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期以期,经济报道逐渐形成了固定的陈旧模式,究其原因,关键是新闻工作者受到了常规思路的束缚,未能突破思维定势和随之形成的形式定式。思路开阔了,思维方式转变了,视野变宽了,经济报道自然就会有春风拂面的感觉。 常规经济报道的思路和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单打一的思路。其表现形式为一厂一店,一事一报,一项一报等等。其问题主要反映在人云亦云、鹦鹉学舌,被采访对象牵着鼻子走。其结果往往会导致以偏概全,甚至失实新闻。国有企业改革的报道,就出现了诸如此类的毛病。如开发区的报道,只热闹了一阵子;关于股份制和拍…  相似文献   

2.
创新经济报道的思维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经济报道中形成了一些固定的陈旧模式,如:用简单化的思路看待经济现象,出现一厂一店、就事论事式的报道;用绝对化的思路探讨经济问题,出现非黑即白、非此即彼的报道模式;用终结式的思路评价经济形势,出现错误的舆论引导;用见物不见人的思路报道经济活动,忽视了人的思想、观念、素质在经济生活中的决定性作用等。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在企业报道中形成了一些固定的陈旧模式,如:用简单化的思路看待企业现象,出现一厂一店、就事论事式的报道;用绝对化的思路探讨企业问题,出现非黑即白、非此即彼的报道模式;用终结式的思路评价经济形势,出现错误的舆论引导;用见物不见人的思路报道企业经济活动,忽视了人的思想、观念、素质在经济生活中的决定性作用等.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在企业报道中形成了一些固定的陈旧模式,如:用简单化的思路看待企业现象,出现一厂一店、就事论事式的报道;用绝对化的思路探讨企业问题,出现非黑即白、非此即彼的报道模式;用终结式的思路评价经济形势,出现错误的舆论引导;用见物不见人的思路报道企业经济活动,忽视了人的思想、观念、素质在经济生活中的决定性作用等.……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在企业报道中形成了一些固定的陈旧横式,如:用简单化的思路看待企业现象,出现一厂一店、就事论事式的报道;用绝对化的思路探讨企业问题,出现非黑即白、非此即彼的报道模式;用终结式的思路评价经济形势,出现错误的舆论引导;用见物不见人的思路报道企业经济活动,忽视了人的思想、观念、素质在经济生活中的决定性作用等。受这些旧的模式的影响,我们现在的企业报道仍存在以下方面的误区: 一是在企业报道的选择标准上,存在着重传统轻创新的思维模式。  相似文献   

6.
联系我们经济报道的工作实际,不难发现,长期以来,我们的经济报道有意无意中形成了一种固定的陈旧的思维模式。如:用简单化的思维看待经济现象,用绝对化的思路探讨经济问题出现“非黑即白,非此即彼”的报道思维定式,从而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大众对经济报道的可看性。  相似文献   

7.
联系我们经济报道的工作实际,不难发现,长期以来,我们的经济报道有意无意中形成了一种固定的陈旧的思维模式。如:用简单化的思维看待经济现象,用绝对化的思路探讨经济问题出现“非黑即白,非此即彼”的报道思维定式,从而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大众对经济报道的可看性。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 ,经济报道逐渐形成了固定的陈旧模式 ,究其原因 ,关键是新闻工作者受到了常规思路的束缚 ,未能突破思维定势和随之形成的形式定式。思路开阔了 ,思维方式转变了 ,视野变宽了 ,经济报道自然就会有春风拂面的感觉。下面根据自己的实践、观察和思考 ,提出几种经济报道新思路。跳出经济写经济第一、用政治的眼光看待经济活动 ,透视经济现象。所谓用政治眼光看待经济现象 ,就是从经济活动、经济现象中挖掘其政治内涵和影响 ,从其政治意义的角度立意、选材、入笔。这种写法根据其内容和形式的不同 ,可以写成提倡式的报道 ,也可以写成批评…  相似文献   

9.
产业报是我国新闻战线上的一支新生力量,这支队伍对推动本产业系统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天,为使产业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我以为关键是要树立“大服务”观念,从根本上说,就是为本系统坚持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多层次多角度服务。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产业报适应主办部门工作需要,形成了一定报道模式。其突出特点是:微观新闻报道较多,宏观综合性报道较少;生产环节报道较多,流通领域报道较少;上级的指令、决定报道较多,经济发展中深层次问题报道较少等。不难看出,这种适应计划经济体制需要形成的报道模式,与今天建立市场经济新体制的要求相距甚远。  相似文献   

10.
产业报是我国新闻战线上的一支新生力量,这支队伍对推动本产业系统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天,为使产业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我以为关键是要树立“大服务”观念,从根本上说,就是为本系统坚持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多层次多角度服务。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产业报适应主办部门工作需要,形成了一定报道模式。其突出特点是:微观新闻报道较多,宏观综合性报道较少;生产环节报道较多,流通领域报道较少;上级的指令、决定报道较多,经济发展中深层次问题报道较少等。不难  相似文献   

11.
党报经济报道深度化的形式和手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深度报道兴起多年,人们更多的是将其视为一种新闻体裁,而南方日报在经济报道的实践中并不把深度报道局限于一种体裁。深度报道是我们搞好经济报道的思路,而实现形式则是多种多样的。我们认为,经济新闻中的深度报道关键在于“深度”二字,也就是要揭示新闻背后的本质,要给读者提供思考的空间,对经济生活产生影响力;至于表现形式,可以是千字消息,可以是几千字的解剖式报道,可以是追踪式的系列报道,可以是一个专题版面,也可以是一个大型特刊。“包装广东”直指本质在一次评报中,南方日报总编辑杨兴锋提出:“让我们承担起包装广东…  相似文献   

12.
如何增强经济新闻的亲和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世纪的新经济异彩纷呈,值得我们新闻工作者大书特书,可是在经济报道中有一个较为普遍的问题是缺乏亲和力。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一是由于常规思维的束缚,长期以来经济新闻写作中就事论事,见物不见人,忽视人的思想、观念、情感、素质等,造成片面性、简单化、绝对化,形成枯燥乏味或大同小异的思路,表现又呆板,缺乏吸引力,受众不欢迎;其二、缺乏深度,缺乏诱导力。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入,广大受众对一般性的经济报道已深感不满足,他们希望了解经济报道中深层次的东西,希望知道经济事件发生的背景,以及经济事件进程中各种矛盾的撞击…  相似文献   

13.
作为省总工会的机关报,四川工人日报以“宣传工人阶级,报道时代信息,维护职工权益,服务社会读者”为办报宗旨,广泛服务全川职工及社会读者。近年来更形成了“坚持机关报性质,突出维权特色,兼有晚报风格”的办报思路。川工报的维权报道,已由过去即兴式的报道发展为根据经济结构调整,劳动关系变化所产生的职工关注的诸多问题进行广泛深入的报道;由过去主要维护国企职工权益发展为既维护企业职工权益,也维护企业法人、事业法人、机关干部、教师、医生、科技人员、职工家属子女、打工仔、消费者等的合法权益;由过去主要在一版进行维…  相似文献   

14.
当前一些县报的部分经济新闻,仅仅停留在对经济现象、经济过程、经济成果的表述上。不是说这些报道有什么过错,问题在于如果跳不出这个框框,总在这个套路里打转,天长日久,势必使县报的经济报道单调乏味,思路口趋狭窄,不仅读者倒了胃口,就连采编人员也会兴味索然的,形成  相似文献   

15.
创新是搞活企业报经济报道的根本。企业报植根于生产经营一线——企业,面对企业广大职工,企业报在搞好搞活经济报道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然而,长期以来,企业报的经济报道在大报后面盲目跟风,没有贴近实际,没有发挥优势,反而逐渐形成了呆板、僵硬、干巴的陈旧模式。企业报必须  相似文献   

16.
现在地市报的典型经验报道较之以往呈下降的趋势,即使搞了多数情况下读者也不太关注。之所以存在这种现象,不是因为地市报的读者不需要经验报道,相反,相对于中央和省级党报,地市报服务的读者群绝大多数处于具体执行或操作层面上,尤其需要从别人的成功经验中借鉴方法、启发思路,问题在于我们长期沿用的典型经验报道模式主要运用典型事例“传道”而不是“传技”,[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策划式报道又称报道策划,是媒体主动介入生活或新闻事件从而挖掘出有一定影响力的深度报道,或对突发事件所进行的快速反应式的集中报道。策划式报道是对传统的“一事一报、一事一因”的报道模式的突破,其特点是由某一个事实或线索入手,主动挖掘各种背景材料,对报道的内容、形式  相似文献   

18.
地市报搞经济新闻,能不能抓热点?怎样抓热点?我们认为,地市报是能够抓经济新闻热点的。但地市报抓经济新闻热点报道,同大报相比,是有其局限性的。抓经济新闻热点,地市报应扬长避短,从微观中寻找角度,要抓出地方特色,抓出自己的风格。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报纸的绍兴日报,在抓经济新闻热点的报道中,已突破了单一经济理论分析的框框,触角已从生产、流通、消费、分配伸向经济热点的背后一经济人物的内心世界和经济现象的深层文化积淀,从而形成了一种新的经济报道思路和自己的个性特征。在改革开放的形势下,随时都会冒出群众议论纷纷的经济“热点”问题,如何使这些“热点”在报道  相似文献   

19.
经济报道与经济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新闻是对经济生活、经济现象和经济规律具体的真实的报道。在经济报道中,注入一定的理论色彩,报道会更加厚重,会增强权威性和指导性。经济报道在企业报中占有重要位置。企业的改革、管理、生产、经营、销售等经济活动和经济现象充斥着企业报的大部分版面。但是,经济报道的质量还远远没有和其数量相匹配,其中很突出的一点就是经济报道缺乏理论性。大多数企业报中的经济新闻,往往是成果式的、经验式的报道,对成本、经验背后的更深层次的东西没有做进一步的开掘,没有从理论根据上分析取得成果的深层原因,没有挖掘经验的典型意义在哪里。更…  相似文献   

20.
《申江服务导报)(以下简称“《申》报”)自1997年11月7日试刊,1998年1月正式创刊,1998年底一周年出100版掀起高潮,到1999年形成稳定发行38万的局面。近两年来,作为一份“新市民报”,在生活服务性专副刊的报道上形成了“白领感觉、精品操作、大雅大俗、趣用结合”的编辑思路。更主要的,是藉此形成了一支素质优良、配合默契的从业队伍,形成了《申》报独特的新闻思维方法和版面叙述语言。 《申》报的生活服务性报道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策划布局阶段——明确了报纸的市场定位。摸索运作阶段——提高了报纸的技术含量;锐意创新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