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涂燕平 《青年记者》2006,(24):64-65
手机短信爆炸式发展给传统媒介带来了一次革新的契机,不甘在这一新的传播领域无所作为,传统媒体纷纷走上了与手机短信的联姻之路,广播也不例外。广播节目纷纷与短信联姻相比较而言,手机短信这一新型的传播方式在广播中运用得最为淋漓尽致。目前,全国各地的广播电台开通短信平台  相似文献   

2.
如今,手机短信已经深深地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它为传播事业向前发展开辟了一片新天地,它在发展过程中所呈现出的现状和广阔前景给传统媒体带来了深层的思考。对于广播而言,积极合理地开发利用短信不仅是发挥广播之所长,也是一种不容忽视的全新的创收方式。它不仅将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完美地结合,而且使传统广播和手机短信实现优势互补,手机短信为广播媒体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也为广播的腾飞发展插上了新翼。  相似文献   

3.
“快”是广播媒体最大的优势,在新媒体时代,如何扩大和彰显优势,是广播从业人员应该思索的问题。宁夏广电总台利用总台门户网站的“手机短信平台”,让一线广播记者实现了“即时短信报道”,就是一种快速传播途径。本文对此作了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4.
关金 《记者摇篮》2008,(10):29-30
最近,国家广电总局对手机短信参与的广播电视节目做出新的规定.除了要求各地禁止开办竞猜类、答题类、游戏类等广播电视互动节目之外.其他手机短信参与的节目.一律不得涉及政治性、敏感性话题。如何正确理解国家广电总局的规定,更好地发挥手机短信在广播节目中的作用,是摆在广播人面前必须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仅就短信介入广播的作用,短信介入广播的失当,短信介入广播中的管理等问题做一点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大部分城市电台都已经开通了手机短信接收平台,听众可以一边收听广播,一边通过短信与电台主持人沟通,实时发表意见以及评论,投票或表达自己的收听需求。电台的主持人则可以在短信平台上看到听众发送的短信,即时选择或调整合适内容在节目中播出。它的优势体现在与广播的结合上,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传播的速度更快,节目内容更丰富。与其他任何传播手段相比,短信在效率上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可以点对点,随时随地,没有空间、时间、数量的限制,是对操作人力的最大解放。听众成为了内容的生产者,成为广播节目的内容提供者。比如,在广播…  相似文献   

6.
被称为“拇指文化”的手机短信,与广播的“联姻”,为广播传媒带来了无限生机和活力。短信节目在一些省、市广播电台方兴未艾,其所带来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不容忽视。但在这种“热”现象的背后,也同样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隐忧,值得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7.
随着广播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手机短信业务的广泛普及,广播直播节目与听众互动的方式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重要的内容,就是短信在广播互动节目中越来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已经逐步取代电话参与成为了广播互动节目的一大亮点。  相似文献   

8.
陈前 《新闻前哨》2011,(7):97-98
技术和理念推进广播实时反馈平台建立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广播媒体拓展受众反馈渠道提供了新的可能。"互动"就是这些反馈渠道鲜明特点,曾经在广播电视媒介上红极一时的手机短信互动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媒体只要为受众提供一个参与节目的短信号码,受众就可以根据自己对节目的喜好程度立即付之行动,  相似文献   

9.
手机短信的信息传播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媛媛 《新闻三昧》2005,(12):52-53
近年来,手机短信发展迅猛,据中国国家信息产业部2005年1月20日最新统计显示,2004年全国手机移动短信业务量达2177.6亿条,比上一年同期增长58.8%。作为正在崛起的“第五媒体”——手机的主要表现形式和信息传播形式,手机短信几乎集中了以往纸质媒体、广播媒体、电视媒体、网络媒体的所有优点,在信息传播过程中表现出鲜明的特征。  相似文献   

10.
李奕萱 《新闻窗》2011,(5):88-88
广播电台建立手机短信平台,与移动增值服务商合作开通短信息通道,听众向特定的号码发送手机短信息,而电台的主持人可以在短信平台上看到听众发送的短信,选择适合的内容在节目中播出。  相似文献   

11.
在没有现在如此之多的手机短信之前,广播最重要的互动形式就是热线直播节目,而现在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中央台,还是一些省市地方台,"短信形式"对于正在进行的广播互动已经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使用短信发布的方式,虽然是减少了听众参与的现场感和不同语感的效应,同时也使得媒体在对这些参与者的表述和真伪确立方面,有了筛选的空间。  相似文献   

12.
手机短信带给广播新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1986年珠江经济台开播.热线电话作为广播节目的一种主要互动方式.在广播领域独领风骚15年;2002年北京交通广播《一路畅通》栏目率先开始大规模引入短信开播,从此,手机短信几乎取代热线电话,成为广播节目的一个主要互动方式和组成部分.开辟了广播节目的一个新时代。  相似文献   

13.
手机短信业务的出现晚于互联网。1992年,世界上第一条手机短信在英国由沃达丰公司通过GSM网络成功发送。短信引进中国已有五六年的时间。近两年短信的发展尤为迅速,聚集了巨大的“拇指一族”,促生了蓬勃红火的短信经济。很多学将继互联网之后出现的手机短信称为“第五媒体”。  相似文献   

14.
唐建兵 《传媒》2008,(11):100-101
手机具备了无限的双向交流潜力,但这一潜力需要我们去深入挖掘。手机媒体互动功能的开掘将历经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传统媒体节目利用手机短信与受众互动。各大报纸、广播、电视节目纷纷开通手机短信互动平台;第二阶段。手机与传统媒体整合,各自改变了原有的形态,出现了手机报、手机小说、手机广播、手机电视、无线手机网,这样传统媒体在手机上得以延伸,  相似文献   

15.
首先简要叙述了目前基于短信平台的手机图书馆的普遍功能,通过分析手机短信支付方式的优势可以弥补由目前原文传递方式在文献提供服务方面的不足,提出了手机图书馆提供手机短信支付实现自动下载全文服务的必要性.最后,详细介绍了上海图书馆已经开发完成的短信支付自动下载全文服务系统的流程设计和功能实现.  相似文献   

16.
伴随着手机网络及其软硬件的发展,手机的应用也更加广泛和多样化。其中短信服务的出现,迅速催生了一系列基于手机短信的信息服务项目,如:手机报、天气预报等。笔者认为,作为传统信息服务机构的档案馆,利用手机短信这个新的信息平台来延伸自己的服务,为用户提供更实时更方便的信息服务,也是非常必要和有意义的。手机短信服务的优点实时性:通过手机获取信息的及时性是其他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用户定制的短信服务信息,可以通过移动通讯网络  相似文献   

17.
这两年,短信在广播电视中越来越成为一种参与节目的时尚,并且很快渗透到各个类型的节目中去。短信被大量引入,缘于近几年来手机用户的大幅增长。手机被认为是继报纸、广播、电视、网络之后的“第五媒体”。手机短信作为一种全新的相对独立的交流模式,以其无限移动、快捷、即时、充满人性化的特点,迅速被用户接受,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又一重要途径,成为现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沟通手段,这支被称为“拇指一族”的队伍正在日益壮大。  相似文献   

18.
手机短信交际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交际方式。从语言学的角度看,手机短信是一种语篇。本文选取了搞笑短信,试图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主述位系统和衔接手段来分析,从而揭示搞笑短信有趣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柯榕伟 《东南传播》2011,(12):167-168
本文介绍利用delphi7开发工具,结合广播节目中听众与主持人进行互动中短信海量管理的特点,设计开发一套《广播短信平台管理系统》软件,实现“短信导入”、“检索与比对”、“中奖名单打印”等功能的设  相似文献   

20.
就全世界范围而言,中国手机短信使用者的总体数量和人均短信发送总量均显著高出欧美国家,手机短信在中国人群体中的高使用率、短信人际传播在中国人际交往中显示出的强渗透力和持久热度表明,跨文化心理是研究中国人手机短信人际传播的有效路径。本文以此为视角,从中西方面子观的比较入手,透过中国人面子文化的解读,对手机短信人际传播及构建的人际关系特点进行分析。面子在中国人际交往中起到的主要作用在手机短信人际传播中有着特定的表现,本文就较为突出的两点作相应阐述:一、短信人际交往的纯文本优势——说话"绕圈子";二、"面子"与短信人际交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