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体育情感是学生参与体育活动和体育学习的内部动力。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激发学生的情感动力,满足学生的主体需要,加强学生对体育的认知,使学生能够自觉、主动地进行体育学习和参与体育活动。  相似文献   

2.
蔡旭 《当代体育科技》2020,(11):115-116
目的:为了解江苏省扬州中学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以备更好地培养与激发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动机。方法:按年级进行抽样,进行问卷调查。运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分析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基本情况,并从内外部归因分析影响江苏省扬州中学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动机的因素。结果和结论:通过分析发现,能够每天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占少数,同时表现出来动机多元化。  相似文献   

3.
在体育活动中目标设置是指根据学生的体育能力和技能水平,确定在一定时间期限内所要达到的体育学习和身体锻炼的目标,以及达到目标所采用的步骤、策略和时间的安排。既定的目标决定了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努力程度,指引并规范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行为,影响着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效果。合理的目标设置能够将学生的注意和行为指向体育活动任务,激发学生的努力和动员其能量,促进学生为完成目标而主动执行和设计最合适的策略和手段等;不恰当的目标设置会降低学生的自信水平,增加认知焦虑,减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努力程度,也影响了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效果。本文通过实验在游泳教学中应用目标设置理论,以期来改进游泳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4.
韩翔 《中华武术》2024,(3):25-26
初中阶段是学生成长的重要时期,教师在进行体育课程教学时,需要引导学生进行体能训练,保证学生能够更为高效地参与体育活动,确保能够大大提升学生身体素质,进而保证学生能够更为充分地掌握各种运动技巧,强化学生整体素质。本文综合探究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开展体能训练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5.
陈丽银 《灌篮》2021,(3):105-105
初中体育教学的质量和学生的参与积极性相关联,因此,要想提高教学质量需要教师能够在课程中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针对不同的学生采用分组、分层等教学方式,在注重学生的差异性的同时促使学生积极地参与体育活动,以此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初中体育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有了一定的提升,健身成为人们生活中最常见的活动之一.体育公益活动的开展,不仅激发了人们参与体育项目的积极性和兴趣,也让更多的学生在学习的同时注重自身的身心健康问题.若是能够将社区体育和学校体育相结合,既能让学生踊跃参与体育活动,又符合当前教育改革的模式.基于此,本文从社区体育...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对赣州市第一中学高中学生家庭体育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赣州市第一中学高中部的学生家庭体育开展情况不足,体育活动开展的场所很局限;(2)对参与体育活动的支持度不高,甚至不允许学生参与体育活动;(3)家庭父母对体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对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有待提高.通过调查研究家庭体育活动的现状,对调查中存在的情况进行细致的分析和研究并提出意见与建议,希望可以呼吁更多的家庭宣传和开展体育活动,积极地参与体育活动,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  相似文献   

8.
段成茂 《精武》2013,(21):108-108,110
随着素质教育的广泛开展,学校体育教学的改革,各种各样的体育活动丰富了学生的在校生活。学生积极地参与体育活动,能够增强体力、缓解学习压力、培养乐趣,促进身心健康发展。但是,越来越多的体育课安全事故让学校和老师们重新审视体育教学过程,改善教学环节的不足之处,及时发现问题,做好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9.
冯家乙 《体育世界》2013,(3):120-121
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教学制度也在不断的发生着变化,体育教学也从原来地传统教学模式中解放了出来,现在的体育叫学不仅是要提升学生的体育技能更多的还要注重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和能力等,使学生们形成良好的运动习惯,为学生的终身体育奠定了坚实基础。为了适应素质教育的发展要求,各个中职体育课堂也开始了快乐体育教学,追求学校体育的长远利益,使学生得到身心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0.
正如我国新版体育课程标准中所指出的,学生能够自主学习和终身锻炼是需要以对运动的兴趣和习惯为前提的。因此除政府在方针政策和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支持以外,教师在学校体育教学中能够科学运用心理学理论提高青少年体育参与的心理动力,培养他们对于体育运动的兴趣与热爱也是十分重要的。要使学生们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去,建立良好的运动习惯,以培育更加多元优秀、基础扎实的体育后备人才。本文拟通过文献阅读等方式,尝试探讨“十四五”背景下,成就目标理论在学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在体育教学中诱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方法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运动参与是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和行为表现,是学生增强体能、发展运动技能、改善健康状况、形成良好生活方式的重要途径.因此,参与是运动的前提,而积极诱导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关键是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因此,体育课是不断激发学生运动兴趣,诱导和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体育锻炼过程和增进健康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研究以校园体育活动的参与情况为观察对象,考察它对大学生心理危机减缓的效应。在调查中,来自浙江高校的837名在校大学生完成了一个改编的心理危机自评问卷,根据这些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情况,分为体育活动参与不足、非常规体育活动参与和常规体育活动参与3种类别,采用方差分析对各类别的被试进行心理危机状态的强度差异比较,并进一步运用归回分析考察体育活动参与的时间和频率对心理危机减缓的预测效应。结果发现,经常参加体育活动学生的心理危机水平要低于非常规体育活动参与和体育活动参与不足的学生。研究进一步表明,体育活动参与的时间对人际关系危机、情绪控制危机和环境适应危机有较好的改善作用,体育活动参与频率可以共同预测心理危机减缓的效应。  相似文献   

13.
如何提高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意识,一直是我们体育工作探索的重要课题。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是“着眼全体、尊重主体、倡导发展。”体育教学必须高举“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得到发展。实践证明,建构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心态,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相似文献   

14.
<正>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对自身和同伴的表现有着自觉、能动的反应,尽管每名学生的接受程度不同,但是,只有学生参与了反思与评价活动,这种反应能力才能不断得以发展和加强。所以只有正确地引导学生参与反思评价活动,他们的主体功能在体育教学中才能得到充分体现。那么,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反思与评价,笔者通过案例谈谈自己的做法,与大家一起分享。一、适时放权,榜样带动案例:在进行跨栏跑时,由于动作难  相似文献   

15.
队列队形是中小学体育必修内容,通过队列队形练习,不仅能够培养学生步调一致,一切行动听指挥的优良作风,而且还能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热情,将行进间队形变换用观察学习、参与实践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能够给学生搭建轻松愉快的活动平台,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6.
林琦 《体育科学研究》2010,14(4):107-111
为了更好地鼓励非体育专业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采用问卷调查、单因素方差分析等研究方法,对非体育专业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潜在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性别、学科类别、体育运动兴趣和体育运动计划性对学生体育运动强度有显著的影响;年级、经济条件、参与体育活动年限、体育设施满意度、体育工作重视度、平时体育活动人数对学生体育运动强度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7.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随着人们体育意识的不断增强,中职学校也越来越重视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但在实际活动中,由于运动损伤时常发生,这就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影响到体育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基于此,中职学校就要针对课外体育活动中常见的几种运动损伤,制定科学的应对方案,以此来有效预防与减少课外体育活动中运动损伤情况的发生,不断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西安市高等院校大学生健身活动的现状调查发现,约有86%的学生能够不同程度地参加体育健身活动,但参与意识不强,活动时间明显不足。建议提高教师指导水平,创造条件,改变学生参加体育健身活动不足的状况,改善学生体质健康。  相似文献   

19.
我国体育概念的界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前人界定的我国体育概念分析,认为:我国的体育就是为更好地实现运动价值,而不断提高或展现运动水平的文化活动."为更好地实现运动价值,而不断提高或展现运动水平"则是体育的本质内涵,是体育手段发展的总体要求,也是体育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机制,也是体育能够有独自研究对象而独立存在并能够成为科学的关键所在.体育是文化活动,是把思想、习惯、道德、智慧、意志、知识、技术等运动化,并使其通过不断提高和展现运动水平表达出来的一种文化活动.  相似文献   

20.
高职院校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运用问卷调查、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对高职院校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高职院校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频度不稳定,随意性较大,锻炼时间明显不足;活动项目选择切合实际,注重发展身体素质,并兼顾价值取向;课外体育活动参与形式、活动项目、场所的选择具有明显的性别特征,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动机呈现多层次;体育意识差和学校体育设施不足是影响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