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学评价改革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新的教学评价对教师的教学思想与教学艺术提出了新的挑战。作为教师,首先要明确评价改革的意义,更新观念,与时俱进,在教学中探索新的评价方式,真正做到让评价为学习服务,为教学服务。  相似文献   

2.
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教育部从2001年秋季开始,在全国实行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这次课改的深度、广度较之以往的教育改革是空前的,包括:教育目标的改革、教学内容的改革、课程结构的改革、课程实施及教学的改革、课程评价的改革以及课程管理的改革。新的理念、新的教材、新的课程评价观强烈地冲击着现有的教学教育体系,对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评价改革是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改革目标在这方面有明确要求,即"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物理课程标准》把构建新的评价体系作为新课程的一种基本理念,提出了"在新的评价观念指导下,注重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  相似文献   

4.
高校课程质量评价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高校课程评价的现状分析,高校课程质量评价作为高校课程管理的一项手段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没有达到提高教学水平的预期目的。在现代高校管理改革中,我们应当重视课程评价制度的实施与完善。建立并逐步完善高校课程质量评价体系是一项艰巨任务,也是课程改革乃至整个教育改革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教学评价是音乐教学过程中至关重要的教学环节。传统的教学评价模式存在着过于追求评价的甄别功能和选拔功能,漠视个体差异,导致评价标准、评价主体的单一化等缺陷,使得音乐课程在中小学教学体系中处于边缘化的状态。新的课程改革给音乐课程注入新的教学理念,同时也带来了评价方法和方式的巨大变革。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高校课程评价的现状分析,高校课程质量评价作为高校课程管理的一项手段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没有达到提高教学水平的预期目的。在现代高校管理改革中,我们应当重视课程评价制度的实施与完善。建立并逐步完善高校课程质量评价体系是一项艰巨任务,也是课程改革乃至整个教育改革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广州市于1995年开始在全市中小学开展的区域性“教学设计与实施活动”的行动研究为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启动打下了坚实基础。广州市计划再用三年时间开展第三阶段教学设计与实施活动。这个阶段的活动主题是“发展性教学评价研究”。教学评价改革是课程改革的重大课题,随着广州市全面进入九年义务教育课程实验,以及广东省启动新高中课程实验,发展性教学评价研究更显示其迫切性和意义深远。为了帮助学校干部和教师加强对发展性教学评价理论的学习和理解,本刊特分期发表有关人士对相关问题的解答,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8.
2001年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式启动了.本次改革对教学评价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课程改革的推广和深入,如何实施教学评价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  相似文献   

9.
我国课程与教学评价的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教育改革已深入到课程与教学领域。 2 0世纪末 ,我国在课程与教学的改革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 ,对课程与教学的评价问题也有了相当的认识。但若深入探讨我国课程与教学评价研究的理论 ,全面考察我国课程与教学评价的现状 ,存在的诸多问题也是不容乐观的。 2 0 0 1年 6月 8日 ,教育部经过国务院同意 ,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 ,标志着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推展。评价是保证改革有效实施的必要手段。改革的顺利进行、素质教育的真正实施 ,需要我们深入分析和研究已有的课程与教学评价的理论…  相似文献   

10.
关于"发展性教学评价"的若干问题解答(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广州市于1995年开始在全市中小学开展的区域性“教学设计与实施活动”的行动研究为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启动打下了坚实基础。广州市计划再用三年时间开展第三阶段教学设计与实施活动。这个阶段的活动主题是“发展性教学评价研究”。教学评价改革是课程改革的重大课题,随着广州市全面进入九年义务教育课程实验,以及广东省启动新高中课程实验,发展性教学评价研究更显示其迫切性和意义深远。为了帮助学校干部和教师加强对发展性教学评价理论的学习和理解,本刊特分期发表有关人士对相关问题的解答,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1.
美术教育实习是高师美术教学工作的重点,科学、公正、客观地在教育实习中评价学生,不仅有助于师范生明确实习目标,完成实习任务,主动、积极、创造性地参与实习工作,更有助于克服长期以来师范院校对教育实习评价的盲目性、随意性等人为因素。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新的课程评价改革是新的基础教育改革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高师美术教育实习中对实习生的评价应该转变观念,以适应发展中的高师美术教育。本文就现代美术教育实习评价的新走向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内部动机比外部刺激具有更持续的作…  相似文献   

12.
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广州市于1995年开始在全市中小学开展的区域性“教学设计与实施活动”的行动研究为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启动打下了坚实基础。广州市计划再用三年时间开展第三阶段教学设计与实施活动。这个阶段的活动主题是“发展性教学评价研究”。教学评价改革是课程改革的重大课题,随着广州市全面进入九年义务教育课程实验,以及广东省启动新高中课程实验,发展性教学评价研究更显示其迫切性和意义深远。为了帮助学校干部和教师加强对发展性教学评价理论的学习和理解,本刊特分期发表有关人士对相关问题的解答,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3.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关于教学评价改革的研究又呈现出了新的态势。探讨这些新的动向与发展特点,对于我们把握现代教学评价的发展趋势,有效地进行教学评价的改革,推动新课改的深入实施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认为新课改教学评价的改革,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注重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在教学评价的初创阶段,人们主要强调的是评价的区分和选拔功能,评价主要被用来鉴定、区分儿童,其目的是“挑选适合教育的儿童”。这种教学评价比较关注教学结果的评价,对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表现则重视不够。实际上,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学习动机的强与…  相似文献   

14.
日本中小学教学与评价一体化原则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教学与评价一体化是日本新的中小学课程改革中提出的一项重要理念或原则,它具有丰富的内涵,即:1)评价是教学过程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不可缺少的环节;2)教学与评价不可分离,评价伴随于整个教学的全过程;3)评价内在于学校、教师的教学过程之中;4)评价的直接目的是为了改善学校的教学,而其最终目的则是为了促进学生的成长。与日本类似,印度在其中小学课程改革中也提出了评价与教学过程相结合的思想。我国在新课程及其教学的改革中.有必要借鉴教学与评价一体化的理念或原则。  相似文献   

15.
评价改革是课程改革中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谈到评价改革,就不可避免地要面对理论模式和操作程序之间的矛盾。符合教学评价理论的实践操作和真正进行的教学评价实践现状往往并不一致,甚至在很多情况下背道而驰。而且,一般谈论的教学评价,更多指代的是“实践中的”教学评价实践,而非“理论中的”教学评价理论。如何让评价理论和评价实践更好地协调统一而不是在两个平行平面上各自发展,就成为课程改革不得不关注的问题。也是课程改革能否实现实质性持续有效推进的一个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实施以来,新的课程理念得到了较为广泛的认可和接受,并一定程度上体现在教学实践中。但对学校教学质量如何评价,对教师专业发展如何评价,对学生的学习状况如何评价,仍是课程改革面临的最大难题。  相似文献   

17.
思想政治课教学的评价是政治课程改革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走进新课程必须研究政治教学评价改革。如果只进行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的改革,而不进行学习评价的改革,穿“新鞋”走“老路”、用旧“标准”来衡量新成果,很有可能将课程改革引人误区,因此切实做好思想政治课教学的评价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开展需要评价体系的配套发展,但是现在所呈现的却是课程改革与评价脱节。评价牵引着现代教育与课程发展的方向。美国课程评价体制中体现的合理内核,尤其是其课程评价的发展趋势可以成为我国课程评价的一个基点研究。[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有教学就要有评价,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一环,评价方式的变革能有效地促使教学方式的改变,教学评价在课程改革中起着导向和质量监控的重要作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建立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不断提高和学校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是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评价和考试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评价与考试改革既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这项改革顺利推进的重要保证。从2001年秋季新课程改革实验开始至今,六年来,我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对此高度重视,把教育教学评价提到与新课程实验同等重要的地位来抓,努力建构符合新课程理念的教育教学评价体系,积极探索新的教育评价策略和评价机制,着力推进评价观念更新和评价行为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