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岳定权 《天中学刊》2012,27(2):88-90
加强教学与生活的联系需要关注学生在生活中所获得的丰富的缄默知识。学生缄默知识的发展经历了获得与丰富、显性化、融合三个相互联系的阶段;自主反思与学习实践是学生缄默知识发展的基本方式。教师需要采用联系生活、鼓励自主反思与合作学习、回归生活等教学策略促进学生缄默知识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加强教学与生活的联系需要关注学生在生活中所获得的丰富的缄默知识。学生缄默知识的发展经历了获得与丰富、显性化、融合三个相互联系的阶段;自主反思与学习实践是学生缄默知识发展的基本方式。教师需要采用联系生活、鼓励自主反思与合作学习、回归生活等教学策略促进学生缄默知识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缄默知识引导着幼儿教师的教育行为,获得和拥有丰富的缄默知识有助于幼儿教师专业成长。重新诠释“知识”的内涵、反思自身的教育实践行为、正确运用教育叙事策略、建立学习共同体,是幼儿教师建构缄默知识,实现专业成长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4.
蔡慧燕  邵晨 《生物学教学》2006,31(10):17-19
生物学教学中存在着大量的缄默知识,包括教学内容的缄默知识、教师教学的缄默知识、学生学习的缄默知识以及有关师生交往互动产生的缄默知识。在教学中要重视并合理利用这种知识,教师要不断反思和引导学生反思缄默知识,并在互动和交流中将其转化成可以传播的显性知识。  相似文献   

5.
体验是课堂条件下学生学习与发展的重要机制,有效的课堂教学需要促进学生的深度体验,学生活动体验中得到的大量的是缄默知识,根植缄默知识促进学生深度体验,是当前课堂教学改革值得尝试的一条重要途径。其主要举措如:在学生缄默知识分析活动中更新教师教学观念;在缄默知识知晓活动中强化学生体验意识;在基于缄默知识的核心问题解决活动中丰富学生体验;在缄默知识显性化活动中深化学生体验。  相似文献   

6.
学生的缄默知识及其显性化的教学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教育教学领域内,学生缄默知识的存在是不争的事实。但目前对缄默知识研究的重点放在教师方面,学生的缄默知识也应战略性地被提到教育研究的日程之上。学生缄默知识是一种可能的亟待开发的课程资源,而其显性化能够促使其由可能的课程资源走向现实的课程资源,是此类课程资源开发的本意与关键。促进学生缄默知识显性化的教学策略有:①营造民主、宽松、和谐的氛围;②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或事件;③引导学生亲历学习,开展活动;④鼓励学生对话交流,自主反思。  相似文献   

7.
师范生头脑中的缄默教育知识支配和引导其教育行为。获得和拥有丰富的缄默知识有助于师范生的职前教师专业发展。系统的职前教师教育专业培养,倡导合作、体验的学习方式,丰富的教育教学实践,高等院校与中小学的合作与交流,是师范生形成和获得缄默知识,得以不断成长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工学矛盾是幼儿教师职后培养中的一个突出问题,问题的解决需要探寻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学习的发生与发展过程.幼儿教师日常生活中的学习体现在五个层面——吃、穿住用行的基本生活、家庭生活、公共生活、职业生活(园所生活)、生活品质;具有整体性、缄默性、层次性、情境性、创造性的特征.幼儿教师日常生活中的学习发生于各个生活场景中个体意识和不同群体集体意识的有效互动中,体现为缄默知识的获得.幼儿教师日常生活学习的发展以对话为前提条件,伴随着主体学习自觉性的提升,体现为自我认识、自我领导、自我管理及自主研究能力的提升.对幼儿学习需求的尊重和教师自身完满生活的获得是幼儿教师日常生活学习的最大价值.  相似文献   

9.
缄默知识理论对课堂教学改革有拓展知识视野、拓展教学目标、拓展教学途径等方面的意义。以基于缄默知识的核心问题为载体,调动学生在课堂中进行核心问题的解决活动及对主观问题解决过程的反思活动,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活动缺乏自主性和忽略学习中体验获得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传统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只是关注显性知识的存在、获得和传授,忽视了课堂中、学生自身以及师生交往中大量存在的缄默知识.但缄默知识的存在会对课堂上将要学习的显性知识的理解和运用造成影响.因此,从缄默知识的视角提出了"情境创设--对话讨论--体悟反思"的新型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1.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化,教师在理论上有了一定的基础,但教学行为并没有发生很大的转变,存在着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脱节的现象。教师要不断反思自我和学生的缄默知识,选择和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具体体现在:讲授时要清晰明了,生动形象,贴近生活;提问时发问要精心设计,叫答要善于引导;互动时要做到课堂气氛宽松和谐,把握时机,激发互动;讨论时要做到创设情景、转化生成,合作交流、化隐为显,资源共享、化零为整,拓展延伸、化显为隐;评价时要开展真实性评价。  相似文献   

12.
学校教育的实践情境是教师专业生活的基本场景。在这一场景中,教师的专业活动依赖一定的知识基础,即“教师知识”。教师知识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对经验的反思与重构而积累起来,体现出很强的实践性,又被称为“缄默知识”。在这种意义上,教师知识是一种来自专业生活场景的实践智慧。通过教育叙事可以有效彰显这种实践智慧,从而促进教师之间的智慧分享,达到专业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知识观的转向与教学改革的深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代以来,在科学主义知识观占据统治地位的同时,工具主义知识观、文化取向知识观、生存取向知识现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凸现出来,反映了人类知识观及其演进的多元化。知识观的演进与转向实质是知识与人及其生存或生活的关系的转向。知识观的演进与转向对深化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具有深刻的启示:教学要关照学生的生活世界;重视学生的个体知识特别是学生个体的缄默知识在教学中的作用;开启教学研究与实践的文化路向。  相似文献   

14.
教师专业发展中榜样示范存在着诸多误区,促进榜样教师的缄默知识向实践知识转化并获得共享是实现教师榜样的效能的重要途径,具体策略有:鼓励反思榜样教师自身的教育实践行为来唤醒重视榜样教师个人缄默知识的意识;通过引导榜样教师运用教育叙事策略来明晰自己的缄默知识;通过建立学习共同体以加强榜样教师缄默知识的挖掘。  相似文献   

15.
榜样示范是高校辅导员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科学应用缄默知识理论则是有效发挥榜样效能的关键之一,具体措施有:培养辅导员主动积累缄默知识的意识、引导辅导员开展教育叙事研究、加强辅导员对日常实践的反思以及组建辅导员缄默知识共享组织等。  相似文献   

16.
伴随着新教材的使用,配套光盘在教学中大量使用。由此导致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出现了一些问题:简单的"放课"行为充斥课堂,教学失去丰富性;既定程序控制了教学节奏,师生自由受限;观看屏幕替代了实际体验,隐性知识大量流失。要解决这些问题,教师应明确信息技术的"辅助"定位,树立"用光盘教"的理念。充分发挥光盘的"不可替代"作用,实现数学与信息技术的深度整合。使光盘为丰富学生的实际体验服务,促进学生感性认识及时升华。  相似文献   

17.
Challenged by increased globalisation and fast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we carried out an experiment in the third semester of a global business engineering programme aimed at identifying conditions for training student in dealing with complex and ill-structured problems of forming a new business. As this includes a fuzzy front end, learning cannot be measured in traditional, quantitative terms; therefore, we have explored the use of reflection to convert tacit knowledge to explicit knowledge. The experiment adopted a Plan-Do-Check-Act approach and concluded with developing a plan for new learning initiatives in the subsequent year’s semester. The findings conclude that (1) problem-based learning develops more competencies than ordinarily measured at the examination, especially, the social/communication and personal competencies are developed; (2) students are capable of dealing with a complex and ambiguous problem, if properly guided. Four conditions were identified; (3) most students are not conscious of their learning, but are able to reflect if properly encouraged; and (4) improving engineering education should be considered as an organisational learning process.  相似文献   

18.
教师缄默性知识显性化策略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缄默知识是体现在教师日常教育教学行动中的一种知识,支配教师的思想和行为,但又不能明确言说的知识。教师缄默性知识具有个体性、实践性、内隐性、情境性等鲜明的特点。关注教师的缄默性知识,并将其显性化对教师的教育教学具有重要意义。教师的缄默性知识采取适当的策略可以得以显性化,这些策略包括:加强教学反思,进行教育叙事研究,学徒制的推广,建立教师学习共同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