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湘西土家族石刻古籍是湘西民族古籍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丰富,主要记述和反映了当地的宗族源流、风俗习惯、教育、制度公约、表彰称颂与人物生平、基本建设、风景名胜等。参考文献9。  相似文献   

2.
网络环境下藏文古籍的开发利用与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藏文古籍的特色与价值及藏文古籍开发利用与保护的重要意义,主要阐述了目前藏文古籍的开发与保护现状,以及在网络环境下民族高校图书馆在藏文古籍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方面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吴勰 《兰台世界》2015,(8):95-96
贵州彝族口碑古籍资源富集,涉及内容广泛,是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现阶段,彝族口碑古籍面临濒危困境,急需及时抢救、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使民族口碑古籍获得新兴的传承方式,绽放新的生命活力。  相似文献   

4.
民族古籍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古籍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少数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创造和积累了内容丰富、种类繁多的民族古籍。经过多年的努力,民族古籍的搜集保护、研究开发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因种种原因:保护形势严峻、经费人才缺乏等,因而要加大宣传的力度,为民族古籍的搜集保护营造良好的氛围,并运用现代化技术,采取多种方法,对民族古籍进行科学保护和研究宣传。  相似文献   

5.
古籍作为保存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破损老化严重,亟待修复,这是古籍原生性保护的关键。文章重点阐述传统古籍修复中的三要素,即浆糊、古籍修复用纸与修复技术。  相似文献   

6.
古籍修复与人才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古籍保护试点单位修复人员的数量、职称、学历结构等状况的调查和古籍保护工作的需要进行分析和论述,指出古籍修复人才匮乏问题是古籍保护工作的瓶颈,通过不同途径培养古籍修复人才并为他们的成长和工作提供良好的环境,是做好古籍保护修复工作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古籍保护试点单位修复人员的数量、职称、学历结构等状况的调查和古籍保护工作的需要进行分析和论述,指出古籍修复人才匮乏问题是古籍保护工作的瓶颈,通过不同途径培养古籍修复人才并为他们的成长和工作提供良好的环境,是做好古籍保护修复工作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古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也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古籍保护工作是一项与时间赛跑、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事业。公共图书馆是古籍保管的主要阵地,针对图书馆古籍保护工作不力的情况,文章对我国传统古籍保护理念和问题进行了梳理,并就图书馆古籍保管和利用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能对我国图书馆古籍保护工作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9.
孔迪 《图书馆学刊》2023,(12):15-17
古籍点校是整理和开发古籍资源的重要方法和基础性工作,古籍点校成果是点校者的智慧性劳动。然而,对于古籍点校成果是否受到著作权法保护的问题,学术界存在争议,司法实践往往也认识不统一。古籍点校成果是否能够成为著作权法保护的对象,需要针对个案认真分析,并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差异性的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0.
少数民族古籍为进一步深层次地研究我国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提供了极其真实宝贵的资料。整理与保护少数民族古籍是一项时间长、专业性强的工作。本文通过分析我国民族古籍的保存现状,就如何整理和保护少数民族古籍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山西是文物大省,古籍文献资源也非常丰富,佛教典籍更独树一帜。本文从山西全省古籍收藏现状、古籍收藏特点、古籍保护体制建设、古籍修复、古籍培训、古籍安全、古籍宣传展示、珍贵古籍名录及重点古籍保护单位申报工作等几个方面介绍了山西省古籍收藏及保护工作开展的总体情况。目的是希望全省上下共同努力,提高认识,进一步加强古籍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12.
古籍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遗产中的宝贵财富。由于诸多原因,古籍保护存在不少突出问题,如现存古籍底数不清,古籍老化、破损严重,古籍修复手段落后,保护和修复人才匮乏等等,而公共图书馆作为图书馆体系中的重要环节,馆内的古籍保护、开发以及利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
古籍数字化能够有效解决古籍保护与利用之间的矛盾,建设“国家古籍资源数据库”首次写入国家五年发展规划,这是解决古籍数字化现存问题的良好契机.应利用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和各类古籍收藏机构已有的古籍数字化成果,以“中华古籍保护计划”为依托,统筹规划,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建设国家古籍资源数据库,保障国家文化安全,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参考文献13.  相似文献   

14.
图书馆是古籍保护工作的主要承担者。古籍保护工作需要大量的古籍人才,而图书馆的现有古籍人才却极其缺乏。笔者认为,古籍保护既是对图书馆古籍人才的挑战,同时,也为图书馆古籍人才的培养带来了机遇。  相似文献   

15.
民族古籍保护开发利用研究述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明了民族古籍保护、开发、利用、研究工作的发端、主要成就和意义。论述了民族古籍保护开发利用研究活动的显著特点。保护开发利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对策研究。  相似文献   

16.
对昆明地区各单位所藏彝文古籍的类型、分布、保存和数字化保护状况进行了梳理,指出了当前昆明地区彝文古籍的数字化保护存在的问题,并且给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为昆明地区以及其他地区实施或进一步实施彝文古籍数字化及数字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使研究彝族文化以及各级政府制订少数民族地区政策时能够有据可依。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抢救、保护、开发和利用彝族古籍文献,从而实现资源共享,传承彝族的优秀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7.
古籍数字化是对古籍的电子化转换与整理,有利于古籍的保护与利用。古籍数字化的相关概念需要预先明晰,才能进一步进行研究。不同的知识产权保护模式对古籍数字化成果的保护有所不同,需根据情况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中医古籍保护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并就开展古籍资源调研、解决资金问题、加强古籍保护和修复人才培养、健全古籍法规和制度等方面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有效发挥彝文古籍文献资源优势,深层次发掘民族文化资源,明确民族文化产业发展方向,科学规划民族文化产业,实现彝文古籍文献资源与民族文化产业发展有机结合,促进民族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相似文献   

20.
随着对古籍保护认识的不断深入,学界在总结出古籍原生性保护和古籍再生性保护的概念之后,又提出古籍传承性保护的概念。本文认为古籍传承性保护的主要内容是对古籍文本和古籍知识、古籍工艺技能与传统写印材料的研习、传承和传播;实施方式是通过古籍保护专业人才的培养、古籍和古籍保护知识理念的社会传播两个层面来进行;对应发展的学科分别是古文献学、古籍工艺学、传统写印材料学、古籍传播学、古籍数字人文等。古籍传承性保护理念的提出,扩大了古籍保护的主体范围,强化了古籍保护学科体系,有利于建立古籍保护人才培养的长期机制,促进古籍的有效利用,推动古籍再生性保护的工作进程。古籍传承性保护与古籍原生性保护、古籍再生性保护三足鼎立的内容架构,理顺了古籍保护各项工作的内在逻辑关系,是对古籍保护事业认识日益完善的结果,也是古籍保护学科建设不断进步的表现,更为构建合理的古籍保护学科知识体系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参考文献2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