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辽宁教育》2012,(18):12
天津:小学教师可评正高职称根据(天津)市教委近日下发的《2012年教育人事工作要点》,天津市今年将启动推进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小学教师也可评正高职称。这将建立符合中小学教师职业特点与事业单位岗位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相衔接的中小学教师统一职称(职务)制度,形成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以社会和业内认可为核心覆盖各类中小学教师的评价机制。新的职称制度适用于普通中小学、职业中学、特殊教育学校等改革内容包括设置正高级职称,按照注重师德素养、教育教学工作实绩和一线实践经历的要求,完善教师专业技术  相似文献   

2.
张泽芳 《考试周刊》2014,(52):15-16
职称评审制度是目前评价教师业绩的主要手段,反映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学术水平,涉及教师的福利、待遇、考核和聘用,受到教师和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运用文献分析法和实地调研法,对我国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的改革历程进行了回顾,分析了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制度存在的等级设置不够合理、晋升岗位职数有限、评价标准不够完善等问题,提出了统一职务体系、创新评价机制和实施评聘衔接等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是我国一项特色的教师管理模式,在教师社会地位与待遇提升方面发挥了一定的历史作用。然而,现行的职称管理模式,特别是其职称结构的比例限制,客观上又限制了中小学教师职务的正常晋升。加强职称改革的顶层设计,我国应借鉴当前所推行的公务员职级改革模式,以及国际中小学教师职务管理的经验,进一步明确中小学教师职称的职务内涵与实质,积极探索中小学教师管理的职务、职称并行发展模式,从而实现中小学教师职务晋升的正常化改革。  相似文献   

4.
中小学教师是我国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设置合理的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对于调动中小学教师工作积极性、激发中小学教师工作热情、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促进基础教育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改革开放以来,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一直在实践中不断适应时代变化,摸索改进,有力地反映了不同时代对于教师队伍建设的要求。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经历了制度初创、制度完善、制度改革深化和制度改革发展等几个阶段,各个阶段呈现出了不同的特点,也展现出制度不断改进的基本态势。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在改革过程中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面临激励功能弱化和自身功能异化等问题,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应坚持制度为教师专业发展服务的基本价值,坚持顶层设计和实践探索相结合,确保制度改革的稳步推进。  相似文献   

5.
《教师教育研究》2016,(6):25-31
2015年我国出台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意见,这是自1986年以来,首次对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的系统改革。中小学教师职称政策演变呈现出统一职称等级及评审标准、职称结构比例参照事业单位岗位设置标准、从重点关注大城市教师到向乡村教师倾斜等趋势。但依据政策规定,中小学教师却面临职称结构不合理、西部教师高级职称比例低于东部、高级职称教师比例省际差距过大、乡村教师高级职称比例偏低、学段越低高级职称教师比例越低等问题。因此,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还需进一步明确高、中、初级结构比例,缩小省域差距、同等条件下优先通过乡村高级职称教师、合理设定小学教师高级职称比例。  相似文献   

6.
安徽省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实施方案出炉。据了解,此次改革的重点将围绕拓展教师职业发展通道,创新评价办法,形成覆盖各类中小学教师的评价机制,并建立与事业单位岗位聘用制度相衔接的职称制度。据了解,安徽省的亳州市、淮南市和马鞍山市将作为首批试点市,具体实施范围包括普通中小学、职业中学、幼儿园、特殊教育学校及市、县(市、区)教研室、电教馆和校外教育机构,民办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也将参照同样标准参加职称评审。此次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将原中学和小学教师相互独立的职称(职务)制度体系,统一并入  相似文献   

7.
职称是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制度性因素,也是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抓手,更是乡村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的重大挑战。当前义务教育阶段,教师职称在国家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办法及目标比例总体框架下,在名额的分配和评聘上呈现较为突出的城乡差异,乡村教师高级职称数量占比较低,晋升困难,制约乡村教师职业发展和待遇提升,严重影响乡村教师的从教积极性和乡村教师职业吸引力,不利于乡村教育短板的补齐和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实施乡村振兴,促进教育基本现代化,要以深化教师职称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强化政策倾斜引导和推动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加大在县域内进行高级职称名额统筹分配力度,配套化实施对乡村学校的职称专设比例、专轨专用。  相似文献   

8.
部委     
《教育》2014,(1):12
正人社部:实施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表示,2014年人社部将完善人才评价机制,分类推进职称制度改革,全面实施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据了解,我国从2009年启动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2011年起试点范围开始扩大。这项改革的重点是将原来独立的中学教师职务系列与小学教师职务系列统一并入新设置的中小学教师职称(职务)系列。在职称等级上,设置从正高级职称到员级五个等级,依次为正高级教师、高级教师、一级教师、二级教师、三级教师,与职称的正高、副高、中级、助理、员  相似文献   

9.
<正>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新闻发言人李忠表示,人社部将在全面总结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扩大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全面实施改革试点。全面实施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内容。一是健全制度体系。统一原来中学、小学分设的职称制度,形成一个统一制度。在这个制度里增加正高级的职称系列,使制度更加合理。二是完善评价标准。新的制度体系提出的中小  相似文献   

10.
地方     
《教育》2013,(4):13-14
北京:提高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定门槛2012年12月,北京启动实施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选定西城区、朝阳区和通州区进行试点。此举打破了实施20多年的中小学职称评价体系,将原来相互独立的中学、小学教师职务系列统一设置为中小学教师职称(职务)系列,并首次在中小学设置正高级职称。试点改革共涉及35149名中小学教师。与原来的政策相比,新政策有三大变化。  相似文献   

11.
河南省召开职称工作会议,决定在郑州、焦作、许吕和省教育厅直属学校进行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凡试点中小学教师申报副高及以下职称,论文不再作为必备条件,此举旨在为全省15万余名中小学教师“减负”。  相似文献   

12.
高职院校教师职称评审工作是人事制度改革的重点,岗位设置管理制度是人事制度改革的配套政策,推进岗位设置管理工作是深化人事制度改革的必由之路。本文从高职院校教师职称评聘工作与岗位设置管理工作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提出教师职称评审与岗位设置管理工作相衔接的方法和建议,为科学地建立高职院校专业技术职称评审指标体系奠定研究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中小学教师是我国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职称工作在整个事业单位职称工作中范围最广、比重最大。教师职称评聘对于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性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职称工作出现了政策滞后、制度不够科学合理、管理体制欠完善等问题,特别是以事业单位绩效工资为主要内容的改革工作开展以来,中小学职称制度存在的评聘矛盾更加突出,教师职称管理制度出现j’一些与教育事业和教师队伍建设不相适应的问题,给职称制度的改革与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和挑战。  相似文献   

14.
今年,北京将在西城、朝阳、通州开展职称改革试点,将中小学教师层级统一,中小学也将设立正高职称。这意味着全国将有越来越多的中小学教师可以参评与教授级别一样的正高级职称。西城教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教委已经启动了对职称改革具体推行制度的研究工作,具体到评高级职称的参考标准、中小学正高  相似文献   

15.
要闻     
《教书育人》2013,(11):4-5
河南:中小学教师可评"正教授"从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获悉,今年该省将试点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建立统一的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中小学教师以及幼儿园教师将能和大学教授一样评"正高"职称。  相似文献   

16.
随着岗位设置管理制度的实施,现有的职称制度是否存在这项制度实施存在的障碍,如何改革更能有效的使得岗位设置管理制度更好的发挥作用,在制度上保障每个人有公平竞争的权利.本文在对现有职称制度分析的基础上,认为专业技术资格指标控制削弱了他人的发展机会,致使岗位聘任不能形成有效的竞争,通过改革现有的职称评审模式,理顺职称评审制度和岗位设置管理制度的关系,使得岗位设置管理制度能够充分挥发作用.  相似文献   

17.
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内容■建立统一的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设置正高级职称■按照注重师德素养、教育教学工作实绩和一线实践经历的要求,完善教师专业技术水平评价标准条件■建立以同行专家评审为基础的业内评价机制,全面推行评价结果公示制度■实现与事业单位岗位聘用制度有效衔接  相似文献   

18.
鄢春苗 《四川教育》2023,(Z3):62-64
<正>2022年11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职称评审工作的通知》,对持续深化职称制度改革,努力破解职称评审中的“一刀切”、简单化问题提出具体要求,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职称制度是人才评价的指挥棒。深化职称评审改革有利于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引领专业技术人员专业成长和事业发展。本文立足于四川省现行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基本条件与2022年中小学正高级教师职称评审实践,审视我省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在标准设立、  相似文献   

19.
《当代教师教育》2016,(3):82-87
本研究基于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发现:中小学教师较为在意职称晋升,教师工资与职称、岗位、工作量的相符性整体不高;中学与小学职称统一评定制度正在逐步统一但各地完成情况不一,中小学高级职称设置方面各地也在极力推行但部分地区仍尚未设置,城镇教师在评聘高级职务时要求一年以上在乡村学校或薄弱学校任教经历这一制度部分地区在推行但仍有地方没有强调。为此,国家与地方应逐步完善中小学教师职称改革制度。  相似文献   

20.
地方     
《教育》2012,(11):13-14
安徽:启动中小学教师职称试点 安徽省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实施方案日前出炉,将改革原中学和小学教师相互独立的职称(职务)制度体系,建立统一的中小学教师职务制度。改革试点将在亳州、淮南、马鞍山进行,范围包括普通中小学、职业中学、幼儿园、特殊教育学校、工读学校,及市、县(市、区)教研室、电教馆和校外教育机构,社会力量举办的中小学(幼儿园)可参照本方案。统一后的教师职务分为初级职务、中级职务和高级职务,初级设员级和助理级;高级设副高级和正高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