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对处境不利儿童群体的保护和救助已成为实现整个儿童群体权利保障的最重要的指标之一。二十多年来,我国处境不利儿童的范围在不断扩大,判断标准变得更为模糊,这对完善与发展我国儿童福利事业增加了难度。为了明确当前我国处境不利儿童的构成这一基本问题,本文尝试从导致不利处境的环境因素出发,将处境不利儿童划分为社会处境不利儿童、家庭处境不利儿童、学校处境不利儿童和边缘儿童四大类,并对每一类进行了概念梳理和构成分析。  相似文献   

2.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改革开放30年,是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教育工作的30年,是教育事业取得跨越式发展、国民素质显著提高的30年,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教育体制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的30年,是促进教育公平制度建设显著加强、更多惠及处境不利地区群体的30年.30年的教育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事业打下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义务教育发展进入“后普九”时代,提高农村受教育处境不利人群的教育质量,成为新的时代话题。为农村受教育处境不利人群就近接受义务教育作出重大贡献的农村小学教学点。尽管在农村教育布局调整中被大量撤并,但在经济欠发达的偏远地区和居住环境不利地区依旧存在.成为实现有质量教育公平的瓶颈问题。正视“后普九”时代农村小学教学点继续存在的社会学、经济学和教育学意义,在“去二元”思维政策设计模式下,通过有效的公共教育政策设计,积极补偿继续存在的农村小学教学点,扩展其功能外延,是提高农村小学教学点教育质量,解决农村受教育处境最不利人群教育贫困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4.
法国政府于 19世纪末通过立法确立义务教育的基本原则 ,即免费、公立、非宗教性。此后国家还对边远农村地区和社会中处境不利群体 ,制定了特殊政策 ,在经费投资方面给予特别支持。一、对处境不利地区的特别扶持。 1、在农村偏远地区建立单班小学。从上世纪末到本世纪中叶 ,单班小学的普遍开设 ,对农村偏远地区义务教育的普及 ,起到了十分积极的推动作用。二战后 ,特别是 70年代末以来 ,政府在农村地区推行适当集中办学政策 ,为儿童提供了更为标准化的现代教育设施。 2、在城市处境不利社区、广泛建立优先教育区。政府于 1981年制定了一项支…  相似文献   

5.
我国农村青少年流动人员学习需求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农村青少年流动人员生存处境不利的问题,在试点地区为青少年流动人员提供非正规教育的基线调查项目组在北京、湖南、陕西、天津、河北五省市进行的调查研究发现,随着义务教育的全面普及和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目前农村青少年流动人员不同于其前辈,已具备一定的学习基础,并有着日益增长的通过多样化学习改善生活处境的愿望。实践证明,以保障学习权利为基础、以能力建设为核心、全面吸收良好经验,为农村青少年流动人员提供有效的非正规教育是改善其生活处境的成功模式。政府和利益相关方应当共同参与改进政策框架和制度执行,在政策供给、学习资源、条件保障和技术服务等方面提供有力支持,通过改善社会服务和工作条件保障这类困难群体的学习权利,实施以职业价值观、职业综合素质、职业技能培训、现代文明生活为重点的非正规教育,有利于增进他们的职业竞争力,以获得更好的工作机会,使其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更好地适应城市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6.
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尤其是农村义务教育,是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所在。齐齐哈尔市农村义务教育发展滞后,是阻碍教育均衡发展的一个关键问题。促进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并以此推进市域范围内义务教育的高水平均衡发展.既是社会公平的重要领域,又是教育发展的本质要求。也是齐齐哈尔市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7.
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的国际比较及启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是以义务教育公共投资体制为背景,同时受义务教育的特别扶持制度的影响。义务教育的投资体制主要可以划分为三种模式:集中模式、相对集中模式和分散模式;许多国家在实行城市和农村一体化的教育投资政策的同时还对边远农村地区制定了一些特别扶持制度,在经费投资方面给予特别支持.从而保障农村处境不利群体义务教育的发展,实现义务教育发展的相对均衡化。  相似文献   

8.
义务教育是权利。义务教育权是公民发展权的核心内容,是基本人权的组成部分。《世界人权宣言》第26条宣称:“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教育应当免费,至少在初级和基本阶段应如此”。作为一种社会动物,人只有经过教育才能实现从自然人向社会人的转化,才能继承人类积累下来的社会经验并推动社会向前发展。教育,是人类社会延续与发展的基本条件,也是现代社会再造的奠基工程。从这个意义上说,尊重并保证人的基本教育权利,就是保证并推动现代社会发展。义务教育是过程。它是现代公民成长与发展必然的经历,一段生命旅程,是现代公民生存…  相似文献   

9.
胡静 《教育导刊》2013,(11):35-37
自由学校计划(FSP)是在美国儿童保护基金会(CDF)倡导下设立的,旨在为处境不利儿童提供暑期补偿教育的一项举措。这一计划到现在已经发展为全国性的、固定化的项目之一,为超过九万名贫困儿童提供了补偿教育服务。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自由学校计划为我国处境不利儿童的基础教育提供了以下启示:对处境不利儿童进行补偿教育是实现教育公平的有效途径之一:可将大学生社会实践与处境不利儿童的补偿教育相结合;补偿教育应在政府主导下,呼吁多主体共同参与。  相似文献   

10.
借课后服务之力,帮助处境不利儿童走出困境,产生造福社会的实际效益,是美国社会大众、各级政府及学术界长期以来共同关注的议题。美国非营利性课后服务项目代表——洛杉矶“教育向未来”课后充实计划在联邦政府推动、加州政府响应和民间组织的支持下,依据教育政策和教育理论不断调整并更新其教育目标。其实践演进逻辑与抗逆力的发展高度相似:减少风险因素,为处境不利儿童搭建避风港;增加保护因素,为处境不利儿童提供丰富的教育;恢复适应系统,改善处境不利儿童的教育生态。该计划经过多年发展,在减少问题行为、提升学业表现和改善生活条件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然而,课后服务所起作用有限,要使处境不利儿童脱离风险,还需创造生成的教育,让儿童看见希望、产生期盼。  相似文献   

11.
转型时期我国义务教育公平的内涵与政策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公平是一个历史性的、多层次的概念。推进转型时期我国义务教育公平发展,需要确立正确的教育政策价值取向,要突出教育政策的公平性、坚持"义务教育优先"、关注个体的教育选择权、突出弱势关怀精神和"以人为本"的政策理念,从而保障教育政策能够公平地配置公共教育资源,促进义务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使所有受教育者公平地接受义务教育。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我国本世纪头二十年的奋斗目标是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要求之一就是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民族教育作为提高各族人民自身素质的根本途径,目前其发展受到种种因素的制约。要实现民族地区的全面小康社会,必须要结合实际,对民族地区的教育事业进行改革与创新,使教育切实为实现民族地区的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3.
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江苏幼儿教育事业发展主要指标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幼儿教育对于促进儿童身心全面健康发展、普及义务教育、提高国民整体素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要进一步强调幼儿教育的基础性、公平性和普及性;要加大政府投入的力度,解决教师的编制;要高度重视农村及经济欠发达地区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地制定发展规划与事业指标。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为深化教育和招生考试制度的改革和创新指明了方向。改革和创新考试制度是时代的要求,促进社会公平、公正是进行考试改革的核心理念,推进制度创新是深化考试改革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学习型社会建设的理念、路径和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习型社会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之一。中国成人教育协会组织的"学习型社会建设研究"项目,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列入了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这项课题研究紧紧围绕"建设"的主题,沿着为什么建设学习型社会、什么是学习型社会和怎样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内在逻辑与技术路线展开,力求反映学习型社会建设的时代特征、中国特色、建设特性,在阐明学习型社会建设的理论基础上,提出前瞻性思路和可供行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当前我国贫困地区的义务教育还存在诸多问题,教育发展的不平衡,影响到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必须加大教育经费的投入,促进教育的发展,实现教育公平,为建设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相似文献   

17.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中,中国农村的发展被置于更为重要的地位,农村教育起着"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作用,着眼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与要求,农村基础教育功能需要拓展:一是挖掘基础教育自身功能没有得到完全发挥的问题;二是在基础教育自身功能之外延展挖掘和探索的问题,进而发挥农村基础教育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三农"服务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江雪芳 《中学教育》2009,(4):35-37,20
随着宁波市经济快速发展,农村劳动力的流动量大大增加,同时也带来了大量的适龄学童。这些外来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目前面临种种障碍和困难,引发许多社会问题。如何深入贯彻《义务教育法》,赋予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确保教育公平和社会和谐,将是我们面临的一个崭新课题。  相似文献   

19.
教育关怀是与创建学习型社会相一致的现代教育理念,在义务教育阶段倡导教育关怀对于促进创建学习型社会和教育均衡发展以及个人的生存和发展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时代意义。作为倡导教育关怀、维护教育公平最大的责任主体和义务主体,政府应该切实转变观念,借鉴国外教育经验,在教育制度层面采取必要的措施促进义务教育公平,为每个人的生存和发展守住国民公共教育的底线。  相似文献   

20.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内涵十分丰富,必须以科学的发展观为统领,必须抓住发展的大好机遇期,必须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结合起来。滨州的发展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环境中,有着诸如较为充足的土地资源、良好的教育资源等有利条件及广阔的发展空间,但也有经济总量偏小等不利因素。应该抓住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机遇,进一步推动滨州的全面发展,在发展的基础上促进和谐滨州的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