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广大语文教师总是希望把“美”带给学生,但往往又事与愿违。怎样才能让学生感受美、体验美呢?我认为激发学生的兴趣是探美的一把金钥匙。一、巧设导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语文课堂上紧扣课文,简洁生动的导语,有“一石击开千层浪,几语道破数重关”的作用。学生潜在的思维,丰  相似文献   

2.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在传播语文知识的同时,要努力挖掘教材中的美感因素,借助语言文字的美、课文的意境美、人物形象美等美感因素,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和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3.
<正>在科技日益进步的今天,素质教育不得不加强。语文教学为提高素质教育提供了一个平台。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联系实际还要结合好课文,让学生乐于参与课堂。初中语文学习是小学与高中的一个过渡阶段,在这个阶段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给学生有效的学习方法,使学生获得长足的发展。一、激发学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刚进入初中的学生也许对初中的长篇课文没兴趣,教师可挑选一些有内涵的文言文或者是有意义的童话故事来激发他们的兴趣。如《田忌  相似文献   

4.
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广大语文教师总是希望把“美”带给学生,但往往又事与愿违。怎样才能让学生感受美、体验美呢?我认为激发学生的兴趣是探美的一把金钥匙。[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范教育要把学生带入美的世界去进行“美点寻踪”,对美文进行欣赏品读,设计一些有创意的美读活动,语文教师首先应使自己成为美的设计师。这就需要语文教师有较高的审美能力。首先教师对于课文要花时间、动脑筋去读,要把理解、分析、品评、鉴赏的眼光深入到课文深处,细细地咀嚼,深深地钻研每一篇课文,力求发现其深刻奇美之处,以便教学中能引导和培养学生感知鉴赏美文中的结构、意境、风格的美,并感知、捕捉蕴含中的美。例一对课文《紫藤萝瀑布》一文的美点寻踪”①美在对盛开的紫藤萝花的渲染。作者对藤萝花的渲染动人心魄,这表明作者是在写藤…  相似文献   

6.
略读课文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教学中,略读课文相对于精读课文而言,时常被教师冷处理。实则略读课文对于学生自主阅读,形成独立阅读能力有着重要意义,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整体性阅读、拓展性阅读、重点性阅读入手,在感受文学作品之美的同时,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相似文献   

7.
<正>随着时代的发展,语文教学面临很大困境,甚至有些被边缘化,学生可读可不读,不重视语文。因此,必须改进语文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要从小学抓起。小学语文教学尤为重要。要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高效性,教师就要加强引导,以学生为主体。一、根据课文特点,加强引导,激发学生兴趣1.教师要根据教学课文的特点,精心设计课题的引入。好的开始就成功了一半,这样做就是要达到一开课就要激发学  相似文献   

8.
学习语文最基本的任务就是把课文读通、读熟、读懂,其实这是一切语言学习的基础。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认为,语文教学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把课文读懂”。因为,“读懂的过程,就是语感形成的过程,就是语言积累的过程”因此,教师要在语文教学中保证读的时间,加强读的训练,要想方设法引导学生读课文,激发读的兴趣,教给读的方法,丰富读的形式,让学生在读中领悟,  相似文献   

9.
在语文教学的实践中,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语文教学如果没有学生主动参与,将举步维艰,反之,一旦教师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语文教学的积极性,教学的局面就变得活跃起来。在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最实际的内部动力。激发兴趣的有效手段之一,是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以不同的方法创设不同的情境,激发学生参与语文学习的兴趣。如,以优秀的课文朗读创设故事情境,学生对课文整体有深刻的感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再如,创设问题情境,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  相似文献   

10.
现代教育的教学理念不是把现成的知识教给学生,而是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语文教学当然不能例外。一、情境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在引入课文之前,用相似的乐曲开篇,以诉说方式引起  相似文献   

11.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某些教师忽略课文教学的整体性和文学性。所谓"整体性",就是把课文作为一个整体,重视其整体的艺术性和科学性。从系统论的角度来说,要有计划、高效率地完成教学任务,必须注重课文的整体性。所谓"文学性",就是引导学生欣赏课文的文学价值,给予学生美感,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本文针对语文教学的误区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2.
一、教师在课堂上要积极投入感情 感知美、体验美、表现美是新课标语文教学的目的之一。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讲课时,首先自己要投入,要有激情,用真挚的情感去影响学生,激发学生的情感。教师的情感投入是影响学生情感共鸣的关键,没有情感的参与,就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师生在情感上的互相沟通,会使学生的情感与认知产生“和谐共振”。如果语文教师在指导学生赏析文学作品时,自身缺乏激情,那是无法触动学生心灵的。  相似文献   

13.
覃壹明 《广西教育》2014,(25):92-93
正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经常背诵课文,有利于学生积累词汇、培养语感、领悟文意。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有的文章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学生只有通过多读多背才能体会其深刻内涵。因此,背诵在语文学习中具有积极的意义。那么,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背诵呢?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具体的做法。一、阐明意义,激发学生背诵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背诵的兴趣,教师要向学生说明背诵的意义。首先,教师要向学生说明诵读能够促进对课文的理解。其次,教师要向学生说明  相似文献   

14.
关于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从高中语文教师要努力营造良好的氛围,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高中语文教师要把教学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高中语文教师要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高中语文教师要大力开展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四个方面作了详尽的阐述。  相似文献   

15.
小学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也是一门极富情感、极具个性、极易激发想象和创造思维的学科。学生只有自己在读中感悟。教师要在教学中努力创设情境,标新立异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要给学生充裕的时间读书,让学生把书读熟,读出疑惑,要凸显学生的自主意识,引导他们采取多种方式进行朗读,将所教课文和学生学过的同体裁,同作者的课文进行比较阅读,要在学生读得不好处点拨,在重难点处引导。如此细微的朗读指导,为学生学习语文奠定了情感与方法的双重基础。  相似文献   

16.
关于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从高中语文教师要努力营造良好的氛围,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高中语文教师要把教学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高中语文教师要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高中语文教师要大力开展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四个方面作了详尽的阐述.  相似文献   

17.
语文集纳古今中外名篇美文,融自然美、艺术美、语言美于一身,是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好材料,是学生学习审美的良师益友,深受学生欢迎和喜爱。快乐教学的教学艺术、思想方法,集中反映在“美”字上,它促使学生在寻求美、发现美、体会美的过程中感受到学会与会学的乐趣,受到美的熏陶。一、快乐教学的气氛美气氛美是快乐教学的外部表现要把这种效果充分体现出来,就需要教师在教学方法上下工夫。首先要紧扣教材设疑,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把学生带到课文描写的意境中,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如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时,可作…  相似文献   

18.
要让学生学会自己学习,应转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的观念。因此,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就是说,学习中有了兴趣,才能产生动力,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那么,怎样才能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呢? 挖掘教材,激发兴趣。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学科,是以文字来反映生活,服务生活的。根据语文学科的这个特点,可以通过情境教学,把学生带入童真、童趣、童梦之中,如《骆驼和羊》、《小蝌蚪找妈妈》、《狐狸和乌鸦》、《小马过河》、《钓鱼》。有的课文把学生带入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生活中,如《金…  相似文献   

19.
一、表扬鼓励,激发兴趣小学教师都有这样的经历:当讲授语文新课时,往往有学生大声叫着或私下小声说,"这个字我认识,这篇课文我早就会读了等等,"这实际是透露了一个重要信息,有的学生课前预习了课文。这时,教师要及时对这些学生给予表扬鼓励,以激发小学生课前预习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老师一句赞美的话,一个赞许的眼神,都会对学生产生不可估量的激励效应,既可激  相似文献   

20.
语文是富有情趣的学科,教师要使语文课成为学生求知的乐园,首先,教师要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的特点,在教材中从适当的角度寻找学生学习的兴趣点;其次,要把语文学习同学生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三,要挖掘课文中的情趣点,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发扬民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第四,要以情感为纽带,协调师生关系,融洽课堂气氛,达到师生情感的交流与融合,共同进入情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