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字差错源流浅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字自身,具有严肃的品格,理应善待之.但在写作和出版过程中,却有少数文字工作者忽视文字的严肃性,笔端不慎,识辨不严,造成一些文字差错.笔者在出版社做编校工作12年,在编校书稿、阅读图书报刊中,见到过许多的文字差错,感慨颇深.新闻出版总署主办的<中国新闻出版报>,是我们出版社编校人员常读的报纸.  相似文献   

2.
王可 《采.写.编》2021,(11):129-130
图书质量是图书出版的核心问题.图书编校差错类型多样,本文主要从封一、扉页上的文字差错,知识性、逻辑性、语法性差错,图、表的内容与说明文字不符三个方面,对几类常见编校差错进行辨析,以期助力编辑提升自身素质,从而提高图书质量.  相似文献   

3.
科技图书编校差错通常有文字差错,知识性、逻辑性、语法性差错,标点符号及其他符号差错,格式差错等几种类型;而文字差错主要有易混淆的字与词,多字和漏字,数字、简繁字混用,字母误用,名词术语和引文上的差错等,有很多属于同音字、形似字的错用,现以矿业类科技书刊编校为例,按照矿业安全管理、采矿、爆破、通风与安全等不同专业,分别总结出书稿中部分常见的易混淆的字与词、名词术语。  相似文献   

4.
张永强 《新闻窗》2012,(5):69-70
近年来,新闻出版总署加大了对期刊编校质量的管理,从每年对有关报刊检查的结果来看,报刊的编校质量堪忧,尤其是新闻类稿件中的差错现象令人触目惊心,读者戏称为“无错不成刊”。这些稿件中的差错是纷繁复杂,既有文字性差错、技术性差错,也有政治性差错、知识性差错等等。这些差错中的显性差错一般比较容易辨识,而隐性差错似是而非,辩识难度相对要大。  相似文献   

5.
发现和更正书稿中的差错对编校人员的知识水平提出了较高要求,因为许多差错是知识性的.为了拥有尽可能广博的知识,编校人员必须养成自觉学习的习惯,并结合自身工作的特点,利用点滴时间进行有效学习.本文从如何学和学什么两个方面对此话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6.
新疆电台黄昌俊同志来信严肃指出:本刊编校工作中的各种差错太多,这是对我们的一个有力监督。本刊编辑部已开会讨论制定出杜绝差错的措施,我们将继力争在1989年取得明显成效。欢迎读者随时来信帮助我们改进工作。  相似文献   

7.
衡水日报编委会,为进一步提高编校质量,围剿报纸文字差错,在建立健全严格的规章制度和出版程序的基础上,于1995年8月份,又在报纸《读者来信》专版中,新开辟《文字病院》专栏。该专栏每月初将上月编辑部内部评报和读者来信挑出的报纸  相似文献   

8.
湖北省《宜昌日报》编辑部最近组织了一次别开生面的“纠正差错开卷考试”。并制定了纠正差错的具体措施。《新闻出版报》近期陆续刊登的“30家省报编校差错情况”,在宜昌日报社引起强烈反响。编辑部经过研究,决定将“30家省报编校差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同志的文稿中,有一些他亲笔写的关于文稿校对的信和更正启事.这类文字与毛泽东同志那些脍炙人口的论著比较起来,当然是次要一些的.然而,它却反映了毛泽东同志在文稿的撰写、印行上向人民负责和严谨精细、一丝不苟的精神.毛泽东同志提倡文章写好后,要"认真地加以删改",是大家所知道的.可是,作为一个作者,他并不把文稿的改定看作是写作的完成,还非常重视文稿付印时的校对.一九三八年,有一  相似文献   

10.
周奇 《中国编辑》2004,(1):92-94
编辑同志; 您好! 近读《文汇读书周报》题为《〈时间简史〉中文版差错百出》的报道,深有感触。一本小书,差错率竟达万分之十,既有文字、词语、标点符号、数字、计量单位等方面的错误,又有自然科学名词、科学家人名等翻译上的前后不统一,还有插图、版式上的技术失误,等等。 提高出版物的编校质量,认认真真地为读者服  相似文献   

11.
谈谈图书编校中容易混淆的字与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图书编校差错通常有文字差错、知识性和常识性差错、语法性和逻辑性差错、语言表述错误、未作技术整理遗留的差错、标点符号差错、排版和印刷问题七种类型.而文字差错主要有易混淆的字与词,多字和漏字,汉字笔顺错误,数字、简繁字混用,字母误用,名词术语和引文上的差错等,许多属同音、形似错用,其中,易混淆的字与词出错概率较高,特列举如下.  相似文献   

12.
报纸的质量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宣传质量和编校质量,前者是根本,后者是基础,党报的导向性、权威性、服务性,也主要是通过这两者来体现的。县市报近几年的发展,数量速度都很快,但质量效益却不高。集中反映在报纸上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差错不断,有的竟出现“更正”的“更正”之类错上加错的现象。屡屡发生的差错已影响到报业的发展,给我们办报人敲响了警钟。作为报人,对报纸差错是特别头疼  相似文献   

13.
"的""地""得"的用法是编校差错高发地带,可能造成文字差错和语法差错,甚至造成知识性差错或政治问题.本文从图书质检中发现的常见典型易错问题入手,梳理"的""地""得"的语用原则、编校易错点和相关标点符号的用法,希望能给同行提供编校参考.  相似文献   

14.
《新闻界》1994,(4)
永恒主题:减少差错·编者·办报办刊要把差错消灭,一时还做不到。但像目前那样差错信手可拈,读者怨声不断,也很不正常。差错多的主要原因是办报(刊)人责任心差,编校质量低。在1992年,全国搞了几次党报系列编校质量抽查评比,我省对市、地报也搞了一次,曾一度...  相似文献   

15.
如同稻田里总有稗草一样,有文字就可能有差错,而消除差错是编校工作的本分。兵法上说得好,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因此我们必须研究差错。为此,笔者在过去讨论的基础上拟继续对以下12种差错类型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16.
前不久受有关部门委托检查成品图书的编校质量,发现相当一部分图书的封面设计(含前后勒口、封底、书脊、扉页)存在着文字差错.此后,开始留心市场上各类图书封面设计中的文字,做了一段时间的观察,果然问题还真不少,并且带有一定的普遍性,列举如下: 1.拼音错.这是最常见的差错.  相似文献   

17.
为了杜绝虚假不实报道,一些报纸最近相继推出了“更正”栏目。《宁波日报》也于今年6月份推出了“本报更正”栏目,除更正差错、向读者致歉外,还公布当班责任编辑名字和挑错热线。栏目一见报,读者那边一片叫好声,为报社的莫大勇气而大加赞许;而编辑部内部却是认同者寥寥,尤其是编辑更是消极应付。于是,“更正”栏目几期下来后就变得不太正常,即使出了见报差错,编辑也是能瞒则瞒,瞒不了则力争尽量不见报更正,有些“更正”甚至是在报社编校质量领导小组的敦促下才勉勉强强见报。读者叫好的“更正”栏目为何会遭报社内部冷遇?原因在于我们有的采…  相似文献   

18.
编辑的责任心理障碍与文字差错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王文武王国晨为什么文稿几经编校(三审三校)对文字差错却“视而不见”呢?究其原因一方面与编校者的业务能力和文字修养有关;另一方面,还与编校者的责任心淡化(放松要求)或责任心理障碍有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19.
年初,《新闻出版报》相继刊发30家省级党报编校质量抽查评比披露的差错情况,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工作,可以促使报业人员提高编校质量,减少以至杜绝编校差错。从披露的情况看,这次抽查评比是很认真的,既有差错总数和差错率的统计,又有错别字、标点错误、用词不当、语句不通、表述不准等差错分类。从错别字分析看,差错往往出在那些常用字上,如戌与戊、像与象、付与副、圆与园、灸与炙、贬与砭、辣与棘、予与预等。分工很细的大报尚且如此,分工较粗的小报就更可想而知。然而,真正要搞好校对工作并非易事。它首先要求从事这项工作的人知识面要广,才能发现各类文稿中的错讹之处,尤其是捕捉和匡正个别“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的字眼,成为功莫大焉的“一字师”。其次是辨字力强,才能识别千姿百态的手写体,不为牵强附会的“猜字”所误,亦无如研天书  相似文献   

20.
近日,河南省2005年度全省报纸编校质量抽查评比结果公布:《鹤壁矿工报》差错低于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规定万分之三的标准,受到河南省新闻出版局的通报表彰。河南省这次报纸编校质量抽查包括全省党委机关报、都市报、行业报、企业报、广播电视报等各类报纸共76家。评委会对76家报纸进行了公开公正的初评和复评,得出的结论是:《鹤壁矿工报》的差错率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