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研究系统梳理了自我效能感、职业自我效能感以及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等概念和理论,并对国内外关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本研究以盘锦职业技术学院一、二年级558名高职生为研究对象,通过"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量表对高职学生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现状进行了调查,本研究中笔者只设计了性别、年级以及生源等3个变量,并研究这些变量对高职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差异影响。  相似文献   

2.
借鉴美国心理学家Taylor和Betz(1983)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理论和彭永新、龙立荣的《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量表》,形成了《高职女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量表》。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徐州市三所高职院校的350名女大学生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得出修订后的《高职女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高职女生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在年级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3.
采用一般职业自我效能感和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量表对天津工程师范学院高等职业技术教育部110名高职生进行研究,旨在了解他们的职业自我效能感现状.结果发现:①高职生职业自我效能感的水平中等偏上;②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各维度发展不均衡且部分学生偏低;③职业自我效能感在性别、专业、年级、家庭居住地是否参加过社会实践等方面差异不显著.建议:优化职业指导课程的设计与教学,加强收集信息的效能感培养;训练学生确立职业目标,帮助制定职业发展计划并监督实施;实践课中教会制定计划,实习活动强化问题解决效能感的培养,以活动为中介提升职业自我效能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认知闭合需要对职业决策困难的影响,以及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在其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认知闭合需要量表、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量表、职业决策困难量表对721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1)认知闭合需要(t=3.64,p<0.001)、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t=2.79,p<0.01)和职业决策困难(t=0.51,p<0.001)在性别变量上差异显著。(2)认知闭合需要、职业决策效能和职业决策困难两两显著正相关(r=0.42~0.64,p<0.01);(3)认知闭合需要(β=0.14, p<0.01)和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β=0.42, p<0.01)对职业决策困难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在认知闭合需要与职业决策困难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效应量为70.83%。结论:认知闭合需要和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是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重要的影响因素,可以通过提高大学生认知闭合需要水平和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来降低职业决策困难水平。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479名大学毕业生主动性人格、生涯适应力和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关系的数据分析发现,主动性人格对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具有显著正向的直接效应,同时还能通过生涯适应力对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产生显著正向的间接效应,生涯适应力的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47.9%。生涯适应力能够正向预测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最后基于研究结论给出了相应的实践启示。  相似文献   

6.
应用社会支持量表、自我评价量表、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量表,对241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探讨大学生的社会支持、自我评价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在自我评价、社会支持中主观支持维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大学生社会支持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呈显著性正相关,大学生自我评价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不存在显著性相关。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江西省地方高师院校师范类毕业生的调查,考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和成就动机之间的关系,发现成就动机中的趋于成功的动机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有极其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成就动机中的避免失败的动机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有极其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8.
蔡红霞  马越  孙秀颖 《考试周刊》2009,(39):180-181
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是影响每个人的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着重分析了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概念、结构及其影响因素,旨在为广大群众提高职业决策效能感提供一点帮助。  相似文献   

9.
职校生职业选择态度与职业选择能力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254名职校学生为被试,采用问卷法,研究职业价值观、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结果:大中专生以职业的保健因素、个人发展因素作为择业的首要标准;大专生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较中专生略低,但是差异不显著.从优势需要的角度分析个体择业动机,得出的结论:个体的职业选择是一个在优势需要的基础上,成就动机产生和作用的过程;应根据个体的优势需要,引导建立有效的职业价值观,培养足够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  相似文献   

10.
文章使用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牡丹江市310名本科生进行测量发现,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与社会支持在整体和各维度上均存在极其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研究者从心理学角度出发,提出了高校应通过发挥其社会支持作用,提高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来引导大学生增强职业决策能力的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11.
通过采用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自我效能感的五维度心理结构问卷,对812名高职学生进行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与心理健康状况相关性的调查研究表明:高职学生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越高,其心理健康水平越好。因此,在高职院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这是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预防心理疾病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2.
文章使用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牡丹江市310名本科生进行测量发现,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与社会支持在整体和各维度上均存在极其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研究者从心理学角度出发,提出了高校应通过发挥其社会支持作用,提高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来引导大学生增强职业决策能力的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大学生归因方式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多维度—多归因因果量表、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量表对绍兴市某高校的298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①大学生归因方式总体倾向于内部归因,并在专业和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②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总体处于中等水平,并在专业、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③大学生归因方式各维度(能力、努力、情境和运气归因)都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及其各维度呈显著正相关(P<0.01),且努力归因方式对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为了了解男、女大学生择业价值取向和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差异,采用《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量表》和《大学生择业价值取向调查问卷》对574名大学生进行了相关的调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男、女大学生择业价值取向排序一致,但在工资福利、自我价值实现等六个维度上两者存在显著的差异;在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在问题解决维度上,男生的效能感比女生要高,两者的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而总体和其余维度均不存在明显差异;男、女大学生的择业价值取向对各自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均有预测作用,但发挥预测作用的因子不同,女大学生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受专业及个人兴趣因子的影响较显著;而男大学生受工资福利因子影响较显著。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是指大学生进行职业决策时,利用其自身能力去完成职业决策的自信程度,它会影响大学生的成功就业.当前我国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总体情况一般,并且个体间有较大差异.个体心理特质的差异是其决定性因素,而外在的经济环境、支持系统以及实践经验也对其有着重要的影响.开设职业生涯课程、有针对性地进行团体辅导以及改变个体归因等都是培养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有效途径,此外也要从社会层面去改善大学生的就业环境,为其择业就业以及终身职业生涯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  相似文献   

16.
雷文斌 《考试周刊》2013,(44):158-159
为了分析社会支持与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之间的关系,本研究运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及"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量表"对125名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显示:(1)男大学生的社会支持显著高于女大学生;三年级的社会支持总分最高;独生子女大学生获得的家庭支持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2)男大学生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高于女大学生。(3)大学生社会支持对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在校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测试,结果表明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受家庭因素的影响.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是影响其择业和职业发展过程中的关键因素.研究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家庭因素的差异性,有助于分析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差异性,对指导大学生克服不利因素的影响提高职业决策的自我效能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本文采用竞争态度量表、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问卷和坚韧人格评定量表,对417名大四毕业生进行调查,以探讨大学生竞争态度、职业决策效能感和坚韧人格之间的关系。研究得出,竞争态度、职业决策效能感和坚韧人格这三个量表的性别主效应关系显著。在良性竞争态度与职业决策效能感之间,坚韧人格起部分中介作用,在过度竞争态度与职业决策效能感之间,坚韧人格起完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9.
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研究综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自我效能感是指人们对自己实现特定领域行为目标所需能力的信心或信念,不同领域的自我效能感是有所差异的。在个体求职过程中,职业决策是一个关键的步骤,而对职业决策起决定作用的是个体的自我效能感。  相似文献   

20.
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是决策者在进行职业决策过程中对自己完成各项任务所必需的能力的自我评估或信心.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四所部属师范大学698名教育类研究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进行了探究.研究发现,教育类研究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水平偏低;男性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高于女性;独生子女相比非独生子女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水平更高.基于教育类研究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特征及不足,提出相关建议,为高校开展教育类研究生职业指导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