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生阅读感悟是获取语文素养的必备基础,让学生能够进行阅读感悟的多探究,学生的感悟升华才可以落到实处。让学生探究学习,力促学生感悟升华,是永远都值得人们去思考和研究的话题。  相似文献   

2.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为了践行这一理念,作者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课前激发预习、课中引导感悟、课后拓展升华等环节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批注,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自我思考、自主探究,努力让批注成为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桥梁,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3.
在语文教学中,要使学生更好地感悟文章深层内涵,就要层层递进地促使学生进行感悟和探究,达到文本阅读的三重境界。通过阅读和梳理能够由表及里地理解文本,进行整体感知;联系文本内容,进行多元探究,则能促使学生进入更深的阅读境界;结合自身进行情感升华,则能让学生进入忘我的境界。  相似文献   

4.
徐娴琳 《考试周刊》2013,(89):43-43
设计理念:“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本课教学中,力求通过学生自身的探究和多媒体的配合,将学生引进个性化阅读空间,让学生在渎中感悟、理解,促进情感的升华。  相似文献   

5.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为了践行新课程这一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课前激发预习、课中引导感悟、课后拓展升华等措施充分提供机会让学生批注,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自我思考,自主探究,让学生与文本充分对话,在阅读实践中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寻找学生情感体验的关键突破口,能结合文本挖掘出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主动的探究过程中感悟和思考,同时,在平时的阅读和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感情共鸣,达到一种情感的升华。  相似文献   

7.
阅读是一种由感觉、直觉、思维、想象、记忆等多种因素组成的复杂的心理活动。教师要培养学生阅读的能力,在感悟中建构,在探究中创新,让学生在一片自主的天空中享受阅读的快乐。那么如何引导学生阅读呢?  相似文献   

8.
张爱善 《课外阅读》2011,(10):78-78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 “阅读感悟”是让学生自主地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他们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阅读的过程中,得到审美熏陶、灵魂净化、人格升华。这是一个动态的学习过程,是一个循环上升的活动过程,是用发展的举措提升学习意义的过程。在我看来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智慧的启迪,享受审美的乐趣。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自主感悟时,我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9.
学生语文学习的阅读感悟,需要学生能够自主阅读、个性化感悟。学生的自主阅读和个性化感悟不能让文本语言作为唯一的感悟媒介,因为学生阅读水平毕竟有限。教师给学生以思维的凭借显得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10.
生活是读写的基础.我们应该丰富学生的生活与思想,沟通生活与读写的联系,促进生活、阅读、写作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让学生在生活中切身体验,激发情感,让课堂成为学生实践的乐园;让校园成为学生活动的舞台;让自然成为学生探究的天地;让社区成为学生成长的沃土.培养学生勤于观察和思考的良好习惯,掌握观察的方法,勤写日记积累素材,大量阅读感悟生活.为学生创设自由表达的时空,学会表达真情实感,学会选择最佳角度,书写个性.  相似文献   

11.
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张扬学生的个性,可从以下几点做起:一、在阅读教学中,尊重学生的独特感悟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尊重学生的独立感悟,让学生在课堂中平等对话,从而张扬学生的个性。阅读是学生独立探究课文的学习行为,在这个过  相似文献   

12.
韩尧 《小学生》2013,(1):16-16
阅读是人重要的活动之一,它能使人积累知识,培养能力,陶冶情操,让人的身心愉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提出,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阅读教学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要把阅读活动变为学生自我探究、自我体验的活动,使学生在富于个性的阅读活动中发展阅读能力,强化阅读体验,感悟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水平。所谓学生个性化阅读,是指学生个体从书面语言中获取信息,是学生借助文本与作者对话的心理过程,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是教师引导学生探究、  相似文献   

13.
阅读是一种由感觉、直觉、思维、想象、记忆等多种因素组成的复杂的心理活动。教师要培养学生阅读的能力,在感悟中建构,在探究中创新,让学生在一片自主的天空中享受阅读的快乐。那么如何引导学生阅读呢?一、在兴趣盎然中,激发学生主动阅读学生的阅读动机带着浓厚的兴趣色彩。学生一旦对某类  相似文献   

14.
阅读绝不是训练与感悟的简单相加,必须找准“训练”与“感悟”的最佳契合点,让“训练”与“感悟”互相融合,让学生在自主自在的独立阅读中激活思维,在积极互动的交际活动中升华情感。  相似文献   

15.
快乐阅读可以增长才智,愉悦心情,升华情感,感悟人生,开发人的想象力,为作文积累丰富多彩的素材,从而提高整体语文水平。因此,老师要组织教学,优化阅读课的教学结构,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差异,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以自主、探究、合作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轻松愉快地走进阅读的殿堂,实现浅书香溢校园,阅读润心灵。  相似文献   

16.
黄胜琳 《成才之路》2012,(33):25-25
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是英语课程的重要目标要求,是其英语综合学习运用能力的基础。学生在自主阅读、理解感悟基础上的升华,能够为其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奠定基础。教师从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运用能力的培养作分析,以此阐述运用自主阅读、独立表达、才能展示等方式对提高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运用能力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7.
语文阅读教学的目的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语感,提升阅读理解的能力.本文笔者从探究性阅读、体验性阅读以及个性化阅读等三个角度论述了语感培养的方法.在教学中,教师既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也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体验.  相似文献   

18.
新课标思想注重学生阅读时对文本独特的理解、体验和感受.只有在课堂阅读教学中克分尊重文本,通过自能阅读,彰显文本本色;通过体验阅读,感悟文本情思;通过个性阅读,点燃文本智慧;通过延伸阅读.超越文本境界;通过拓展阅读,升华文本精神,从而引领和指导学生进行富有实效的学习,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促进每一位学生基于课堂又高于课堂的有效发展.  相似文献   

19.
如何让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探究和小组合作探究感悟作者的情感,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自主创造能力和综合表达能力,是<望月>一课教学设计的重点.  相似文献   

20.
阅读感悟是学生接受优秀文化熏陶感染的理想途径,也是促进学生精神成长的必需。语文教学需要学生在阅读感悟上狠下工夫,以此达到形成精神支柱的目的,本文就如何让学生在阅读感悟中形成精神支撑进行了思考和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