等情况,使得化学教学气氛变得很沉闷。因此,教师要改变以往的教学策略,转变教学观念,活跃课堂气氛。使化学教学变得轻松、高效。  相似文献   

12.
我们一直希望体育课堂能做到有笑声、有掌声、有音乐,气氛活跃,创设一种宽松和谐的氛围,让学生学有所成。而科学的课堂组织教学是达到这一目标的基本保证,只有真正做到上好每一节课,才能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努力做到“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一切为了学生”的新理念。  相似文献   

13.
一位老师这样诉说教学中的苦恼:"学生素质欠佳,让我讲课犯难:讲深了,他们听不懂,气氛沉闷;激发兴趣,气氛是活跃了,内容又显浅薄,担心完不成教学任务。"果真如此吗?教学中的深度与趣度,不是互相排斥的,而是相辅相成,可以兼而得之的,关键是对二者的有度把握与巧妙转化。  相似文献   

14.
多媒体这一现代信息教育技术引进课堂教学,大大活跃了课堂的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提高了学习效率。下面几点,就是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15.
在语文教学中,营造学生思维活跃、气氛热闹的场面的同时,相机适度的休止与空白,让课堂出现一种灵敏的静的气氛也是不可缺少的。语文课堂上适度布设静场,能产生为不教之教的效果。所以,语文课堂追求一种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中学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努力营造良好的教学气氛,保持学生们兴致勃勃的情绪、思索判断的神态、跃跃欲试的举止,使英语课堂气氛活跃,  相似文献   

17.
随着语文课改的深入,教师的教学观念不断更新,课程资源日益拓宽,教学形式更加丰富,通过知识结构整合,作为课堂改革的核心与关键——课堂被激活,并有了更多的创新。如学生的学习方式有了质的转变,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互动”“对话”,读一读、演一演、讨论交流、观看录像,气氛非常活跃。气氛活跃似乎证明学生参与积极,主动性强,热情高涨,学习效果好。  相似文献   

18.
2007年,我上了一节课题是“新航路开辟”的问题式教学示范课。备课可以说比较充分,先用幻灯片呈现该课的教学要求和主要知识点,再让学生阅读教科书提出问题,进而组织全体学生分组讨论,探究我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设计的几个问题。原以为自己准备充分、设计新颖,且学生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和归纳能力,课堂气氛会活跃而有序,探究气氛会热烈而有度,但课堂现场效果还是让我出乎预料。知识点讲解、归纳环节,师生互动默契;  相似文献   

19.
颜怀颖 《生物学教学》2004,29(10):12-13
提问是课堂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启发式教学的一种方式,也是联系师生双边活动的纽带,它对于活跃课堂的气氛,培养学生智能等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如何把握好提问的技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笔者在教学中作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
有效教学是教学永恒的主题,也是当今教育的必然追求。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我们的课堂教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张扬,教学气氛异常活跃。然而,热闹的背后,课堂教学是否真正有效的实施素质教育?怎样让学生真正有效的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值得我们深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