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网络欺侮作为一种新的欺侮形式开始在世界青少年群体中蔓延,国外相关研究者亦积极地给予了回应,对网络欺侮的形式、工具、流行程度、后果、成因与防治策略等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这些研究成果无疑有助于加深人们对网络欺侮的认识,推进网络欺侮的防治。  相似文献   

2.
英国学生欺侮问题的现状及其原因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来,中小学生的欺侮问题引起了英国政府和社会的高度重视。从本质上讲,欺侮是学生之间发生的一种特殊暴力行为,它包括对身体的欺侮、语言的欺侮和间接的欺侮三类。现在,学生欺侮问题已经遍及英国全境。欺侮事件的发生给被欺侮学生在身体上和精神上造成了极大的伤害。导致学生欺侮问题的诱因错综复杂。其中既有家庭、社会、学校方面的原因,也有学生自身方面的原因。目前,英国正在积极推进欺侮防止教育,同时也在积极采取欺侮干预对策。  相似文献   

3.
国外校园的反欺侮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欺侮是儿童间经常发生的一种特殊类型的攻击性行为,欺侮者和受欺侮者的身心发展都会受到不良影响,学校干预措施可以显著减少校园欺侮行为的发生率,通过参考澳大利亚,苏格兰,加拿大等国的作法,介绍国外学校 反欺侮经验,可以为国内学校制定反欺侮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欺侮——日本中小学教育中的顽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欺侮现象在日本表现多种多样.它在日本的中小学中早已有之,且有愈演愈激之势,这其中有着复杂的原因.欺侮现象的增多已引起日本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纷纷开展调查,对欺侮现象进行分类,寻找原因,以求对症下药.但真正的彻底的解决还有待于今后.  相似文献   

5.
学校欺侮现象是近几十年以来心理学研究的一个比较活跃的领域,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文章介绍了美国在欺侮研究方面的主要结论和最新动态,包括欺侮的定义及产生的原因、欺侮的行为模式及美国教育部为解决欺侮问题所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校园欺侮行为现状与危害、影响校园欺侮行为发生率的因素以及校园欺侮行为的治理策略三个方面比较系统地介绍和总结了国外的相关研究,以期为我国中小学校园欺侮行为的研究与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受社会转型期各种价值冲突多发,传统文化式微的影响,教师受欺侮的现象时常可见,于情不通,于法不容。受欺侮的教师合法权益保障成为一个值得研究的“真”问题。解读、分析其背景中的价值困境和权益保障之难,力促教师被欺侮现象的消解,是保障教育水准乃至人的生命健康等合法权益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8.
万赟 《宁夏教育》2006,(6):63-64
学生因不堪同学欺侮,在校园内用匕首等打伤、刺伤或刺死学生的事件屡屡见于各种媒体,从这些案例我们可以看出校园中日愈激化的欺侮现象。欺侮是指力量较强的个体或群体对力量弱小的另一方施加的重复性的攻击行为。欺侮是中学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包括殴打、漫骂、欺辱、敲诈勒索  相似文献   

9.
近些年来,欺侮问题已引起教育工作者的广泛关注,成为心理学尤其是发展心理学和学校心理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西方许多国家的教育工作者为此开展了大规模的探索活动,他们就欺侮行为的产生原因提出了各种看法。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对农村初中学生的自我概念及其与欺侮行为的关系进行研究,试图揭示自我概念与欺侮行为的相关程度,为中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预防欺侮行为发生提供理论支持。 一、研究方法 (一)取样 以广东江门初中学生为调查对象,随机选取3所初中学校863名学生进行测查,实得有  相似文献   

10.
中学欺侮行为是在中学生中普遍存在的不良现象,对广大学生身心造成了严重的后果.导致一些恶性案件甚至是犯罪案件,我们应当深入解读中学欺侮行为,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中学生的身心健康,树立正确的观念,引导其走向光明的未来.  相似文献   

11.
欺侮行为严重地危害学生的身心健康,阻碍学生的健康成长,降低学生道德水平,导致违法犯罪现象发生.留守儿童是欺侮行为的最大受害者,科学分析留守儿童欺侮行为的形成原因及采取有效的手段预防矫治,对于引导和帮助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促进其生理和心理的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一、引言校园欺侮行为一直是屡禁不止的顽疾,如何从学校实际出发,减少校园内欺侮行为的发生是教育者关注的话题。所谓校园欺侮是指利用学校教育资源作掩护,利用学龄、身体、地位等资源优势,对弱势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美国教育专家纷纷将目光关注校园欺侮,因为它是校园暴力的前奏,会对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产生不良影响,因此美国政府与教育部门出台了多种防治欺侮的政策、法规,并取得了一定效果,这些也可以成为我国中小学校园安全建设的借鉴。  相似文献   

14.
俄罗斯中小学学生欺侮及校园暴力问题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俄罗斯中小学中存在较为普遍和严重的学生欺侮和校园暴力问题,其原因主要是学生的心理问题和道德滑坡、家长的教养存在误区、学校教育存在弊端、大众传媒起副作用、社会法制不健全、刑事犯罪亚文化映射到学校等。其问题解决的对策主要三方面,即:家长要关注孩子的处境,引导他们正确面对欺侮和暴力问题;学校要通过检查、监督、严明纪律来减少或避免欺侮和暴力问题;学生应学会自我保护和求助于他人。  相似文献   

15.
本文就国内近十年关于儿童侵犯行为的早期表现及其发展变化的模式、儿童侵犯行为的原因与影响因素以及儿童欺侮问题的相关研究做简要评述。  相似文献   

16.
小冰,男孩,河南人,1996年9月出生。上课时,他总不能静下心来,经常做小动作,爱插嘴,有时还讽刺、取笑同学。下课后,他经常乱窜,一会儿在楼梯上跳上跳下,一会儿死命抱住其他男同学搞恶作剧,一会儿又挥拳欺侮女同学,有时甚至还到其他班级去惹是生非,几乎天天都有受他欺侮的学生来办公室告状。由于他的不良行为,同学们都挺怕他,没人愿意理睬他,更没人愿意和他一起玩。  相似文献   

17.
同伴欺侮是发生在中小学生和幼儿生活中的一种常见的攻击性行为,在学校教育中还有更为严重的表现形式——校园暴力,被同伴欺侮的孩子在身心上都遭受很大的伤害。研究表明,经常被同伴欺侮的孩子情绪低落、注意力分散、自信心不足、学习成绩下降、内心的孤独感和挫折感强烈,严重的还会出现失眠、逃学甚至自杀和杀人等极端报复行为,受害人还可能转化为加害人。可见,同伴欺侮使孩子的童年生活、性格倾向甚至未来人生都受到严重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中学生受到暴力侵害的恶性事件层出不穷,引起了国家各部门的高度重视.公安部、教育部纷纷出台各种措施,以保障师生的生命安全。但是,国家动用大量的人力、物力所保障的只是针对那些意图闯入校园威胁学生及教师人身安全的.引起人们普遍关注并造成严重社会反响的恶性事件。而那些发生在校园内或上学、放学路上、没有直接威胁到学生的生命安全.但严重阻碍学生人格健全和性格良性发展的欺侮事件却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殊不知.真正阻碍我国中学教育发展的.正是这些不易被人们所重视和察觉的.但发生频率非常高的欺侮现象。  相似文献   

19.
多年的心理咨询工作让我了解到欺侮是学生中经常发生的一种有意的、伤害性的攻击、暴力行为。受欺侮者通常会情绪低下、学习成绩下降和行为怪异孤僻。欺侮者欺侮他人很容易形成相对稳定的习惯,导致经常性破坏纪律及今后的暴力犯罪。欺侮行为的发展会严重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降低学习能力,阻碍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不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分析青少年欺侮行为的形成原因及采取有效的手段预防,对于引导和帮助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促进其生理和心理的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国外学者为探索中小学校园欺侮行为的防治策略,从家校合作的层面、学校系统层面和个体层面开发了几种干预体系,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家庭—学校治疗模式、PEACE干预体系和"Tell"策略。几种干预策略都在实践中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可以为我国中小学校园欺侮行为的防治提供重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