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把江苏省委提出的“乡村学华西、乡村书记学吴仁宝”活动引向深入,近期,江苏省委宣传部组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赴华西村深入调研,撰写了5篇调研文章,从华西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特征、共同富裕的价值追求、党组织的先进性、华西精神和农村基层管理等五个方面对“华西经验”进行了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2.
华西村,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典范,已经建立党组织50周年。50年来,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在吴仁宝老书记的带领下,华西村创造了“五容、五子、五业、五统、五湖四海“五大成就,被誉为“天下第一村“,成绩令世人瞩目。党的十七大代表、华西村老党委书记吴仁宝告诉记者,华西的事业在过去的基础上,特别是近几年来创造了“五  相似文献   

3.
十七大代表、华西村老书记吴仁宝以走进华西村,感受新农村为主题接受记者专访。  相似文献   

4.
辛桦 《华夏星火》2013,(4):24-26
3月18日,原华西村党委书记吴仁宝因病去世,享年85岁.吴仁宝逝世的消息传出,华西村5万村民纷纷自发来到老书记灵堂前吊唁,其故居华西398号门前南北向约300米长廊里,黑压压地挤满了排队悼念的村民,队伍两侧倚墙而立的花圈紧挨着花圈. 中心村村民小赵在接受现场媒休采访时说:"我是华西村‘80后’,小时候跟老书记孙辈一起玩,也随着他们一起喊老书记‘爷爷’.老书记从上海医院回家,我们好多年轻人结伴一起来探望他.现在老书记走了,我要过来磕个头,表达一下第三代的敬仰之情."  相似文献   

5.
5月8日-10日,泰兴市科协于举办了“泰兴市农村科技致富状元计算机培训班”。培训内容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互联网基础知识、赴江阴市华西村考察学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先进经验和参观我国自主设计研制的新一代航天远洋测量船——“远望5号”。  相似文献   

6.
历时近一年的全国县委书记、县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培训圆满结束。学员在培训班上怎么学?怎么想?  相似文献   

7.
吉林的黑土地上冒出个“神州第一屯“,屯子里有三位功业赫赫的农民企业家。他们瞄着“改变家乡面貌、重塑农民形象“的目标,几十年来风雨无阻往前闯,千难万险不回头,如今已经把当年的一个小小生产队,变成了吉林省产值排第五的企业集团。江苏华西村的吴仁宝说他们“代表中国农民的希望“。  相似文献   

8.
加强分类指导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文章从山东省新农村建设实际出发,综合运用农业经济学、统计学的有关原理,坚持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设计提出了包括5大类18项指标的全省新农村建设县级分类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采取综合指数法,对全省有农村的135个县(市、区)加以科学分类,共划分为45个强区强县、60个中等县和30个欠发达县三种类型,着眼协调推进县域经济发展与新农村建设,分别提出了三类县指导新农村建设的总体构想、目标任务、路径选择和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9.
一、1994年,“三个基地”建设取得新进展去年元月工作会议期间,江泽民总书记在给我院的贺信中明确指示:中科院要努力成为具有国际水平的科学研究基地,培养造就高水平科技人才的基地和促进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基地.一年来在全院同志共同努力下,各项工作稳步推进,“三个基地”建设取得显著进展.  相似文献   

10.
武夷山市永生茶业有限公司科普示范基地面对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知难而进,紧紧抓住茶叶发展机遇,为茶叶的发展壮大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至2007年,已发展到总资产3725万元,茶园面积5000亩,茶叶加工厂两座(永生岩茶厂、九曲茶叶精制厂),职工860人,其中技术人员80人的现代化农业企业,被福建省农业厅和财政厅评为“福建省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近年来基地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把基地建成生态旅游园和现代农业科普博览园作为目标定位,本着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培养人才和普及先进实用技术的要求,大力普及科技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努力促进成果转化,发挥科技示范基地的先导作用,实现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根本转变,实现了粗制茶叶向标准化茶叶生产的历史性跨越,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1.
建设农村科普示范基地,是新形势下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科学文化素质,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载体。近年来,湖北省谷城县科协坚持把科普示范基地建设作为助力新农村的重要措施来抓,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截止目前,全县12个乡镇、开发区,已建成各类示范基地25个,其中省级2个、市级2个,主要涉及到茶叶、板栗、银杏、雷竹、蛋鸡、生猪、蔬菜、食用菌、山药、腐乳、苗木花卉几大产业,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基地群”。一批科普示范基地的建成,发挥了较好的科技引导示范作用,有力促进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2.
2006年,中国科协提出了“科普惠农兴村计划”这项系统工程,它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亲民、爱民、惠民之举,也是新时期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更是科协历史上一次里程碑式的工作,是科协工作提升自己的绝佳机遇。工程实施3年来,有效地调动起了基层科普组织的工作积极性,为农村科普工作注入了活力,在提高农民科学素质,促进新农村建设上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得到了广大农民的热烈欢迎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相似文献   

1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最根本的是要强化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潢川县黄岗镇发挥当地优势走出了一条大力发展市场经济的新路子,进一步叫响“光州黄鳖”的品牌,现已形成了豫南最大的甲鱼养殖基地,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14.
《专家工作通讯》2007,(3):19-22
2006年,是安徽省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安徽省引智工作继往开来的一年。全省引智工作贯彻“创新服务、依法行政、按需引进、突出重点、讲求实效”的总体要求,以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861”行动计划为抓手,发挥引智工作在引才、育才、聚才、用才环节中的优势作用,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较好地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工作目标和任务。[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在中办发[2005]9号文件(以下简称9号文件)和吉办发[2007]3号文件(以下简称3号文件)精神的指引下,吉林省老科协组织建设工作得到了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在全省各级老科协组织的共同努力下,广大老科技工作者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发挥余热,为科学普及、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全省老科协组织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16.
新农村建设是国家“十五”和“十一五”规划的重点,也是各个部委农村工作的核心,为规范各地、各部门的新农村建设工作,中央于2006年1月下发了中央1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在该文件的指导下,各个部委深入展开了新农村建设的工作部署。  相似文献   

17.
在中办发[2005]9号文件(以下简称9号文件)和吉办发[2007]3号文件(以下简称3号文件)精神的指引下,吉林省老科协组织建设工作得到了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在全省各级老科协组织的共同努力下,广大老科技工作者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发挥余热,为科学普及、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全省老科协组织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18.
2006年3月23日,国家外国专家局经济技术专家司组织召开了“引智基地如何为新农村建设服务专家座谈会”。农业部、科技部、国家林业局、中国农科院、中国农业大学、北京锦绣大地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昌平区科委等7家单位的8位专家以及经济技术专家司有关同志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9.
2006年,我厅认真贯彻《中共河北省委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指导意见》,按照《河北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任务目标分解实施方案》和国家科技部《新农村建设科技促进行动》要求,把支持新农村建设放在全省科技工作的首位,以新农村建设统领农村科技发展,紧密衔接新农村建设的重大任务,调整科技工作布局,确定重点任务自标,建立全省上下分级负责、共同推进的工作机制,加大农村科技工作力度,有力地促进了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20.
省科技厅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在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指导下,结合全省科技工作,充分发挥科技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了大量扎实的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