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和谐:教师人格的德育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创造者和传播者,在学生成长方面,其作用至关重要。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主要通过自身的人格力量,其人格层次决定了对学生发展产生作用的积极程度。教师的群体人格具有特定内涵与德育功能,并且将随着时代进步不断赋以新的内涵和功能。因此,教师必须不断加强自身修养,促进和谐人格的形成与完善,以发挥其德育功能与作用。  相似文献   

2.
古往今来,中外教育家都强调教师人格的示范作用。被誉为“俄国教师的教师”的乌申斯基说过:“在教育中,一切都基于教师的人格,因为教育力量只有从活的人格源泉中产生出来,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的形成和发展,只有性格才能形成性格。”教师的人格魅力是一种重要的教育资源,也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力量。她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深远的,有时会影响学生的一生。传统的尊师重教,虽会使学生对老师产生敬畏和服从,但征服学生心灵的还是教师的非权力影响,即道德、情操、修养、学识、才能和与学生的感情。  相似文献   

3.
教师的职业就是以人格再造人格,教师是人的品格的影响及塑造者。教师的教学品格与人格修养的建设与提高,是教育教学活动成功与否的关键。在声乐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人格魅力与教学品格时刻对学生产生着深刻的教育与影响。优秀的声乐教师的人格修养与教学品格,关系到声乐教师队伍的内涵建设及声乐艺术人才的目标培养。提高声乐教师教学品格修养,是现代教育对声乐教师提出的最基本要求和任务。  相似文献   

4.
<正>思想政治教学不同于一般教学课程的教育活动,它是通过思想政治教师向学生传授相应的思想观念,以期影响学生思想、行动的过程,也是对学生品德塑造的过程。这种对学生思想品德塑造的过程,不仅以思想政治教学形式为教育手段,更重要的还依靠在教学过程中思想政治教师人格品质的影响。思想政治教师人格品质不只是个人人格修养问题,而是思想政治教师在传授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的同时,直接突出地影响学生品德的塑造和人格的发展。所以,思想政治教师人格修养是实施学生思想政治理  相似文献   

5.
论政治教师的人格示范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美环 《考试周刊》2011,(44):15-16
政治教师的人格示范作用将对学生的性格品质的形成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因此,政治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修养,提高教学水平,在课堂内外以其崇高的人格魅力感召学生,不要单靠口头说教;要尊重、热爱、理解学生,与学生建立深厚情感,不要靠大棒来维持教师尊严。只有这样,政治教师的人格示范在教学中才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刘兆艳 《教师》2013,(1):78-78
作为人才的培养者,教师不仅要通过自己掌握的知识教育学生.还要通过自己的人格和道德力量影响和感染学生。教师的这一角色特征要求教师时刻注意自己人格和道德方面的修养,并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注意自己人格因素对学生所起的影响作用。尤其是语文教师,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  相似文献   

7.
教师人格的教育价值是巨大的、永恒的。对此,许多教育家有过精辟的论述。俄国著名教育家乌中斯基说:“教师的人格对于年轻的心灵来说,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有益于发展的阳光。教育者的人格是教育事业的一切。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的发展和形成,只有性格才能形成性格。”日本著名教育家小原国芳引用特鲁德的话强调:“事实上,教师的成功来自人格感化的占十中之九。”既然教师人格的教育价值如此巨大,因此,教师必须加强自身的人格修养。这是教师人格教育价值现实化的前提条件。在内容上,语文教师的人格修养与其他学科教师的人格修养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具体说来,语文教师的人格修养应侧重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8.
刘晓蓉 《学子》2014,(3):22-22
正教师人格对学生人格发展的影响是一种长期的、潜移默化的,特别对学生良好的心理习惯的培养有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人格修养对学生的发展,特别是对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习惯具有重要作用。一、培养学生良好心理习惯的基础——教师人格示范作用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与学生朝夕相处、教书育人的老师自然是学生模仿和学习的对象。教师光明磊落、纯洁高尚的道德人格对作为受教育者的学生来说无疑有着显著的示范  相似文献   

9.
教师人格是教师作为教育活动主体的基本道德品质,它集心理人格和道德人格于一体。教师不仅用自己的学识教人,而且用自己的品格影响人:不仅通过语言去传授知识,而且用自己的行为去影响学生。只有人格高尚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具有高尚人格的学生,教师的思想观点、治学精神、品德修养等方面,都对学生起着示范作用。可以说,教师的人格魅力是一种重要的教育力量。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完成教育使命、进行教育工作等三个方面对教师的完美人格对学生全面发展起到的作用加以阐述。而教师的仪表风度、学识才华、修养品格等因素,构成了教师的完美人格。人际互动技巧的掌握将会更加有效地教育和影响学生。  相似文献   

11.
教师道德滑坡现象对学校教育和社会产生一些不良影响。本从教师道德人格修养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出发,在借鉴传统教师道德人格修养的途径方法的基础上,从教师道德人格修养现代延伸的角度论述了教师道德人格修养,以期对当今教师道德人格修养水平的提高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2.
教师的人格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一个好的教师应该具有良好的性格特征,以爱育人,以情动人,为人师表,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等。只有这样,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的师德修养才会对学生起到表率作用,以利学生良好性格的形成。  相似文献   

13.
课堂教学语言对教学效果起着重要作用,它影响到学生多种能力的发展。影响教师课堂教学语言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教师的思维品质、文化修养、人格特征及心理状态是十分重要的几个因素。一个教师只有具备良好的内在修养,才能自如地驾驭课堂教学语言。  相似文献   

14.
杨庆艾 《考试》2009,(6):11-12
教育学生过程中,教师人格是否健康良好,将影响到学生素质的提高、人格的健全,关系到教育的整体发展。教师应意识到自身人格对学生的示范、榜样作用,从而加强自身修养,即“教书”又“育人”,履行好时代、人民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  相似文献   

15.
教师健康人格的塑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的人格对学生人格的塑造和心理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教师健康人格的内涵包括良好的自我意识、健康的心理素质、高度的创新精神、和谐的人际关系、较强的实践和协调能力等。塑造教师的健康人格,不仅要创设适宜的学校、家庭、社会环境,而且更重要的是要加强教师自身的修养。  相似文献   

16.
教师是学校教学的主导因素,而教学又是进行校园文化建设的主渠道。因此,教师的文化修养对校园文化建设产生最直接的影响,教师的知识水平决定着其文化修养的程度和方向,一个教师在知识与学理方面的兴趣、倾向和修炼程度直接铸成他作为教师为人师表的人格。这种人格的魅力,在教学过程中以直接的和潜移默化的方式吸引学生,  相似文献   

17.
把教师的个人素质融入教育教学中,需要教师具有较高的素质修养。教师的人格关、思想美、技艺美对学生具有极大的感染力,教师应充分有效地利用自身素质的影响,成为学生的楷模。  相似文献   

18.
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基础,教师的人格修养对课堂心理气氛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教师积极的心境是形成良好课堂心理气氛的前提,教师正确的学生观可促进课堂心理气氛美妙和谐,教师科学的认识论是营造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的关键,教师具备一定的心理耐挫能力有助于课堂心理气氛轻松愉快,教师堪称楷模的道德风尚是创设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的基础。总之,教师良好的人格修养是课堂良好心理气氛形成的关键,课堂良好的心理气氛又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充分保证。  相似文献   

19.
创新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教师全面素质的提高是素质教育的关键。教师全面素质的提高主要依靠的是自我修养,教师创新人格的形成主要依靠的也是自我修养。因此,大学英语教师要认真地进行全面素质与创新人格的自我修养,从一点一滴做起,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  相似文献   

20.
随着积极心理学研究不断发展,积极人格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个体人格的形成与发展与教育者的人际互动密不可分,语是人际交流的主要工具,教师的语不但影响学生的学业发展而且影响学生的人格发展。笔者总结出常见的教师不良语模式及对学生人格的消极影响,据此提出了促进学生积极人格形成和发展的教师语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