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5 毫秒
1.
口琴里的爱     
她是家里第四个女儿。她似乎打小就明白自己只是弟弟出生的梯子,便不似其他姐姐一样会伶牙俐齿地在父母跟前表现自己,争得一星半点的宠爱。家里孩子多,父母爱的总是最亲近自己的那几个。有客人来,他们便是父母炫耀的资本。  相似文献   

2.
在国外,有人第一次到家里来作客,总是一家人全都在门口等候,向客人先介绍自己的父母,然后郑重其事地逐一介绍:这是汤姆,这是杰恩,这是斯蒂芬……不论孩子年龄多小,都一个不漏地介绍给客人。当介绍到孩子时,每个孩子都是主动伸出手大大方方地跟客人握手问好。而我们中国的大多数父母却不同,有客人第一次到家里来作客,父母只是向客人介绍家里的成年人,家里另外的正式成员———孩子往往被忽略,好像孩子并不存在。即使介绍自己的孩子,也只是说“这是我儿子”或“这是我女儿”,似乎孩子没名没姓。还有的父母,在客人面前赶鸡似的…  相似文献   

3.
晓敏 《师道》2003,(12):40
他们是自由恋爱结婚的。女人的父母是县城某行政部门的两个不大不小的领导。而男人的家却在乡下,祖上世世代代都是靠土地过活的农民,距离就是这么远,但是他们依然相爱了。是很深爱的那种。开始时,女人的父母就坚决反对自己的独生女儿和一个农民恋爱并嫁给他。他们对她说:“如果你真的要跟他走,就永远别再踏进这个家门一步。”女人什么也没有说,只是静静地收拾好自己的东西去了他家。女人态度坚决。临出门的那一刻,她看见了父母眼中的泪水,她的心里也在疼。但是女人知道,无论是什么人,她的最爱只有一个。她爱自己的父母,但她更爱他。这样的爱…  相似文献   

4.
风的女儿     
爱谷阿姆的意思是"风"。我所认识的爱谷阿姆,是一个生活在肯尼亚图尔卡纳的7岁女孩。每当她露出羞涩的微笑时,脸上就会出现酒窝,真是个可爱的女孩子。她独自在家里替挖金砂的妈妈照顾弟弟。弟弟好像不舒服,总是缠着姐姐哭闹。爱谷阿姆抱着弟弟,直到感觉累了,才放下休息一会儿。  相似文献   

5.
风的女儿     
爱谷阿姆的意思是"风".我所认识的爱谷阿姆,是一个生活在肯尼亚图尔卡纳的7岁女孩.每当她露出羞涩的微笑时,脸上就会出现酒窝,真是个可爱的女孩子.她独自在家里替挖金砂的妈妈照顾弟弟.弟弟好像不舒服,总是缠着姐姐哭闹.爱谷阿姆抱着弟弟,直到感觉累了,才放下休息一会儿.  相似文献   

6.
我经历过两个完全不同的家庭。第一个家庭是我的亲生父母。他们很忙,一直在老家做生意,所以从小我就很独立,从初中开始我就独自带着妹妹在家里,自己安排自己的生活,所以父母的放手,让我有了责任心和独立自主的能力。我的妈妈是个比较悲观、性子急的人,加上生活的不顺畅,所以她总是无故地批评指责我,从小被打得最多的也是我,妈妈经常在亲戚朋友面前说我这不好、那不好,这让我很自卑。当时我的成绩并不好,职高毕业后我就出来工作了,现在回想起来,难道妈妈不爱我吗?不是的,她爱我,只是她不明白  相似文献   

7.
小悠的烦恼     
[剧情简介] 主人公小悠是一名二年级的学生,聪明机灵,但多愁善感,经常因为弟弟小然而闷闷不乐,她觉得弟弟夺走了父母的爱.她的父母不仅要努力工作,还要照顾两个孩子,身心俱疲,没有关注她的心理变化.后来,小悠与同学交流,与老师加强沟通,渐渐地改变了自己当初的想法,同时,爸爸妈妈处理亲子关系的方法也在慢慢转变.最终,小悠明白了父母从来都没有偏心,还是一如既往地爱着她.  相似文献   

8.
<正>研究背景六七十年代,我们的家庭大多是有好几个兄弟姐妹,兄弟姐妹之间的吵闹是很正常的事情,但彼此心里仍很记挂、爱护着对方,家里有好吃好喝的,哥哥姐姐总是让着弟弟妹妹,而弟弟妹妹也常常念着哥哥姐姐的好,彼此心里都很关心对方,孩子们较容易养成心中有他人的良好品质。而现在大多数家庭只有一个子女,他们生活在"独"的环境里,家里东西和父母的爱均归他独自享受,再加上父母的过度呵护,逐渐使一些独生子女养成自私、任性、专横、霸道的性格。孩子们都会有很强的独占欲,在家里表现得不是很明显,一旦到了集体中就变得很突出了。  相似文献   

9.
她恨全家人。 她在家中的地位很尴尬。姐姐比她漂亮。因为想要儿子,父母坚持要生,结果生下她,还是女儿。后来.又生了弟弟,弟弟显然是最得宠爱的。父母的理念就是,闺女是要嫁出去的,对这个家无关紧要,能养着就不错了!  相似文献   

10.
她恨全家人. 她在家中的地位很尴尬.姐姐比她漂亮.因为想要儿子,父母坚持要生,结果生下她,还是女儿.后来,又生了弟弟,弟弟显然是最得宠爱的.父母的理念就是,闺女是要嫁出去的,对这个家无关紧要,能养着就不错了!  相似文献   

11.
罗红意 《早期教育》2001,(13):10-10
孔融让梨,不只是千古美谈,还是深深地影响着国人的一个道德准则。我们不否认孔融当时确实存在真诚的谦让,但当他作为一个道德榜样被树立起来以后,我们也不得不承认,许多做父母的、做老师的总是用这个标准去规范自己的子女、自己的学生,而很多做子女做学生的也总是演绎孔融的这个故事去迎合父母、老师的心理,以满足自己更大的欲求。有个案例很能使我们深思。有位记在监狱采访一个犯罪的女孩,女孩在陈述她走上犯罪道路的最初动因时讲了一个故事:在她小的时候,母亲拿回两个苹果,一大一小,她最想得到那个最大的,但话未出口,弟弟抢先说了要大的,不料母亲训斥弟弟道:要学会将大的让给别人。  相似文献   

12.
刘捷 《母婴世界》2014,(12):124-125
个案分析: 有一个孩子从小就喜欢偷东西,每次偷东西她的父母都会很凶地打骂她,但是,孩子反而越偷越凶,最后只能来做心理咨询。在咨询室中,我跟孩子聊了很久,了解了她的成长经历,原来孩子小时候是非常受父母宠爱的,但弟弟出生以后,父母所有的注意力都在弟弟的身上,平时对她不闻不问。孩子非常痛苦,她觉得父母不爱她了。于是,她就做很多奇怪的事情来吸引父母的注意,但是效果很小。在偶然中她发现当她偷东西的时候,父母会打她骂她,她能够从打骂中感受到父母还是爱她的。从此,偷东西就成为她吸引父母关注的一种手段,因为对她来说,她宁愿父母打她骂她,也不希望父母忽视她。  相似文献   

13.
5岁的静静,是一个听话、乖巧的孩子,见到生人总是很紧张、羞涩。妈妈为她的害羞很是头痛。家里来了客人,静静总是一溜烟地躲到自己的房间里。离园的时候,静静总是在一边望着其他小朋友高兴地游戏,妈妈让她去和小朋友一起玩,她却紧紧地抓住妈妈的手。静静在家里一个人时爱唱爱跳,可是从来不肯参加幼儿园的表演。  相似文献   

14.
放假了,校园里显得寂静而空旷.学校的老师有外出进修的、有走亲访友的、还有结伴旅游的,只有张金爱老师家里,显得比平时还热闹.每逢假期,总有几个学生住在她家.他们有的是因为调皮任性、家长管不住,“寄养“到了张老师家里;有的是因为父母离异,孩子成了被踢来踢去的皮球,被张老师接到家里来;还有的是因为学习成绩差,张老师想利用假期给他们补补课.长期以来,无论是张金爱的家人还是她身边的熟人朋友,对此都已习以为常;而早些年,有人对此却十分不理解.张金爱的同学曾当面问她:“放着多少机会你不愿意改行,偏偏愿意给人家看孩子,你图的是个啥?“……  相似文献   

15.
有一对夫妻生了一个女儿,他们一直盼望能再生一个儿子,就在他们快四十岁时,一个男孩呱呱坠地了。他就是小郭,作为家里的独生子,他从小就被父母万分宠爱。小时候,小郭和姐姐打打闹闹,不管姐姐是否有理,父母总是说你是姐姐,要让着弟弟。久而久之,小郭就成了家里的小皇帝,任何事都要顺着他的意,任何人都要以他的意见为中心,与家里人稍有意见不统一,他就要动手打人。  相似文献   

16.
在美国,有客人第一次来作客,主人一般都要郑重其事地介绍他们的孩子,不论孩子年龄多小,都一个不漏地介绍给客人。当介绍到孩子时,每个孩子都是主动伸出手大大方方地跟客人握手问好。 而我们中国的许多父母却不同,父母只是向客人介绍家里的成年人,家里另外的正式成员——孩子往往被忽略,好像孩子并不  相似文献   

17.
正【案例呈现】17岁的小玲是一名高二女生,整天一副闷闷不乐的样子。小玲的父母都是农民,家中有三个孩子:小玲、大她两岁的姐姐和小她三岁的弟弟。小玲觉得自己在家里是最不被关注的一个。妈妈总是说姐姐多么优秀,小玲多么不懂得体谅父母。调皮的弟弟即使犯了错,跟妈妈撒撒娇就算过去了,如果是小玲,肯定会被劈头盖脸地一顿批评。每次小玲想买件衣服,妈妈总要唠叨半天,可是她却经常给姐姐买新衣服,只让小玲穿姐姐的旧衣服。  相似文献   

18.
比目鱼的世界里只有一个字:那就是爱。作者以一种虚拟的童话形式写出了父母的爱。比目鱼的父母对她无微不至地关心,终日里陪伴着她,生怕十七岁的她会发生什么不测。比目鱼实际上已经是一个大孩子了,可父母还是小心翼翼地呵护她。但是,人不是长生不老的,总有一天会离开这个世界,母亲就是这样离开她的。作者写比目鱼其实是写人的世界,是写人生的快乐不能总是依托在父母身上。父母的爱能促使自己更好地成长,但爱能给予并不能代替,爱还需要自己去创造,否则,爱终究会老死。就像母亲最终会老死一样。作者通过比目鱼的爱的获得和失去或者即将失去,…  相似文献   

19.
兔妈妈有三个孩子,跳跳,多多和蒙蒙。跳跳喜欢运动,没事就喜欢在自己家的菜园里跑跑跳跳。多多喜欢看书,尤其喜欢数学。而蒙蒙喜欢画画。兔妈妈很爱她的孩子们,每次去菜园工作的时候都会带上他们。这一年,兔妈妈种的胡萝卜获得了大丰收。兔妈妈很高兴,邀请拉比探长来家里做客。下午,她带着三个孩子把胡萝卜用辣椒和盐腌好,放进了厨房的壁橱里。并告诉他们,这是晚上招待客人用的,在客人到来之前谁都不能吃。三个孩子听话的  相似文献   

20.
闫瑾 《班主任》2011,(4):34-35
开学没多久,我就发现中队长小杨好像有什么心事,上课不爱回答问题,课间总是离我远远的,我不给她派任务,她绝不主动工作。这可有些反常,以前的小杨工作很积极,做起事来又快又好,处处能起榜样作用,在同学中的威信特别高。我向她的双胞胎弟弟了解家里情况,他告诉我家里最近没什么特别的事,就是姐姐忽然不太爱说话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