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在媒体上,常报道社会“闲散人员”如何如何,有的还指责“闲散人员”是“不安定因素”。我看完全篇报道,也没看明白“闲散人员”究竟是干啥的。既然报道中未具体讲明,我也只好“望文生义”了:“闲”者,无事可干也。但对“闲”也要分析,无非是两类人:一类如我者,退休多年了,是地地道道的闲人。但这“闲”是我应当享受的权利,当属无可非议之类。二类是远未到退休年龄,无职业在家的。对这类“闲”在非议之前,更要慎重、细致分析:有的是单位效益不好放长假了,有的是破产买断了,有的是病退了,有的是尚未找到工作,当然,也有极个别挑肥拣瘦,高不成低…  相似文献   

2.
赵金 《青年记者》2008,(11):54-57
社会性别平等意味着男性和女性的不同行为.期望和需求能得到同等考虑.评价和照顾赵金:刘研究员,您好!说到“性别平等”这个概念,大家更熟悉的是“男女平等”这个词,与之相连的是“女性意识”、“女权主义”等,您能否解释一下“.陛别平等”与“男女平等”有什么不一样的内涵?  相似文献   

3.
“男女平等”、“妇女解放”早在上个世纪之初就已经提起,妇女的“半边天”提法也早已为人们所熟知。但是确定妇女真正意义上的人格地位,不仅仅是物质上、精神上的与男性平分天下,更在于全社会对女性角色的认知,而这种认知与大众传播媒介密不可分。在众多传媒中,电视在塑造女性方面担当了重要角色。它通过控制信息来传播、诠释、解读女性,形成对女性社会行为的隐性支配。因此,从这一意义上看,电视传媒观察女性的视  相似文献   

4.
男女平等成为现代社会一个进步的标志,但传统的“男尊女卑”的思想仍然在社会的边边角角沉浮,正如有学者指出的,现代社会“未能打破妇女受压迫的根基,从而也未能实现男女平等的目标”。①同时,由于女性本身的一些生理和心理特点,使女性成为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因而,近年来社会对女性问题越来越关注,影视剧中的女性形象也备受关注。  相似文献   

5.
人世间出现妇女运动和妇女组织,盖因为现实生活中存在着男女性别的不平等。因此,争取男女平等,是妇女运动的主题,也是妇女组织义不容辞的活动内容和工作职责。社会主义中国为男女平等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明确规定了妇女可享有的权利。然而它要成为妇女所实际享受到的权利,还需要有一个过程,还需要作出不懈的努力和斗争。1985年,我同首都新闻学会调查组的同志一道,做了一次全国报纸普查,发现在报纸副总编辑以上的领导干部中,女性仅占4.7%。我心里很有些不平静,为什么新…  相似文献   

6.
向前一步,是一种姿态,更是一种态度。那些习惯了一进会议室就自动坐在第二排,即使自有高见,也不主动发言的女性,是时候坐到桌边来,身体前倾,然后发表自己的意见!今天的我们还需要提倡男女平等吗?在中国,女人早己不再裹小脚,几乎一半的大学生是女性,一半的工薪阶层是女性。男人已经在分担家务。女人还想怎么样?“女人每年还有半天‘妇女节’的假呢,是否也该设立男人节?”男人们忍不住问。但是,当我们的视线在政府和企业的管理架构图向上移动时,女性在领导和管理层中的比例却大幅度下降。  相似文献   

7.
莫对女性犯罪“特别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在有些媒体对大案、要案、奇案的报道比例越来越大,这与人们法制意识增强,渴望了解更多案例的心理有关,本无可厚非。但不少媒体在对案件的报道中喜欢对女性犯罪“特别报道”,则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有些媒体每期报道多起案件,但在导读中却总拿女性做幌子。什么“独家报道:女毒枭的最后自白”、“特稿:杀夫女子的无奈抉择”、“大特写:妙龄女子怎么成了强奸犯”、“新闻透视:女贪官如何走上不归路”。其实在该类报道中,有关女性的案例只占很小的比例,但却总是“有幸”登上封面和头版。即使在内文中,有关女性犯罪的报道也享受着“特别待遇”…  相似文献   

8.
有的同志认为“正面宣传为主”就是指在数量上占优势,甚至主张正面报道和非正面报道的比例应为二八开或一九开。这样的比例是否妥当,我以为值得研究。特别是当前,一切要从有利于稳定这个大局出发,自然更要慎重。实际上,现在各新闻部门也是非常谨慎的。据有关资料统计,非正面报道大约控制在1%到5%之间。不过,现在读者和听众、观众也有些看法,就是批评性报道少了一点,舆论监督的作用发挥得不够。新闻报道既不能激化社会矛盾,又不能丢掉批评这个有力的武器,这个“度”要掌握好是不那么容易的。特别是各新闻媒介的“把关人”,要认真研究这个问题。那种“一朝遭蛇咬,三年怕井绳”,干脆不搞批评报道,免得找麻烦的想法,是可以理解而不可取的。  相似文献   

9.
吴华清 《新闻实践》2011,(11):43-45
记者深入基层,创作大量关乎民生、民意、民情的现场新闻,转了作风,改了文风,赢得了群众的欢迎,也的确出现了不少新闻佳作。但是,细细分析各媒体报道就不难发现,走基层报道凸显两种弊端:一是“活”而不“厚”,即文风较清新朴实,但新闻主题欠挖掘,新闻价值欠发现;二是“厚”而不“活”,即主题较重大深厚,但文风仍欠鲜活,写法欠创新。  相似文献   

10.
潘星兰、杨大兰,人们习惯称为“两兰”。90年代第一个春天,这两个19岁的女青年的名字传遍了神州大地。在发现和报道“两兰”这个时代典型中,各新闻单位作了大量工作。作为英雄家乡湖北的宜昌日报,也在发现“两兰”、报道“两兰”中尽了应尽的一份责任。“两兰”这个典型,是宜昌日报创刊41年来,宣传声势最大、宣传效果最好的典型,有些效应是我们起初就想达到的,而有些效应则是始料未及的。  相似文献   

11.
2003年9月,武汉市一家报纸登出一篇人物通讯,主人公A是我的亲戚。我发现报道中的很多情节属无中生有,就打电话“质问”亲戚。亲戚委屈地说:“记者没采访过我,我没看到报纸,也不知道哪个记者写了稿子。”  相似文献   

12.
崔霞 《新闻知识》2006,(10):74-75
转眼间,从事政务报道已经有5年的时间了。从学校一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就开始做政务报道,对于一个学生完成向媒体人转型的重要工作阶段而言,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呢?有时候,我经常在思考这个问题。因为政务报道长期以来以“稳”为主,限制多、灵活度小,在很多人心目中,政务报道差不多就等于会议消息、领导讲话,最易写成四平八稳的“大路章”,这种对于政务报道的传统思维“框框”,往往使从事政务报道的记也产生“懒惰”心理,认为不过是听会而已,是否认真听写出来的东西都差不多,何必让自己那么辛苦呢?而这种惰性对一个刚刚从学校毕业处于“定型期”的记是很危险的。一位有着多年政务报道丰富经验的老记曾经这样“谆谆教导”我,做政务报道记一定要用心,不用心,混日子也很容易,但是记的各种“功能”就会慢慢退化;用心,政务报道是一个锻炼记各方面综合素质的很好的舞台。  相似文献   

13.
中新网2月24日转载了南京《现代快报》一则题为《“情人节”惹祸?南京各妇科门诊迎来堕胎高峰》的报道。最初看到这则新闻标题时,着实被它的“新闻性”给冲击了一把。又是“情人节”又是“堕胎”的,想不往下看都难。可读着读着就发现味儿不对了,文章唆唆写了一大通,可就叫你找不到“情人节”跟“堕胎”之间有什么关系。再一想,报道的转载日期是2月24日,而情人节是2月14日,也就是说二者的时间差充其量也就10天左右。即便情人节那天真发生了什么“大规模的、群众性的事件”,10来天的时间就能让“南京各妇科门诊迎来堕胎高峰”?人们常念叨“不…  相似文献   

14.
李涛 《新闻界》2004,(4):90-91
不少人不太会也很“害怕”写“成就”题材的报道,自己写得头昏脑胀,文章写得冗长乏味,不仅文章没有“成就”,人家原本的成就也常常给写没了。可是一年到头了,总要回顾一下成绩,就得在岁末年初搞过去一年的成就报道,每逢党代会、人代会、政协会等会议的召开,也都要搞一些成就报道,每遇“五·一”、“五·四”、“七·一”、“十·一”等重大节日,也要搞相关的成就报道……总之,成就报道是新闻报道中的“老品种”,是党报新闻宣传工作中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隔三叉五就要出现,好比一道经常要吃的“家常菜”。长期以来,我们做成就报道时,最容易遇…  相似文献   

15.
陈家兴 《出版参考》2010,(12):10-10
再过25年,我国两名纳税人就将供养一名养老金领取者。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到来,使“延长退休年龄”的问题备受关注。目前,有媒体报道称:“相关部门正酝酿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延长劳动者的法定退休年龄。有可能女职工从2010年开始、  相似文献   

16.
在1997年河南省新闻奖评选中,我们采写的《21位农业专家造福只乐乡里》,被评为消息类一等奖。我们感到:这篇作品之所以获奖,不仅由于采访细致,选材精心,而且还由于突出了“快”这一新闻的主要特征,即注重新闻的时效性。大家都知道新闻是“易碎品”,都懂得新闻要注重时效性的道理,这是因为,一篇新闻作品要及时迅速地把发现的新闻事实报道出去,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在“第一时间”把新闻发布出去,是新闻保持鲜活度的重要特征。如果慢了,鲜活新闻的“露珠”就会被蒸发掉。报道中慢“半拍”,新闻就成了“旧闻”,其价值就会“贬值”。只有注重新闻时…  相似文献   

17.
越是碰到重大主题报道,按常规,各媒体都要推出气势磅礴的大制作大篇幅报道,与之相匹配的往往也是一些司空见惯“大话题”、“大感慨”。走流水账的形式居多,有特色和创新的不多。为避免雷同和类似,温州网在国庆60周年这样的重大主题报道中,一方面围绕中心全面铺开精心策划和推出了多个国庆主题活动和主题报道,另一方面“不走寻常路”,  相似文献   

18.
娜拉爷     
上学的时候,老师向我们解说“风情”,用的典故乃是《水浒传》:潘金莲初遇武二郎,一口一个“奴”,展示女性的娇弱之美,引发男人的怜惜。到最后一步则变成:“你若有心,喝我这半杯儿残酒。”口口声声“我”与“你”,是按捺不住要与对方平起平坐。可恨她生不逢时,追求男女平等的女权斗士,被披着男权外衣的小男人所戕害。  相似文献   

19.
张永明  张亮 《新闻界》2000,(3):54-54
深度报道这一新闻文体在中国的各媒体上雄踞了多年 ,至今仍是各大媒体迎合受众的最好“看点”和具有经济效益的最好“卖点” ,也是受众最喜爱的“受点”。这究竟是为什么呢?稍加分析和总结就不难发现 ,深度报道在中国各大媒体雄踞多年不衰的原因 ,主要是我们各大媒体都善于不断完善和丰富这一文体的内涵 ,同时不断拓展它的外延。既然有它的“内涵”和“外延” ,那么 ,深度报道肯定是由诸多不同体式所组成集合的 ,笔者拙认为有以下些类型 :一、独篇类所谓独篇就是由消息型新闻构成的一个单篇 ,篇幅比一般消息较长 ,信息的容量较大。独篇深度…  相似文献   

20.
白小娴 《记者摇篮》2009,(11):77-77
从世界第一运动足球到电子竞技的兴起,从“球王”贝利到“飞人”乔丹,体育正在世界范围内以其特有的方式发挥着自己独特的魅力和影响力,体育报道也越来越受到大众的喜爱。但是,从大量体育报道中我们不难发现,对男子体育运动和男性角色的报道占据了绝大部分,对女子体育运动和女性角色的报道似乎不太为人们所关注,不仅数量少,而且女性大多还是以一种娱乐化的形象见诸于体育报道当中。数量、质量均欠佳的女子体育报道严重地阻碍了女子体育的发展进程,而对体育报道中女性形象的娱乐化定位,值得我们去思考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