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挫折=财富     
《新作文》2006,(4)
只有经历过地狱的炼造,才能造出天堂的美好。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出世间的绝唱。所以说,挫折就是财富。——题记已知:挫折如一泓清泉,滋润着人们干渴的心田,挫折如一场久逢干旱的甘霖,唤醒人们内心的希望之地。求证:人生道路上,总是荆棘丛生,但是,正因为如此,为锻造人们的毅力创造了绝好的机会。证明:被誉为挫折面前不低头的硬汉洪战辉,他很小就失去母亲,父亲也患了重病,还有一个年幼的妹妹。就在这样的处境里,他早早地步入了社会,但他面对如此的困境和挫折,没有低头,勇敢地面对现实,对来安慰他的人说出这样的话语:“漫漫人生路,总会与…  相似文献   

2.
《中国男孩洪战辉》一书,以真实可靠、图文并茂的第一手资料,再现了洪战辉弥足珍贵的坚强意志和自立精神。该书不仅收录了各级部门关于学习洪战辉的决定、洪战辉的事迹报告、师生眼中的洪战辉、各主要媒体对洪战辉事迹的报道及读者感言,还首次披露了洪战辉的部分日记、他亲人的生活近照等,完整体现了洪战辉“自强、自立、自信、自尊、自重、自爱”的精神实质,给读者  相似文献   

3.
【阿奔的话】在传媒日益发达的今天,仿佛一夜之间,“洪战辉”这三个字就传遍了全国。这个24岁的青年,12年来自强不息,克服种种困难,支撑着一个多灾多难的家庭,靠打零工和做小生意赚来的钱,供养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捡来”的妹妹生活、学习……从洪战辉身上,我们找到了一种生活,一种很多人认为已不复存在于这个世界的生活,一种我们愿意相信却始终难以相信的生活。洪战辉的生活,始终是一种站立的生活。靠自己的努力,求命运的改变;靠自己的劳动,图不懈的获取。他教育妹妹,不要轻易地接受别人的礼物,因为接受了礼物也是要还的,一个独立的人,在任何一个平等的层面,都不会主动矮化自己。只有在苦难这个背景里,我们才看得清洪战辉的坚持;只有抛开经受苦难这个迥异于常人的背景,我们才看得清洪战辉坚持的价值。洪战辉最可贵的影响在于:不绝望,不堕落,不沉沦,不极端,不仇恨,不放弃。他能在绝大多数人可以找到放弃借口的苦难环境中坚持——一个身处困境的人都能如此,那么我们这些在常态环境里生活的人呢?每一个人都有他必须经受的考验与特定的生活环境,重要的是,我们能从洪战辉的坚守里看到我们自己的坚守,能从洪战辉的承担里看到我们自己的承担。我们不要求每个人都去经历...  相似文献   

4.
温家宝总理曾经自我介绍说:“我是中国的总理,又是很平凡的人。如果说我的祖国是一棵常青树,我就是一片叶子。”自然界也许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常青树,但是,用真情种下的爱心树,却可以是四季常青、活力永久的。同学们也许还记得,今年的中央电视台春节文艺晚会上,节目主持人向亿万观众介绍了一位名叫洪战辉的年轻人,他之所以被请进“春晚”现场,是因为他以博大的爱心,栽种了一棵令人感动的常青树!在湖南怀化学院的校园内,每天早上,一名23岁的男生都会用自行车,把一个10多岁的小女孩送到石门小学,晚上再接回到他们的住处——男生宿舍下的楼梯间。这位男生就是2003年从河南省西华县考入怀化学院经济管理系的洪战辉。而那位小女孩和洪战辉并没有血缘关系,她是父亲捡来的弃婴。这位捡来的妹妹,由洪战辉一手带大。从读初中起,他就一直把妹妹带在身边,一边读书一边照顾年幼的妹妹,靠做点小生意和打零工来维持生活,如今他们已经一起生活了12年。共青团中央、全国学联日前作出决定,授予洪战辉“全国自立自强优秀大学生”荣誉称号。没有爱心,洪战辉走不到今天;我们不可能都是洪战辉,但是我们人人都可以有爱心。对同学们来说,爱心是可以从小培养的。你身边有经济上或者在学习上感...  相似文献   

5.
《高中生》2006,(7)
!事件回放:河南贫困大学生洪战辉带着捡来的妹妹求学12年,尽管生活过得相当艰难,但洪战辉却从来没有申请过特困补助,还多次拒绝了好心人的捐助,在他看来,“一个人自立、自强才是最重要的”。洪战辉自强不息的人格魅力感动了人们,全国上下掀起了一股学习洪战辉精神的热潮。!相关  相似文献   

6.
毛飞 《学习之友》2006,(3):20-20
12年前,洪战辉犯有间歇性精神病的父亲捡来了一个弃婴。由于母亲离家出走,养育这位捡来的小妹妹,就成了13岁的洪战辉的责任。他把妹妹带在身边,一边读书一边照顾年幼的妹妹,靠做点小生意和打零工来维持生活。当地媒体把洪战辉推荐为2005年感动中国人物候选人。并得到了央视的肯定。  相似文献   

7.
①在湖南怀化学院的校园内,每天早上,一个男生用自行车把一个十多岁的小女孩送到石门小学,晚上再接回到他的住处——男生宿舍楼的楼梯间。这个男生就是2003年从河南省西华县考入怀化学院经济管理系的洪战辉。而那个小女孩和洪战辉并没有血缘关系,她是洪战辉惠有间歇性精神病的父亲捡来的弃婴。由于母亲离家出  相似文献   

8.
优秀青年洪战辉同学的事迹传遍大江南北,令人唏嘘赞叹。洪战辉从十二岁起,背负生活重担——带着拣来的妹妹“小不点”去学校读书,打工挣钱为父亲治病,遭人误解承受心灵和皮肉之苦……在旁人眼里,洪战辉真是倒霉透了,不幸极了。然而,他却始终信心百倍朝前奔,成为品学兼优的大学生。洪战辉“痛,并快乐着。”  相似文献   

9.
洪战辉,这个响亮的名字传遍中国,他是从逆境中走来的"感动中国"的杰出人物。读到他的经历,读到他与生活抗争的意志,读到他少年时代就开始用自己的劳动解决生存大计,我们能不为之肃然起敬吗?  相似文献   

10.
在湖南怀化学院的校园内,有一道独特的风景:每天清晨,一位20多岁瘦小精干的男生用自行车送一个10多岁的小女孩上学;每日黄昏,披着晚霞, 又是这位男生把这个小女孩接回自己的宿舍。这名男生就是2005年“感动中国”获奖者洪战辉,女孩是他的妹妹,不过,这对兄妹间没有任何血缘关系。读了洪战辉的故事,我们仿佛看到了他艰难曲折的人生之路。在满是泥泞的人生路上,他奋力地跋涉着、前行着,他以坚实的行动塑造了“勇担责任、坚定信念、至善至美、乐观向上、坚强不屈、自强不息”的性格。  相似文献   

11.
2005年年末,一个令中国感动的年轻学子的事迹深深地触动着我们的心弦,震憾着我们的心灵,他就是河南籍23岁的大学生洪战辉。12年前,当他还是一个天真无邪的孩子,突如其来的家庭变故使生活重担像大山一样过早地压在了小战辉稚嫩的肩膀上,他要抚养嗷嗷待哺的捡来的女弃婴;要伺候患有间歇性精神病的父亲;要照顾年幼的弟弟;要寻找不堪生活重压离家出走的母亲。12年来,洪战辉经历了绝大多数人不曾有过的苦难,忍受了常人难以忍受的艰难,以同龄人鲜有的勇气、意志和毅力,挺直腰杆与困难抗争,想尽一切办法边打工求学,边哺育妹妹,并敬孝为父亲治病。当…  相似文献   

12.
洪战辉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是先进文化的集中体现;洪战辉精神的形成既是偶然,又是历史的必然,是主观努力与客观机遇有机的统一;洪战辉精神在怀化学院的出现启示我们,要建设好高校先进文化,应该坚持正确的理论指导,坚持科学的育人途径和方法,要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要加强对传统优秀文化的继承和学习,要做好“三育人”工作。  相似文献   

13.
洪战辉,一个让中国人耳熟能详的名字,一个感动了中国的人。他,不是英雄,也没有做过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却赢得了无数中国人的尊敬。为什么呢?这不得不从十二年前说起。洪战辉的家乡在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东夏镇洪庄村,那里虽贫穷却很秀美。和所有同龄人一样,他也有一段很美好的童年。1994年8月的一个夜晚,  相似文献   

14.
平凡也美丽     
《新作文》2006,(4)
一滴水可以折射太阳的光辉,一朵花可以点缀春天的美丽,一颗螺丝钉可以带动机器的运转。尽管世间繁华万千,但你依然可以发现:其实平凡也美丽。平凡的一滴水很美丽。茫茫人海中,洪战辉便是一滴平凡的水。他不是星光闪闪的明星,也不是家缠万贯的富豪,他,只不过是个平凡的大学生。他打工挣钱,不是为了“推动祖国经济发展,实现伟大复兴”,而只不过是为了撑起困境中的家庭,让妹妹生活得更好罢了。平凡的心愿,平凡地去实现,可他却感动了中国。洪战辉自强不息的精神和强烈的责任感是他的美丽所在,他的行为所折射的正是精神文明的光辉。我们是平凡的…  相似文献   

15.
做人应该有责任心,能担多大的责任,方能成就多大的事业。————摘洪战辉语12岁,一个多么美丽的年华。每个12岁的孩子,都还是稚气未脱,尽情享受着童年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美好。而洪战辉,从12岁起,屡遭家庭变故:母亲离家出走,他不仅要伺候患间歇性精神病的父亲,还要抚养捡来的不足周岁的小妹。12岁的洪战辉打工求学,用他稚嫩的肩膀挑起了家庭的重担,感受了生活的艰辛,备尝生活辛酸和屈辱。面对生活的残酷,他没有低头,勇于面对,反而更为执著,更加坚韧。几年来,他克服种种困难,不仅自己赚钱读书考上大学,还把一个捡来的小妹抚养长大,供其读书…  相似文献   

16.
他,就像一名勤劳的耕耘者,站在神圣的讲台上,把知识的种子播种在我们每个人的心田。他,就像黑夜沧海上的一座灯塔,引导我们前进的航向。他说,人生本来就是一条充满险阻、长满荆棘的路,在社会这个大舞台上,错综复杂,各自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体验着人生路上的挫折、成功、失败、喜怒哀乐、悲欢离合。稚嫩的我们,面对人生难免迷惘、慌乱,甚至畏缩。他是这样教导我们的:每个人都会有挫折,而且时时会遭遇挫折。有些人害怕挫折,经不起挫折的考验。心理上老觉得不平衡,认为自己特别倒霉,常有接连不断的失败打击。有些人则昂首挺胸就过去。其实呢,挫折面前人人平等,只要你积极上进,面对挫折不退缩,那  相似文献   

17.
2006年2月9日,中央电视台主持人白岩松、敬一丹揭晓了《感动中国·2005年年度人物评选》最终结果,以邰丽华为代表的10名获奖人物重燃了2005年中国最令人难忘的记忆。本期焦点话题,就让我们重温其中一些感动了中国的人物。感动人物1带着妹妹上大学:洪战辉12年前,洪战辉的父亲患了间歇性精神病,从外面捡回个刚出生100多天的妹妹。一年后,因为痛苦和绝望妈妈离家出走,那时的洪战辉只有13岁。一边抚养年幼的妹妹、照顾患病的父亲,一边打零工维持生活和自己的学业,小战辉用单薄的肩膀担起整个家庭的重担。有时,家里实在没有东西喂养妹妹,他就上树…  相似文献   

18.
王德芳 《中国德育》2006,1(5):44-46
2005年12月6日,湖南怀化学院河南籍在校大学生洪战辉,带着捡来的妹妹上大学的感人事迹,引起了全国上下、特别是高校大学生们的强烈反响。洪战辉的感人事迹和可贵精神之所以感动了中国、震撼了社会,是因为他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以珍视亲情、充满爱心的高贵品德,不畏艰难、百  相似文献   

19.
2005年年末,一个普通的名字在中原大地上不胫而走,响彻神州.他就是被中央电视台评为2005年度"感动中国"十大新闻人物之一的洪战辉.如果说"水的温度决定了水的状态,心灵的温度决定了人生的状态"的话,洪战辉的生活困境足以让他的心灵温度降到冰点以下,使他的人生定格在不幸、困窘的状态,以待世人的同情和施舍.但是,在厄运面前,他没有低头,没有退却,没有乞求;他坚韧地抗争着,默默地燃烧着自己的青春激情,一点一滴地改变着自己的命运.  相似文献   

20.
洪战辉 《小学生》2006,(11):36-37
上小学的时候,他的母亲就因为贫穷离家出走了。在母亲离家出走的困难日子里,洪战辉把捡来的“弃婴”妹妹一手带大。从读高中起,洪战辉一直把妹妹带在身边,一边读书一边照顾年幼的妹妹,靠做点小生意和打零工维持生活,如今已经十几年。因为他的感人事迹,在2005年被评选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 每一个人都有着不同的小学时代,特殊家庭里的孩子更是拥有与众不同的小学生活。[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