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一、歷史的退却 戰後,美國在亞洲保持和擴張勢力的努力曾幾次遇到挫折,因而出現了幾次明顯的退却。頭次是1949年中國革命的勝利,以及接下來的侵朝戰争的失敗;第二次是70年代初侵越戰争的失敗;第三次是70代末伊朗革命,美國影響被逐出伊朗。除了這些明顯的政治、軍事上的退却以外,還有一種範圍更廣的經濟上的退却。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亞洲各國遭受嚴重破壞,經濟有待復興。美國趁此機會,憑借戰争中大為膨脹的經濟實力向亞洲國家  相似文献   

2.
當今世界經濟的競争越來越多地表現為物化在商品中的高新技術競争。許多國家高度重視高新技術研究和開發,競相發展高新技術產業貿易。目前世界高新技術產品總值超過一萬億美元。佔整個製造業產值比重的17%,美國已超過20%,它的高新技術  相似文献   

3.
一、90年代的世界給美國管理的挑戰 1.日本的影響。日本人細心觀察、模仿和改進了美國50年代的管理風格後,有效地應用於日本的工業組織中,很快適應了新發展起來的全球經濟。日本起初在生產率與價格方面都無法與美國競争,因此,日本加强產品質量。為了克服小的國内市場和有限的勞動力等問題,日本把人力資本作為一種固定成本,而不象美國作為可變成本。索尼公司總裁說“美國的管理對待工人就象一個掙錢的工具,當經濟迅速發展、繁  相似文献   

4.
對國際戰略背景和港臺問題(涉及復雜的國際因素)作冷静的戰略性、務實性、創造性的分析和思考,是《鄧小平文選》第三卷的突出特點(該卷中談到國際問題和港臺問題的約佔三分之二)。歷史從哪里開始邏輯就從哪里開始,鄧小平國際戰略思想是70年代末至今在國際國内兩個轉型期中(國際:雅爾塔體係被打破,新舊格局轉换;國内:由“以階級斗争為綱”轉向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改革開放,由計劃  相似文献   

5.
在改革開放所带來的這場中國社會經濟文化的結構性大轉型中,民營高科技企業無疑充當了某種誘發性晶核的作用。的確,圍繞着民營高科技企業的出現與迅速發展,我國的科技體制與經濟體制發生了急劇而深刻的變化。今天,在中國改革進入一個以企業改革為核心的新階段後,一些發達的  相似文献   

6.
在中國對外開放和全球經濟一體化的進程中,中國市場對於海外投資者變得越來越具吸引力。為了佔據市場上的競爭優勢,越來越多的外國企業選擇將他們的最新發明在中國申請專利,亚將此作為企業的一項長期的市場策咯。據國家知識產權局最近的統計,截至今年8月底,來自國外的專利申請已經達到85,029件,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幅高達28%。為了幫助外國企業及其律師正確理解中國的《專利法》、《專利法實施細則》以及國家知識產權局的《審查指南》的一些重要規定,瞭解專利申請過程中的一些實踐要求,本文擬就外國人委託中國涉外代理機構代為辦理專利申請的過程中,在程序方面應當特別注意的問題,提供個人的意見和建議。  相似文献   

7.
改革以來所有制結構變動是我國國民經濟最重要和最深刻的變化之一。這一變化的主綫是國有經濟比重迅速下降和多種經濟成份并存格局的形成。以工業為例,1978—1993年在工業總產值中,國有工業比重由77.6%下降到43.1%,集體工業比重由22.4%上升到38.4%,個體私營經濟和其他經濟類型從無到有,1993年二者比重分别為8.3%和10.2%。  相似文献   

8.
中國是一個人口众多的農業大國。 1949年,我國總人口已高達5.4億,農村人口有4.84憶,佔全國總人口的89.86%,到1987年底總人口增加到9.6億,其中農村人口7.9億,佔總人口的82%。全國人民按照社會主義計劃經濟的模式,奮斗了三十年,并没實現我們的理想——農村現代化。改革開放十五年,中國農民有兩項偉大的創造: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和發展鄉鎮企業,為我國億萬農民擺脱貧困、奔向小康,發現了一條必由之路。為实現我們的理想——中國  相似文献   

9.
一、人類工程學簡介人類工程學(Human Factor,在美國漠譯報章中均譯為人類工程學),是一門發現人的行為、能力、限度和特點的信息、規律,並把這些發現用於指導工具、機器、產品系統的設計;用於確定工作任務和環境,以便在人使用這些設施時安全、經濟、舒適、有較高的  相似文献   

10.
我国人口到現在為止。大約已有五億以上的數目了。這五億以上的人口与世界總人口此起來,佔世界總人口的1/4,比美國要大三倍以上,而把美、英、法意、日、西德等六國的人口加在一起,也不及我國人口  相似文献   

11.
在高技術迅猛發展的今天,無论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都在相繼調整自己的國防戰略,压縮军隊規模,力改军力結構,由军事儲備逐步向技術儲備發展。军工技術是高技術推廣應用的集中领域,各國把調整和發展軍工技術都放在了頭等重要位置。通過對軍工技術的調整和發展,力争達到既維護國家安全戰略的需要,又促進國家社會經濟的發展、增强技術力量儲備的雙向目的。加强軍工技術的發展研究,對我國軍工企業的綢整和發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義。  相似文献   

12.
伴隨中國經濟建設的每一次高潮和發展,我國文化都曾出現過相應的建設高潮。這種經濟舆文化的交互影響,既反映了人類文化的自身規律,同時也是中國現代化進程之必然。今天,處於世紀之交的中國人民,正以昂揚的斗志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從體制到意識形態都處在轉軌的過程之中,它必然給我們的政治生活、經濟生活帶來巨大深刻的變化。而文化觀念的轉變、更新;文化環境的建設;文化價值的評,包括文化本身的現代化問題,日益引起人們的關注,成為熱門話題。很顯然,市場經濟建設必須要有一個舆之相適應的文化環境,不然,經濟建設既不可能持久,也不可能健康  相似文献   

13.
我国已經進入了有計划的國民經濟建設的新時期,第一個五年計划的建設已經开始了,我們將迅速地發展工業,首先是重工業,我國的天然資源將逐步得到充分利用。我國有着深厚的地下資源,同時也有着丰富的地上资源。植物資源是我國人民的巨大財富的一部分,它們将有力地支援着我國的工業生產,以滿足人民生活的需要。為了提高工農業生產,和加强我們對建設伟大祖国的信心,这里將我国較為重要的植物资源作一個簡單的介紹。從這里可以看到,我們的植物資源有很大的發展可能,並將在我国經濟建設事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80年代以來,隨著亞太經濟的崛起,世界經濟增長中心已由大西洋向太平洋转移。在我國改革開放不斷深入的條件下,沿海已初步形成五個城市帶區域,即京津塘、珠江三角洲、長江三角洲、膠東半島、遼東半岛城市帶。這些城市帶中的中心城市如北京、上海、廣州等城市,已經從作為地區和國家經濟、商貿、金融、科技、文化中心的地位和作用,開始向着國際化城市的功能轉變。可以预見,随着這五個城市帶的發展,2l世紀必將在我國沿海形成大國際城市帶的新格局。然而,目前這一初具規模的大國際城市帶在閩東南地區卻却出現斷層,這不懂將使  相似文献   

15.
鐵路是國民經濟和國防建設的重要構成部分之一,铁路運輸對國家各個經濟部門均有着極為密切的聯繫,它繼續着全社會的生產過程,是社會再生產的必要條件。在現代交通工具中,鐵路是最重要的一種,它的特點是運量大、時間快、安全正確,而且是晝夜下間斷  相似文献   

16.
近年來,關於港、澳、臺灣和中國大陸建立區域經濟合作的問題,在這些地區的學術界不時泛起熱烈討論,港、臺舆大陸的專家學者提出了許多關於中國人經濟圍的主張,諸如“中國人共同體”、“中國圈”、“大中華共同體”、“中國經濟圈”、“亞洲華人共同市場”、“中國經濟協作系統”等構想紛紛出現。引起了三地官、產、學界的共同關注。 關於大中華經濟圈等類似構想,何以近幾年成為港、臺與大陸學界的熱門話題呢? 進入80年代後,世界經濟發展格局中區域經濟一體化和集團化趋勢加  相似文献   

17.
到本世紀末中國將步入老年型國家行列。隨着工業化、都市化伪社會變革,生存競争的日趨激化,家庭结構的變遷與重組,傳統的養老模式己成為難以為繼的童話。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燭成灰泪始乾,明天誰來養老?營造造福晚年的夕陽工程是大時代的呼唤。青山依舊在 幾度夕阳紅 世界上已有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人口結構屬於老年型,人口老齡化已成為當今世界重大的社會問題之一,我國的老年人口現正以每年3%的速度遞增。有關專家估計,到2000年  相似文献   

18.
2020年月15日,《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係協定》(RCEP)第四次領導人會議通過視頻方式舉行。會上,在15國領導人共同見证下,各國貿易部長簽署了RCEP協定。這標誌着當前世界上人□最多、經貿規模最大、最具發展潜力的自由貿易區正式啓航。  相似文献   

19.
刘东 《未来与发展》1995,16(2):28-31
當前中國的經濟改革已進入攻堅戰——企業制度改革(產權改革)的階段,而黨的十四届三中全會關於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决議則為企業制度的改革確立了目標。正是在這種形勢下,國外經濟學界關於現代企業理論的研究逐漸引起了國内理論界、企業界的關注,現代企業理論的一些研究成果也為解决目前國内企業改革所遇到的問題提供了可能性,為此本文力圖較為全面地介紹現代企業理論,供讀者參考。  相似文献   

20.
以我国大陆为中心,围绕一省或数省的一些经濟圈正在形成或將要形成,主要有八個区域: 一、“广东一港澳经济圈”。其輪廓已日漸清晰。香港已經進入同華南地區一體化的過程。該經濟圈擴大一些,可以將海南、廣西、新加坡包含在内,成為“南海經濟圈”。二、“福建一臺灣經濟圈”。由於海峽兩岸經貿往來日益擴大,這個經濟圈已經初步盛開,迅速成長,它其實是在特殊條件下的國內區域性經濟圖。三、由以上兩經濟圈融合,組成一個更大的經濟圈。包括廣東、福建、臺灣、香港、澳門、廣西、海南、新加坡在内,有人稱為“中國經濟圈”,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