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寓言二则》是六年制第六册第八组的首篇课文。本组教材的训练重点是“把一段话写清楚”。在阅读教学中进行把一段话写清楚的训练,主要是指导学生在理解课文思想内容的过程中,体会作者是怎样把一段话写清楚的。本课的体裁是寓言,教学的重点是  相似文献   

2.
课题:《寓言二则》(小学语文第六册第四十课)。教师:安庆市人民路小学 张晓芳上课铃响,老师走进教室。众:老师好!师:同学们好。今天,我们学习第四十课:《寓言二则》里面的第二则寓言“亡羊补牢”。(教师板书课题,学生翻开课本)。请大家先查一查“亡”、“牢”这两个字。查的时候结合课文理解字意。  相似文献   

3.
初中语文课的“着眼点”白银公司一中许爱荣课文的着眼点是一课的窗户,打开这扇窗户,就能窥见全课。它跟重点、难点并不相同,有时是并不显眼的地方,却是咽喉、枢纽,抓住它就能带动对全课的理解。所以,教学时要抓好课文的着眼点。例如,初一课文中的《伊索寓言二则·...  相似文献   

4.
《寓言二则》是人教版义务教育六年制第六册第八组的首篇课文。本课的两则寓言篇幅短小 ,文字浅显 ,内容有趣 ,结构相似。因此 ,教学时 ,可先导学《掩耳盗铃》 ,揭示学法 ;然后指导学生运用学法 ,自学《亡羊补牢》。具体教学步骤设计如下 :一、启发谈话 ,揭示课题1 联系旧知。让学生回忆过去所学的寓言 ,并说说寓言的特点。 (借一个小故事来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2 揭题释题。理解“寓”、“则”的意思。(“寓” ,寄托 ,包含 ;“则” ,篇的意思。)二、导学《掩耳盗铃》 ,揭示学法(一 )初读课文 ,理解题意。1 学生通读全文后 ,找出题眼“…  相似文献   

5.
《金色的脚印》是“九义”语文教材第十册第三组中的一篇略读课文,这组课文的教学重点是: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体会人物的思想感  相似文献   

6.
教学生读懂一篇课文谈第九册第二单元重点课文的教学安徽张敬玉张德华第九册第二单元的重点课文《挑山工》和《可爱的草塘》是教材中的传统名篇。前者借事喻理,蕴含深刻;后者借景抒情,文质兼美。本组的重点训练项目是“怎样读懂一篇课文”。这是进入高年级的第一个侧重...  相似文献   

7.
曾获《人民日报》“风华杂文征文”一等奖的《庄周买水》是刘征先生创作的荒诞古怪奇趣的故事新编体杂文(亦称“寓言式杂文”)。作为高中语文第二册的一篇自读课文,了解课文的思想观点.认识寓言式杂文的艺术特点,是本课的教学重点。自读赏析这篇课文,可抓住文体特点,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把握文章主旨,体会“寓言式杂文”的艺术特点。  相似文献   

8.
《挑山工》是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九册第二组的一篇讲读课文,本组的训练重点是“怎样读懂一篇课文”。教学中须注重读书指导,引导学生自己读懂课文,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一、凭借教材,引导发现学习目标1.揭示课题,揣摩学习目标。由题激疑:由课题《挑山工》你知道课文...  相似文献   

9.
袁昌仁 《云南教育》2005,(16):33-33
《鲁本的秘密》是小学语文第十册的一篇略读课文,教学目标是:1.通过自主阅读,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知道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2.结合自己实际,对照鲁本对母亲的关爱,从思想深处受到教育;3.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在学生初步读懂课文内容后,可紧扣“心动”、“筹钱”、“送礼”三个重点词语,引导学生研读课文,以达成上述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0.
[教材分析]《鹬蚌相争》是苏教版小学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第六册24课《寓言二则》中的其中一则寓言,重点是通过对寓言故事的解读,理解其中蕴含的深刻道理。因为完成本则寓言教学任务只用一课时,所以,指导书  相似文献   

11.
初中语文课本第二册第一单元共编排四篇课文:《〈伊索寓言〉二则》、《古代英雄的石像》、《美猴王》、《两棵奇树》,体裁分别为寓言、童话,神话、民间故事。这个单元虽不是重点单元(它和第三单元一起,对二、五、七二个重点记叙文单元起配合作用),但是它增加了记叙文体的多样性,通过这个单元的教学,可以启发学生的想象能力,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学生这方面来说,初一这一阶段的  相似文献   

12.
寓言,往往是通过简单短小的故事来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在小学课文里,寓言很多,如《揠苗助长》、《守株待兔》、《会摇尾巴的狼》等。学习寓言的方法可采用“三步曲”:首先可以从故事的情节入手,然后再仔细想一想这个故事要说明一个什么道理,最后再思考一下从中受到什么教育或启发,这样就读懂了寓言故事了。  相似文献   

13.
教学第五册第29课《寓言二则》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练习:说出下列句子中“白”字的意思,并按“白”字的不同意思口头造句.  相似文献   

14.
《狐狸和乌鸦》是写狐狸怎样骗取乌鸦一块肉的寓言故事。课文语言生动、形象,内容含义深刻。根据二年级阅读教学的要求和本课的特点,应着重进行“抓住重点词、句,理解内容”的学法指导。通过引导学生读懂狐狸的三次奉承话,领悟这则寓言的寓意。具体教学设计如下:  相似文献   

15.
《揠苗助长》这则寓言内容浅显易懂,故事生动有趣,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也容易读懂。但课文寓意含蓄深奥,学生要真正体会故事的寓意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学中要突出寓言的特点,抓住文中的重点词句,巧妙设疑,引导点拨,启发学生自悟自得。  相似文献   

16.
我在教学五年制语文第八册29课《滥竽充数》这则寓言时,不仅让学生理解寓言的含义,而且紧密结合本组课文的重点训练项目“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多角度地想象事情的结果,较好地进行了思维训练。教学过程是这样的:  相似文献   

17.
以雷锋的“德”激学生的“情”——《雷锋日记二则》课文分析及教学建议□湖北武汉汽车工业大学附小阮郁兰一、分析教材,确定重难点。《雷锋日记二则》(人教版六年制语文第六册)是第二组教材的一篇重点课文。这两则日记的文字比较浅显,但包含的道理比较深刻,学生不易...  相似文献   

18.
编辑同志: 新编统一教材初一课文《古代英雄的石像》到底是寓言还是童话? 课文“学习重点”之二明确要求我们重点理解“寓言的寓意”,由此,不容置疑,本文应是一则寓言。但是,一读课文,它又符合童话的特点,根据课后练习第五题,编者的意图又是把它当作童话来处理的。课文注解注明本文“避自《叶圣陶童话选》,1929年作”。把课文当作童话来处理,不仅是有道理的,而且是有根据的。对于一篇课文,竟有两种自相矛盾的提法,引起了同学中的混乱。大家说:“难道寓言和童话是同一种体裁,一码事吗?不会的”。“这是一篇童话,在这里作为寓言来处理,很不科学”。“难道在提法上有错吗?我  相似文献   

19.
《花潮》这篇课文的上个单元重点训练项目是“怎样读懂一篇课文”.本单元的重点训练内容是观察和观察时的感受.因此,我导读教学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20.
课堂提问,应该有明确的目标,把问题提“准”,学生的思维有较强的指向性,注意集中,便能取得教学的最佳效果。这在低年级尤其重要。 怎样把问题提得准?《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低年级的阅读教学目标,指导学生“能读懂课文的内容,理解句子的意思,了解每个自然段的内容。”根据教材,教学的需要,教师要围绕课文句子中的关键字,词及课文中的重点、难点、主要内容等教学目标提出问题,帮助学习读懂课文。 如第三册《美丽的公鸡》主要是讲一只公鸡自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